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搜索
全科互知
2 经济管理 1 英国脱欧原因及其对欧盟经济的影响/方周婕 2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与金融创新/姚 珧 4 隐藏行为下的交易问题/梅韵亮 5 浅谈线上营销 - 疫情下消费的动力/徐 晶 7 赴美漂泊近三十年,中概股归不归?/陈广杰 8 大数据时代金融科技风险管控研究/朱成燕 10 市场经济下开发和管理新品牌的几点思考/边 炜 11 融资融券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高莉莉 12 浅析区块链技术对于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促进作用 /黄永君 任一迪 13 新经济形势下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及思考探究/李贝贝 14 生态经济要求下的农业经济发展/李兴安 15 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利弊分析/刘 洁 16 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马媛媛 17 国际经济贸易中外汇风险及防范措施探讨/孙晓林 18 人口健康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田 欣 19 对煤炭企业社会保险管理体制研究/王丽彬 20 加油站营销策略探析/徐良蔚 21 经济转型与加油站行业发展研究/周桥伟 22 中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与财务风险的相关性研究/郭晗迪 24 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危机及对我国的启示/刘妤妤 26 盐城 5G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及产业集聚研究/何彬斌 28 新零售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刘 奥 29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监管的困境及对策/王志刚 31 地摊经济潮中年轻人应何去何从/徐婧睿 32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研究/陈梦蕊 34 浅析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发展研究/周跃龙 孙艺嘉 35 中国企业进出口合规体系政策解读及建设研究/王煜斐 37 优化我国财政资金支出绩效审计的发展对策研究/徐晗宇 39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下贵州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 /张 蕾 赵树政 41 变革之下传统流通渠道经销体系的对策讨论/朱祥奎 43 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的影响研究/袁钰泉 44 探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吴丽妍 45 关于变现新媒体经济价值的研究/高小东 46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研究 /亓 源 袁 潇 49 本量利分析在城市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张晓兰 50 共享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分析/李 萌 52 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运用/李媛媛 53 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发展再制造产业的思考/王 凯 54 循环经济的绿色物流体系构建/魏玉洪 55 新经济形势下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徐钟红 56 探究商业地产营销策划中的问题以及对策/赵 峰 57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边际产业选择 /王 达 财务金融 59 医院大数据下财务管理的挑战与创新思维探讨/樊 贇 61 项目财务分析对投融资决策的影响探讨/杨 煦 63 业务招待费的处理和税收筹划的关系探讨/高山平 64 论绩效审计与预算绩效管理的衔接机/高 雯 66 从传统金融到新金融:关于互联网金融治理的思考 /冯豪杰 67 企业金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讨/官思思 69 浅析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刘春才 70 浅谈大数据时代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创建/刘 婷 72 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的转变及实现路径研究/沈 明 73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高 翔 75 浅谈油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存在问题及对策/李 静 76 科研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问题探讨/吴文婷 78 中国企业并购在金融危机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徐 玲 79 “互联网 +”下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创新方略/徐雅婷 81 市场调研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应用/杨 春 82 关于加强财政资金全面预算管理和项目资金绩效评价的 分析/王 誉 84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分析/陈 赞 85 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运用分析/龚 环 86 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相关性/任平丽 87 新时期国有企业境外投资财务管理的有效对策/邵利均 88 基于完善林业会计核算体系的思考/孙 倩 89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郑鑫凯 90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周峰冉 91 关于医院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朱成越 92 简析绩效考核的方式及应用/徐朝杰 94 我国失业保险基金收支失衡问题分析/琚亚琼 95 浅谈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刘发明 96 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流程的优化分析/侯丽娟 97 企业会计智能化管理存在问题研究/李沁峄 98 政府会计准则调整背景下的医院会计制度改革转换分析 /高 青 99 成本会计的相关特点及其对成本管理的推动作用分析 /刘海艳 100 医院物价管理中的内部控制措施研究/刘 璐 101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解决对策/周玉森 102 如何提高财务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刘发明 103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汤 玲 104 基于精益规范的作业指导书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丁文丹 105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内部审计及风险管理研究/柯 群 106 精细化管理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运用/章 磊 107 稳定现金流入量的最优现金管理模型设计/伍艳丽 108 浅谈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及对策/袁 丹 109 谈我国网络安全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以深信服科技有限公司为例/方 真 张雨昕 CONTENTS 目录 2020年03月 全科互知
3 111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与防范策略 /卿叶叶 王思文 董 垚 112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邱连波 114 对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应重点把握的几个要点/孙 莉 115 经营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王鑫垚 沈昊焜 117 浅析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 /龚集豪 应雅琛 118 浅析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刘春才 120 论当前高级会计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齐 岩 121 全面预算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研究/肖 翊 企业文化 122 将薪酬与绩效挂钩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曹华军 123 岗位轮换在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中的思考/毕燕静 124 基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卢红香 126 基于企业员工情绪管理/金 鑫 127 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牛 薇 129 企业团队建设如何高效开展/王 涛 130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思路探索 /徐亚勤 132 情绪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隐形基石/张思苑 133 浅析国有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黄玥晗 135 跨境电商人才能力培养路径/姜妍妃 136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深化应用分析/李红格 137 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 /李 静 138 经济转型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 /刘小丽 139 国企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汪 洋 140 如何把岗位价值精细管理融入到国企员工的思想行动的 专题浅析/王建鑫 141 从培训与激励的角度出发探讨电厂基建期人力资源管理的 创新应用探讨/潘国媛 143 浅析新时代国有企业员工培训的时效性与实效度/伍 雪 145 浅谈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孟旭东 146 强化党建引领,依靠职工办企业、促发展/李 康 147 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问题和措施分析/杨少华 148 试论党建促进企业品牌建设的实践/娄颜华 149 新媒体背景下提升企业舆情管控水平的思考/刘 娜 150 共享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研究/韩祯武 151 激励在管理中的作用探究/李贵平 152 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政工干部的修养/张海宗 153 加强企业青年员工思想教育 促进企业稳步快速发展 /郑迎国 154 国有大型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建设途径/戴 铭 155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韩祯武 156 借助绩效激励机制提高航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覃艳丽 157 浅析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对策 /张翼宇 甄玉丹 创新创业 159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机制与路径探究 /夏孟丹 161 山东省加快推进海洋强省建设研究/矫旭日 单玉萍 162 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对策分析/马晓霞 杨日星 163 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沈妍纯 164 基于我国政府人力资本积累的采购人才培养探究/王祺苏 165 农村环境治理研究回顾与进展探究/朱胜姣 166 浅析测绘技术对于国有土地权属争议调解工作的促进作用 /刘 建 168 大学生创新创业分析与对策研究/张小菊 169 美的集团数字化转型战略分析/张雨昕 方 真 170 企业规模的中国服装业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思考探讨/刘 璇 171 促进社区融合发展的创新治理模式研究/蒋永连 172 新时代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研究 ——以东台市新坝社区为例/阎小波 174 电视新闻节目传媒融合创新研究/李小丰 175 基于协同治理理论下的社区治理创新 ——以武侯区社区“互联网+”治理为例/林亚婷 176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评论的探索/袁 娉 177 浅析农业推广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毛立福 178 探索电子商务发展对传统农产品物流的助推作用/夏孟丹 教育研究 179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金融工程教学改革研究 /陆 峰 农国平 181 高职《互联网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探析/龚钰涵 182 浅谈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业院校铁道类专业教学应用研究 /何 薇 183 高校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建设 ——以《职业道德》课程为例/胡恒一 184 高职院校《财经法规》课程线上平台教学效果探讨/黄 云 185 商务日语能力培养教改模式中的网络课程建设平台建设 /刘建戈 186 职业院校会计专业与大数据融合的教学改革探讨/罗 美 187 “云教学”模式下高校财会课程教学改革及建设研究 ——以《财务业务一体化应Ⅱ》为例/毛 丹 188 新形势下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探讨/孙红芳 189 高职院校高新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思考/谢翠玲 190 新形势下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于 涛 191 金融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刍议/张 宇 192 微博时代高职辅导员工作创新探析/张瀛尹 193 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苏永刚 195 基于“易班”网络平台的高校教学新模式提升策略研究 ——以宿州学院为例/陶彩娟 刘耀庭 刘润喆 196 高职专科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董 平 197 关联和语篇视角下的翻译对等模式探析/王冲霄 199 档案管理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及地位/董晓玲 201 浅谈疫情之下,新媒体对学生网络思想政治的教育/何 微 202 航行自由原则与西方海权思想的关系/李晨东 全科互知
2020.03 市场监管 1 英国脱欧原因及其对欧盟经济的影响 方周婕 澜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英国脱欧是许多复杂的历史和其他因素(英国的例外主义)的结果。公民投票后,英国国内政治,英欧关系和欧盟本 身的未来都不确定。但是无论如何,全民投票的结果是欧洲一体化乃至国际政治史上的转折点。本篇论文重点在于研究英国脱欧的 原因及其对欧盟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英国脱欧;原因;经济影响 1. 英国脱欧的背景 英国脱欧是英国从欧盟撤出。 在 2016 年 6 月的全民公决中, 有 51.9%的人投票决定退出英国。英国政府于 2017 年 3 月正式 宣布退出英国,这一程序目前在英国于 2020 年 1 月 31 日退出 的情况下结束。 英国脱欧的许多影响取决于英国与欧盟的联系程度,或者 英国是否在达成协议之前退出欧盟,这被称为无协议脱欧。经 济学家之间的广泛共识是,英国脱欧可能会在中长期内损害英 国经济并减少其实际人均收入,并且公投本身会损害经济。英 国脱欧可能会减少欧洲地区国家到英国的移民,并给英国的高 等教育、学术研究和安全性带来挑战。英国脱欧后,除非在撤 回协议中达成协议,否则欧盟法律和欧盟法院将不再对英国法 律或其最高法院具有凌驾性。 《2018 年欧洲联盟(退出)法案》 保留了相关的欧盟法律作为国内法,英国随后可以对其进行修 改或废除。 2. 英国脱欧的原因 2.1 英国脱欧的欧洲方面原因 英国的历史与欧洲邻国的历史不同。它作为一个未被征 服的岛屿国家的地位,悠久的议会民主传统以及根深蒂固的理 论——即它最终可以照顾自己,这使它从其他欧洲国家中脱颖 而出。它于 1973 年加入欧盟,几十年来,英国政治阶层和媒体 都在玩一场反欧盟的游戏,在为期四个月的全民投票中,四十 年负面媒体报道的点滴效应很难逆转。 从原则上讲,当然可以说英国不是欧元区成员国,因此对 伦敦没有实际的利害关系。但是,如上所述,法兰克福和布鲁 塞尔极具破坏性的财政政策对英国产生了直接影响,使更多的 人在英国寻找工作。同样地,由于欧元区的财政紧缩压缩了经 济增长,这也降低了英国单一市场的价值。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骄傲的欧洲国家受到财政政策的压 制,这压低了他们的经济前景,使一代人受挫,这种情况在伦 敦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过去十年间的大部分时间里, 观看这部经济不佳的戏剧,其有害的经济影响严重损害了整个 欧洲项目的合法性。 2.2 英国的例外意识 与欧洲大陆分开的英国已经发展出一种例外主义的倾向, 其公民更倾向于怀疑一个统一的欧洲的利益。这种例外主义的 意识不仅起源于联合王国的“岛国”心态,而且起源于其历史 帝国,以及其在 1815 年至 1973 年间发展起来的“局外人”身份, 这主要体现在其自由主义传统中 [1]。 英国的例外主义感也没有随着“欧洲化”进程而消失。取 而代之的是,它对欧盟的政策取向一直是“局外人”态度。作 为欧盟成员,英国推广了其自由市场经济政策的理念,领导了 单一市场的建设,并实施了在与主权密切相关的政策领域,例 如货币政策和申根签证制度,“选择性”退出政策。债务危机 爆发后, 欧元区将更多权力移交给布鲁塞尔, 以加强经济治理。 因此,人们认为英国对欧盟的怀疑来自于英国人的例外主义意 识。与欧盟相关的话题主导了英国的国内政治,并成为最分裂 的问题,导致公投成为政治议程的一部分。那些主张脱欧的人 积极主张从布鲁塞尔恢复对英国的控制,尤其是控制英国边界 和减少移民的权力。他们还声称,独立于欧洲联盟的联合王国 将拥有更广阔的空间来发展与新兴国家的经贸关系。 2.3 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中的社会分化 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分化也是 致使英国脱欧公投的因素。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有助于提高总 体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而贸易、劳动力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也 加剧了经济和社会不公。全球化的成果并未在不同阶级之间平 均分配。技术创新和金融资本流动往往使精英以及适应市场的 年轻人受益,但是依靠社会再分配的老年人会损失很多。这就 要求国家在社会分配中的作用得到加强, 以实现社会正义。 但是, 现代国家干预社会分配的能力却下降了。经济与民族主义之间 的裂痕促成了反民粹主义,反民粹主义极端主义政党的兴起, 这些政党主张民粹主义,并呼吁人们重返局势,建立孤立的民 族国家。 与此同时,联合王国还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分化。欧盟中最 富有的 20%与最贫穷的 20%之间的贫富差距是最严重的。而且, 为了应对债务危机,卡梅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 削减社会福利和税收政策调整,却加剧了社会不平等,并且贫 富差距的扩大速度甚至比 1980 年代更快。根据英国经济学家的 研究,到 2015 年,最贫困家庭的平均收入下降了 12%,而最富 裕家庭的平均收入却增加了 3%。英国的社会分化为极端主义政 党提供了动员更多支持的空间。在 2014 年欧洲议会选举中,要 求退出欧盟的英国独立党获得了 20%以上的选票。在公投中, 欧洲怀疑论者和那些代表英国脱欧的人只是利用了人们所感到 的不安全感,承诺控制边界,减少移民并保护英国公民的工作 机会,以获得他们的支持。 3. 英国脱欧对欧盟的影响 3.1 对于欧盟集体经济的影响 3.1.1 欧盟预算 欧盟将失去欧盟预算的第二大捐款国。英国在 2014 年的直 接捐款占欧盟预算的 10.97%(Statista 2015)。英国虽然享有很 高的回扣,但却是预算的净捐助国,因此,未来欧盟将会感到 预算短缺。其余 27 个成员国要么不得不增加会费,要么接受减 少欧盟的总支出的提案。 [2] 全球法律顾问 (Irwin, 2015 年) 估计, 成员国有机会增加其会费,最多为其当期付款的 5.8%。但是, 根据未来的安排,英国可能必须向欧盟预算捐款,例如,如果 加入欧洲经济区,那么英国将被要求向欧盟预算捐款,且相关 款项数量将增加。 3.1.2 贸易 目前,欧盟对英国的进口额为 2270 亿英镑,对英国的出口 额为 2880 亿英镑。英国是欧盟贸易出口需求的重要来源,占欧
经济管理 >> 2 3 盟出口的十分之一。因此,欧盟对英国的贸易顺差占其余 27 个 欧盟国家 GDP 的 0.6% (Irwin, 2015 年) 。 如果没有达成退出协议, 欧盟对英国的出口将减少,进口价格将更高。其余成员国则有 机会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项目。首先,英国是欧盟投资支 出的最大接受国之一,但英国脱欧后将不再适用于此类欧盟资 金。第二,英国将不再是单一市场的一部分,因此不能保证自 由进出欧盟的资本流动,有可能使更多的 FDI 从欧盟内部流向 其他成员国。第三,英国不再是希望进入单一市场的第三国公 司的垫脚石。但是,英国可能会放松管制并改善业务进一步改 善环境,以增强其相对于欧盟的竞争力。实际上,随着时间的 推移,英国可能会从欧盟撤走投资。此外,当英国退出欧盟时, 欧盟的 GDP 将下降 15%,从而使欧盟成为吸引力较弱的贸易 伙伴(Irwin,2015 年)。 3.2 对欧洲一体化的方向性选择的影响 英国脱欧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历史性事件,它将对欧洲 一体化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它严重削弱了欧盟的硬实力和软 实力,引发了人们对欧盟的怀疑,改变了欧盟内部的平衡,并 加剧了有关欧盟发展方向的争议。将来,如果欧盟未能找到解 决其合法性危机的有效途径,以实际方式寻求进一步的融合, 那么其发展将从根本上失去动力。 英国退欧将严重削弱欧洲联盟的国际力量和影响力。尽管 英国不是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也不总是与欧洲联盟接近,但 它作为欧洲联盟中三个最有影响力的大国之一发挥了至关重要 的作用。现在它将是第一个离开欧盟的国家。除了证明一体化 并非不可逆转外,它还暴露了欧盟一体化模式中根深蒂固的问 题,加剧了欧盟被“多重危机”困扰的形象,并严重侵蚀了其 软实力。英国占欧盟经济总量的 15%,占人口的 12.5%,是欧 盟三个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是欧盟预算的第二大贡献国, 也是欧盟单一市场的重要推动力。[3]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 事国和与美国有特殊关系的北约成员,英国还一直是欧盟安全 与防务政策的主要推动者。因此,尽管它将对欧盟的安全方法 和全球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但英国的撤离将直接损害欧盟的 软实力。 4. 结语 英国退出欧盟,在短期内对英国无疑是有利的。 这不仅体 现在英国每年将省下大笔对于欧盟预算的投入,更在于英国经 济与贸易可以脱离欧盟规则的束缚,从而促进本国基金作为一 个单一经济体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就业。 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脱离了欧盟的英国,其在国际事务中 的发言权将大打折扣,进而将影响其国际地位。在贸易方面, 一直以来英国与欧洲唇齿相依,脱离欧洲后,将影响到伦敦国 际金融中心及资金避风港的地位, 进而对于英国整个商界而言, 冲击将不断放大。 另外, 失去在布鲁塞尔、 柏林和巴黎的影响力, 英国将更加被华盛顿冷落,并且在诸如环境、安全和贸易等众 多跨国事务中被边缘化。美国和其他盟友想要英国留在欧盟内 部,一旦离开欧盟,英国将有可能成为一个孤立的国家。 参考文献: [1] 管栋臣 .英国脱欧原因分析 [N]. 红河学院学报, 2017- 04, 第 15 卷第 2 期 . [2] 陈益刊 .英国脱欧 影响几何 [J].中国外资, 2016, 13: 16- 20. [3]熊爱宗. 英国 “脱欧” 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N].中国财经报, 2016-03-12, 第 006 版 . 作者简介: 方周婕(1996-),女,汉,诸暨,学士,澜起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金融学。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与金融创新 姚 珧 赞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时代的的发展,互联网成为目前使用很广泛的技术之一且其可利用的领域比较多,其中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非常 良好。互联网金融并不是指传统金融模式和互联网技术的简单结合,而是指网络技术发达后相关企业和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操作 就可以进行商务活动从而形成的各种新型业务。而为了提高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相关企业需要贯彻中国金融模式并且需要有针对 性的进行创新。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中国模式;金融创新 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推进目前我国的支付模式发生 了变化,人们可以利用支付宝,微信等多种方式进行支付,因 此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也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改变。而金融在我国 经济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我们需要及时的进行行业 创新,从而确保货币流通正常。不同国家经济体系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学习并借鉴西方国家优秀的发展方法但需要根据我国 国情进行合理规划。就目前而言我国经济水平同西方发达国家 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相关企业必须根据我国实际情况 从而创造适合中国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 1. 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1.1 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概念 想要更好的了解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概念首先我们需要了解 传统金融模式的内容。传统金融可进行的金融活动比较局限, 人们只能进行财产的计算,存取和借贷,而互联网金融则是利 用互联网等技术进行资金的流通,所以互联网金融也是传统金融 的信息化。同时人们可利用互联网金融开展各种不同的经济活动, 并且这种金融背景下用户会产生各种需求,而不同需求也构建了 多种类型的金融经营模式。通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货币交易更加 方便,从宏观角度看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长久发展。 1.2 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首先互联网金融具备经济成本低廉的优势,传统金融模式 需要有大量工作人员的操作才能正常进行,而互联网金融主要 依托于网络平台所以它整体的操作方法比较简单,人们只需要 根据需求进行货币交易就可以了。其次该模式的工作效率比较 高,因为许多金融交易是由计算机完成的,而且部分成熟的金 融机构都具备专业的操作流程所以用户可以快速的进行各项金 融活动。同时互联网金融具有透明性,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自行 查看自己的交易流程、金额等信息,而一些合格的企业也具备 良好的防护措施,能保障用户的经济安全。因此现在互联网金
2020.03 市场监管 3 融成为最为流行的经济交易和信息交流的平台,也有更多的用 户信任并主动投资部分金融产品,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提 高。 1.3 世界及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如今国家发展不能只局限于本国之内,而是应该清楚国际 经济基本情况并且需要合理的和其他国家进行合作,从而确保 国家经济能够持续性发展。美国是目前经济水平比较高的国家 同时其互联网发展比较成熟,但它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缓慢其主 要原因是因为美国国内传统金融模式不断在创新改变,所以互 联网金融没有太多的发展空间。而反观中国,我国的互联网金 融发展势头比较好,因为我国的金融成长模式不同于西方国家 并且在国家的指导下我国传统金融模式转型比较迅速,同时我 国网上支付体系的完善给予了互联网金融发展新的可能性,因 此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2. 中国的几种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 2.1 传统业务互联网化 传统业务只包括有存贷款和支付结算,而传统业务互联网 化包含的业务比较丰富,例如保险,个人或商户理财,财产管 理等。就目前而言我国传统业务互联网化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将金融信息和互联网技术进行结合,从而方便消费者 进行金融信息的查询,使用比较广泛的是网络银行。第二种则 是相关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全新的金融业务,例如众所周 知的花呗,人们可以利用手机提前预支资金并使用进而可以促 进资金的流通。第三种方式是相关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并且根 据不同的金融业务创建新型的金融交易平台,而消费者就可以 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使用不同的平台,这样不仅有利于我国传 统金融业务的创新,而且能提高金融信息化管理的力度。 2.2 互联网信用业务 金融发展过程中借贷是比较常见的经济活动,以往因为经 济体系的局限人们只能在银行贷款,贷款流程比较复杂且贷款 金额也是有限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货币流通速度加 快因此人们借贷活动增加,因互联网的发展所以现在存在各种 不同的互联网信用业务。人们可以在网上完善自己的个人信息 并且提高个人信用,进而能够促进商品,资金的高效流动。 2.3 互联网支付活动 互联网支付是我国目前比较流行且使用范围比较广泛的金 融活动, 人们可以直接通过各种软件就可以直接进行支付交易, 不仅快捷方便而且利用消费者查看消费记录。以往我国经济交 易比较麻烦,人们需要使用货币或者银行卡进行支付且网上购 物行为非常少见,而互联网支付其发展主要依托于移动支付方 式,无论是个体商户还是金融机构都可以使用该支付方法。目 前比较流行的支付平台有支付宝,微信支付等,而它们属于第 三方制度体系,其主要作用就是帮助用户进行资金存储并确保 用户消费的安全性。而该制度体系则需要和用户的银行卡进行 捆绑,用户可以将银行卡内的资金在手机上就可以轻松的取出 存入,这种方式避免了银行卡存取的局限性而金融机构也可以 通过支付信用额度的查看确定用户的信用,避免出现一些违法 犯罪的情况。 2.4 互联网金融异化业务 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金融机构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而 互联网金融完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所以各种条件制 约下容易造成金融出现异化业务。虽然我国目前的互联网金融 水平属于国际的领先水平但该行业还是存在各种还未发掘的新 型业务,而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由于没有完备的管理标准和制约 体系所以会造成部分业务在发展中显现出其中的弊端,又因为 没有相关部门妥善的处理所以部分异化业务会影响金融行业的 正常发展。 3. 互联网金融对中国经济发晨的影响 3.1 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进传统金融创新,升级的良好契机, 如今金融体系比较复杂而传统金融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发展 的需求,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能有效的弥补传统金融的不足并 且在传统金融的发展条件下创造出多样化的金融业务,从而促 进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目前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很多行 业的发展和融资目前正处于瓶颈期,如果只利用传统金融会造 成各行业发展的落后性,但互联网金融因其活跃性,相关企业 可以通过其进行不同业务办理,确保整个行业能够稳健进行。 同时互联网金融具有快速借贷功能,消费者可以通过该技术轻 松的完成贷款工作而不用因传统金融融资难而影响自身未来的 发展。 3.2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冲击 我国金融体系中银行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互联网金融 的发展对银行业的影响也非常大。因为银行是居民使用比较广 泛的金融渠道, 人们习惯将钱存入银行并且在银行做贷款交易, 但银行业务办理比较复杂且需要成本比较多,例如银行建设成 本、工作人员培养成本等。而互联网金融主要使用的是网上交 易方法,人们可以将钱存入有关设备中并且不需要多次出入银 行进行提取就可以轻松使用,而且很多企业为了确保自己的第 三方交易体系可以更完善所以会推出理财项目并且提高存入款 项的利率,所以越来越多的居民会选择使用新型的金融转移工 具,而银行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协助部分工具可以有效的进行。 而且很多金融机构会直接推荐消费者使用第三方金融工具进行 交易,例如让消费者扫码付款,而逐渐摈弃 pos 机的消费方法。 4. 互联网金融创新 4.1 将互联网金融和其他行业进行融合 虽然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良好但是其中还是存在比较多的 经济隐患和制约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相关企业可以 将互联网金融和其他行业进行融合从而确保多个行业的共同发 展。目前比较成功的行业融合主要是金融业和物流业的融合, 消费者可以利用各种金融平台进行网上购物而物流平台也会在 第一时间内接受经济内容,从而激发消费者网络购物欲望。 4.2 建立更加快捷安全的交易平台 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目前使用该技术的消费者群逐 渐增加,而不同消费者和金融机构的交易需求是不同的,如果 仍然使用单一的交易方法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局限性,而且交易 操作也是影响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主要原因,虽然该金融模式相 较于传统消费方法比较简单,但是还是有部分群体不适用该方 法,而又因为该平台的普及性比较高所以会造成这部分群体出 现各种问题从而阻碍整个金融行业的长久发展。 4.3 提高风险意识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严重的金 融问题,例如部分不法商家会故意利用互联网病毒侵入消费者 的支付体系并且盗窃大量资金,而这种风险的存在不仅影响互 联网金融的安全性而且容易引起消费者的不信任。所以相关企 业需要提高风险意识并完善相关管理体系。 5. 结束语 从目前国际发展情况而言, 提高互联网金融建设是必然的, 而相关企业和部门则需要清楚的认识到目前该体系发展的问题 并坚持中国模式的发展路线,同时做好创新工作。 参考文献: [1]郑联盛. 中国互联网金融 : 模式、 影响、 本质与风险D】 .国 际经济评论 ,2014(05]. [2] 李有星, 陈飞, 金幼芳.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探析Ⅱ】 . 浙 江大学学报文社会科学版 )2014(04). [3] 谢平,邹传伟,刘海二互 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胜与核 心原则田.国际金融研究 ,2014(O8). 作者简介: 姚珧(1984-),女,民族:汉,籍贯:河南,职称:中级 经济师,学位:学士,工作单位:赞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 究方向:金融科技创新与研究。
经济管理 >> 4 隐藏行为下的交易问题 梅韵亮 上海兴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 : 在社会经济运行体系中, 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交易。 有实物性的交易, 也有虚拟交易。 交易是整个社会经济流转运行的核心。 交易是一个交换过程,交易的参与主体是经济人。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存在着经济人是理性的这一假设。理性的经济人是建立在市 场信息的完全对称情况下,但现实中还存在诸多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信息的不完全对称,在交易过程中会产生不一致的交易行为并 伴随相应的交易风险,从而使市场交易效率变低。这种不一致的行为我们称之为隐藏行为。 关键词:交易;信息;对称;风险;隐藏行为 在经济交易过程中, 各种交易行为都要受法律的约束。 由此, 在交易过程中,我们买卖双方会涉及大量的合同约定,按照合 同的约定进行相应的经济操作行为,以达到完成交易的目的。 交易合同的设立是需要双方进行若干次口头的交涉沟通,在双 方意向条件谈妥之后再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个口头交涉 沟通的过程实际上是买卖双方信息交换的过程。在信息交换的 过程中,双方可能因为存在着言语表达上理解的差异与误解, 使得双方自然达成文字合同,造成拟定的文字合同产生某种交 易漏洞,进而蕴含交易风险。理解的差异与误解容易掩盖买卖 双方的真实意图。真实意图的掩盖,会造成在交易操作中产生 不一致的行为。这种行为我们可以称之为隐藏行为。 1. 关于隐藏行为 1.1 隐藏行为的解释 在法学界,有学者指出,行为主体将其真意隐藏于虚假的 意思中的行为即为隐藏行为。隐藏行为是与表意行为不一致的 一种行为方式。 1.2 隐藏行为的产生 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对经济人的假定是经济人是理性的。 这个假定的前提是信息的完全的。即信息可以无成本获得。从 而在做出最契合自身的交易选择。然而,在现实经济过程中, 信息是不完全的。信息的不完全就会造成理性的经济人变得不 理性,交易选择达不到效率最大化。 不完全信息有很多种情况的存在。比如:保密(私人)信 息无法获取;可获取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产生表述的不一致或故 意隐瞒重要信息, 导致完整信息出现某些缺失变成不完全信息。 另外, 信息的传递具有滞后性, 包括时间上的滞后和空间的滞后, 而信息本身是讲究时效性的。当获得的信息变得不完全,会产 生一种结果,那就是信息的不对称。 信息的不对称会导致隐藏知识和隐藏行动两种行为出现在 经济交易过程中。 隐藏知识和隐藏行动是隐藏行为的具体表现。 2. 隐藏知识下的逆向选择 信息的不对称会引发隐藏知识和隐藏行动,隐藏知识和隐 藏行动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在经济学中的定义是指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 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 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 逆向选择是由隐藏知识导致的一种非理论选择,隐藏知识 实际上是指隐藏信息。 隐藏信息有主动隐藏与被动隐藏。主动隐藏一般来说,是 属于个人私密信息。个人私密信息的主动隐藏是基于经济人的 自利性引发,这一行为直接造成信息不完全。信息的被动隐藏 可以看成是信息在传递时出现的表述缺失或者理解的误差,表 述的缺失并非是有意为之,其成因在于各个经济人对于信息上 的理解存在误差。 当信息存在多层次的传递时, 误差往往越大, 导致更不完全的信息。 经济人都是理性的,这个假设是基于信息是完全的。在信 息完全的状态下,经济人的各项选择符合理论研究结果。比如: 效用的最大化多比少好、理性的投票结果等。 现实中,因为隐藏行为的出现导致信息变得不完全,所以 经济人会做出逆向选择。逆向选择并不仅仅存在于实物交易过 程中,它同时也存在金融市场中。可以这么说,但凡存在交易, 就会存在逆向选择。在经济学的研究中,有对旧车市场、劳动 力市场上逆向选择研究, 也有对金融市场 (债务市场和股权市场) 逆向选择的研究。 逆向选择会产生次品车现象,即劣质产品淘汰优良产品, 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从而影响社会经济效率。当某一行 业逆向选择现象较为严重时, 会使得参与者的信心大幅度下降, 从而降低这个行业的交易活跃度。往往这个行业是需要进行长 时间的调整才能恢复到正常交易水平。 3. 隐藏行动下的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 20 世纪 80 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经济学概 念,是指参与合同的一方所面临的对方可能改变行为而损害本 方利益的风险。道德风险的另一种解释是当信息不对称时交易 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所采取的行动,由此所发生的具有私 人信息或者信息优势的一方故意不采取谨慎行动的情况。道德 风险是主要针对交易过程中具有优势的一方或者有主动权的一 方的一个行为概念,对于弱势一方是一个结果概念。 从道德风险的概念上看,道德风险是在契约进行过程中的 一种自私或故意行为, 从而产生与契约约定行为不一致的行动。 这是信息优势方的行动上的隐藏行为即隐藏行动。 道德风险一般是在金融投资交易中提及。对于金融投资来 说,投资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政策)风险、自然灾害风险、 道德风险。市场(政策)风险一般是可以提前预见的,因为市 场的调整是有迹可循,政策的调整一般会提前公告,使经济活 动参与者有调整的时间,避免突然的调整对经济活动产生较大 的正负影响 ; 自然灾害风险是不可控因素 ; 道德风险很难去判断, 只能参照交易者过去的行为来进行一些推断或者参考行为准则 或者法律上的约束去推断,但不管哪种推断,道德风险总是存 在的。 4. 隐藏行为下的交易风险及对策 隐藏行为包括隐藏知识和隐藏行动,从而产生逆向选择和 道德风险, 主要是因为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信息导致的结果。 在经济交易的过程中都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者的区别 在于逆向选择发生在契约订立之前的过程,道德风险发生在契 约实施的交易过程。 逆向选择会产生使经济活动参与者选到劣质品的风险,实 物交易获得的劣质品带给获得者满足效用低下,随后会产生买 方对劣质生产产品不感兴趣,生产商的市场占有率逐步下降的
2020.03 市场监管 5 现象,进而使得生产商无法支撑运转直至破产倒闭。由此可能 造成的后果是其他生产商产品价格提高, 消费者使用成本增加。 消费者成本增加就会导致正常商品的交易效率降低。 金融交易选取到的劣质投资品会导致投资者蒙受损失,达 不到预期之后就会影响投资者投资信心,进而影响行业交易活 跃度。严重时会影响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转,因为影响金融投资 交易最大的问题是投资者信心的强弱或者说是恐慌情绪的高低。 如何避免或降低隐藏行为下的交易风险。首先我们得确认 交易风险是因为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产生隐藏知识和隐藏 行动而引发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由此,避免或降低隐藏行 为下交易风险的重点是在解决信息的完全性和对称性。 解决信息的完全性和对称性可以从买方、卖方和政府公共 信息平台三个角度给出对应的解决措施。(1)买方:在购买实 物商品、金融投资品前应尽可能的多搜集相关产品信息,并且 对于相应的替代品信息也需要搜集信息做横向比较。从公共信 息平台(免费信息)和付费信息平台多渠道来搜集信息。尤其 是付费信息平台的信息相对公共信息而言更有价值,可以减少 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因为付费信息会包括一些不便公开 的私人信息以供参考。买方应减少在信息方面“搭便车”行为。 (2)卖方:卖方在宣传销售产品时应对非保密的产品信息做详 尽的宣传,不得误导宣传,诚信宣传,避免虚假信息。包括商 品使用可能存在的不良后果等。(3)政府:政府公共信息平台 需要制定统一的信息管理标准,保证政府搜集信息的准确性, 在公共信息的查询方面减少查询障碍,让信息的传递更高效, 减少滞后性带来的信息不催促。完善征信体系建设,让信息变 得更加真实。 加强市场监督管理, 减少生产商的虚假信息宣传。 在金融市场上, 尤其需要加强对金融投资管理人的监督、 审查。 必要时候可以对管理人进行全面的行为监控。 5. 小结 对于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隐藏行为会导致经济 活动蕴含交易风险。隐藏行为的出现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 险,使得经济效率变低。为了减少隐藏行为下的交易风险,需 要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对信息的获得变得主动,多做一些信息的 搜寻研究。同时,对于信息优势一方要诚信宣传,保证信息的 真实性。政府需要多加强信息建设的诚信引导及严有力的监管 措施,让信息变得更透明更可靠。这三个方面一起形成合力, 必定会使得隐藏行为下的交易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提高市场的 效率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 .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七版)[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2] 吴开超,张树民 . 微观经济学 [M]. 第三版 . 成都 : 西 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7 [3] 彭兴韵 . 金融学原理 [M]. 第六版 . 上海 : 格致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7 [4] 时奇 , 周攀 . 信息经济学视角下科技金融效率及政策 研究 [J]. 金融教育研究 .2020.3 第 33 卷第 2 期 .58-63 [5] 伏红勇 , 高华丽 . 网络借贷中借款人道德风险行为分 析及规制策略 [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6.12 第 18 卷第 6 期。 103-109 [6] 徐光鲁 , 马超群 , 蔡宗武 , 贾钰 . 信息获利、道德风 险与询价机构报价 [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0.4 第 40 卷 第 4 期 .817-830 作者简介: 梅韵亮(1988—)男,汉族,籍贯:江西,学士学位,上 海兴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金融学研究方向。 浅谈线上营销 - 疫情下消费的动力 徐 晶 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通过对疫情期间消费数据的分析,以及线上线下消费状况的讨论,意在体现线上营销逐渐成为了当今时代居民消 费的动力。也号召企业充分运用线上营销的优势,线上线下相结合,推动企业发展。 关键词:线上营销 2020 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经济发展步 调,消费市场受到极大冲击。零售行业低迷,娱乐备受限制, 旅游近乎停滞… 特殊时期条件下,改变营销模式,刺激消费需 求,加快企业转型成为许多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 1. 居民消费心理与消费需求正悄然改变 为应对新冠危机,有效防控疫情扩散,自 2020 年 1 月 23 日起, 全国范围内陆续开始居家隔离, 大范围停工、 停产、 停学… 许多人表示今年春节真的是度过了最长的一次假期。然而,这 个假期则显得过于冷清和沉重了。由于各企业停工停产,大批 在职、务工人员无法复工,只能得到最低生活保障,甚至面临 被裁员, 收入难以保障。 许多中小企业因为资金断裂, 难以为继, 也只能被迫破产或者暂停营业。 严重地影响了居民的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的降低导致了居民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水平明显下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 年第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比 2019 年同期实际下降 3.9%,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上年 同期实际下降 12.5%。在总体经济形势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许多 人不愿意甚至不敢消费。 消费水平的下降也体现在消费类别上,数据显示城乡居民 除对于食品烟酒,居住等基本生活需求的消费支出比上年同期 有小幅增长外,对于交通通信,文化娱乐,衣着服饰等消耗品 的消费需求都大幅下降。这显然也与居家隔离的措施有关。新 冠病毒潜伏期长,传染性强,极难控制。因此提高居民安全健 康意识,保持社交距离成为了应对疫情危机的首要任务。许多 城市只能决定牺牲一部分经济利益,采取了“停工停产”、 “封 城”、“封路”等一系列措施。眼见得走街串巷拜年的热闹场 景不再,居民的线下消费意愿明显下降。各大商场门可罗雀,
经济管理 >> 6 许多店家都不得不挂上了“暂停营业”的标志,以求能最大可 能地降低成本。 与之相对地,疫情期间线上采购反而代替线下购物成为了 居民消费的主要方式。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出行受到限 制,消费者更倾向避免去人群密集区域以减少外出感染风险。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线上购物的方便快捷性。疫情期间,湖北省 各市范围内各小区都采取封闭管理模式,居民采购食物和其他 基本生活用品全部是通过线上下单,由防疫工作人员或者是小 区志愿者点对点送货上门。除了湖北省,对于其他快递和外卖 还在正常运营的城市, 也时常能见到工作人员 “蓝色” “黄色” … 忙碌的身影。 他们每天测温消毒, 穿梭于店家和小区之间。 同时, “无接触配送”也给消费者增加了一份安心。据统计,2020 年 第一季度线上零售额同比增长 5.4%,其中食品类商品表现突出, 同比增长 8.1%。线上消费平台的相对繁荣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 稳定经济状态,也为疫情后经济的复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居民线上消费对象不断拓展 近年来依赖于科技的蓬勃发展,“网购”得到了消费者的 广泛喜爱。各大网上购物商城以其商品种类繁多,促销活动丰 富,售后服务完善,吸引了广大消费者注册,购买。以往网购 对象更倾向于服饰,中小件日用品,保质期较长的食品等标准 化程度较高,需求量较大,更适合用快递配送的商品。今年上 半年疫情期间,因为很多工厂无法全线复工,商品存货相对短 缺,有时会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尤其是生鲜,医药产品,消 毒用品等短时间内需求急剧增多的商品,往往一经上架很快会 被抢购一空。经常会出现消费者来到目标货架前,却找不到需 要的商品, 只能白跑一趟的情况。 对此, 很多线上平台及时反应, 启动了预约机制,包括预约商家,商品以及预约配送时间,通 过这种方式,平台可以充分调动不同地区的库存资源,尽量以 最快速度将商品送到终端客户手中。这种线上平台下单,快递 外卖配送到家的消费模式,平衡了不同区域的库存压力,同时 也能够避免消费者盲目寻找。给消费者提供了便利。这一点可 以从生鲜电商的数据体现出来。最近几年包括盒马鲜生,叮咚 买菜,京东到家,每日优鲜等等一些主打生鲜的线上新零售平 台不断拓展。电商平台通过发放大量优惠券以及发布各种优惠 活动迅速抢占市场。但是由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种不计 代价地扩张方式使得很多平台面临融资困难,甚至资金链断裂 的困境, 不得不放慢前行的脚步。 然而, 疫情期间, 因为外在条件, 现实情况的影响,线上新零售平台订单量暴增,迎来了生鲜产 品线上购买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一些生鲜平台 的线上销售量基本上较上年同期都有 2-10 倍的增长。订单量的 显著增长体现了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 不仅仅是生鲜电商。 出于疫情防控需求, 对口罩, 护目镜, 酒精,消毒液,甚至感冒药,泡腾片等商品的需求也大幅增加, 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因为线下无货,消费者只能通过线上搜 索,从而下单购买。除此之外,由于疫情影响,居民的旅游计 划不得不暂时搁浅。 旅游业遭受到严重打击。 学生也不能开学, 取而代之的是网上授课的模式。公司避免复工导致人流密集, 大多选择采用远程交流工作的这种方式。“宅家”使得居民对 于线上教育,远程办公,数字娱乐产品的需求明显提高。由此, 对于一些电子产品及其配件,网络视频会员,游戏装备等商品 的需求都有了大幅增长。而消费人群也从中青少年群体迅速扩 散, 辐射到了老年居民和儿童。 逐渐显现出全民线上购物的趋势。 3. 企业线上营销模式逐步发展 不只是疫情期间,其实在当今新媒体盛行的经济环境下, 单纯的依托线下营销模式发展已经不足以适应快速的市场变化 趋势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需求。如何抓住机遇,顺应潮流实现 线上营销,成为了许多企业营销策略的重中之重。 线上营销可以及时广泛地迅速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近 年来,微博,微信,抖音短视频等自媒体平台相继出现并迅速 发展开来。一些知名博主,公众号的好物推荐短短几分钟就能 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的阅读量。面对这样的大趋势,如果企 业能够顺应潮流,构建自媒体平台,开展线上品牌宣传以及相 应的营销活动,就能抓住机遇,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例如, 有些企业会在新产品发布,或者促销开始之前,利用自媒体平 台,开放投票,抽奖,软文推送等一系列活动,充分“造势”, 以极少的成本扩大了产品以及活动的影响力。从而扩大了潜在 消费者群。 线上营销“遍地开花”,以其多元化的推广模式激发消费 者的购买热情。“云端直播带货”的成功恰恰体现了这一点。 疫情期间,因为旅游业的萧条,许多农民以及地方特产的经营 商户们陷入了销售危机。一些容易腐烂变质,不易保存的商品 无路可销,眼见着浪费在了仓库里。农民和经销商的生活一度 陷入了困境。这时,直播带货的形式给他们提供了新的机会。 通过直播平台,以视频的形式全方位地展示商品的特色,将其 与地域文化场景, 习俗相连接, 打开了产品的新销路。 由此可见, 这也是企业营销的新思路。今年来,许多公司总裁、领导亲自 上阵代言,直播带货,销量喜人,这也充分体现了管理层对线 上营销方式的认可与运用。 直播带货的盛行一方面体现了购物场景的变革,另一方面 也反映了购物模式的巨大变化。不论是商家亲自上阵,还是网 红明星直播, 线上互动的模式能够提供全方面的商品展示机会, 包括商品的样式,性能以及使用体验等。主播通过实时回答观 众的评论,来解决潜在客户对该商品的疑问。相比于传统的视 频或者平面广告, 电商直播的形式以其较低的成本, 实时互动性, 较高的趣味性以及更佳的体验感吸引了广大消费者观看购买。 危机背后往往蕴藏着发展的可能性。在当今这个 VUCA 的 时代,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肯定会被时代浪潮所淘汰。企业只 有充分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变革的机会,包括通过线上与线下 相结合的营销模式,赢得更加广阔的市场,才能够在危机中更 好地生存下去。 参考文献: [1] 谭诗怡, 浅谈新冠肺炎疫情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J]. 商场现代化,2020(09),10-11。 [2] 李玉玉,新媒体环境“线上“营销的探索 [J]. 商讯, 2020(10),166。 作者简介 : 徐晶(1993—),女,汉,辽宁,本科,博世(中国)投 资有限公司,公共管理 市场营销方向。
2020.03 市场监管 7 赴美漂泊近三十年, 中概股归不归? 陈广杰 二十一世纪晨哨数据 ( 上海 ) 有限公司 近日,网易和京东相继回归港股二次上市,引发市场高度 关注。在今年上半年,赴港上市的中概股筹集 66 亿美元。中概 股成为当下的投资热点。 阿里、百度、拼多多、京东、网易 ..... 当我们浏览那一个 个美股中概股的名单,一个个我们熟悉的优秀的公司,尤其是 代表了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最高水平的一批公司,你是否会和 我一样心生疑问,这些企业有多重要呢?为什么她们选择海外 上市?为什么不能方便的投资她们的股票?她们还会回来吗? 1. 美股中概股重几何? 根据彭博数据,截至 2020 年 6 月 2 日,在美上市及能作交 易的中概股数目为 197 只,总市值达 11,183 亿美元。在美上市 的中概股主要是科技、金融、消费、生物医药等新经济行业。 大部分中概股市值都比较少,少于 10 亿美元的有 151 家,占总 数 76.6%。但市值最大首 5 间公司的市值总和已达所有中概股八 成,其中阿里巴巴 (BABA.US) 市值占比超五成。 2. 赴美漂泊近三十年 这背后是一部心酸的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血泪史。 美股中概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93 年 7 月,政府批准青岛 啤酒、上海石化等一批国企开展境外市场直接上市融资的试点 操作。时值国门渐开,外资逐渐进入中国(自 1979 年开始), 企业以国企为主并艰难的进行市场化改革。这是一场不能输的 革命,内部国企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重组 如火如荼的进行,外部则是渐渐到来的世界范围内的最优秀企 业的竞争压力,面对短缺经济留下的市场空白,融资扩大生产 规模成为企业最重要的事情。1990 年国内开启 A 股市场上市融 资,但受制于国内资本积累严重不足,赴香港一级市场融资在 2 年后的 1992 年开始,海外一级市场融资在 1993 年开始。 千禧年互联网投资热潮加速中概股美股上市,形成第一波 高潮。90 年代中后期,互联网投资热潮蔓延到内地,各路资本 纷纷布局。2000 年,以新浪、搜狐、网易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 以中国联通为代表的通信公司,为了融资和资本退出需要,亟 需上市通道。这些中概股企业大多采取 VIE 架构,海外上市主 体和国内经营主体分割,运用规范协议文件加以链接控制,内 对外输送利润, 外对内输送资金, 完成偷天换日的换皮上市操作。 VIE 架构为香港错失众多海外中概股、海外中概股被频频做空 埋下了伏笔,也为中概股几十年的漂泊下了注脚。在 A 股上市 盈利规则限制、IPO 缓慢,港交所不支持 VIE 架构,美国与中 国交好、发达的金融市场、全球化的投资者、宽进严出的上市 规则、成熟的估值体系、快速的 IPO 速度的因素影响下,负面 上市成为这些企业的最好的选择。 2003-2007 年,美股中概股稳定海外上市。来自电子商务、 通信、网游、搜索等一系列最优质的中国互联网资产稳定的海 外上市,塑造了国际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的最重要海 外渠道,国内普通人错过中概股互联网企业快速发展红利的情 况初步形成。 至今。随着苹果开发出智能手机,小米把智能手机价格从 4000 多元颠覆到 1000 多元,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飞速增长,市 场规模飞速扩大,toC 企业为主的行业商业模式使得用户规模成 为普遍的护城河,行业准入门槛飞速提高,以腾讯、阿里、百 度为代表的龙头公司逐渐完成市场划分。高的行业准入门槛意 味着,需要更多的融资,阿里、京东、拼多多再遇A股和港股 上市规则限制,无奈走上和前辈一样的赴美上市漂泊之旅。 3. 身在异乡为异客 在美国, 中概股遇到严重的水土不服问题, 主要是下面几点 : VIE 架构导致监管真空,诱发频频做空且难以解决。美股 中概股当时大部分采用 VIE 架构,主要是因为直接上市面临 资产外流的审批难题、规避外商投资的产业限制政策、中国对 VIE 架构不限制和美国允许 VIE 架构。其中对于互联网企业来 说,互联网增值服务是外商投资企业限制进入的。这些因素构 成了 VIE 架构生长的坚实基础,但 VIE 架构也不是十全十美。 美股中概股遭遇频频做空几乎没有停止过,很大原因就是因为 这个 VIE 架构的罩门。 VIE 架构使得部分中概股面临监管真空, VIE 架构利用离岸公司在美国上市规避了中国证监会的监管, 而美国证监会无法亲临中国查看上市公司具体的经营情况。这 导致了美国证监会和投资者对中概股的不信任,市场的任何谣 言都会在缺乏信任的基础上不断放大,做空中概股成为获利颇 丰的买卖。 估值低下。受制于本土估值歧视、市场供需溢价、VIE 架 构导致的不信任、 中美产业发展阶段不同、 中美关系趋冷等因素, 当前美股中概股的估值远低于本土。所有的公司,在本国上市 一度是估值最高的,本国的投资者给予的信任更多,也更能理 解风险收益比。 对于美股投资者来说, 中概股的替代产品太多, 但是对于国内投资者来说, 优质的二级市场资产严重供小于求, 很多投资者宁愿去接盘房地产来抵御通胀。 对美国投资者来说, 部分中概股的产业是自己已经发展过的和自己还没发展起来的, 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完全不同,估值差异巨大。 中美关系趋冷。小布什时期,美国海外战略专注于反恐战 争。自奥巴马开始,美国逐渐加大对中国发展的遏制,二者竞 合中竞争要素上升,到了特朗普时代,竞争因素已经压倒合作 因素。2020 年 8 月 18 日,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公布的新党章有 别于 2016 年的党章,公然删除了“一中原则”。新党章还声称 要在科技、经济、安全、“人权”等议题上对华“强硬”,并 要拉拢盟友 “围剿中国” 。 该党章还扬言要对 “威胁美国基建” 、 “窃 取美国知识产权” 的中国, 采取 “不同于特朗普政府的强硬措施” 。 2020 年 8 月 24 号,特朗普公开发布了新的竞选纲领,其排在第 三的主题是中国。排在第三的关于跟中国的关系问题。对中国观 众来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特朗普将中美关系以“结束对中国 的依赖”这个极具敌意的标题,并且独立成章置于排列第三的显 要位置。这在美国总统竞选的历史上绝无仅有,极其罕见。特朗 普在这一主题中,提出一系列加速与中国“脱钩”的极其反动的 主张, 主要有以下几项:1、 从中国带回 100 万个制造业工作岗位; 2、为从中国带回工作岗位的公司提供税收减免;3、对将制造业 务带回美国的基础产业(制药和机器人行业)实行 100% 的费用 减免;4、业务外包给中国的公司没有联邦合同;5、“让中国对
经济管理 >> 8 病毒在世界各地传播负全责”。 这也严重影响到中概股企业,2020 年 4 月 23 日美国证券交 易委员会(SEC)主席杰伊克莱顿直接提醒投资者:“不要将 资金投入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股票上”。 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与《中国证券法》严重冲突, 或致使中概股大量退市。 2020 年 5 月 20 日, 美国参议院通过 《外 国公司问责法案》。该法案规定,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如 果连续 3 年无法满足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对会 计事务所检查要求的,将禁止其证券在美国交易。该法令主要 针对的对象,是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中概股。而《中国 证券法》中的专门规定与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严重冲突, 《中国证券法》规定:境外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不得在中华人民 共和国境内直接进行调查取证等活动;未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 理机构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 向境外提供与证券业务活动有关的文件和资料。中美两国在这 个上市公司监管法律上的冲突,或会让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面临 两难境地,甚至导致大量退市。也就是说,由于中美之间存在 的法律冲突, 中概股很可能在 3 年后就无法继续在美国上市了。 4.“归乡”正当其时 美股中概股正迎来最好的“归乡”时机,一方面是持续的 估值差异,一方面是回归的交易成本巨降。回归交易成本降低 主要是得益于两个方面: A 股全面推行注册制, 上市门槛大幅降低, 审批流程加速。 A 股上市门槛高和审批速度慢一直是中概股海外上市的重要原 因之一,但现在这一问题已经不存在了。2019 年启动科创板注 册制试点,并允许亏损企业上市。2020 年新证券法表明将全面 推行注册制。6 月 12 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的制度规则 正式出台。 港交所和 A 股科创板对同股不同权和 VIE 架构的接纳。一 直以来,同股不同权和 VIE 架构是不被港交所和 A 股认可的。 这一问题在 2018 年开始解决,2018 年 4 月,港交所“新兴及创 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改革生效,同年科创板横空出世。目前 中概股的回归甚至不需要拆除 VIE 架构“0”障碍,只用走过私 有化退市和 A 股港股再次注册上市两步流程就可以了。 5.“归乡”“离乡”可以两全 曾经为了寻求国际资本投融资, 中概股走上 “离乡” 之路, 如果“归乡”,那么吸引融资还能做好吗? 一方面,国内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金融制度不断 完善, 金融市场加速开放, 外资投资赴内地投资限制越来越小。 另一方面,香港作为内地和外部的资金通道依然顺畅。根 据港交所资料,2018 年来自美国、英国和欧洲投资者已占超五 成海外投资者。近年来,香港的一国两制制度展示出了强大的 生命力,我们有充足理由相信,香港还是那个中国唯一的能让 资金自由进出的地区,港股的自由开放多样包容能吸引更多有 兴趣投资中国企业的外国资金来港。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内地和香港的开放通道,中国优秀 公司的价值会被外资用真金白银选择,资本有力支持下的曾经 的中概股也会以更好的发展回馈国内外投资者。 作者简介: 陈广杰(1996-),男,汉,经济学学士学位,工作单位: 二十一世纪晨哨数据 ( 上海 ) 有限公司,研究方向:美国外资 安全审查制度演变特点和对赴美中资影响。 大数据时代金融科技风险管控研究 朱成燕 上海汇正财经顾问有限公司 摘要:大数据时代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 使得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有据可依, 完善企业的结构, 从而解决很多的难题。 现代金融企业基于大数据实现了美好的发展前景,依托大数据技术对金融风险管理的干预,保证了金融市场安全,促进了金融市场 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安全 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前对金融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设 计完整的管理体系,使得其中潜在的各种风险能够被挖掘,并 且我们能够及时的进行防御,这样在金融市场发展的时候就能 减少其他的干预,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 1. 关注实时大数据优化金融风险管理 大数据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实时的把握对各种数据的 分析和整理,从而对金融市场进行监控和管理,及时的发现其 中存在的风险,从而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为人们制定有效的 管理措施。 大数据能够对各种信息和数据进行整理和保存,那些重要 的信息一个也不会漏掉,并且自动的进行数据分析,为人们得 出相关的结论,人们能够根据数据的分析显示来对金融市场进 行管理。金融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风险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流 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这些对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 响。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成熟, 金融行业的发展逐渐趋向于稳定, 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下, 我们能够实时的掌握准确的数据信息, 并且能够进行自动的数据分析,从而掌握更多其他的信息,这 样方便了金融机构对各项内容管控, 掌握现在市场发展的动向, 这样金融机构就能及时的进行风险的判断。信贷经营也是一个 重要的发展内容,信贷经营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处理起来也是 非常的麻烦,我们在解决其中的问题时,如果找不到问题的根 本是无法顺利的解决。 2. 金融大数据与网络金融 2.1 金融大数据 金融大数据主要指数据量大、数据具有多样性、数据价值 密度低、数据的产生和处理速度快,所指向的业务活动是对大 量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利用数据库来进行管理,加大 干预的程度,从而实现对金融市场的干预,这样我们就能加快 信息的传播速度,使得信息能够进行实时的更新,使得多种类
封面
共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