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搜索
全科互知
2022年第7期 刊名题写: 蒋子龙 执 行 总 编 :慕朋举 主 编 :刘志成 常务副主编:林钊勤 副 主 编 :孙 荣 郝卡厚 刘彦荣 邓溪君 温瑞峰
西部散文学会 微信公众平台 西部散文选刊 微信公众平台 主管 主办 出版 刊名题写 社长 常务副社长 常务副总编 副总编辑 社长助理 执行总编 名誉主编 主编 常务副主编 副主编 编辑部主任 编辑部副主任 美术编辑 编辑部电话 投稿邮箱 中国西部散文网网址 编辑部地址 邮编 发行 邮发代号 印刷 定价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 神州杂志社 西部散文学会 2022年7月10日出版 2022年第7期 总第121期 蒋子龙 赵焕军 刘建文 马宏光 孙世山 刘传锋 慕朋举 张中飞 白 才 王万里 刘志成 林钊勤 孙 荣 郝卡厚 刘彦荣 邓溪君 温瑞峰 高彩梅 李阳阳 陈小雨 0477-8114797 xibusanwenxuankan@163.com http://www.cnxbsww.com 内蒙古东胜区伊煤路10号 煤炭大厦14楼1409室 017000 本刊发行部 2-871 鄂尔多斯日报印务中心 40.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11-4461/I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009-5071 广告经营许可证 京丰工商广登字20170023号 大 家 红碱淖/5 刘成章 掬水月在手/7 祝 勇 范村梅谱/8 叶 梅 实 力 滕王阁里的王勃影像/11 王 雄 丹青创新引领时代 ( 外一篇 ) /18 林钊勤 我和石峁/22 韩万胜 臭狐子 ( 外一篇 ) /25 鲁 翰 月光下的鹤/28 刘燕成 我的青涩年华/30 张仲永 八仙桌晚餐 追忆童年 ( 外一篇 ) /33 白忠强 神木明长城/48 曹 斌 大澳村的牵挂/50 林丽华 张朝金的散文/52 张朝金 光阴重叠/56 党荣理 寸草报春晖/57 王远普
本刊理事会 主 任: 慕朋举 大河套 ( 北京 ) 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副主任: 安 源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政协原副主席 武 洲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文联主席 高万泉 西部散文学会名誉主席 高植林 陕西神木市星洋工业公司董事长 李秋生 鄂尔多斯千秋煤业集团董事长 呼延振国 鄂尔多斯钢铁协会会长 郝成刚 内蒙古御华新科技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钱大中 浙皖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理 事: 杜红兵 内蒙古库布其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毕书杰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享浓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 帅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帅杰网络公司总经理 郝英杰 内蒙古亿昌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 智 内蒙古鄂尔多斯博华瓷砖专卖店经理 顾 问: 蒋子龙 著名作家、 书法家 高 伟 《中国作家》 原副主编 尚贵荣 内蒙古文联原副主席 满 全 内蒙古作协主席 高宝军 西藏自治区作协副主席 史小溪 西部散文学会名誉主席 白 才 西部散文学会名誉主席 张中飞 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 温瑞峰 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 吴景娅 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 祁建青 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 孙 荣 西部散文学会常务副主席 李光彪 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 郭文涟 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 孤 岛 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 崔子美 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 刘 俊 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 丁耀西 西部散文学会书画院常务副院长 叶小兵 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 蔡向升 北大原教授、 神木希文书院院长 原野散文小辑 依稀凋落的村庄/59 原 野 敦煌巡礼/60 原 野 在阿里援藏/63 原 野 寒窑, 粉红的爱情文化广场/64 原 野 父子算账/66 原 野 叶的事业/67 原 野 天马星座 回忆母亲讲过的谚语/69 惠小和 父亲的背影/70 李 剑 漾在记忆中的那抹香/72 若 希 我想去草原/73 王向红 油灯的光芒/74 余长江 在稻田里舞蹈/75 雪 花 栽秧泡/77 唐小瑛 孤月斟满戈壁荒凉的酒樽/79 晓 犁 白居易茅山赏月/80 陈 文 插秧歌/81 戴文会 地菜花/82 吴脉英 读书为福/83 许振超 含泪的珍珠/85 何延东 魂牵梦萦是老屋/87 侯金玉 旷野高歌 洁白之心/89 谷 雷 记忆里的那抹水红/90 青 柠 生命与动力/93 问彩琴 巨石后的黄花/95 王晓霞 巍巍井冈/96 陈永兵 大雪如镜/98 廖双初 冷村秋事/99 鱼先军 我和蚊子/100 袁雄鹰
1.西藏自治区工作站 站长: 李 景 电话: 13889088388 2.内蒙古锡林郭勒工作站 站长: 叶振亚 电话: 13947915596 3.江苏苏州市工作站 站长: 韩树俊 电话: 18913155846 4.陕西延川县工作站 站长: 张向雄 电话: 13619115519 5.内蒙古康巴什区工作站 站长: 余 晔 电话: 13947707184 6.山东省阳信县工作站 站长: 董宝礼 电话: 13954335627 7.陕西省志丹县工作站 站长: 崔子美 电话: 13991770508 8.陕西省神木市工作站 站长: 张鹏飞 电话: 15091663235 9.内蒙古达拉特旗工作站 站长: 董贵平 电话: 13604771717 10.江苏省盱眙县工作站 站长: 刘志安 电话: 13952339011 11.青海省海东市工作站 站长: 周尚俊 电话: 13709701608 12.云南省楚雄工作站 站长: 王旭明 电话: 13708788598 13.广东省广州市工作站 站长: 张伟棠13710920888 14.北京通州区工作站 站长: 林钊勤17812763991 《神州 · 西部散文选刊》 工作站 晚风吹动我的发丝/103 秀 子 荔枝季, 尝一份清蒸荔枝菌/105 郭锡娟 带不走的美/107 李金龙 一只蚂蚁/108 赖创枢 门口前的那株油菜花/109 雨 寒 民国, 江北一支笔/111 陈增励 关于 “诗与散文勾兑” 之浅见/114 鱼成鸿 我的父亲母亲/115 陈木红 时光拾穗 不褪色的年味/118 张蕴青 我的父亲/120 单楚轩 增城的金山银山/122 赖泽黎 稻虾香处是我家/124 陈青延 写给女儿/125 伯朝平 王师博的新能源梦/127 杨宏寅 守望一地黄花/129 卢伟光 土地人生/131 纪 云 石笋山伴山茶宿随笔/132 吴修利 父亲琐忆/134 樊佃福 杏花时节满眼春/136 王晓天 背馍 ( 外一篇 ) /137 张红刚 五月, 时光不曾让人老去/138 李鸿斌 为师说师/140 梦 乾 远方有你/143 曹李晓 重逢是一杯陈酿的酒/146 赵也会 白州之野产异鱼/149 宾业海 故乡那头老耕牛/151 朱 东 点击文坛 绘出心中的河/153 甘以雯 唱出家国情怀/157 刘志成 写作者的宗教/159 杨爱昭
身披大漠风沙, 我们完全倾倒在红碱淖的面前 了。它蓝汪汪的, 翻着细碎的波纹, 一望无际。雪白 的水鸟贴着它飞翔。好大好美的内陆湖啊! 其实当我们望着的时候, 应该是十一个湖了: 一 大十小。一大十小都是那么清, 那么蓝, 那么美丽。 大的水位就在我们的脚下, 岸边长着树木, 是红碱淖; 小的小极了, 水位却在我们的鼻子以上, 岸边长着树 木一样的睫毛, 是我们的双眼。我们的双眼都盛着二 倍于红碱淖的水量, 难怪在这盛夏的日子, 我们都感 到周身是如此的清凉了。 看看同伴的眼睛, 我的正在琢磨诗意的心儿便暗 暗高叫: “啊, 你的湖水真美, 让我跳进去游游泳吧! ” 不待回答, “扑通” 一声, 溅起一片水花。 但我并未跳去。跳去的是一个牧家孩子, 他已在 红碱淖的碧波中游了。 碧波中还有渔船, 还有渔人, 还有悠扬的渔歌。 渔歌渔歌旋律何如?不似江南, 有别于沿海, 又耳熟, 又耳生, 耳熟耳生充满着挑战性哪——听听。听听。 听听。一曲新意盎然的信天游荡我心!啊, 信天游, 千百年来被荒漠秃岭磨损得缺棱少角的信天游, 现在 却以崭新的面目, 与汪洋恣肆的湖水做伴, 飘逸在水 汽逼人的晴空里了。像一缕水淋淋的阳光, 信天游飞 得多高, 它应该似鹰一样看见, 茫茫沙丘拱围之中, 是 一个多么迷人的水波荡漾的世界。而我们早已被迷 得神魂颠倒了。目下到处都呼喊着打假, 惟独这儿不 需要。看那水色, 天光, 空气, 哪一样不是最上乘的质 量?红碱淖啊, 你真是陕西的北戴河哪! 其实红碱淖的绝美, 早就听说了, 只是总没有机 会前来。这回, 咬了咬牙, 与王鹏夫妇等结伴, 从西安 到榆林, 从榆林到神木, 从神木到东胜, 到伊金霍洛 旗, 到成陵, 又到地处神木县境的这儿。披星戴月, 日 夜兼程。 “小面包” 奔驰着, 王鹏坐在司机身旁, 卷起袖 筒的胳膊搭在窗上。面包好吃是因为烤过的, “小面 包” 要跑得快, 好像也需要烤了。于是酷烈的太阳时 时烤着它。王鹏大概忘了他的胳膊不是 “小面包” 的 一部分, 便也让烤着。忽然发现不适, 却已经晚了。 王鹏经常把胳膊端起来看看, 红一片, 黑一片, 还 脱落着皮痂, 显然是很不好受的。可是目睹红碱淖的 美丽景色, 王鹏却把胳膊一晃说: “值! ” 陡地香气四溢了。是鱼。一盘子。垒得高高 的。七条鲤鱼。每条足有一斤。 是从红碱淖打上来又用红碱淖边的井水清炖的 鲤鱼。好香好嫩的免费招待的鲤鱼。独独一盘子鲤 鱼, 除了它什么都没有了。但是我们一个个吃得眉飞 色舞。 以往面对宴会端上来的各种做法的各种鱼, 我是 很少动筷子的, 而现在简直吃疯了, 感到香得不能再 香了。大家边吃边赞叹, 几乎是围着这盘鱼同声朗诵 赞美诗。结果, 七条鱼全被我们干光了, 点渣不剩。 多惬意多通畅多浪漫的光景啊, 五个人吃了七条鱼! 憨憨实实的招待所李经理凑上来, 问我们还吃不 吃。李经理出身附近的农家, 年龄不大, 大概不久前 还在放羊, 完全不是一般所见企业家的矜持模样, 问 话时还像农家后生一样谦谦卑卑的, 使人感到可亲可 红碱淖 红碱淖 文/刘成章 刘成章 插图: 王腊春 神州 · 西部散文选刊 05
爱。 “实在还想吃, 就是肚子装不下了。 ” 我们诚挚地 回答。 王鹏知道我的心思, 又指着我说: “老刘是作家, 很想了解红碱淖的神话传说, 请你 给他谈谈。 ” “什么神话传说都没有。 ” 李经理说, “原因是, 它 生成的历史很短, 只有六十年的光景。 ” 奇了!这么一汪水, 我们已经知道, 它的面积是 十万亩, 水深十米, 绕湖一周, 好马也得狠狠跑上一 天。按照我们掌握的动辄以亿万年计时的地质史知 识, 原来自然以为它要比我们古老的民族年长得多, 怎想到, 它竟是如此年幼, 只比我们大了几岁, 这简直 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于是, 我们便对它的形成和周遭 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而李经理难得遇见这么一 伙可以视为知音的人, 也就一五一十地向我们讲了。 六十多年前, 这儿是一片沼泽, 淖就是沼泽的意 思。因为附近出产红碱, 一些泥水被染成了红色的, 遂得名红碱淖。淖中水草长得很高, 大牲畜要是卧在 里边, 人们就很难找得见它。水草间有一条大路, 连 结着陕蒙两地。忽然有那么一天, 它积了水, 水量逐 年递增, 淹没了大路, 到新中国成立的时候, 水面已经 达到一万多亩。1958年, 为了改造下湿地, 大张旗鼓 地疏通渠道, 于是形成七条季节河。河水注入湖中, 水面便哗啦一下猛增到六万亩。1961年后几经大涝, 湖水又涨, 便定型了, 有了现在这样大的水量。这就 是说, 在这期间, 当人们高举红旗为社会变革而欢呼 胜利或痛喊失败的时候, 一转脸忽然发现, 一个偌大 的湖泊几乎等于自天而降, 在祖国的塞上美丽地荡漾 起来了。多么好的福气!多么意外的收获!现在红 碱淖及其如何形成还鲜为人知, 但相信每个炎黄子孙 一旦得知, 无论谁都会为此而癫狂起来的! 随着湖水的形成, 在记忆犹新的时间里, 沿湖几 十个村庄的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湖 里产鱼, 但在 60 年代, 他们还不吃鱼, 五分钱一斤都 没人要; 个别勇敢者破例抓了鱼, 却又不会做, 就像蒸 馍一样放在锅里蒸一两个小时, 吃后则摇着头说: “不好吃!不好吃!一根刺还差点把他爷爷扎 死! ” 70年代, 他们开始吃鱼了。到了80年代, 人人爱 吃, 而且都成了吃鱼做鱼的行家。我们吃的那七条鱼 就是地道的农民做下的。 在这里, 爷爷辈是旱鸭子, 爸爸辈是旱鸭子, 但是 他们的子孙, 那些现在的娃娃, 即使只有六七岁, 却都 已经把旱字换上水字, 整天让浪花扑打他们稚嫩的羽 毛了。 在这里, 不久前还是农民牧民的人, 现在摇身一 变, 都成了渔民了。或者农牧渔兼干。他们人人都会 撑船, 人人都会撒网捕鱼。由于湖泊周围牛羊多, 粪 肥多, 下雨时粪肥被冲进湖里, 增加了湖水的营养成 分, 鱼族非常兴旺, 最大的可以长到七十多斤, 人们的 光景因此比周围地区富裕了好多。 将近二十年前, 时任省上最高领导的李瑞山来此 视察, 这儿一网曾打了使人兴高采烈的上万斤鱼。李 瑞山非常重视水利和水产事业, 给陕西人 (自然也包 括红碱淖的乡亲们) 留下了极好的印象。所以这儿事 后有歌谣编了出来, 流传至今。可见, 凡是对老百姓 做了一些好事的人, 老百姓都会永远记着他的。歌谣 曰: 李瑞山, 好老汉, 他来红碱淖, 红碱淖也喜欢, 一网打了一万三。 对自然史和人类史来说, 六十年不过是一瞬间罢 了, 但这一瞬间居然也发生了沧桑巨变。主要是自然 因素起作用; 人的因素虽然也有, 却不是人的本来目 的——完全是歪打正着。一切是那么有意思。我们 便在睡梦中反复咀嚼。我还做了个梦, 梦见红碱淖湖 畔不再是现在这样的简陋的招待所了, 而是有了一片 漂亮的度假村。度假村前停了好些汽车。许多红男 绿女裸着身子, 舒展地躺在沙滩上, 做着日光浴。这, 应该是十年八年后便可实现的美景吧。 ——选自 《神东融媒》 微信公众平台 神州 · 西部散文选刊 06
当我决定顺着故宫收藏的古代文物的指引, 去回 溯我们民族的艺术历程的时候, 我会感到一种巨大的 陌生。 这陌生是由时间带来的。比如那件彩陶几何纹 钵, 诞生于公元前四千八百年至前三千九百年, 与我 们的时间距离长达五千至七千年。假如说一个人可 以活到七十岁, 那么他需要活一百次, 才能从时光的 这头, 走到时光的彼岸。七千年的时光, 我们的目光 穿透不了, 我们的记忆抵达不了, 我们的文字记录不 了。我们把自己的生命放到这样一个巨大的尺度上, 就像一滴水, 投入了江河, 融入了大海。 我们就从一滴水开始吧。 生命是从水开始的。即使七八千年以前 “早期中 国” 的人们, 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经过了原始农业养 育的他们, 对水的作用心知肚明。一如后来的管子所 说: “水者, 何也?万物之本原也, 诸生之宗室也。 ” 亦 如老子所说: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没有 水, 大地上将百物不生, 世界将陷入沉寂荒芜。农业 给他们带来了稳定的食物和相对固定的定居生活, 才 有了日常生活, 也有了日常所需的瓶瓶罐罐, 诸如盛 水器、 炊器、 食器等。黄河之水天上来, 在黄河两岸 (尤其是中游地区) , 浇灌出大片的农业区, 进而发展 出形态各异的文化区。 掬水月在手, 那浑圆的陶器, 就像是掬水的手 掌。人们不仅用烧制的陶器盛水, 而且在陶器的表面 画水——在那件彩陶几何纹盆的口沿上, 绘制着涓涓 细流。这些水波纹, 以四个圆点定位, 彼此对称, 极具 概括性, 像儿童的简笔画, 生动, 简练, 天真。后来到 了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 水纹图案就一点点变得复杂 起来, 比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 的彩陶水波纹钵, 简洁的三条线, 旋转出流动的水波, 而在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另一件彩陶水波纹钵 上, 线条就变得粗犷起来, 有了粗细线条的对比, 有了 不同图案的组合。在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彩陶 水波纹壶、 彩陶旋涡纹瓶、 彩陶旋涡纹壶上, 水纹又有 了更丰富的变化, 有了体积感, 有了奔腾的气势, 有了 质朴的韵律感, 仿佛黄河之水, 不舍昼夜, 奔涌向前。 在故宫博物院藏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彩陶上, 这种组合的图案变得更加放纵和大胆。像彩陶旋涡 菱形几何纹双系罐、 彩 陶葫芦网格纹双系壶、 彩陶旋涡菱形几何纹 双系壶、 彩陶瓮, 大落 差的水流中间夹杂着 菱形几何纹; 彩陶连弧纹双系 罐, 两条粗线横贯罐 腹, 将陶罐一分为二, 下部是平行的水波纹, 上部是V字形的水波, 像水面上的涟漪, 一轮 一轮地荡开; 彩陶网格水波纹 双耳壶、 彩陶水波网格 纹单柄壶、 彩陶壶, 将 水波纹与网格纹结合 在一起, 形成了综合性的视觉效果, 但同样是彩陶壶, 这件双耳壶与单柄壶又不相雷同, 变化无尽。 前面提到的马家窑类型彩陶水波纹钵、 彩陶水波 纹壶、 彩陶旋涡菱形几何纹双系罐, 以前半山类型的 彩陶折线三角纹双系罐等等, 都是这种情况。但有些 彩陶, 尤其是开放型的钵、 盆等, 它的内部也是有纹饰 的, 甚至内部的纹饰与外身上的纹饰刻意形成一种视 觉上的反差。比如马家窑类型的一件彩陶弧线纹勺, 素洁的外身上, 只有几条简练的水纹, 内部却有大面 积的涂黑, 形成视觉上的巨大张力, 也把陶器的 “敞开 美学” 发挥到了极致。 那件马家窑类型的彩陶水波纹钵, 在口沿和外身 上以黑彩描绘了纹饰, 它内部的纹饰, 却是以底心为 中心的旋涡纹。陈列在博物院里的这件彩陶波浪纹 钵虽然是空的, 但我们应该想象它盛满水的样子。当 这只钵盛满了水, 水在陶钵中晃动, 它内壁上的波浪 纹就跟着运动起来, 起伏荡漾, 绚丽迷幻。那些固定 的纹饰, 也因此有了 “动画” 的效果。假若我们将钵体 轻轻旋转, 它内部的花纹也会转动起来, 手绘的水波 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旋涡, 像万花筒一样旋转无尽。 ——选自 《湖南文学》 2022年第4期 掬水月在手 文 / 祝 勇 插图: 王腊春 神州 · 西部散文选刊 07
南宋时, 有了一本品梅的奇书。 这是有史以来以文字对梅全面的记载, 因写书人 住地为江南石湖范村, 故名 《范村梅谱》 。作者在书中 称, 范村 “以其地三分之一与梅。吴下栽梅特盛, 其品 不一, 今始尽得, 随所得为之谱” 。 那写书人便是南宋名臣范成大 ( 1126-1193 ) , 平 江府吴县 ( 今江苏苏州 ) 人。 他对梅满心喜爱, 满是怜惜, 开篇便道: “梅, 天下 尤物。无问智贤愚不肖, 莫敢有异议。 ” 从他的 《梅谱》 中可以得知, 梅这一尤物已经穿越 时代, 经历了繁华盛世的大唐之后, 到得宋朝之时, 天 下人没有那不爱梅的, 对梅的欣赏无可争议。范成大 描写道: “学圃之士, 必先种梅, 且不厌多。他花有无 多少, 皆不系重轻。 ” 可见当时一些风雅之士, 必在闲 情逸致之间摆弄些瓜果菜蔬, 但必先种梅, 其他的花 可有可无, 都无关紧要, 而梅则是多多益善。 这也是他自己的心境。 他晚年辞职还乡, 居住在石湖玉雪坡, 既有梅数 百本, 后来又购下南边邻舍王氏的出租屋七十间, 全 都拆除, 治为范村, “以其地三分之一与梅” 。他将买 下的房屋拆了平整成土地, 将其三分之一栽种了梅 树。当时的梅花在江南一带已是品种繁多, 花色不 一, 范成大将那些梅花品种全都搜集齐全, 栽种在他 称为范村的土地上。他在修身养性的时光里, 一边悉 心照看梅花, 一边将范村梅花的生长记录为谱, 流传 后世。 范成大的栽梅为 “雅植” , 这两字由他亲笔书写。 他的书法了得, 清新俊秀, 典雅俊润, 与他的诗文 在当时一并负有盛名。范成大善书, 多受母亲蔡夫人 影响, 而蔡夫人却是北宋四大书家之一蔡襄的孙女。 对范成大的诗书, 后人多有评价, 明代王世贞曾在 《弇 州山人稿》 中称范成大: “归隐石湖时作即诗。无论竹 枝、 鹧鸪、 家言, 已曲尽吴中农囿故事矣!书法出入眉 山 (苏轼) 、 豫章 (黄庭坚) , 间有米颠 (米芾) 笔, 圆熟遒 丽, 生意郁然, 真是二绝。 ” 用王世贞的话来说, 范成大回到家乡所作的诗跟 他所种的梅花一样, 品种繁多, 但大都写的是农家田 园之故事, 他的书法又在苏轼、 黄庭坚, 甚至米芾的笔 法之间, 既圆熟而又有生气。或许, 他笔下的郁然生 意恰是来自他对农事栽种的熟稔, 所以深得百姓所喜 爱。人们传说, 范成大与陆游性情相投, 同在成都为 官时, 常在一起饮酒赋诗, 范成大每每当场挥笔书写, 孰料那落在纸上的墨迹尚未干, 街上的士女便已争相 传诵, 并被乐府传唱于弦歌, 被人们题写素屏团扇之 上, 爱不释手。 范成大于五十四岁时所书 《明州赠佛照禅师诗 碑》 , 名噪一时, 虽然此碑后来遗佚, 但现仍有宋拓本 藏于日本东福寺。 他的 “雅植” 并非故作风雅, 而在于满腹诗书。 幼年聪慧的范成大十二岁时便遍读经史, 十四岁 时开始创作诗文, 后来在昆山坚严资福禅寺读书, 十 年不出。范成大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 ( 1154 ) 开始 为官, 他登进士第, 数次出任地方官员, 从州守至制置 使。曾在今浙江丽水、 宁波, 广西桂林, 四川成都, 江 范村梅谱 范村梅谱 文/叶 梅 叶 梅 神州 · 西部散文选刊 08
苏南京等地做过不少好事, 修复堤堰、 兴修水利、 建桥 梁修古迹, 还大力提倡减税、 罢科籴, 赈饥民、 济贫乏, 他一路为政, 兴利除弊, 不遗余力, 是一位好官。 最令后人称道的是他不辱使命, 作为泛使出使金 国一事。 乾道年间, 宋孝宗即位之后, 为收复北方失地, 发 动北伐, 但由于措置失当, 将领失和, 宋军兵败宿州, 不得不与金国重新签订 “隆兴和议” 。在新的和议中, 金国做出了一些让步, 但对两国递交国书的礼仪等依 然延续之前的 “绍兴和议” , 带有屈辱色彩。主战派虞 允文任相之后, 奏请宋孝宗, 建议派遣泛使到金国去 更改受书礼仪和要求归还河南宋朝皇陵之事, 宋孝宗 深以为然。但此次出使, 显然是要冒着极大的生命危 险, 一语不合, 或许就会惹恼金国人而丢了脑袋, 朝中 官员有的不能胜任, 有的根本不敢前往。虞允文推荐 李焘和范成大二人作为使者人选。那李焘是史学典 籍 《续资治通鉴长编》 的编撰者, 却是才高胆小, 吓得 忙私下里找到虞允文, 说这次前去, 金国肯定不会答 应我们的要求, 而我们若是坚持, 那就只会是以死相 争。丞相你这是杀我呀。 话说得可怜, 李焘躲过了这场使命。但同为读书 人的范成大却是豪气满怀, 慷慨就任, 宋孝宗见他这 番模样, 也不由得感慨, 说他气宇不群。 范成大抱定必死之心, 来到金国首都中都 (今北 京) , 朝见金国皇帝金世宗完颜雍, 大义凛然, 并当场 递交国书。金世宗大为震怒, 因为按照之前的礼仪, 还有很复杂的程序, 其中就含有对宋代皇帝的轻慢之 意, 金国太子完颜允恭恼羞成怒, 拔剑就要当场杀死 范成大, 武士们也一个个就要扑向范成大, 而范成大 屹立不动, 毫不畏怯。后来还是经越王阻止才作罢。 他回到会同馆后, 有一金国的小吏悄悄告诉他, 有大 臣主张要将他长期扣留, 范成大遂作 《会同馆》 一诗, 诗中明志: 万里孤臣致命秋, 此身何止一沤浮。 提携汉节同生死, 休问羝羊解乳不? 忠义爱国, 正气浩然。范成大出使金国, 虽然没 能完全达到预先的愿望, 但在金国朝堂上不辱使命, 临危不惧, 就连金国的君臣们也都对他刮目相看, 他 坚守气节, 昂然而归。 《宋史》 对范成大出使金国一事 评价甚高: “成大致书北庭, 几于见杀, 卒不辱命。俱 有古大臣风烈, 孔子所谓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者 欤? ” 范成大阅历深厚, 他在多年为官生涯中南至桂 广, 北使幽燕, 西入巴蜀, 东薄邓海, 熟知不同地方的 风土人情, 对民生疾苦了然于心, 他在 《后催租行》 中 借老农之口说道: “去年衣尽到家口, 大女临岐两分 首。今年次女已行媒, 亦复驱将换升斗。室中更有第 三女, 明年不怕催租苦。 ” 可谓字字泣泪, 却在无尽辛 酸和冷隽之中。 出使金国归来后, 范成大写了一本 《揽辔录》 , 记 载了他出使金国一路的所见所闻, 反映了北方人民的 疾苦和悲愤。他亲临其境, 感触痛切, 所写的诗行完 全不同于当时南宋其他诗人对中原情景的想象, 若用 当下的文学评价而言, 则是当之无愧的 “非虚构” , 如 《青远店》 《州桥》 《双庙》 等。 “州桥南北是天街, 父老年 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 几时真有六军来? ” 此诗 为他过汴京时所作, 短短几句以白描手法, 将失去故 园的人民盼望光复的殷切及悲苦跃然纸上, 表达了对 议和不战的激愤失望。而今读来, 仍能感到一腔热血 爱国情。 范成大与杨万里、 陆游、 尤袤合称南宋 “中兴四大 诗人” , 又称南宋四大家, 现存于世的诗有 1900 余 首。钱钟书曾在 《宋诗选注》 中谓之: “也算得中国古 代田园诗的集大成。 ” 这评价可谓中肯。 清代石韫玉称他: “达於政体, 使不辱命。晚归石 湖, 怡神养性。 ” 范成大晚年回到家乡苏州石湖, 修身 养性, 还专心做了一件事, 也就是写成了 《范村梅谱》 。 范成大酷爱梅花, 本是当时赏梅、 咏梅、 艺梅、 记 梅的名家, 晚年回到家乡苏州石湖后种梅、 品梅, 号称 “石湖居士” , 他悉心建造的梅园, 精心栽种的梅花成 就了他的 《范村梅谱》 。这部著作是我国, 也是世界上 第一部梅花专著, 文字清新, 富有韵致, 不仅有花色品 种的记录、 梅花的栽培传述, 更有对梅的格调之初 创。是一部对于我国梅花的绵延、 梅花精神的培育有 神州 · 西部散文选刊 09
封面
共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