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搜索
全科互知
1 本刊同时进行数字发行,作者如无特殊声明,即视作 同意授予我刊及我刊合作网站信息网络传播权;本刊支付 的稿酬已包括此项授权的收入。 本刊所载的所有文章不代表本刊编辑部观点,如有侵 犯他人版权或者其他权利的行为,本刊概不负连带责任。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转载本刊所有文章。 特 别 声 明 文苑雅香 1 主旋律电影对红色经典的重构研究 ——以《智取威虎山 3D》为例/王 莎 3 平民时代的“反英雄”形象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的形象分析/李欣然 5 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对幼儿教育的影响/聂权丽 7 混龄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实践研究/杜智文 9 教学改革视角下幼儿教育中“家园共育”方式/陈鸿燕 11 幼儿课程游戏化构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研究/陶象鸟 13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杨文文 15 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探究/赵洪莉 17 种养活动视域下儿童生命认知培养策略/王红霞 王瑞云 19 探索网络语言应用对党校思政教学的意义/刘红梅 21 高中物理原子能教学渗透 STSE 教育的路径探讨探述 /彭重平 23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唐科魁 25 新形势下高校音乐教学模式的研究/王 进 27 2019 年世界啦啦操锦标赛集体花球啦啦操成套动作队形 编排的比较研究/王鑫泽 29 分层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张建锋 31 河南师范大学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郭千会 34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探究/彭义勇 37 怎样培养小学生科学实验的操作能力/徐大艳 40 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看我国和谐发展/侯 泱 42 学会观察与反思/刘雪伟 44 从人与人的关系探究人的存在及发展/张艺煜 46 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有效利用教学探讨/陈 刚 48 小学低年级语文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关键思路分析 /陈 瑶 50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训练的策略思考/王美群 52 谈合作学习构建小学英语分层教学/李 健 幼儿教育 主管/主办 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指导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编辑出版 爱情婚姻家庭杂志社 社长/总编 李基泰 出品人 李基春 编辑中心 主编 祁文军 执行主编 严凯 美术编辑 舒畅 编辑热线 027-50461309 发行主任 付道学 发行热线 027-50461309(传真)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 珞喻路456号二楼 邮政编码 430070 国内刊号 CN42-1042/C 国际刊号 ISSN 1003-0883 邮发代号 38-136 广告经营许可证 武工商4201004000592号 印刷 廊坊市安次区拓兴印刷厂 国内总发行 全国各地邮局(订阅、零售) 国外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定价 20元 2022年 第16期 爱情婚姻家庭 教育 科研 基础教育 教育研究
2 54 “双减”视域下农村初中英语课后延时作业设计研究 /王兆文 57 试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语言训练的方法/马振强 59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付祖容 61 小学语文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考姿英 63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语文阅读课/李丽芝 65 “生命教育”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徐 鸿 6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王春燕 70 自主·合作·探究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思考 /王家凤 73 语境教学法在日语语法课程中的应用/杜嘉鹏 75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李 超 77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数学思想的融合渗透策略/王铁民 79 《文明服务与礼仪》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曾希熙 81 试论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创新策略/何灵芝 83 探究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胡小燕 85 刍议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江 蔓 87 试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王万莲 89 浅谈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多元化策略/吴志丹 91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方法谈/李 焱 93 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王国征 95 西藏冰川过度开发中的法律规制研究/陈 羲 97 百年党史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的课例实践 ——双问题链教学设计/侯进炳 101 《纳米材料与器件》课程改革探索 /崔瑞瑞 郭 祥 邓朝勇 103 新常态下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实践/李 兰 105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以及有关策略 分析/鲁 娜 107 建筑施工全过程成本精细化管理与造价控制/吕晓楠 109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 ——以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热孜宛古丽·热西提 111 浅谈股权激励效果的改进对策/王晶晶 113 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新局面 /星 宇 115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徐 晔 117 浅析市场调查对企业营销工作的重要性/于 越 119 浅析小麦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陈晓丽 孟令省 121 试论计算机工程网络控制及优化的分析/陈玉印 123 加强林业经济管理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程玉霞 125 试论人社业务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可行性探究/单红丽 127 试论住宅小区规划与建筑规划施工的研究/段方星 129 加强档案管理安全保密工作/郭绪勤 131 离婚家务补偿制度的司法适用与补偿标准探究/马 婷 133 关于档案合理利用及档案价值挖掘的分析/马亚伟 135 对立体匀播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及光合特性的 分析/孟祥粉 137 新时期信息技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分析/秦中华 139 如何实现农机农艺融合的策略/邱 娟 141 关于新时期基层农技推广和服务的探讨/荣 芳 143 试论“一主多元”农技推广体系模式/王 安 145 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科技进步中的作用探讨/王德强 147 试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改革思路分析/徐 佩 149 关于水利工程检查观测与养护的研究/徐振梅 151 关于农业种植因素对种植结构的影响和对策研究/曾亭亭 153 浅谈如何做好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培训及推广/张海连 155 试论土地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研究/赵联盟 157 土木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控制措施/吕晓楠 159 小儿惊厥的有效护理服务方式及护理效果评价/方 燕 161 健康宣教联合康复护理在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 疾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段小微 163 小儿手足口病继发脑膜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 评价/黄 荣 165 全面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分析/朱园丽 167 系统性护理干预的应用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预后的 积极影响/洪慧中 169 中医养生保健在老年居民睡眠障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 程博琳 171 建筑节能与绿色施工管理研究/赵 文 173 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木框架节点设计 /郭恩平 张贤才 周 基 陈稚文 管理观察 德育教育 城市建筑 医学研究 课程教学 语文教育
1 2022.16 爱情婚姻家庭 文苑雅香 主旋律电影对红色经典的重构研究 ——以《智取威虎山 3D》为例 王 莎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摘要:红色经典也称红色样板戏,是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徐克版《智取威虎山 3D》与红色经典《智取威虎山》 (1970 版)相比,保留了原作的基本框架、突破了样板戏的叙事手法、传承了原作的革命理念、突出了主旋律电影的武侠色彩。影片 用个性化的影视语言,以丰富的剧情设计、饱满的故事构建、立体的人物刻画,再现了一个革命传奇故事,其创作立意为新旋 律电影对红色经典的重构提供了深远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主旋律电影;《智取威虎山 3D》;红色经典;重构 主旋律电影继承了红色经典的革命价值,反映了新时代 人民的精神风貌、体现了文化自信下的人文情怀。通过对红 色经典的重构,传承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仅能 体现文化自觉的题中之义,也是建立文化自信的必经之途。 2014 年年底上映的徐克版《智取威虎山 3D》改编自小说《林 海雪原》(曲波著),影片用 3D 技术再现了侦查员杨子荣战 胜土匪座山雕的英雄事迹,既满足了现代观众对同名红色经 典的怀旧心理,又展现了别具风格的武侠传奇色彩。文章将 从四个方面分析主旋律电影 《智取威虎山 3D》 对红色经典 《智 取威虎山》(1970 版)的重构路径,旨在为新时代主旋律电 影的创作和红色文化的传播增砖添瓦 一、他者视角——突破常规叙事手法,追忆红色革命 往事 影片从“他者视角”对革命经典故事进行了重构和再现, 采用戏中戏套路和追忆式的叙事手法把现代青年和革命前辈 紧紧相连,并产生跨时空的交流,这也意味着红色遗产与革 命继承人的血脉相承。影片中的“他者”是韩庚饰演的现代 硅谷精英姜磊(Jimmy),影片并没有直接把观众带回原著小 说描述的战争年代,而是以曼哈顿的圣诞夜为起点,巧妙地 从姜磊的视角展开故事情节。姜磊是影片中栓子的孙子,在 纽约的 KTV 和华人好友聚会时,屏幕上的京剧“打虎上山” 片段吸引了他的眼球,其独特的京腔京调和夸张的人物造型 引来了在场其他人的不屑和嗤笑,他们马上把“土掉渣”的 京剧切换到英文歌曲《X on Fire》,但此景却激发了姜磊对革 命历史的浓厚兴趣,于是,他开始了一场义无反顾的“寻根” 之旅,他将带着观众一起追忆那段红色革命往事,这种他者 视角的追忆式叙事手法带入感很强,不仅迎合了当下青年观 众的观影需求,也增强了经典革命故事的陌生感。 其次,影片突破了传统样板戏的单线叙事手法,采用双 线叙事手法展开故事情节,样板戏《智取威虎山》(1970 版) 以“杨子荣混入敌营——拿到先遣图——剿灭土匪”的行动 路线为主线,这一条单线叙述手法贯穿整部戏的始终,而徐 克版电影以他者视角为出发点,采用双线叙事手法展开叙事, 一条线是以杨子荣、邵建波、坦克等与土匪斗智斗勇,经过 几次大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为主,另一条线是小栓子找 母亲马青莲,经过一路的磕磕绊绊,被共产党员营救,最终 与孙子姜磊产生“时空对接、同桌吃饭”的故事为主。最初, 这两条叙事线同步进行,并交叉展示给观众,最终合二为一, 变成一条主线, 最后的 “爷孙团聚” 又把整个故事串联在一起, 形成前后对照。别出心裁的叙事手法打破了传统单线叙事的 刻板性、单调性、乏味性,使剧情发展更加丰富,故事构建 更加饱满、人物刻画更加立体,能迅速拉近观众,尤其是现 代青年观众与影片的距离,加强观众的认同感。 二、家国情怀——褪去“政治性”色彩,体现爱国主 义精神 《智取威虎山》(1970 版)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保 持了鲜明的“政治性”特点,即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不宣 扬个人英雄主义, 信奉共产主义理念, 主人公杨子荣也极具 “阶 级斗争性”特点。徐克版电影淡化了原作的政治色彩,他将 革命历史叙事个人化,即把解放军战争中的局部战役转化为 叙事者姜磊的家族传奇,把革命历史使命嵌入家族革命传奇 中,重新诠释了“家国情怀”。剧中,杨子荣是一个具有江 湖气质的独行侠,他从深入土匪窝到最终击毙座山雕,把一 个机智果敢、经验丰富的孤胆英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影 片结尾和开头相呼应,均为现代时空,剧末,姜磊作为栓子 的后代, 在吃年夜饭的时候 “看到” 当年的革命战士鱼贯落座, 爷爷栓子还是孩童模样, 并和他交谈, 这个场景看似天方夜谭, 却耐人寻味。徐克独具匠心的突破了红色经典的战斗英雄史, 叙述了感人肺腑的个人家庭史,把家国两个元素融为一体, 体现了国是最大家,家是最小国的情怀。 其次,红色经典中女性形象的“政治性”色彩浓烈,在 《智取威虎山》(1970 版 ) 中,劳苦大众代表——小常宝女扮 男装、身形健壮、英姿飒爽 , 充满了男子气概,这些中性化特 征冲淡了其女性形象,可以说小常宝是革命文艺中被启蒙和 教化的对象。而在徐克版《智取威虎山 3D》中,女性的形象 更趋于多元化、个性化,比如小栓子的母亲——马青莲,人 称“蛇蝎美人”,坚强中透着几分柔弱,美丽中体现丝丝凄凉, 她浑身上下充满了欲望的符号,游走在土匪窝里,企图通过
文苑雅香 >> 2 色诱等方式来达到俘虏对手的目的。她虽身为座山雕这个大 反派的女人,却也是一位时刻思念儿子的母亲,在她身上有 着对“家”的向往。再如,另一个女性代表小白鸽——白茹, 由佟丽娅饰演,她是一名善良勇敢、纯洁质朴的战地卫生员, 作为一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战士,她能紧跟党的步伐,跟随 杨子荣部队在林海雪原英勇抗战,克服重重困难,在她身上 体现了极强的革命女性魅力和对“国”的奉献精神。 三、去典型化——超越传统人物形象、彰显主旋律电 影魅力 主旋律电影在人物塑造和场景处理方面为了避免陷入固 定套路,做了“去典型化”的处理,即在影片制作和拍摄过 程中,把熟悉的故事情节或者人物形象进行艺术性处理,让 人产生陌生感和新鲜感。在《智取威虎山 3D》中,杨子荣从 一个穿着虎皮围裙、红光满面、高大威风的经典脸谱形象转 化为一个自带匪气、粗野不羁、拿着锅铲的优秀侦察兵,这 种亦正亦邪的“有瑕疵的英雄形象”更接近现代观众的审美 需求。梁家辉饰演的座山雕也由单薄的形象变得丰满圆润、 阴险可怖,像一只威猛的大雕,翱翔在茫茫的林海雪原之上, 比如,“老鹰啄眼”片段反映了座山雕的凶狠无情。此外, 徐克对人物的对白也做了 “去典型化” 处理, 摈弃了浮夸成分、 融入了幽默元素、丰富了观影体验、增强了共情效应,比如, 他给座山雕加上了“蠢萌”元素,他临死之时对杨子荣说了 一句口头禅:“我只说一个字——啥都不说了”,博得观众 一笑的同时也反衬出座山雕最终寻求自灭、霸道十足的自我 解构。 影片场景的切换也采用了“去典型化”的交叉蒙太奇处 理手法,导演首先把现代戏定位在纽约华灯璀璨的黑夜,然 后引出主人公追溯“红色家国记忆”的场景,接着镜像很快切 换成白雪皑皑的北方雪国,黑和白两种颜色产生了强烈的反 差,热闹繁华的纽约街道与辽阔苍茫的林海雪原形成了鲜明 的对比,给视觉上带来很大的冲击。片头,在主人公姜磊去 机场的路上,出租车黑人司机因为堵车而埋怨道“Merry your mother’s Christmas”(去他妈的圣诞节),同时姜磊打开手 机看《打虎上山》的京剧经典选段,此情此景无形中向观众 传递着这样一种信息,即我们现代人在盲目追求西方时尚的 同时,正在淡忘中国传统红色精神以及为革命事业而奋斗的 先辈们。接着,现代高铁飞速前进的画面与老式绿皮火车行 进的画面相互对接,实现了时空的完美切换,姜磊那本泛黄 的速写本上杨子荣的画像与革命往事中的真实的杨子荣进行 了实景相接,把观众的思绪再一次从现代摩登拉回光辉往昔。 四、视觉奇观——打破单调表现形式、突出武侠传奇 色彩 《智取威虎山》(1970 版)延续了以假山、道具、布景 为主的舞台布局,演员表情、动作、对白的程序化套路也无 法有效凸显武侠传奇色彩。相比之下,为达到吸引观众眼球、 增强影片感染力的效果,主旋律电影更注重屏幕画面在视觉 上的完美表现。 《智取威虎山 3D》 采用 3D 技术, 为我们全面、 立体、多方位的呈现出一幅茫茫林海雪原的景象,展示出虎 扑、鹰啄等凶禽猛兽的镜头,演绎出激烈搏斗、枪战爆炸的 精彩战斗画面,可谓是视觉震撼力极强,武侠范儿十足。影 片中的快节奏和大动作堪称视觉奇观,惊险刺激的动作设计、 诡异超速的运动镜头、天马星空的武侠打斗引人入胜、扣人 心弦。比如,“打虎上山”桥段,杨子荣武艺高强、动作灵 活,与由顶级 CG 团队制作的惟妙惟肖的东北虎进行了几番大 动作的打斗,可以说险象环生、惊心动魄,使观众身临其境、 酣畅淋漓,整个斗虎场景凸显了真实性、充满了感染力,营 造出了令人震撼的视觉盛宴。 《智取威虎山 3D》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 3D 技术和逼真的数字技术对影片进行精细化、立体化处理, 营造出震撼人心的视听体验,展现出独具风格的武侠传奇色 彩。制作团队用更生动、细腻、精准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展现打斗场面、丰富故事细节,以迎合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 影片中武侠动作的快速剪辑、可以说是步步惊心、看得人痛 快淋漓,正义与邪恶的斗智斗勇展现了十足的武侠风范,比 如惊险刺激、别具一格的“夹皮沟大战”、“攻打威虎山” 毫不逊色于好莱坞大片,3D 技术带来的真实立体震撼力使场 面悬念迭起、扣人心弦。枪弹雨林中的激战场面不再是千篇 一律的样板戏浮夸式表达手法,而是惊险连绵,让人仿佛身 在战场,为正义者呐喊助威,望邪恶者偃旗息鼓的细腻化刻 画方式。之外,打斗场面的设计也一改之前的血腥场面,注 重打斗的细节, 比如微镜头捕捉的子弹破枪膛而出、 穿透身体, CG 技术合成的凶猛老虎栩栩如生、令人惊叹,引发共鸣。 五、结 语 影片从姜磊寻访林海雪原的归程开始,以和爷爷等革命 先辈“同桌吃饭”结束,这些超时空的叙事设计使红色经典 更加丰富饱满、立体生动、引人入胜。该电影之所以能取得 成功,一方面归功于红色经典的影响力、导演的号召力和演 员的精湛演技,另一方面得益于现代影片制作的科技水平和 电影创作团队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立足新时代,主旋律电 影对红色经典的创造性重构传承了红色文化,弘扬了革命精 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了极强的美育功能, 具有深远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 红色经典的美育功能 [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0- 12-15 [2] 刘亭 . 新时代“红色经典”的电影改编 [J]. 当代电 影 .2019,(11):107-111. [3] 黄 新 炎 . 主 旋 律 电 影 的 又 一 次 变 奏 —— 从 电 影《 智 取 威 虎 山 3D》 说 起 [J]. 南 京 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 学 报 .2015,(2):130-135. 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王莎,2021 年度中共陕西省委 党校研究课题:利用红色文化资源 助推青年党史学习,立项 号:2021XJKT25。 作者简介:王莎(1984-),陕西西安人,讲师,硕士, 主要从事文化传播、文化建设研究。
3 2022.16 爱情婚姻家庭 文苑雅香 平民时代的 “反英雄” 形象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的形象分析 李欣然 西藏民族大学 摘要:2019 年暑假上映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一经上映便席卷各大影院票房,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影片在继承中 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消解和重构,对传统经典文本从角色设计和剧情结构等各方面都进行了创新,结合现代大众的审美 趣味以及审美需求,创设造出平民时代的“哪吒”这一反英雄形象,但这个被丑化的哪吒却深受大的喜爱。电影票房夺冠的背 后反映的是现代价值观念的变化所导致大众审美趣味的变更,艺术大众化时代的商业化特征使得文学生产需要迎合大众的审美 需求的变化。 关键词:《哪吒之魔童降世》;反英雄;哪吒;艺术大众化 电影 《哪吒之魔童降世》 自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改编而来, 电影讲述了哪吒虽“生为魔丸”却“逆天而行与命运斗到底” 的成长故事。影片在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时代 特色、大众审美趣味以及大众审美需求,进行了创新性改编, 创造出平民时代的“哪吒”这一反英雄形象,这一小小的人 物的经历,体现了我们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真挚感人, 给人深思。这也使得这部影片在赢得市场的同时,也获得了 艺术创作上的成功,为今后动漫电影艺术创作提供经验和方 向。 一、平民时代反英雄的出现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英雄主义是一种时代的象征,是 伴随着人类发展过程而产生的一种精神价值观念。随着时代 的不断更迭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类文化的发展和审美的改 变, 传统时代的英雄沉淀为经典, 平民时代的英雄应时代呼唤, 进入我们眼帘。 “反英雄 (Anti-hero) 是与 ‘英雄’ 相对立的概念, 是电影、 戏剧或小说中的一种角色类型。这类人物的命运变化是对传 统价值观念的反叛,标志着个人主义思想的张扬、传统道德 价值体系的衰微与人们对理想信念的质疑。反英雄走向了‘英 雄’的反面,它的出现是对传统理想中的‘英雄’人物的解 构,或者说是这些理想概念的破碎和丧失。”[1] 商业大众化时 代下的反英雄人物不是我们传统所理解的那种高大全式的“巨 人英雄”,它将英雄还原为普通的人,刻画的是日常生活中 常态的英雄。在本文中,反英雄叙事指的是呈现与传统的夸 大了的英雄人物不一样的反英雄形象的叙事策略,它塑造的 是日常生活中的反英雄,是积极向上的普通人、从虚幻中惊 醒的人们、失去信念的现代人和荒原人。[2] 哪吒作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人物,自打传入中国, 便被不断地进行了“中国化的改编”。从中亚佛教护法神, 到初唐“哪吒三太子”、《西游记》中兼具佛、道文化特色 的孩童神的形象、以及《封神演义》中与民间传说融合的英 雄哪吒等等,哪吒的形象在我国百姓心中有着本土化认知。 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则颠覆之前的“哪吒”设定,以打破 偏见、掌握自己命运为主题,重塑出一个调皮、失意、落寞 的平民时代“反英雄”的“哪吒”形象。这一形象的转变既 展现了中华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延伸,也体现出社会意识形态 的转变以及不同时代观众不同的心理与需求。 二、哪吒“反英雄”形象的设定及其受欢迎的原因 “反英雄”走向英雄的反面,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完美英 雄的解构,从而诞生出具有反叛色彩的英雄形象。在《哪吒 之魔童降世》中,有两点凸显了这种设定:一是形象塑造, 二是剧情设定。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平民时代下反英雄形象 受欢迎的原因。 (一)形象塑造及 该片中哪吒“反英雄”的角色设定,主要涵盖人物外形、 性格和家庭三方面。 在中华文化中,被人们认可的英雄外形体现了人们应时 代与社会所求产生的最高理想化的审美观念。该片中的哪吒不 同于我们印象中无论是 “三头六臂” 还是 “可爱漂亮的男娃儿” 外表,而是被塑造成一个画着烟熏妆、满脸小雀斑的“丑娃”。 但改变的同时,也保留了一些元素:红肚兜、莲花、混天绫、 火尖枪、风火轮等等,这些传统的中国元素,对我们来讲还 是极具识别度的。 现代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流传的一种主要手段是打造“英 雄情结”,比如科幻片中的救世英雄、动作片中的武林豪侠、 爱情片中的霸道总裁等,都是某种程度上的英雄。作品中这 样的人物设定,符合我们内心对“英雄情结”的期待。但随 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英雄形象更加向“反英雄”的方向倾斜。 他们生活在平民的时代,和我们中的大多数一样,只是在某 一方面很突出,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帮助大家渡过难关。它 既符合了现代人的慕强情节,又满足了平凡百姓有关“小人 物的英雄梦想”的幻想。《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小哪吒正 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心理。他有着超能力,但是又处处 受排挤,拥有梦想却总是不得意,是我们生活的一个缩影。
他本有着元始天尊的庇佑、有太乙真人做师傅,含着金汤勺 出生的他,却阴差阳错成为了“魔王”。他力大无穷,调皮 捣蛋,但其实也只是个普普通通渴望爱的小孩子,他喜欢踢 毽子、渴望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但因为天生的身份,乡邻 百姓都怕他,认定了他就是那个会“为祸人间”的魔丸。叛 逆不羁的外表下,有着巨大的正能量。与承载着传统文化精 神的哪吒一样,电影中的哪吒,也体现着属于他的时代价值。 哪吒有自己的抱负和理想,面对命运的不公,他勇敢喊出: “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样平民化了的英雄,像极了成长过 程中的我们。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挫折,一路跌跌撞撞, 被误解、被嘲笑,这些经历我们都曾有过,又或许是在经历 了挫折无奈和妥协之后,我们内心也曾像哪吒一样高呼:“我 命由我不由天”。这样的性格、经历和遭遇,更符合当代大 众的心理,折射出现代人深受自身能力与社会现实束缚的困 境和无奈,也由此引起观众的共鸣。 在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中,“反英雄”的性格通常表 现为: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叛逆性,但他们的愿望往往与他 们的行为及其结果构成二律背反关系,从而使他们陷入无法 自拔的困境 [3]。托生于“反英雄主义”而存在的反英雄人物, 来源于社会矛盾和文化危机,他们是平民的代表。反英雄强 烈的自我意识和追求自由的反叛性格,会为了实现自我而和 周围的社会环境发生冲突,使自己处于具有明确意识的自我 异化的困境中,主人公有意识地将自己和普通民众的生存空 间隔绝开来,处于社会的边缘,这种充满矛盾的困境构成了 反英雄人物的生存空间 [4]。自我异化的生存空间是反英雄自我 意识的表现,其中包含自我失落和人与人之间难以沟通的无 奈。在这种个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冲突中,反英雄人物常常 处于矛盾的精神状态中,为了维护人格的独立,自我便和外 在世界对抗,在这种具有戏剧化冲突的故事背景中,反英雄 人物更显立体鲜活。 电影中哪吒的家庭结构也有一定的变化。传统故事里, 哪吒“还骨肉于双亲”的情节是父权社会下符合中国传统价 值观的一种重要符号,电影对这段父子矛盾进行了推倒重建。 李靖是一个慈爱又严苛父亲,因为陈塘关总兵的身份,李靖 很少陪伴孩子,担心哪吒会惊吓到百姓,宁愿把他牢牢锁在 家里,严厉看管。但他又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向元始天尊求 一道换命符,希望自己能替代哪吒承受天雷之刑。而殷夫人 是一位不拘小节、英姿飒爽的女将军,工作之余,也会抽出 时间来陪伴哪吒,这样的母亲形象会给当代职业女性产生一 种代入感,容易获得大家身份上的认同。出生于八十年代的 父母,经历了世纪之交的变迁与经济改革的加速,接受过当 时文艺作品所传达的“合家欢”价值观,面对这样容易调动 伦理情感的人物设置,感受到类似的亲情,自然而然进行身 份代入和置换,从而产生共情心理。影片通过当代家庭关系 的视听表达,完成对大众公共心理的价值呈现,做出了符合 时代观念的家庭形态再建构 [5]。 (二)剧情的设定 从剧情发展情况来看,“偏见”一词贯穿哪吒成长过程 始终,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哪吒的魔童身份,使 得百姓对他抱有偏见,而这样的偏见也一直持续在哪吒短短 的三年生命里,尽管后来,哪吒救下被妖怪抢劫的小孩,但 大家仍然不相信他。生日宴上,哪吒发现自己不管做什么都 不会被百姓改观的时候,他试图将叛逆进行到底。最终,在 哪吒终于理解了父亲的一片苦心之时,他选择放下歧视与偏 见,保护好他在意的人。哪吒以一人之力,保护了陈塘关的 所有百姓。传递出了一种民族大爱精神,弘扬了“凭借爱和 勇敢打破偏见”的价值观念。 影视艺术作品需要满足大众的娱乐心理。电影中,哪吒 并不是一直都很神气,以捉弄百姓为乐的他,偶尔也会“翻 车”:对着师父用草变的鸡腿流口水;因为好奇一个小泡泡 而中了敌人的奸计;用变身术把自己变成申公豹来欺骗敖丙, 缺被自己的师父认成申公豹而遭到毒打,这些笑点出现的时 间、间隔、场合都恰到好处,不密集,也不会让人感觉牵强, 衔接自然流畅。动画电影不适合冗长压抑的复杂主题,恰到 好处的娱乐性也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结合以上论述,影视戏剧艺术属于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而大众文化本身涵盖了消费内涵。也即是说,现代大众文化 的生成是为了迎合受众的需要,增强受众的关注度,以此来 获取商业价值。因此,中国电影要想获得新的发展,就必须 立足市场,倾听观众的呼声,跟上时代的脚步,借助现代科 技手段,从优秀的传统经典文化中挖掘出新颖的、符合当今 时代的故事内涵。汲取各家之长,提高制作水平,创造出更 多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影片,促进经典作品弘扬与传承,促 进我国影视戏剧艺术的发展,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 功给今后影视艺术的创作提供了经验。 参考文献: [1] 王岚 . 反英雄 [A] ∥赵一凡 . 西方文论关键词 [C].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130. [2] 徐威 . 论余华小说的反英雄叙事 [D]. 广西师范学 院 ,2015. [3] 赖干坚 . 反英雄——后现代主义小说的重要角色 [J] . 当代外国文学,1995(1):142-148 [4] 于泺 . 动画电影剧作中“反英雄”人物塑造范式研究 [J]. 艺术教育 ,2020(01):134-137. [5] 张成龙 ,吉平 . 《哪吒之魔童降世》 : 神话英雄人物的 后现代重构 [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32(06):69- 71. 作者简介:李欣然(1997.12-),女,汉族,籍贯:山 西大同, 学历 : 硕士研究生, 现就读于西藏民族大学。 研究方向 : 文艺美学研究。 文苑雅香 >> 4
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聂权丽 贵州省凤冈县蜂岩镇巡检幼儿园 摘要:幼儿教育包括生活知识能力教育和品格教育等,幼儿园内的物质环境对幼儿教育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作用 可谓 “举足轻重” 。 因此, 幼儿教师一定要格外注重对幼儿园内物质环境的创设, 考虑到幼儿年龄较小、 认知能力受到一定限制, 因此,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创设将与一日生活活动相关联,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从而打造创新思维的发展环境,提高幼儿教育 的效率,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幼儿教育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创设对幼儿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有助于幼儿的创新思维发展,促进幼儿身心的双重发育,这 种随着幼儿年龄增长而学习接近的教育模式,需要经常动态 地发生变化。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创设还应该与心灵环境创设 相一致,从而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性,树立正确的 价值观念,以便达到幼儿教师预期的教育效果,并帮助幼儿 成长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热爱生活的好孩子。 一、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建概况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幼儿生活的物质生活氛围,幼儿所 处的物质环境可以分成两类。一个是对孩子的成长有影响的 一切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中的各种要素,例如:自然景观、 园林建筑、社区景观、家庭环境、室内装饰等。二是对幼儿 进行教育和培养的各种条件和因素,例如:建筑风格、空间 布置装饰、 活动场地布置、 硬件设施、 活动场地的安排和使用, 以及各种因素和条件的设计与利用。创造幼儿园的物质条件。 然而,由于缺乏良好的物质条件,部分幼儿园不但无法保障 幼儿的正常生活物质环境,也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 物质环境创设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二、当前我国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中的一些问题 一是幼儿主体性的发挥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师的主动性 引导上。二是缺乏互动和对话。三是物质环境的功能性不强。 其中,教育性不强,教学过程不能反映出来,展示园区特色 不够。四是未能充分体现幼儿园的主体性,幼儿园的物质环 境要与教育目的相适应,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其所倡导的某 些文化体制与精神。五是审美能力不高。幼儿物质环境创设 的色彩搭配与造型不能适应幼儿的审美情趣需求。六是与幼 儿的年龄特征不符,例如,四处张贴幼儿的文化知识。七是 环境主题的更换频率不合适,有些内容频繁变化,有些内容 长期不更新。 三、创设良好幼儿园物质环境的作用 在早期幼儿教育环境中创造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其影 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身体条件,对幼 儿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利于其 认知水平的提高。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对幼儿性格、个性发 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给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 促进幼儿的社交活动。有必要在幼儿园的各个层面都考虑物 质环境的决定性影响。 ( 一 ) 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育 良好的物质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例如:幼儿园 所营造的自然环境、硬件设备、安全、环保的体育用品、运 动设备等。这种优质的物质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质,而且 可以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因此,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身 体环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幼儿的健康。 ( 二 ) 促进幼儿认知水平发展 良好的物质环境对幼儿的认知功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比如 : 幼儿园的文化设施、 课堂环境创设、 文化长廊、 知识手册、 主题墙等。一个好的、有意义的物质环境,可以让幼儿的视 觉和听觉等多方面的感知通道,平衡和协调幼儿的感觉,激 发幼儿的各种感觉,促进幼儿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发育。 四、创设良好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对策 ( 一 ) 重视创设物质环境,提升自主意识 在幼儿的物质环境创造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与幼儿共同 创造文化墙、童趣走廊等场所的环境。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 化的,因此,除了集体课程之外,在班级里,教师除了要给 幼儿创造物质的环境外,还要在班级的墙壁上贴上幼儿能够 理解的班级公约、礼貌用语或者是一日生活流程,这样就能 有效吸引幼儿注意力,让其在每日注意与观察中熟记这些常 用环境, 长时间下去, 幼儿自然会在无形中接受教育并且践行, 进而最大程度提升幼儿教育效果,让幼儿在良好的物质环境 中接受德育教育。另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给幼儿 创造一个物质的环境,具体来说,就是和幼儿一起讨论如何 布置一个环境,让幼儿真正地成为这个环境的主人,从而达 到物质环境教育的最大效果,同时,幼儿也可以在这个过程 中获得发展和提高。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布局和设计要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特 征和兴趣,一般可分为主题墙、卫生间的区域设计与布局。 在创设主题墙时,应力求达到激发幼儿“三性”的动机、主 动性和创造性。主题墙的颜色应是温暖的颜色,给幼儿带来 安全感和温暖的感觉。利用幼儿自己创作的作品进行装饰, 5 2022.16 爱情婚姻家庭 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 >> 6 可以使幼儿充分感受到被重视的感觉,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到 幼儿园的教育和教学中,从而达到一个良好的环境教育目的, 教师们也可以利用墙壁上的绘画来增加色彩的感觉 [1]。 在物质环境创造中,区域设计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它包括了自然区域的设计和角度的设计。自然活动区角就是 让孩子在课堂上看到自然的东西和现象。在幼儿园的设计中, 一般都会采用植物或者一些细节装饰来装饰自然的角落,这样 比较安全,也比较漂亮。自然区角的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感 受到自然的气息,还可以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近大自然, 还可以让幼儿在简单地观察和记录下植物的成长,从而掌握 一些简单而又简单的科学知识。幼儿对外部事物的认知和互 动,大多是与外部事物的身体接触,而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 仍然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不能像成年人那样进行抽 象的思考,所以,在幼儿的教育中,要借助具体的形象对象, 使其更好地理解环境的意义。 ( 二 ) 幼儿心理环境建设,辅助创设物质环境 自我知觉是幼儿对自己的认知,这个阶段是幼儿的自我 意识发展阶段, 也就是早期阶段, 也就是所谓的 “第一逆反期” 。 在此期间, 很多幼儿都有较强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并抗拒家长、 教师的控制、 约束, 这是幼儿成长的必然经历。 然而, 在幼儿园, 教师往往要同时照顾多名幼儿,往往需要采取集体教育手段, 这不仅会对幼儿的成长产生负面的影响,还会加剧幼儿的逆 反心理。所以,教师要充分认识这个阶段的孩子的心理特征, 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对于叛逆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得到别人 的肯定和鼓励,特别是那些有影响力的人。在没有得到认同 的情况下,幼儿会争先恐后地去做成年人可以做,而这个阶 段的孩子不能做的事,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所以,最好 的办法就是在幼儿表现出色的时候,给予幼儿赞扬,让幼儿 认识到幼儿是被认同的。在幼儿园的环境设计中,与家长及 时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孩子的年龄比较小,需要家长 的帮助,这样可以保证孩子的健康发展。在与家长的交流中, 要把正确的教育方法告诉家长,让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相互合 作,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表率 [2]。 ( 三 ) 物质环境中融入多媒体,结合“互联网 +”技术 随着“互联网 +”的迅猛发展,教育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 和更广泛的受益群体日益扩大。多媒体设备是一种新的电子 教育方式,它的图像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色彩丰富、生 动。幼儿园在创造实物环境时,把一些传统的黑板改成了高 清晰度的电子屏,利用“互联网 +”,把优质的幼儿教育音频、 视频等教学资源进行了共享,再以多媒体技术进行循环播放, 既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幼儿 教育的教学内容,实现区域教育资源的共享,从而全面提高 我国幼儿教育的质量。 在幼儿早期教育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引导 和组织的。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建设也是一样,要充分地发挥 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一方面,在创造物质环境时,要充分 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并依据幼儿的认知模式和思维习惯, 为幼儿创造有利的物质环境。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反对脱离 学生和教学的现实,创造不合理的环境。另一方面,要尽量 多地参与到环境创造活动中去,让幼儿自由地选择自己所喜 爱的活动,这样既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又可以促进幼 儿的民主意识 [3]。 ( 四 ) 开展实践操作的机会,激发幼儿积极性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教育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存在着对 讲解知识的过度重视,忽视幼儿的实际操作,从而影响到幼 儿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可以在幼儿园 的实践活动中充分运用幼儿园的物质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在 一些活动中,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并运用各种物 质资源,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去,使其能够更好地 融入到课堂中去,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课堂的学习和体验, 使其能够更好地完成课程的教学,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提供更 好的保证。比如,在幼儿园进行美工课程时,教师可以为幼 儿预备所需的资料,并以丰富的实物与幼儿的体验相结合, 以达到激发幼儿动手的积极性,其后,逐步引导幼儿运用美 工区的素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意。 教师要培养幼儿不浪费水、浪费粮食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所以,在厕所、饭馆等地方,要在墙壁上贴上富有情节、生 动的图案,例如:用手按次序洗手,用手模仿“可爱的卡通 人物” , 用水去洗手, 或把 “水龙头在哭” 的照片贴在洗手台上, 以警示幼儿不要用水。在用餐环节里,也要用一些能激起幼 儿的兴趣和共鸣的照片 [4]。 五、结论 综上所述,高效率的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具有很好的可 行性,可提高物质环境创设的质量,并且能够培养幼儿综合 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文化水平,为提升幼儿的思想道德水准, 幼儿教师一定要意识到目前在幼儿园内的物质环境创设具有 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需要定期更换主题。通过总结幼儿园 内物质环境创设的依据和具体办法,对幼儿教育的现状加以 分析,着重探索高效率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方式,以便对 幼儿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于画童 . 农村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优化的行动研究 [D]. 辽宁师范大学 ,2021. [2] 杜宜城 . 浅析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对幼儿教育的影 响 [C]//. 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 2021 论文汇编 (一).,2021:148-150. [3] 赵乃样 . 混龄教育背景下幼儿园班级教育环境研究 [D]. 云南师范大学 ,2020. [4] 杨秀娟 . 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J]. 学 园 ,2020,13(15):44-45.
7 2022.16 爱情婚姻家庭 幼儿教育 混龄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 实践研究 杜智文 包头铁路第三幼儿园 摘要:混龄教育作为学前教育中的一种组织形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力图从混龄教育的内涵出发 , 探析混龄教育对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亲社会行为技能,情感能力等社会性能力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混龄教育;幼儿;社会性发展 ; 研究 动物学研究表明,在自然界中,生物以群体的方式生活 在一起,无论哪个生物类种都是在与不同年龄同类的交往与 活动中成长与发展起来的。人类作为生物界所有群居性动物中 最具社会性的动物,也是群体生活在一起的。好群是人的一 种先天本能, 孩子渴望与同伴在一起也是本能, 是先天存在的。 然而,在我国,独特的国情和生育政策带来了同伴群体缺失 的问题。于是独生子女教育问题成为我国教育特有的问题。 马卡连柯指出,“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因而没有相互体 贴、照顾的经历,没有互爱互助、相互模仿、共同努力的经历, 这不利于发展儿童的集体意识,而会导致儿童个人主义的蔓 延。”①研究也表明,由于多种因素,在我国相当一部分独生 子女身上存在着交往的缺失,进而导致一些明显的社会性方 面的问题,如任性、依赖性强、胆小、自私及孤僻等。如今, 我国幼儿园的编班形式一直是严格地以年龄为依据的,这与 我国长期以来大一统的学校教育体系是相一致的。②尽管同龄 班级中的孩子也是在一起的,也是集合的,这在一定程度上 满足了孩子与同伴和同伴群体交往的需要,可以在一定程度 上发挥同伴群体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但与自然同伴群体相比, 同龄的混合显得过于单薄、牵强,同伴群体发挥的作用也是 有限的。2000 年世界学前教育组织 (OMEP) 主席、国际知名 幼儿教育家柯蒂斯女士访问中国时,就对中国的独生子女教 育提出建议:如果能够把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混合在一起开展 活动,孩子们就能够互相帮助,使孩子在情感上和社会交往 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 试行 )》也明确 提出“幼儿园应……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 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 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因此, 在国内很多幼儿园中开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幼儿园中进 行不同年龄的孩子的混龄编班或者让不同年龄幼儿在一起, 开展一些混龄活动。 一、混龄教育概述 所谓混龄教育,是指的是年龄相差 12 个月以上的幼儿编 排在一个班级,让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的身处同一环境共同 学习和生活。混龄群体教育相对于单一的同龄群体教育而言, 增加了群体互動的复杂性和层次性。幼儿在与其他不同年龄 的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其角色、位置、心理体验、沟通方式 等都在不断地变化,从而给幼儿提出了新的人际挑战。现代 教育主张民主和平等,强调群体和合作,这是教育发展的一 个总趋势。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全面和 谐发展成为改革的核心目标。混龄编班教育作为教育机构的 一种组织形式,蕴涵着“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现代教育 理念,是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的。 二、混龄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社会是由不同年龄的人组成的,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与他 人进行着这样那样的交往。交往是一种自然现象,也属于人 的天性,即交往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基本需要。“就人的 社会群体来说,人成长的自然生态就是‘大小长幼’之间的 相处。”③因此,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的交往的对象肯定不局限 于处于同一年龄的人,个体在由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社会 成员构成的社会关系中才可实现自我和发展自我,这是人的 发展,甚至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必需。幼儿也是如此。 1. 混龄教育对幼儿社会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 社会认知是社会行为的基础,它是个体对自我、他人和 人际关系的认知,它以人和人的活动为对象,是对人和人行 为的认知,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研究证明,幼儿 的社会性认知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点。因而,在人际 交往中,他们不了解别人会有与自己不同的想法,不能站在 他人的立场上看问题,从而会出现许多阻碍沟通交流的行为。 而混龄群体教育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在同一情境中扮演不同 角色,从而获得不同的角色意识。一方面年幼幼儿有强烈的 与年长同伴交往的愿望,他们对年长同伴的观点、意愿、情 感表现的非常敏感,他们能听从年长幼儿在交往过程对交往 情景及规则的认识与判断 ;另一方面年长幼儿也很希望能与 年幼同伴交往, 因为他们可以在心理上得到强烈的 “成人感” , 满足自己被人肯定、被人承认的愿望,他们喜欢同伴的赞扬 和追随。因此,在混龄同伴群体中,双方都能从积极快乐的 角度认识与同伴的交往活动,探究积极有效的交往方式。混 龄群体教育中的这些潜在的因素都为儿童创设了一个小小的 只属于他们的社会, 让幼儿能多方位、 多角度地看待某些问题, 这些都为他们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供了契机。 2. 混龄教育对幼儿亲社会行为技能发展的影响 亲社会行为主要是指帮助、合作、分享、谦让、对他人 负责及良好的角色扮演等行为。研究表明,由于幼儿心理具 有由被动向主动发展的特点,使得其亲社会行为的技能发展
幼儿教育 >> 8 是一个熏陶、感染与模仿学习的过程。“儿童约有 60% 的亲 社会性行为是来自同伴。”④因此,混龄同伴群体作为其生活 的一个特定的环境,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实现提供了更有利 的机会。因此,一些研究者指出 : 在一个有机会和被希望去帮 助、照顾年幼儿童的文化环境里,孩子的亲社会性行为更容 易获得发展和提高。具体地讲,混龄编班教育首先能有效促 进幼儿合作、分享、助人、谦让等行为的发展。幼儿异龄同 伴群体间,由于天然的年龄差异,年幼儿童更容易诱发年长 儿童的友好意向。年长儿童在指导、帮助年幼同伴的过程中, 获得快乐的体验。他们帮助了别人,既得到年幼儿童的认同、 羡慕和崇拜,又得到成人的赞扬和鼓励,这样会更加强化他 们的亲社会行为的动机。而年幼幼儿在与年长同伴一起游戏 与生活的过程中,也获得了学习的机会,得到了照顾和帮助, 减少竞争压力给心理形成的冲击等。 其次,混龄编班教育还有利于幼儿角色扮演能力的发展。 社会犹如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会按照社会的要求和自我的 选择,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幼儿由于身心发展水平的限 制,他们还不具有真正扮演社会角色,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而幼儿的混龄同伴群体如同社会的雏形,幼儿彼此之间如“兄 弟姐妹”一样共同生活着,这无形间便扩大了幼儿的接触面, 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角色體验的机会,使其角色承担能力和 角色定位能力得以更好地发展。 3. 混龄教育对幼儿情感能力发展的影响 情感能力是指个体对情感进行体验、交流和调控的能力。 人类社会学表明,智力和情感是人特有的两项能力。而人的 情感不是凭空产生和发展的,它是社会个体在相对复杂的社 会关系中与其它社会个体或团体的交流中产生和发展的。相 应地,社会个体对情感体验、交流与调控的能力也是在交流 中通过反复实践而形成的。现代社会,随着发展速度的加快, 竞争的加剧,社会带给人们的冲击性也更强烈,这就使得情 感能力在个体的社会性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混龄群体相对于单一的同龄群体而言,增加了群体互动 的复杂性和层次性。他们在交往中的角色、位置、心理体验、 沟通方式的变化,使他们不得不不断地适应和接受角色的变 化,这就给幼儿提出了新的人际挑战。因此,混龄群体之间 的交往与幼儿情感能力之间存在固有的、内在的契合性,它 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较为复杂的、动态的、与现实社会相似的 但又与幼儿的承担能力相匹配的小型“社会环境”,为幼儿 情感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源泉。 首先,混龄教育为幼儿提供了更多情感体验的机会,有 利于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情感体验是其它感情能力的基础,人的心灵只有具备了 感受各种情感的能力,才能形成自己特有的情感,其它的情 感能力才有行为的对象。因此,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情感体验 的机会是十分重要的。在混龄群体交往中,幼儿除了能感受 到自由的交往氛围外,较同龄群体交往能为幼儿提供更多的 情感体验的机会, 如年幼幼儿对年长幼儿的尊重、 敬畏、 钦佩、 嫉妒;年长幼儿对年幼幼儿的关怀、爱护、轻视等。这些复 杂的情感体验给幼儿带来更大的冲击,为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混龄教育促进了幼儿情感交流能力的发展,有利 于培养其集体意识。 现代社会的分工日益精细,对个体间的合作要求也越来 越高。因此,团队合作、集体意识成为人的社会性发展的一 个重要的内容。然而,这种集体意识的基础是良好的情感交 流能力,因为只有具备良好的情感交流能力,个体间才能更 好的理解和同情。混龄群体教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儿童对彼此 差异性的尊重,学会接纳自己和别人的不同,同时也大大增 加了儿童认知冲突的发生,这就为儿童之间相互学习提供了 条件,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情感交流的锻炼机会,以促进 幼儿健康的发展。 总之,不同年龄间孩子的交往可以增强孩子们对公共事 务的认识与责任感,只要给予孩子们必要的机会与鼓励,让 孩子跨越年龄的界限结交朋友,不但可以扩展他们的社会生 活世界,而且还可以提高他们整个社会的合作精神及责任感。 混龄教育是具有生命力的事物,它将有着美好的未来。就现 在的趋势来看, 混龄教育在逐步得到人们的重视。 我们也相信, 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幼儿个体存在的价值、个别化教育方式、 社会对儿童的尊重增多,混龄教育的理念将被更多的幼儿工 作者所接受和采纳,混龄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也将得到繁荣。 注释: ①武建芬、陈冰美,《间断性混龄 : 一种适合我们国情 的学前教育组织形式》,《幼儿教育》,2006 年第 2 期。 ②华爱华,《幼儿园混龄教育与学前教育改革 }},《学 前教育研究》,2005 年第 2 期。 ③王滨,《幼儿园异龄教育背景中的幼儿异龄互动的个 案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年,第 3 页。 ④ E?D? 斯米诺娃、T?B? 古斯科娃 :《学龄前儿童与同龄 人交往的研究》,转引于杨丽珠、吴文菊 :《幼儿社会性发展 与教育》,辽宁师大出版社,2001 年,第 38 页。 参考文献: [1] 曹中平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湖南师大出版 社 ,2001. [2] 任代文主译校 :《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人 民教育出版社 ,2001. [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 试行 ) 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4] 李丹 .《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4. [5]朱家雄著. 《幼儿园课程》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 唐淑 , 虞永平 . 主编《幼儿园班级管理》,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 ,2005. [7] 蒙台梭利著肖咏捷译《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中 国发展出版社 ,2003. [8] 肖川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 ,2002 [9] 丁海东 . 当代学前教育的人文性缺失,学前教育研 究 ,2005 [10] 王福兰 . 幼儿在园亲社会性行为的观察研究 [J], 学前教育研究 ,2006.
封面
共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