首页
文献库
教研活动
电子刊
电子书
开通VIP
登录
全部
全部
期刊
图书
文章
搜索
热门搜索:
中学生数理化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英语沙龙
科学咨询
真情
人生与伴侣
西部散文选刊
首页
>
文学小说
> 西部散文选刊(2023年09期)
收藏
分享到:
西部散文选刊(2023年09期)
电子刊
本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青海省诗歌学会、西北信息报社主办,国际刊号ISSN1674-5213,国内刊号CN63-1067/I,邮发代号52-15。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优秀期刊。
电子售价:
¥
12.00
原价:¥
20.00
主
管
单
位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
办
单
位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
国内刊号:CN11-4461/I
国际刊号:ISSN1009-5071
所
属
分
类
:
文学小说
原貌阅读
立即购买
畅销排行榜
1.人生与伴侣
2024年01期
2.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
2023年H1期
3.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数学
2023年H1期
4.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
2023年H1期
5. 中学生数理化·高一数学
2023年H1期
6.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3年09期
7. 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
2022年08期
8. 爱情婚姻家庭·上旬
2020年01期
9.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1年04期
10. 爱情婚姻家庭
2022年01期
目录
往期回顾
大家丨 李白之诗天上来
诗题是说,在以李白深深喜爱的南朝诗人谢朓命名的楼上,送别秘书省掌管朝廷图书的校书郎李云和文学家李华。
抒情主人公李白的心情似不甚佳,他一上来先讲“所有的日子”,属于昨天的一天又一天已经逝去,想挽留也留不住了;所有的属于今天的、正在变成明天的一天又一天的日子呢,带来的是许多苦恼忧愁,使人心烦意乱。
大家丨 大国工匠
赵云飞,1989年1月生于河南省林州市的一个贫困山村。
林州,您不一定听说过,但一定听说过红旗渠!
二十世纪60年代,当地10万群众,为了改变千百年干旱的命运,完全依靠人工,用10年时间,削平山头1250座,开凿隧洞211个,在太行山的山腰上修建了长约1500公里的水利工程,创造了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铸就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大家丨 龙口黄河向西流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
几十几道湾上几十几支船
几十几支船上几十几根杆
几十几个艄公把船来扳
此时,我正站在内蒙古准格尔旗龙口镇准格尔丹霞地质公园的观景台上,如痴如醉地听着民歌手奇富林清唱的《黄河船夫曲》。他的声音沙哑而充满磁性,他的目光里荡漾着一层湿漉漉的水雾。他苍桑的声音,化作了黄河的吟哦。有一种浓郁的暇思,铺天盖地地席卷了我。
我的脚下就是浩浩荡荡的黄河,她宛若一柔碧绿的飘帶随风而舞。此刻的黄河是灵性的,她智慧地改变了天下黄河向东流的步伐,逆流而行,自东向西,流出了一段夺人眼目的传奇。
大家丨 漫川关
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古戏台,两个紧紧并排在一起,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同高同大,不离不弃,一起走过数百年的岁月。
它们是两个雕塑,两个标本吗?不,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走马灯似的晃动着,一声声道白与声腔,分明还在戏台的上空飘荡。
台下那么多百姓,他们聚精会神,目不转睛,跟着台上的人物同欢笑,共悲伤。激动处,或发一声喊,或落一串泪。那喊穿越了重重大山,那泪就那么挂着,来不及擦,顾不上抹。
实力丨 雨后蓝关
已是夏至时节,古城西安的天气却时阴时晴、时热时凉,竟连着下了好几天雨。眼看雨后初晴,空气清爽,宅在家读《唐诗鉴赏》后,便想出去走走。
去趟蓝关古道吧!
导航显示,秦岭北麓蓝田县蓝桥乡的古蓝关驿距西安也就45公里,如上南绕城、入沪陕高速转蓝小公路,不消两个时辰即可到达。
实力丨 忆《乌兰察布日报》马树勋先生二三事
2023年3月24日,是内蒙古和乌兰察布地区著名新闻学学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我的恩师马树勋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的日子。每当提起这一天都令我悲伤不已,思念的情绪如潮水般袭来。多年来,他对我的教诲,对我的帮助,他指导我学习新闻写作的往事,连同他那睿智的目光,微笑的面孔,一齐浮现在我的眼前,这时,泪水总会模糊了我的视线……
实力丨 用生命拥抱散文世界的人
认识刘志成,完全是一次偶然的相遇。
大概是二OO六年的初夏。一天,我在鄂尔多斯日报社振荣兄的办公室谈事,敲门进来了一位憨厚的年轻人,这人便是刘志成。振荣兄介绍说,他是全国著名的散文作家。
从此,便与刘志成有了十多年真情实意的交往。
实力丨 钓鱼之悦(外一篇)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独钓寒江雪,孤舟蓑笠翁”……每每读到有关钓鱼的诗句,我的心就不禁跃动起来,仿佛自己就是个钓鱼翁。
当忙碌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怕心中的弦越绷越紧。这时候,如果抽出时间坐于水边,七尺青竿一丈丝,菰蒲叶里逐风吹,几回举手抛芳饵,看鱼漂随水波浮浮沉沉,微风拂面,意会心宁,微眯双眼,此情此景该多美啊!当我听风戏水之时,更沉浸在这山水之间,独享大自然的无限包容。
实力丨 微型拆字诗创作的“四项”基本原则
我的拆字诗,是对中国汉字的发扬光大,赋予汉字鲜活的形象和永恒的生命,力求在方寸之间,融通古今;于尺幅之内,抒写大千。诗解汉字,我始终秉承着“四项”基本原则,这也为我拆字诗的探索设置了一定的难度和高度,也使我的拆字诗的触角伸向更多的领域和更广的空间,进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我的微型拆字诗创作的“四项”基本原则是:
王瑞明作品小辑丨 回望西沟
我到园区上班,每每路过我曾经工作过的西沟中学,总要回首流连张望。实在耐不住了,今天下班,我绕道而行,回到了阔别25年的西沟中学旧址。踏进这片我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它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砖一瓦,一笔一纸都倍感亲切,让我激动。
王瑞明作品小辑丨 回忆我的奶奶
昨天看到了奶奶一张罕见的遗照,便想起了奶奶生前的一切。一看这张照片,就让人联想到慈眉善目,慈祥和蔼,艰苦朴素,可亲可敬等词语。她的名字也叫王美人,人如其名,看上去真的很美。
这张照片,好似正在田间劳作,随呼即照的,那一瞬的定格,也是奶奶一生勤俭吃苦,不辍劳作的真实写照。那满头的银发,那落满尘土的上衣,那打着补丁的裤子,那双粗糙瘦弱的双手,那对三寸小脚,无不呈现出她是一个饱含沧桑岁月而又充满精神的非同一般的老人。
王瑞明作品小辑丨 一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8月31日,我写了一篇关于65岁老人郭候儿的抗疫故事,在交谈中老人想有个"共产党员"的身份。当天下午,神木市委组织部领导及时回应:老人想入党,这是好事,老人又参与抗疫,精神可嘉,请本人提出申请。我又翻阅了《党章》,入党的年龄只有下限,即年满18周岁,而没有上限。
王瑞明作品小辑丨 为人民呐喊,为祖国放歌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一句话,提到两个人民,由此可见人民两个字在共和国和领袖心中的分量,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组建政府的时候,叫人民政府,还有人民解放军、人民银行、人民邮政、人民教师、人民医院、人民大学、人民广场、人民路……到处以人民命名,它时刻提醒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始终要以人为本,不要忘了人民。
王瑞明作品小辑丨 我看黄河
黄河,他从天而来向天而去,缔造着人间无数奇迹,闪耀着中华民族的魂魄,成就了无数精美的篇章,她孕育了华夏文明,是大家千百年来一道称颂的母亲。我今天要说黄河还是刚毅的父亲,是战斗的英雄,也是钟情的女子。
王瑞明作品小辑丨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
我是来自神木的一名党员干部,我生活的脚下就是曾经的那块红色的土地——神府革命根据地。驻足在神府红军革命纪念馆里那一口饱含沧桑岁月的铡刀面前,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仿佛回到了八十多年前被阴霾笼罩了的菜园沟。
王瑞明作品小辑丨 我看神木博物馆
近两年,我受馆长之邀、陪外地朋友或独自一人数次走进神木博物馆,在神木这一高雅而神圣的文化艺术殿堂里博览,接受文化的洗礼和文明的教化。对着这些古董宝贝,我情有独钟,因为我上省教育学院所学的是历史专业。记得当时学校组织我们现场教学,参观了半坡遗址、兵马俑、黄帝陵、法门寺等闻名于世的古迹遗存。利用星期天或节假日,我凭一张旅游地图和一本旅游手册,走遍了西安及周边的名胜古迹。特别是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毗邻学校,建成开放后,我有空就去,面对琳琅满目的珍藏品,我和文物在博物馆里相遇,看文物叙事,与古人对话,从而获取信息,认知历史,启发灵感,传承基因。
王瑞明作品小辑丨 乔盛作品的情结、情怀和情操
我与乔盛认识已有30多年,我们是义结金兰的结拜兄弟。近几年,我有较多的时间和机会与他一起聊天,陪他一起行走,研读他的作品,我还两次邀请他到开发区做讲座,与他去过瓦罗放大站,那是他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一起回味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陪他到过中鸡镇,那是他曾经采风创作的热土,一起回忆当年的美好岁月。在他的微信朋友圈写《故乡人物》时也写到我们一起游历的情景“:我每次回到老家神木,瑞明都要陪我到黄河边观浪花飞溅,去长城塞外看大漠风光。”
王瑞明作品小辑丨 品读乔振民先生《孝友堂集》
乔振民先生是我的老领导,他在神木任挂职副县长时,我在政府办当主任,我的人生经历也与他相似,当过教师,任过政府办副主任、主任。我们也有一点共同的爱好,如爱思考、喜创作,但振民老前辈身上有许多优点我是学不到、学不会的,如他在孤寂中奋发,在博杂中求知,在困苦中奋起,在修齐中养德,在职位上干事。
王瑞明作品小辑丨 蓬勃向上的力量
九月,秋意渐浓,草木依然葱茏,鲜有颓意。
王瑞明先生的作品,犹如一阵清风,掠过读者的心田。他的作品,盈满正能量。可以写出正能量的作家一定是灿烂祥和之人,本身就是小太阳,不但自己光明磊落,还能毫无保留地温暖他人。负能量的人正好相反,这种人心空每天都在下雨,即使苍穹放晴,他们也绝不抬头看风和日丽,只会盯着脚下的泥泞怨天尤人。我们从王瑞明的散文中,看到的皆是向上的、蓬勃的、希望的、有力的前进力量,给人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鼓舞。无论对社会和国家的赞颂,对人民大众的讴歌,对往事的怀恋,都让人读之欲罢不能,掩卷而思。这是文学作品中真正所需要表达的。
杨芳作品小辑丨 家乡造屋二三事
路遥先生《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对田晓霞说过大意是这样的话:箍窑对黄土高原上的农家来说不啻于一种仪式,因为这代表着一种肯定、一种尊严。其实,这岂是黄土高原上农家的认识,在江苏里下河地区建房子也是一件大事。20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后,攒了钱的农家人谁不建房子呢?!
杨芳作品小辑丨 奶奶
奶奶“走”了。
98岁的她宛若熟睡般躺在被鲜花簇拥的水晶棺里,不再言语。白菊花、黄菊花,各式菊花;粉百合、紫百合,各样百合;紫扶郎、金扶郎,多种扶郎在情人草和龟背竹的衬托下层层攀升,盛开在水晶棺的两侧。
和衣躺在地铺上守灵的父亲和他的兄弟、姐妹们,因操劳多时,时而发出带着哽咽的轻微鼾声,一如在医院陪床般,唯恐吵醒他们的母亲。
杨芳作品小辑丨 长沙印象
我原以为自己生活的南京是一个大城市,一个仅次于北、上、广的大城市。
南京要历史有历史、要文化有文化、要经济有经济,若拟人的话绝对是典型的肤白、貌美、大长腿的白富美。不,文艺点说,她绝对是系出名门的大家闺秀,让你逃不脱始于颜值的一见钟情,终于才华的再见倾心。
杨芳作品小辑丨 那些记忆深处的灯
夜渐渐深沉,透过公寓11楼的窗户,我仍能看见幢幢高楼散逸出的星星点点的灯光。想来城市与夜晚是无法绝缘的,不管是昏黄的还是明亮的,总会有盏盏的灯亮着,借此宣告着她作为城市的身份。想想年少时,农村的夜晚是多么的静谧又是多么的分明,当月亮隐进云层,乌漆抹黑便是其唯一的特征。看着窗外无法沉寂的夜,不由想起了年少时没电的日子里,那些陪伴在身旁的古旧灯具。
杨芳作品小辑丨 风中有真情,雨后见彩虹
“一段风雨墙,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这是家乡高邮文联主席赵德清先生新著小说集《风雨墙》的历史跨度。在时空轮转和文字的穿梭中,读者与赵德清故事中的人物同悲同喜,我们在感叹世事无常、造化弄人之时,更多的体悟是在一份坚守、一份释然、一份恬淡和一份真情交汇成的暖流中畅游浮沉,情不能已,欢笑的泪水盈盈欲滴,急于奔进家乡丰富水系的任一条河流,从而得以抚慰。
八仙桌晚餐丨 父亲的革命一生
父亲李长学,生于1923年,系泽州县南岭乡李河村人。1942年参加革命工作,在抗日晋沁县第三区政府当通信员,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调晋沁县政府任交通员,5月份去太岳区二专署行政干校学习。此后,他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担任过不同的职务。抗日战争时期,他在枪林弹雨中穿行;解放战争中,他在硝烟弥漫中奔波。全国解放后,1949年随太岳区党委赴省城太原,在山西省委机关工作。1950年3月调回晋城县六区任区委副书记,次年任县委秘书,后任晋城县三区区委书记、晋城县城关区区委代书记,中共晋城县委文教部部长、宣传部部长等职务。1957年带职到周村乡兼党委书记。
八仙桌晚餐丨 情到深处是幸福(外一篇)
今天又是个周末,天气晴好,虽然说昨天已进入小暑节气,风中都带着热浪,似乎大地上再没有一丝凉风,但是陕北麟州的早晨还依然凉爽,一切按计划行动,带丈母娘观游麟州东山之行。
岁月催人老,时光转眼即逝。传统的媒妁之婚,让我从准女婿开始和丈母娘结识,至今四十个年头了,老人家已经八十高龄,微驼着背,因多年的劳作弯曲了腿,走路时常不听使唤,踏不稳脚步。最吸引眼球的还是那满头的银发,非常引人注目,仿佛像百龄老妪,再加上皱褶的脸庞,活脱一张陈年版图,记载了岁月风霜。尽管如此,身子骨还算硬朗,饮食起居可以自理,也算是给儿女的福气。
八仙桌晚餐丨 眷恋故乡这片热土
光阴从容地在季节的转变中无声流逝,夏伏突然来临,热情地打入了我的怀中。踏碎了春的温柔,烈日着色于大地的苍碧,连加两场小雨,禾苗快速猛蹿,瓜果飘香。树杈上绿发的万缕情愫,遮蔽着丝丝阳光,摇出了梦的期望。
八仙桌晚餐丨 瞭望环城
“瞭”是环县一带的方言,在环城成了口头禅。“瞭”是“望”或“看”的意思,但在环城,单说“望”显得太单调。只说“看”又显得太庄重。一说“瞭”,立马就有了环城味道,词汇就飞扬了起来,意境遂上升到一个更加宽阔,可供无限遐想的空间。广场上晨练的几位大叔手搭凉棚瞭望,便有人凑上去问:“你们都‘瞭’啥着呢?“哦,我们瞭西山文昌阁上面那朵云呢。”众人目光齐刷刷“瞭”将过去,无不心花怒放。
八仙桌晚餐丨 故乡的呼唤
门硷畔,有两棵老槐树,长得是枝繁叶茂。它默默扎根,悄悄抽枝,静静开花,慢慢结果。有一天,寂寞的老槐树热闹了起来,有两个鸟窝在两棵树上搭建成功,酷似两个碗,两个硕大对称的碗。
门硷畔,一个废弃的碌碡,一个废弃的磨盘,静静地摆放着。碌碡光光的,就像祖父的头;磨盘没有了牙齿,就像祖母的嘴巴。
八仙桌晚餐丨 走马阳关
我是来自凉州的一匹马。
驰骋在河西古道上找寻飘荡千年遥过沙碛的声声驼铃找寻天马西来从西极的足音。
走过千山万水最想到达的地方是阳关。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梦回阳关、走马阳关是我生命里挥之不去的向往。无由会晤的日子里畅想、怅望。
八仙桌晚餐丨 枣林青青
离开家乡多年,始终让我魂牵梦萦的是那片青青枣林,那里有我的年少时光,我的枣花一样不是很大但也芬芳的梦想。
当刚刚有微信的时候,我曾一度把微信名字命名为“我的家乡是南皮”,渴望有家乡的人把我加上,总是想“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能共享“天涯共此时”的一抹乡愁。素日里当有人问起我的家乡的时候,我总是很自豪地说:河北南皮,著名的晚清儒家学者张之洞的家乡,也是《青春万岁》的作者王蒙的家乡。
八仙桌晚餐丨 黑河,流淌在满天的星光里
寒冬里,星光下,黑河在流淌。
没有月亮的夜晚,荒寒、孤独、清冷,而又寂寥。
天与地的界限,在黑暗里漫漶。所有含混不清的影像,浸染着深沉的夜色。夜是巫师,将苍天,大地,山川,河流,树木,一切的一切都统统归拢在黑色魔杖的雾气之下。唯有那满天的星辰,穿越而过渗透在天地之间漫漫的黑色雾岚,将亿万光年遥远距离的星光,点点滴滴,洒向这黑魆魆而又漫无边际的大地。亿万年如斯。
八仙桌晚餐丨 儒释道与现代社会的融合
今人的彷徨无望,浮躁无助,就好像精神世界突然遭受重创,一下子被抽空一样,行尸走肉。是伦理世界的崩塌?还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生了扭曲?丰富的物质已无法填充精神世界的空虚,一切显得无彩的随形、随意、随世、随俗。问世间“心”为何物?直教人空死相随!
天马星座丨 青杏
初夏时节,带着惦念已久的青杏和些许酸涩的馋意,我们假以踏青之名,一家人匆匆回了趟老家。
夏风轻拂,暖阳朗照。路旁的小麦正趁势拔节抽穗,一股淡淡的麦香随风飘散;我似乎还嗅到了那熟悉的青杏的香,正隐匿其中,由远渐近。片片白云下,树木新绿,葳蕤翠叶,顾盼摇曳。清脆的鸟鸣声,分明在催促我与故乡的风久久拥抱,轻柔而又热烈。
天马星座丨 秋天的怀念
不久前,有位朋友问我,我看你喜欢读书学习,笔耕不辍,是什么原因呢?
我父亲爱读书,我回答,小的时候,我经常看到我父亲在读书,主要是《警世通言》《封神演义》《隋唐演义》《杨家将》《说岳全传》《呼家将》等经典名著。出于好奇,我也开始读这些书。那个时候,经常遇到不认识的字词,结合上下文,连蒙加猜,竟然也可以基本读懂字面含义。但对于字面背后的哲理、含义就似懂非懂了。
天马星座丨 与村场有关
过去,每个山里村庄都有集中的几面大场。村人生活在各自的家里,但人人离不开村场。
村场很大,很开阔,一马平川,宽敞明亮,是村里最平展的地方。
村场由五六个或十多个小场组合而成,每个小场是几个农户的共有场地,因而村场是全村人的集体属地。
村场博大敞亮、坦荡无暇,是村人生产生活的舞台与中心。
天马星座丨 享受秋天(外一篇)
一年四季中,我最喜欢秋天了。这个充满诗意的季节,就像一首悠扬的歌,总能唤醒我心中最深藏的记忆和情感。
秋天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金黄的原野,总是与欢歌笑语相伴;红彤彤的枫叶,总是与依偎的身影相随;深深浅浅的秋水,总是诉说着悲欢离合的故事。
天马星座丨 敦煌的回响
当岁月流转与时光轮回都无迹可寻时,你蓦然回首,会发现有一样东西藏在时光长剧的背后,这就是美好的回忆。
2012年11月4日,弟妹送我两张在国家大剧院观看音乐演奏会的门票,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匆匆吃了点晚饭,和儿子一起前往国家大剧院,大剧院外形大椭圆被人工湖环绕着,漂亮极了,它漂亮的外形深深地吸引着我的目光,更像是一个童话里晶莹剔透的大气泡,没有更多的时间观赏。
天马星座丨 活色生香二粮站
神木城最有烟火气的街道要数二粮站了(虽然好多人都没见过粮站的影子)。一条不足五百米东西走向的巷子,教育医疗商业服务业很是齐全。二粮站的好多店铺都是夫妻档,夫唱妇随很是和谐。
天马星座丨 还钱
她突然说:“哥,借给我3000元。”
这是她第一次向我提出金钱方面的要求,看着她发出的眼泪汪汪的“拜托”卡通表情包,我没有犹豫,直接给她转了过去,时间是5月18日。
“准备干嘛?”我随口问她。
“嘿嘿,我男朋友特喜欢玩游戏,我想给他买一台最新款的游戏机,给他一个惊喜。”又发了个“微笑”表情包。
天马星座丨 罕乌拉散记
大兴安岭像一条苍莽的巨龙,她从黑龙江横亘而出,然后蜿蜒南下,在兴安盟境内的洮儿河一个蜻蜓点水,将尾巴向南甩出600公里,又在鲁北以西一个回旋,一片尾鳍向北平铺而去消隐在茫茫的锡林郭勒草原,另一片尾鳍向南凌空舞动在地上稳稳地形成一道低矮的凸起,然后舒展开来,缓缓地和阿鲁科尔沁旗境内的塔林花草原融为一体。这里的山势坡缓谷宽,宽阔的山间盆地与河谷平原交错,形成一道绿色屏障,守护着一片安详和纯净的土地,这就是罕乌拉高格斯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天马星座丨 靠土吃土
以土为生的乡民,在与土地相依为命的岁月里,侍弄着土地,收获于土地,也活化了土地。在我的家乡,“土墼(tuji)”和“坺头(batou)”便是其杰作。
土墼和坺头的外形和用途都不同。土墼比较单薄,形如建房用的烧结砖,一般用于砌灶头、夹墙。而坺头则要宽大厚实得多,相当于三四块土墼叠起来的样子,主要用于垫猪圈、砌外墙。它们的外形,比对起来反差强烈。所以当你听到乡民说某人长得像“土墼坺头”时,则是别有所指的,定然是指看上去比较粗壮、憨拙之人。这显然是一句骂人的话。乡村俗语要好好听,多咀嚼,蛮有味道。
天马星座丨 拉她回来上大学
何磊是个女孩子,她并没有她的名这样硬和坚强。她看上去柔柔的,很文静,不大说话,甚至略有点忧郁。
她是个内向而多愁善感的人,她把自己的忧伤倾注于笔端,于是成就了她文章华丽而凄婉的美。
她的作文几乎篇篇是佳作。表扬得多了,她渐渐和我亲近。上课时,也能看到她活泼的笑了。我讲文学时,常能得到她共鸣似的回应。她情不自禁地说“好”。全班同学的眼睛“唰”一声投到她身上。她才羞红了脸不作声。
天马星座丨 没法嫌弃
故乡,诗人的激情,歌者的热泪,文人的墨宝,亲人的期盼,游子心切,心在故乡,人在重洋。赞美之词,高山流水,云飘雾罩,想着,恋着,盼着,赞着。而我朦胧的梦里……别人都是两代三代人背着篓筐,排辈前行。我却只有同代的孩童牵着同代的孩童,歪歪斜斜,走在湿漉漉的,一步三滑的,受到生活与生存威胁的人生田埂上?!
旷野高歌丨 雪(外二篇)
远离居住地,冷冷的,朦朦胧胧的。寻不到路,看不到住户。起伏的雪野,有石碑,是坟墓。生与死,鬼魂就在近处。似乎触手可及,空气凝固。乌鸦的窝,一棵孤树,几声哀鸣,吵醒了死去的灵。隐约中,听到说话声。有男有女,说什么,听不清。脚下的雪,软软的,稀松,脚印深深,仿佛就要陷入地下,和地狱相通。急忙向高处奋力前行,这时我从梦中惊醒。噩梦醒来是早晨。
旷野高歌丨 仰望宇宙(外一篇)
宇宙是我们的庭院,星空是我们的目光花园。
谁?有这么大的力气?把地球悬挂在这里,让我们在上面生活?
而太阳又是地球的130倍大,与地球的距离设计是那么令人赞叹,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不能远一寸,也不能靠近一寸,只有现在这样紧密的距离,才能方便地球上的万物进行光合作用,让人生存、活着,靠得太近,就会烧烤地球,靠得太远,就会进行不了光合作用……
旷野高歌丨 爷爷及他那发黄的账本
清明节前夕,回老家上坟的我,和老爸再次说起了我的爷爷。
爷爷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二,是家族中及全村里有名的犟老头,认死理。听老爸讲,其实爷爷是一位解放前入党的老革命,立过功,受过奖,很早的时候就在“公门”就职。也许就是因为脾气犟,性子直的缘故,受到了排挤,最后被调回基层供职。20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响应国家号召,又带着同样是公家人的奶奶返回了农村务农。
旷野高歌丨 在辽上京古城遗址遇见“千年石榴”
今年7月中旬,作为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的女婿,我在探望岳父母期间,有机会好几天早晨到内蒙古首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辽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散步,一边锻炼身体,一边游览,试图穿越千年的时光,感受草原都城的昔日辉煌和丰润的文脉。
旷野高歌丨 一个烟头的“浪漫之旅”
一座城市的迷人魅力,不仅在于高颜值的外部形象,更体现在市民的一言一行。
CCTV-1综合频道《大美中国》“湖北宣恩”,充满激情、魅力四射。
然而,在宣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我的一个烟头不仅上演了一场“烟头历险记”,还经历了一炷袅袅“心香”的“浪漫之旅”,让柔软的心跌进了温润如玉的文明城。
一个周日,我在宝塔社区主街道路巡暗访创文工作成果巩固情况。
旷野高歌丨 扬州三味
古朴的老街旁,朴素的白边窗檐上停歇着一只胖甲虫,圆滚滚的慵懒地趴着,享受着清晨的静谧。一阵清凉甜蜜中略带苦涩的茶香气扑鼻而来。
方方正正的原木餐桌上,整齐地搁放着一排青花瓷餐具,纯白底上任由妩媚娇柔的青花条纹舞动着,古色古香的原木椅被云朵纹、如意云纹、鱼尾纹缠绕着,跟木栅屏风浑然一体。在服务员的推荐下,我点了一份扬州特色早点蟹黄鲜肉汤包。
旷野高歌丨 老井
我的家乡,村子不算大,多的时候大概有400多户人家的样子。至于是什么时候建的村,我无从考究。不过村里那五口井,我还是记忆犹新。
我们村的先人们,在建村的时候,就有先见之明和远大的规划。许是让人们吃水用水方便吧,分别在村前、村后、村东、村西和村中心,打了五口井。村里每一口井,年复一年都在默默地,尽心尽力完成着它们的使命,井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滋润着全村的人们。
旷野高歌丨 遥望山海关(外一篇)
我站在远离故乡的异乡,遥望那座古老的山海关。它静静地矗立在地平线的尽头,像一位世纪老人,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和风雨的洗礼。
那座雄壮的关隘,是我心中的故乡,是我灵魂的归宿。我曾无数次梦想着回归那片土地,拥抱那片天空,感受那片大地的呼吸。然而,生活的奔波让我只能在这异乡之地,默默地遥望那座山海关。
旷野高歌丨 躺着的水与站着的水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过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我对西湖美景更加向往了。
旷野高歌丨 清风徐来
成年之后,清明扫墓的感觉和孩时完全不同。屁孩时,因为辈分大年龄小的缘故,是很多同龄的堂孙堂侄的小叔,以致连爷爷奶奶和外公都没见过,唯一可以得到的是和外婆一起唐诗宋词金庸古龙红楼水浒。
时光拾穗丨 英吉沙:杏苑诗韵
3月25日,英吉沙县“第十二届杏花节春季赏花游园系列文旅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广场上鼓乐齐鸣,掌声雷动,数千游人沸腾如欢乐的海洋。
关于杏花,唐宋时期多有诗家描述,尤以杜牧《清明》诗为妇孺皆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时光拾穗丨 为母亲撑起一片晴空
当你走进布尔台煤矿污水处理车间,总是会看到这样一个人,他不算高的个子,因为长年劳作而微弯的脊背,穿着一身被洗得泛白的旧工衣,走路总是不紧不慢。就是这样一个平平无奇的人,却长了一双带笑的眼睛,让每一个见到他的人都会有一种强烈的亲切感,他就是污水处理车间里出了名的老实人——闫林。
时光拾穗丨 乡愁四题
改革春风推动经济发展,市场也格外繁荣。个体小店小摊,如雨后春笋一般。我居住的地方正是一条大街的十字路附近,不但有较大的杂货店,也有了摆小摊卖菜、卖肉及各种食品的,给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
小外孙三岁,我上街采购时经常带着他。他很乖,看着琳琅满目的好吃好喝的,他从来没有要求我给他买。他很好奇,牵着我的手,这里看看,那里瞅瞅,听着大人们的讨价还价,饶有兴趣。
时光拾穗丨 山水相依神东情
“天上的云朵黑呀,地上的雨点大呀……”随着清脆的童声歌唱,《山海情》开播了。20世纪90年代,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引导下,贫瘠的涌泉村村民们宁可靠吃救济粮救济款生活在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土窑洞里,过那穷苦的日子,也不愿意搬迁移居去一望无垠黄沙肆虐的戈壁平坦的吊庄村,开创美好的新生活。
时光拾穗丨 传承永不褪色
我出生于一个矿工“世家”,我们家几辈人都是矿工,爷爷和爸爸以前都在邯郸矿务局上班。小时候爷爷、爸爸上班都比较忙,经常见不上面,但偶尔也会讲起井下的故事;18岁的我就踏上了矿工之路,刚参加工作,身体比较弱,累得不想工作,偶尔还会旷工。我的爷爷也没什么文化,是个地道的“煤黑子”,他给我讲煤矿井下条件虽然恶劣,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意志,我们家几辈人都没有出过逃兵,上班时可以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好好学习技术。爸爸也教育我要好好做人,踏踏实实工作,“有了‘能吃苦’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都喝得下。”能吃的苦中苦,方能人上人。
时光拾穗丨 致敬,向新时代的矿工
五月,在这百草复苏,万木争荣、艳阳灿烂的初夏,在这礼赞劳动者的时节,新时代的矿工,每一滴汗水,都源自对职业的热爱,每一份努力,都值得被尊敬。
踏上梦想铺就的人生,在新时代矿工的心中,雪亮的矿灯与祖国的山河一样日月同辉。
时光拾穗丨 老家的稠酒
每到酷热的夏天,我便想起了老家的稠酒。
老家的稠酒浑浊黄稠而醇厚爽口,是一种特色酒。在炎热的夏天饮用,能解热提神,止渴生津,是老家人十分喜爱的美味佳酿。
时光拾穗丨 农事风波
今年四月的一天,我搭车来到了故乡——巴拉庙村五社(20世纪60年代该地名叫大春湖)。我径直来到了妹妹的家里。刚走到她家门前,就看见外甥在山药窖中,忙碌着开山药种子,“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是妹妹家又准备种山药了吧?此景,一下子勾起我小时候(六岁)亲眼目睹的、发生在憨厚老实的父亲身上的一件事。
时光拾穗丨 致敬乌拉盖应急人
当晨光微曦时,我们迎着黎明的第一缕曙光,奔忙在矿山、工厂、河岸、城乡各个地方。
当暮色降临时,万家灯火把城市的夜空点亮,我们匆匆的步履,还在每一处隐藏着风险隐患的地方丈量。
郝卡厚评论小辑丨 逐梦四海
《逐梦》是作家郝卡厚先生近期由线装书局出版的一本文集。该书不仅有着沧桑的岁月的真实再现,有情感的唯美表达,还有年代的渐行渐远的足迹。他从军生涯,又给予了他果敢、坚毅的文字性格,文字中处处充盈着也与北方的细腻、委婉、风韵有着明显的区别。
郝卡厚评论小辑丨 梦为马,笔作枪,进军文场见轩昂
郝卡厚先生作品集《逐梦》一书,由线装书局出版社于今年的2月份正式出版发行。作为他的下级与文友,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这本书反响强烈,《榆林日报》对其后记《沿着昨天的足迹继续逐梦前行》一文摘要刊登,很便于广大读者了解作者的人生履历、文学创作以及本书大概。
郝卡厚评论小辑丨 你有逐梦的权利
你见过阳光下飞扬的尘土吗?见过屋檐下滴答的水滴吗?他们于这个浩瀚无垠的大千世界中渺小至极,却永远保持着生活之热情,充满着积极向上不屈不挠敢于拼搏的决心。出生在陕北神木栏杆堡的郝卡厚先生就是这样的,他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平凡的不能再平凡,却揣着美好怀着希望,脚踏大地仰望星空,迈着自信的步伐逐梦前行,创造着生命的奇迹。
郝卡厚评论小辑丨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月落乌啼,痛失慈母,梦影依稀,隔世疼痛,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母爱之恩,与江河同流,与日月同辉。郝卡厚老师的《隔世的疼痛》让我深深地震撼,为母慈,为子孝,为深深的母爱,为隔世的疼痛。
郝卡厚评论小辑丨 人生有梦不苍白
“我没读过几年书,就是爱做梦,随手涂鸦,见笑了!”郝卡厚同志边说边把一本沉甸甸的青绿底衬晴空透亮的《逐梦》递在我手上。触及书体的那一刻,让我这个不善社交在书纸堆里觅食求生的酸儒有点不知所措。老同学志成见状豪爽地打趣:“见你这人费劲,给你签书费笔。为了签名,郝卡厚可是写废了三支笔的!”初见的尴尬烟消云散。
郝卡厚评论小辑丨 逐梦,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
早春4月某日,郝卡厚同志高兴地将一本装帧精美亲笔签名的图书递到我手上。接过这本沉甸甸的封面上赫然印有郝卡厚著的《逐梦》,我感慨万千,一时语塞,只说了句“谢谢主席组长”。
这本书一直放在案头,得空了就一页页一行行一句句地翻阅。354页36万余字的上百篇体裁各异的文章,几乎不落一字地在我眼中飘过。合上这本浩如烟海的《逐梦》,回想与郝卡厚同志相识交往的点点滴滴,似有万语千言如鲠在喉,想必说出来畅快一些。
郝卡厚评论小辑丨 勤劳和实干,是他永恒的信仰
军人,是我曾经最梦想的职业,演武场上英姿飒爽的步伐,黝黑黝黑的枪管震慑了一切想对我们进犯的外敌,他们就是人民的卫士。小时候每每看到军人我都会不由得羡慕,幻想着有一天我也能穿上军装,保家卫国。有幸通过《西部散文选刊》拜读了郝卡厚先生的散文,让我对这个老军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郝卡厚评论小辑丨 读《沿着昨天的足迹继续逐梦前行》有感
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是在《西部散文选刊》中看到的。作者郝卡厚先生,是1967年8月生人,出生于陕西神木栏杆堡镇的一个村庄,而郝卡厚先生于1983 年10月入伍,于1986年8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点击文坛丨 “戏中山河”的文化价值与“考古精神”
山西作家王芳的最新作品《戏中山河》(山西人民出版社2023年4月),从文体上来看,应该算是一部“跨文体”作品,散文风格、随笔写法,个别篇章还具有小说的鲜明特点。王芳用这样的文体,书写了与山西有关的十部经典戏剧。这与她之前创作的报告文学、散文相比,无论是在题材的选择上,还是在体裁的自由运用上,都可以看作是王芳创作上的一次新尝试,或者说,是她创作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2023年
2022年
西部散文选刊
2023年11期
西部散文选刊
2023年10期
西部散文选刊
2023年09期
西部散文选刊
2023年08期
西部散文选刊
2023年07期
西部散文选刊
2023年06期
西部散文选刊
2023年05期
西部散文选刊
2023年04期
西部散文选刊
2023年03期
西部散文选刊
2023年02期
西部散文选刊
2023年01期
相关推荐
1.俪人
2019年03期
购买全本
西部散文选刊(2023年09期)
价格:
12.00
元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关于我们
版权公告
客服中心
在线咨询
用户建议
PDF在线工具
Copyright © 2021-2024 全科互知 |
赣ICP备2021006197号-4
|
新出网证(赣)字20417号
赣公网安备 36012102000372号
|
赣B2-20210313
| 技术支持:
道然科技
互知学术
全科互知
服务热线
400-181-3113
在线咨询
点击立即咨询客服
刊社入口
点击前往刊社入口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