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搜索
全科互知
全科互知
■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 毛广文( 特级教师、 正高级教师) 利用图像表述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时, 因为理想气体状态参量较多且往往又会出现 联动变化, 所以采用控制变量法, 可以描绘出 对应等温变化、 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过 程 的 等温线、 等容线和等压线等。明确图像特点, 根据图像特点进行气体状态变化问题的分析 与处理, 是历年高考试卷中 的 常 见 考 点。下 面将介绍解决理想气体图像问题的方法与技 巧, 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认知图像,熟知规律 高中阶段常见的理想气体变化过程可分 为等温变化、 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 与这三种 变化过程相对应的图像规律如表1所示。 表1 名称 图像 特点 等 温 线 p - V 图像 p V =C T ( C 为 常 数 ) , 即 p V 之 积 越 大 的 等 温 线 对 应的温度越高 p -1 V 图像 p=C T V ( C 为常数) , 斜率k =C T, 即 斜 率 越 大 的 等 温 线对应的温度越高 p - T 图像 垂直于横轴( T 轴) 的直线 V - T 图像 垂直于横轴( T 轴) 的直线 续表 等 容 线 p - T 图像 p= C VT( C 为常数) , 斜率 k= C V , 即斜率越大的等容 线对应的体积越小 p - V 图像 垂直于横轴( V 轴) 的直线 V - T 图像 垂直于纵轴( V 轴) 的直线 等 压 线 V - T 图像 V= C pT( C 为常数) , 斜率 k= C p , 即斜率越大的等压 线对应的压强越小 p - V 图像 垂直于纵轴( p 轴) 的直线 p - T 图像 垂直于纵轴( p 轴) 的直线 理想气体图像的特点: 特点1 : 若图像与横轴垂直, 则表示其横 轴代表的物理量不变; 若图像与纵轴垂直, 则 表示其纵轴代表的物理量不变。 特点2 : p - V 图像中的等温线为双曲线, 且离坐标原点越远, 其代表的温度越高。 3 知识篇 知识结构与拓展 高考理化 2 0 2 3年5月 全科互知
特点3 : p - 1 V 图像中的等温线、 p - T 图像 中的等容 线 和 V - T 图 像 中 的 等 压 线 均 为 过 原点的倾斜直线; 因为坐标原点处表示 绝 对 零度, 此处为非气体状态, 所以此处的图像为 虚线标记; 因为在同一图像中要表示气 体 的 三个状态参量( 压强p、 温度 T 和体积V) , 图 像坐标轴表示两个状态参量, 所以第三 个 状 态参量由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表示, 直线 的 斜 率不变说明该状态参量保持不变。 特点 4 : p - 1 V 图 像 ( 等 温 线) 、 p - T 图 像 ( 等容线) 和 V - T 图 像 ( 等 压 线) 中 不 同 的 过 原点的倾斜直线的斜率代表了不同状态下不 变状态参量的大小关系。例如, 在p - 1 V 图像 中, 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等温线) 的斜率越大, 对应的温度 越 高; 在 p - T 图 像 中, 过 原 点 的 倾斜直线( 等容线) 的斜率越大, 对应的体积 越小; 在V - T 图像中, 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等 压线) 的斜率越大, 对应的压强越小。 二、解决理想气体图像问题的一般步骤 1 . 确定图像所 代 表 的 物 理 含 义, 明 确 图 像表述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过程。 2 . 判断双曲线、 与 坐 标 轴 垂 直 的 直 线 或 过原点倾斜直线的物理意义, 明确不同 图 像 与状态参量大小的对应关系。 3 . 根据图像判断理想气体状态变化过程 中各状态参量的变化情况。 4 . 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理想气体状 态变化过程中做功和热传递的情况。 三、典型问题分析 题型1 : 理想气体状态变化分析。 图1 例 1 如 图 1 所 示, 一 定 质 量 的 理 想 气 体, 从 A 状 态 开 始, 经 历 了 B、 C 状态, 最后到达 D 状态, 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在 A →B 过 程 中, 气 体 的 温 度 升 高, 压 强 不变 B . 在 B→ C 过程中, 气体的体积不变, 压 强变大 C . 在 B→ C 过程中, 气体的体积不变, 压 强不变 D. 在C→D 过 程 中, 气 体 的 体 积 变 小, 压强变大 图2 解析: 在V - T 图像中, 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是等压 线, 连接 O C 和O D, 如图2 所 示, 则 倾 斜 直 线 O A B、 O C 和 O D 分 别 代 表 在 不 同 压 强 下 的 等 压 线, 根 据 其斜率大小与压强大小的 对应关系可知, 四个状态下压强的大小关系为 p C< p D < p B = p A 。在 A→B 过程中, 气体做 等压变化, 压强不变, 温度升高, 体积变大, 选 项 A 正确。在 B→C 过程中, 气体做等容变 化, 体积不变, 温度降低, 压强变小, 选项 B 、 C 错误。在C→D 过程中, 气体做等温变化, 温 度不变, 体积变小, 压强变大, 选项 D正确。 答案: A D 点评: 确定图像所代表的物理含义, 结合 理想气体图像特点, 适当添加辅助线, 巧用结 论分析判断, 简捷明快。 题型2 : 理想气体图像的转换。 图3 例 2 一 定 质 量 理 想 气体的 p - V 图 像 如 图 3 所 示, 其中 A 是初始状态, B、 C 是中间状态。A→B 过程 对应双 曲 线 的 一 部 分, B → C 过 程 对 应 与 纵 轴 平 行 的 线段, C→A 过 程 对 应 与 横 轴 平 行 的 线 段。 若将上述变化过程改用 p - T 图像和V - T 图 像表示, 则如图 4 所示的四幅图像中正确的 是( ) 。 图4 解析: A→B 是等温变化过程, 气体的压 强减小, 体积增大, 排除选项 A。B→C 是等 4 知识篇 知识结构与拓展 高考理化 2 0 2 3年5月 全科互知
容变化过程, 气体的压强增 大, 温 度 升 高, 排 除选项 C 。 C→A 是等压变化过程, 气体的体 积减小, 温度降低, 选项 B 、 D 正确。 答案: B D 点评: 结合已知 图 像 分 析 每 一 个 状 态 变 化过程中状态参量的变化规律, 在转换 图 像 中结合气体状态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判 断, 即 可得出正确答案。求解此类问题要求考生对 p - V 图像、 p - 1 V 图 像、 p - T 图 像 和 V - T 图 像 的特点要有清晰明确的认知。 题型3 : 理想气体状态参量的另类表述。 图5 例 3 如 图 5 所 示 是 一定 质 量 的 理 想 气 体 在 状 态变 化 过 程 中 的 密 度ρ 随 热力学温度T 变化的图像, 由ρ - T 图像可知( ) 。 A. 在 A→B 过程中, 气 体的压强变小 B . 在 B→ C 过程中, 气体的体积不变 C . 在 A→B 过程中, 气体的体积不变 D. 在 B→ C 过程中, 气体的压强不变 解析: ρ - T 图像的纵轴表示气体的密度, 对于封闭的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而言, 密 度 由气体的体积决定。因此在 A→B 过程中, 气体的密度不变, 即气体的体积不变, A→B 过程 为 等 容 升 温 过 程, 根 据 查 理 定 律p A TA = p B TB , 结合 TA p C , 直线 O C B 既不是等 压线, 也不是等容线, 选项 B 、 D 错误。 答案: C 点评: 此题用密度代替体积, 需要通过气 体密度的变化来判断气体体积的变化, 更 好 地考查了考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 能 力。 若考生审题不认真, 误将纵轴表示的气 体 密 度看成压强, 则会将 B→C 过程视为等容变 化过程而误选 B 。 图6 1 . 如图6所示是一定质 量的理想气体沿箭头所示的 方向 发 生 状 态 变 化 的 过 程, 则下列关于该气体压强变化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从 状 态c 到 状 态d, 气体的压强变小 B . 从状态d 到状态a, 气体的压强不变 C . 从状态a 到状态b, 气体的压强变大 D. 从状态b 到状态c, 气体的压强变小 2 . 使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按图7 甲中箭头所 示 的 顺 序 变 化, 已 知 B C 段 是 以 纵轴和横轴为渐近线的双曲线的一部分。 图7 ( 1 ) 已知 气 体 在 状 态 A 时 的 温 度 TA = 3 0 0 K, 求气体在状态 B、 C、 D 时的温度。 ( 2 ) 将上述状态变化过程在图 7 乙 中 画 成用体积V 和热力学温度T 表示的图像( 要 标明 A、 B、 C、 D 四点, 并画箭头表示气体状 态变化的方向) , 说明每段图像表示的气体状 态变化的过程。 参考答案: 1 . A C D 2 . ( 1 ) T B= 6 0 0 K , T C= 6 0 0 K , T D = 3 0 0 K ; ( 2 ) 如图8所示, A B 段是等压膨胀过程, B C 段是等温膨胀过程, C D 段是等压压缩过程。 图8 ( 责任编辑 张 巧) 5 知识篇 知识结构与拓展 高考理化 2 0 2 3年5月 全科互知
■ 湖 南 省 株 洲 市 第 二 中 学 朱 兴 中 探 析 水 银 外 溢 问 题 的 通 解 图1 题 目: 如 图 1 所 示, 长度为L c m, 粗细均匀的 玻璃管开口向上, 竖直放 置, 管 内 用 长 度 为 h c m 的水银柱封闭一定质量的 理想气体, 气体的初始长 度为L 0 c m, 温度为T 0 K 。 设大气 压 强 为 p 0 c mH g , 若 使 水银柱全部溢出, 则应对气体加 热到多高的温度? 分析: 在水银柱的上端面到 达管口之前, 气体发生的是等压 变化, 根据盖 - 吕萨克定律V T =C ( C 为常数) 可知, 随着气体体积 的增大, 其温度也一定升高。从 水银柱 上 端 面 到 达 管 口 位 置 开 始考虑, 当水银柱的溢出长度为 x c m 时, 因其温度 T=p V C , 即 T∝ p V, 故接 下来只需要考虑p V 的变化即可。因为p V= ( p 0 c mH g+h c mH g-x c mH g ) ( L c m- h c m+ x c m) , 其中0 ≤ x≤ h, 所以p V - x 图 像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零点x 1= h- L< 0 , x 2= p 0+ h> h, 对称轴x 0= h+p 0- L 2 , 它的 三种可能性如图2甲、 乙、 丙所示。 图2 在图2 甲 中, x 0≤0 , 即 L≥p 0 +2 h, 在 0 ≤ x≤ h 的范围内图像递减, 故从x= 0状态 气体开始降温, 水银自动溢出, 须加热到的最 高温 度 Tm a x=T0( L- h) L 0 ; 在 图 2 乙 中, 0< x 0< h, 即p 0< L< p 0+ 2 h, 在0 ≤ x≤ h 的范 围内图像先递增再递减, 故从 x=x 0 状态气 体开始降温, 水银自动溢出, 须加热到的最高 温度 Tm a x=T0( p 0+ L) 2 4 ( p 0+ h) L 0 ; 在 图 2 丙 中, x 0≥ h, 即L≤p 0, 在 0≤x≤h 的 范 围 内 图 像 递 增, 故须一直加热到水银柱的下端面到 达 管 口位置为止, 此时的温度 Tm a x= T0 p 0 L ( p 0+ h) L 0 。 图3 例 1 如 图 3 所 示, 将 长 度 为 L, 粗细均匀的玻璃管开口向上, 竖直 放置, 管内用长度h= 5 c m 的水银柱 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气体的初 始长度L 0= 5 0 c m, 温度T0= 3 0 0 K。 设大气压强p 0= 7 5 c mH g , 试求下列 三种情 景 下 使 水 银 全 部 溢 出 所 需 加 热到的最高温度 Tm a x。 ① L= 9 0 c m; ② L= 8 0 c m; ③ L= 7 0 c m。 解析: ①当L= 9 0 c m 时, 对应 L>p 0+ 2 h 的情景, 此时x 0=- 2 . 5 c m< 0 , 即只需加 热到水银柱的上端面到达管口即可, 此 后 气 体降温, 水银自动溢出, 故须加热到的最高温 度 Tm a x= 9 0 - 5 5 0 T0= 5 1 0 K。 ②当L=8 0 c m 时, 对 应 p 0 5 c m, 即需要一直加热到水 银柱的下端面到达管口为止, 故须加热到的最 高温度Tm a x= 7 5 × 7 0 ( 7 5 + 5 ) × 5 0 T 0= 3 9 3 . 8 K。 图4 例 2 如图4所示, 粗细 均匀的 U 型玻璃管竖直放置 ( 底端水平) , 左端封闭, 右端用 一段水 银 柱 封 闭 一 定 质 量 的 理想 气 体, 温 度 T 0 =3 0 0 K。 玻璃管左右两端高度相同, 图 中 L 0 =2 0 c m, L 1 =3 0 c m, L 2=1 0 c m, h=1 0 c m。 若 大 气 压 强 p 0 = 7 5 c mH g , 现在均匀加热管内封闭气体, 试求 使水 银 全 部 溢 出 所 需 加 热 到 的 最 高 温 度 Tm a x。 解析: 设溢出水银柱长度为x 时,玻璃管 ( 下转第2 0页) 6 知识篇 知识结构与拓展 高考理化 2 0 2 3年5月 全科互知
光学常见考点分类剖析 ■江西省南康中学 彭长礼 光学包括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 高考对 几何光学的考查集中在光的折射定律、 光 的 反射定律和全反射三个方面, 对物理光 学 的 考查集中在光的本质、 光的干涉和衍射 三 个 方面。光学知识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较 为广泛, 近些年的高考试题常创设联系 生 产 生活实际、 科学技术进步的真实情境, 考查考 生正确建立物理模型, 灵活运用所学物 理 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分类剖析光学 的常见考点, 供同学们参考。 考点一: 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理解和应用 1 . 对折射定律 公 式 的 理 解: 折 射 定 律 公 式n= s i n θ 1 s i n θ 2 中, θ 1 表示真空中入射光线与法 线的夹角, θ 2 表示介质中折射光线与法线的 夹角; 折射率n 的大小不仅反映了介质对光 的折射本领, 也反映了光在介质中传播 速 度 的大小, 即v=c n 。 2 . 对折射率特 性 的 理 解: 折 射 率 的 大 小 不仅与介质本身有关, 还与光的频率有关, 在 同一种介质中, 频率越高的单色光, 折射率越 大, 传播速度越小; 同一种单色光在不同介质 中, 虽然波速、 波长不同, 但是频率相同。 图1 例 1 如 图 1 所 示, 一 细光束照射到圆形玻璃 砖 上 的 A 点, 经 折 射 后 光 线 刚 好 照到玻 璃 砖 底 边 右 端 C 点。 已知入 射 光 线 与 直 径 B C 平 行, 入射角i=6 0 ° , 圆的半径为 R, 光 在 真 空 中的传播速度为c, 求: ( 1 ) 玻璃砖的折射率。 ( 2 ) 光从 A 点传播到C 点所用的时间。 解析: ( 1 ) 入射角i=6 0 ° , 根 据 几 何 关 系 可知, 折 射 角r=3 0 ° , 根 据 折 射 定 律 得 n= s i n i s i n r, 解得n= 3。 ( 2 )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 线段 A C 的长度 L= 2 R c o s r, 光在 玻 璃 砖 中 的 传 播 速 度v= c n , 则光从 A 点传播到C 点所用的时间t= L v , 解得t = 3 R c 。 点评: 求解介质 的 折 射 率 是 历 年 高 考 的 考查热点之一, 多以求解液 体、 玻 璃 砖、 棱 镜 等透明介质的折射率的计算题形式出 现, 难 度一般 不 大, 但 对 数 学 运 算 有 一 定 的 要 求。 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 ( 1 ) 根据题意画出 正确的光路图; ( 2 ) 利用几何关系确定光路图 中的边、 角关系, 明 确 法 线、 入 射 角、 折 射 角; ( 3 ) 利用折射定律公式求解折射率, 注意光路 的可逆性。 考点二: 全反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当光射到两种 介 质 的 分 界 面 上 时, 往 往 同时发生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 遵循光 的 折 射定律和反射定律, 当折射角等于 9 0 ° 时, 折 射光消失, 发生全反射现象。光 从 光 密 介 质 射入真空时, 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C 与介质 的折射率n 的关系是s i n C=1 n 。从能量的 角度理解全反射现象: 当光从光密介质 射 向 光疏介质时, 在入射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 反 射光的能量逐渐增强, 折射光的能量逐 渐 减 弱, 当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 折射光的能量减 弱为零。在同一种介质中, 光的频率越高, 折 射率越大, 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越小。 例 2 一小孩在河水清澈的河面上以 速度v=1 m / s游泳, t=0 时刻他看 到 自 己 正下方的河底有一个小石块, t=3 s时 刻 他 恰好看不到这个小石块了。已知河水的折射 率n=4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再 经 过 3 s , 小 孩 会 再 次 看 到 这 个 小 石块 B . 前3 s时 间 内, 小 孩 看 到 这 个 小 石 块 越来越明亮 C . 这条河的深度为 7 m D. t = 0时刻, 小孩看到的小石块深度为 7 知识篇 知识结构与拓展 高考理化 2 0 2 3年5月 全科互知
4 7 3 m 解析: t = 3 s时刻, 小孩恰好看不到河底 的小石块了, 说明在此位置从小石块射 到 水 面的光发生了全反射, 根据对称性可知, 再经 过3 s小孩到达的位置处, 从小石块射到水面 的光仍发生全反射, 小孩仍不会看到河 底 的 这个小石块, 选项 A 错误。前3 s时间内, 从 小石块上射向水面的光的折射光逐渐 减 弱, 反射光逐渐增强, 小孩看到这个小石块 越 来 越暗, 选项B错误。根据公式s i n C=1 n , n= 4 3, 解得t a n C= 3 7 , 根据几何关系得这条河 的深度h= v t t a n C, 解得h= 7 m, 选项 C 正 确。 t = 0时刻, 小孩看到的小石块深度h _= h n = 3 7 4 m, 选项 D 错误。 答案: C 点评: 求解全反射类问题时, 要抓住发生 全反射的两个条件, 一是光必须从光密 介 质 射入光疏介质, 二是入射角必须大于或 等 于 临界角, 并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恰好发生 全 反 射的光路。 考点三: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的综合应用 在几何光学问 题 中, 经 常 将 折 射 定 律 和 全反射规律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遇到这类 问题需要准确画出光路图, 灵活运用几 何 知 识、 折射定律和全反射规律列式求解。 图2 例 3 如图2所示, 某种 透明 介 质 截 面 图 中 的 △A O 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扇形 O B C 的半径 R =1 0 c m, 圆 心 角 为 9 0 ° , A B 边与水平屏幕 MN 垂 直并接 触 于 A 点。由 红 光 和 紫光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束a 从圆弧面 射向圆 心 O, 在 A B 分 界 面 上 的 入 射 角i= 4 5 ° , 结果在屏幕 MN 上出现了两个亮斑。已 知该 介 质 对 红 光 和 紫 光 的 折 射 率 分 别 为 n 1= 4 2 5 , n 2= 2。 ( 1 ) 通 过 计 算 判 断 分 别 在 屏 幕 AM 和 A N 两段处产生亮斑的光的成分。 ( 2 ) 求两个亮斑间的距离。 解析: ( 1 ) 设红光和紫光发生全反射的临 界角 分 别 为 C 1、 C 2, 则 s i n C 1= 1 n 1 =5 2 8 > 2 2 , s i n C 2= 1 n 2 = 2 2 , 即 C 1 >4 5 ° , C 2 =4 5 ° 。 因为i = 4 5 ° =C 2
封面
共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