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搜索
全科互知
2020年第6期 总第6期 主管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 销售与市场杂志社 社长/总编 张 煜 副总编 黄瑞华 傅冰 副社长 张树军 丁晓峰 执行总编 尚 文 执行副总编 曹 飞 采编中心 王芳东 陈 思 陈 伟 蒋冬梅 王 俊 付道学 黎玲斯 王 欢 杨 萍 新媒体中心主任 魏林甫 办公室主任 王 辉 发行中心 李艳艳 美术编辑 何银师 文字校对 万立军 法律顾问 河南国是律师事务所 刘晓明 特别支持 国家轻工业食品质量监督检测郑州站 河南省食品工业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河南省酒业协会 新闻监督热线 0371-56680315 13653711782 办公室电话 0371-56285600 论文查稿电话 0371-55198016 027-50461309 邮箱 hnfood@126.com(新闻) shangye_66@163.com shangye234@163.com(投稿邮箱) 网址 www.hnscjgw.com 社址 郑州市金水东路39号河南出版产业园C1三楼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1-1406/F 国际标准刊号 ISSN1005-3530 邮发代号 36-609 广告发布登记号 金市监广发登字【2019】012号 定价 RMB20元 印刷 廊坊市瀚源印刷有限公司 商业 2.0 市场与监管 1、本刊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2、稿件凡经刊登,即视作作者同意授权本刊使用其作品,其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版信息网络传播、无线增值业务权,且本刊 有权或授权第三方再使用,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 3、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括上述各种使用方式的费用。 版权声明
2 经济管理 1 绿色经济视角下的财税金融支持 / 廖雅静 王 田 郭 锐 2 浅谈小农经济与现代化农业 / 邱 琳 3 金融形势与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相关探索 / 魏宗泽 4 金融创新视角下的我国自贸区建设研究 / 曾 丽 5 当代国际贸易规则的生态化转向及其应对策略 / 杨 丹 6 证券市场互联网大数据的分类及影响 / 陈六均 8 网红经济规范发展研究 / 陈 萍 栾 哲 叶炜思 10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优势分析 / 范志浩 12 共享经济背景下协同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 / 郭瑞琳 14 跨境电商对外贸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内在关系 / 李堃华 16 经济新常态下证券公司的发展趋势 / 徐 亮 18 探究提升县域经济就业承载力的途径 ——以安徽省凤阳县为例 / 张凤珍 毛佳雪 刘春路 20 社会医疗保险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机制分析 / 周晓强 22 以美元连接的全球贸易体系运行机制分析 / 广 慧 23 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研究 / 李嘉政 24 中国外汇市场投资现状分析 / 邵宏伟 25 郯城县 2020 年 1-9 月主导产业运行情况 / 郑标迎 26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沿线国家出口影响力因素分析 / 汪笛晚 28 中美研发经费投入对比分析及启示 / 任佳美 梁慎刚 31 中美贸易战的起因、过程及影响研究 / 彭 倩 胡佳莉 王 兵 32 经济金融化视角下的金融与实体经济研究 / 尹 婷 33 国际贸易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 傅单咛 35 “和平精英”4R 营销策略分析 / 郑治德 36 开放经济以来我国财政政策有效性分析 ——基于 VAR 模型的检验 / 王 静 38 电子商务时代下的企业市场营销转变与营销理念探析 / 温艳芳 39 跨境电商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 / 刘 娟 40 浅谈用结构化思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葛唯龙 42 财政教育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 李冰洁 张 埌 43 中美贸易战对中美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分析 / 李嘉敏 44 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金融潜在风险研究 / 马一诺 45 乡村振兴背景下财政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功能与措施研究 ——以江苏省根思乡为例 / 张 瑾 47 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 郑 妍 48 基于新经济背景下农业企业市场营销措施研究 / 钟婉媚 50 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困境及其破解路径 ——以六个村为例 / 周佳琦 51 甘肃省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振兴耦合关联分析 ——以甘肃榆中青城古镇为例 / 刘芳燕 王腊梅 鄂瑞安 53 国际贸易的融资创新发展及策略研究 / 曾 丽 财务金融 54 推进纳税评估工作发展 助力健全现代纳税服务体系 / 陈闪闪 55 现代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撖伊婷 56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创新研究 / 刘丹萱 57 现代成本会计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 孟立琰 58 新时代商业银行审计整改工作分析 / 彭志华 59 中国汽车营销渠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王海鉴 60 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 王佳玲 61 互联网时代高校财务管理创新性研究 / 王 妍 王 娜 62 针对国有企业资金管理的问题与措施探索 / 袁 鹏 63 我国城投债信用风险分析及对策建议 / 周晓丽 64 对影子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 陈刘钧 66 老龄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适老金融服务的探析 / 陈妍群 沈 琼 赵 城 沈家敏 王 芳 68 证券经营机构互联网证券业务发展模式评价 / 邓建奇 70 企业资金管理风险的形成与防范方法探析 / 高 爽 72 花都区狮岭皮具制造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 / 孙逢媛 74 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影响 / 谭 灵 谭 敏 75 供应链金融发展及风险研究 / 刘小乔 76 社保基金联网审计的应用困境 / 陈 雷 77 基于新常态的企业财务管理优化研究 / 赵会岚 78 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卜鸿飞 79 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探析 / 陈鸿琦 80 拓宽财务眼界、加快职能转型、适应企业需求 / 胡晓希 81 浅谈信息技术手段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 李斯谯 82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探析 / 罗博文 83 新三板挂牌企业财务规范的探讨 / 卢梦涵 84 关注物价变化,稳定市场发展 / 周跃龙 孙艺嘉 85 经济转型期商业银行资产业务风险防控策略研究 / 李 博 86 科技金融视域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 王雪鸿 87 大数据在商业银行信贷领域的应用探究 / 张 岩 88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公平与效率问题的浅析 ——来自对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征管效率的考察 / 韦欣柳 89 基于管理会计下信息共享程度评价体系的构建 / 施 雯 91 审计思维在组织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陆 佳 骆 韦 92 大资管时代的私人银行业务研究 / 郭玉明 93 企业内审如何在新常态下发挥审计监督与服务作用 / 高山平 95 分析当前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存在的困境及解决方法 / 王 华 96 论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 刘 敏 98 浅谈金融领域的发展 / 韩香华 佟丽萍 99 农商行省级联社改革模式对比分析 / 赵靓琳 100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分析 / 刘 莎 101 商业银行小微信贷风险控制研究 / 李巧琪 103 企业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的相关性思考 / 刘素娜 104 互联网金融监管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林国璇 105 中国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发展研究 / 罗宇媛 107 浅析个人所得税征管模式存在的收入分配问题及其优化 策略 / 刘兴文 朱 坤 108 KMV 模型的实证分析与研究 / 陈华康 110 我国网上银行监管的法律制度研究 / 马祖朝 111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 万江南 112 香港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 A 股上市监管要点 / 余 苏 114 新形势下会计信息化的机遇与挑战研究 / 任永征 115 基于公司治理的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研究 / 赵元克 116 互联网融资租赁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 周 丹 118 烟草商业企业面向消费者营销研究 / 唐 理 119 中小企业如何有效应对中外贸易摩擦 / 田丁丁 120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研究 / 王冠楠 122 加强财政资金及专项资金监督管理的思考及探索 / 王培丽 CONTENTS 目录 2020年06月
3 123 会计电算化在财务管理中的有效应用探究 / 张嘉怡 陈旭伟 叶 欣 124 浅析商业银行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肖刘莉 126 新时期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 李清华 127 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实践中的应用 / 米钢钢 128 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内部审计探讨 / 潘健峰 130 中小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陈维一 李正明 131 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路径与有限合伙制度研究 / 古 帆 134 浅析医院现金流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 王 云 135 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 / 吴 英 137 试论行政事业单位往来账清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郑 珺 企业文化 139 人力资源管理中数据化的实践应用 / 贺伟斌 张海林 140 优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研究 / 马亦婷 141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 陶 伟 142 新个人所得税制下的企业薪酬管理 / 王 婷 143 企业工会女工工作素养提升策略分析 / 梁 静 144 工程项目建设中党组织作用发挥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加强项目建设中党组织作用发挥”的课题调研 报告 / 李 涛 145 马克思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超越 / 李欣茹 邓雅舒 146 HDL 的企业战略管理研究 / 王晋霜 147 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创新 / 杨 倩 148 互联网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思维 / 黄晓映 150 分析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 贺伟斌 张海林 151 加强“四个五”常态化管控机制建设 实现石油企业健康 稳定发展 / 任 雪 152 S研究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优化研究 / 何晶晶 王维平 153 基于经济新常态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探究 / 王文朋 154 浅述人才盘点 / 潘露漪 156 新形势下突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 / 李文彩 157 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价值与体系构建研究 / 陈 佩 吕 越 创新创业 160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 季晓明 161 数字时代中国图书“走出去”战略的创新性分析 / 李 丽 162 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分析 / 陆 勇 164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及对小微企业融资的作用 / 于 新 165 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 / 钟怀军 166 浅谈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创新发展 / 曾 丽 167 浅谈检测业务单元创新激励机制建设探讨 / 高 龙 168 初探新媒体时代网络零售与传统零售业的融合发展方案 / 葛 兰 169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 / 刘长红 170 精细化管理在煤炭企业管理创新中的应用分析 / 周焕金 171 科技创新背景下煤炭示范工程发展策略探析 / 周 伟 172 分析知识产权贯标的创新思路与企业发展的结合 / 刘 艺 赵 亮 173 基于风险投资的高新技术产业融资博弈分析 / 唐 键 174 基于产业融合的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以凤阳县小岗村为例 / 孔令茹 176 创新创业理念在市场营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 刘 诚 177 关于创建创新高校生活便利式文化的研究 / 罗佳辉 陈 震 179 科技金融促进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 倪 旭 180 我国房地产金融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 杨 明 182 湖南创新型经济高端人才政策优化研究 / 聂裕鹏 183 创新驱动背景下安徽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以芜湖市为例 / 徐 婕 186 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对周围城市创新能力空间联系 / 李 秦 芮英健 张 赟 教育研究 188 高职院校学生规则意识养成教育研究 ——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韩金磊 190 高职《电商客户关系管理》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 / 黄海力 191 产教融合视角下“双师工作室”构建路径研究 / 金建东 192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困惑剖析 / 李沛炫 193 《市场营销学》网络课程设计 / 刘 敏 194 基于蓝墨云班课开展思政课互动式教学的实践探索 / 青雪燕 195 浅谈舒伯特的音乐创作 / 舒雅雯 196 高职院校扩招“百万大军”的几点思考 / 温 泉 197 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偏离与改进策略 / 巫红梅 198 专业基础课网络教学的探讨 / 夏 杰 199 《信号与系统》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究 / 杨 瑞 200 国际贸易教改的可行性分析 / 袁珂娜 201 简析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 张娅菲 高 瑛 202 浅谈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 张玉明 203 疫情之下辅导员“五导”助力帮扶毕业生顺利就业 / 章琪英 204 浅析职业教育对清远地区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 蒙 强 郑彩华 206 关于皖西地区幼儿教育状况调查研究 ——以六安市金寨县为例 / 程 杰 207 民办高校实践教学绿色可持续发展研究 / 金卫华 唐红枫 208 初探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时代价值 / 王瑞文 209 论高校射击运动在拓宽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路径中的重要 作用 / 付 强 210 谈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 傅雅馨 张思远 211 教师个体需求视角下学生评教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以安徽高职院校为例 / 葛鹏飞 212 依托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加强大学生血性培养 / 李国杨 213 浅议技工院校 PLC 技能导师制教学模式 / 吴天琦 214 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服务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 / 陈璇竹 216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创新 研究 / 刘 阳 218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 / 谢豫琳 220 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探究 / 蒲柯羽 221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改革研究 / 陈学姝 222 微课在《机床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运用 / 陈 玲 223 德育课堂上的时政教育思考 / 孙艳红 224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如何适应学生心理特点 / 谢 静 225 疫情背景下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 / 查巧贞 226 高职校学生社团发展的现状与研究 / 恽 珉 227 智能制造背景下中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发展 / 张欢钰 228 论五年一贯制教育思考分析 / 朱维琳 229 注重学生心理,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 浦松鹤 230 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说”对英语教学的几点启示 / 华 黎 231 关于教师专业化的一些看法 / 徐 进 232 浅议职业理论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的融合 / 冯志刚 233 浅析柳宗元诗歌意象中的“冷峭”特征 / 陆燕雯 234 如何应用微课促进职业英语教学 / 陆璐娜 235 高职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培养 / 张 霞
4 236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应用型课程开发的研究 / 祝晓卉 238 基于 KPI 的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 潘联洲 张 茁 吴颖利 240 中学生教育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供求关系研究 ——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 / 周惠臻 孔的漩 冯梦娇 韩凤雷 242 浅议中职校线上教学实践与探索 / 李培丰 243 位置矢量和位移矢量在质点运动学中的应用 / 濮震宇 244 浅谈武汉传媒学院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 刘 敏 245 高校学生收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李淑敏 246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及解决措施的研究 / 王云凤 247 大学生家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由蚌埠五河家教活动引发的思考 / 巢安龙 249 一体化教学在酒店管理专业的研究探析 / 郑艳升 250 吉林省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于明月 251 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就业形式分析及对策研究 / 王海鸥 253 山东省高技能人才离职规避路径研究 / 孟 省 卢光国 孟庆风 254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社会适应性评价体系研究 / 徐平乐 255 关于大学英语 MAKING MONEY 课堂教学实施探讨 / 曾 杰 朱凌鸥 257 民办学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 鞠小花 信息技术 258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网络信息安全及其防护策略研究 / 孙佩娟 259 信息技术发展对工业经济的影响 / 许苏云 260 节能降耗技术在化工工艺中应用分析 / 丁堃强 261 针对分布式数据缓存的设计和优化 / 梁振龙 池维榆 徐 飞 262 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价值探研 / 郭金凤 263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对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机制研 究 / 王玉婷 曹迎春 侯星友 李道昕 265 数字校园环境下高校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策略研究 / 骆 建 266 “互联网+”背景下安徽打造汽车品牌的策略研究 / 付亚斌 268 转型期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府 - 市场”的双轮驱动 研究 / 庞兆兴 业界交流 269 刍议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兰水木 271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中难点问题及有效措施研究 / 付小红 272 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规划融合发展研究 / 高海锋 273 构建“亚朵村的茶”产业链营销策略分析 / 何昕园 陈蓉泉 274 中西部地区跨境电商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 黄梦婷 邓茹靓 李子安 275 虚拟现实(VR)新闻生产的问题与对策 / 施荣华 276 山西省基本养老保险逃费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 王晋雅 277 投资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因素 研究 / 夏文婷 278 简论秘书人员做好企业库存管理的方法与策略 / 张丽娅 279 山西省临汾夏县老龄化农村耕地撂荒问题分析 / 赵耀庭 280 农村基层党组织依法治理浅析 / 丁书娟 282 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保障措施研究 / 李艳波 284 抗战时期中共南方局驻渝人员的日常生活探析 / 汪 浩 286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探析 ——以昌江县垦地合作项目区为例 / 吴明锋 288 盐城打造上海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研究 / 吴堂清 王素萍 陆玉维 290 大数据下网络营销人才培养研究 / 田盛兰 291 中兽医教学之角——常见病证防治模块总结 / 张晓菊 292 价值的发展方向分析 / 姜雅云 293 永川区参与共建川渝合作示范区的 SWOT 分析 / 张 娜 294 浅谈配置家庭保险的几个注意事项和基本原则 / 许智琼 295 疫情防控中的劳动法 / 尹继忠 鲁 忠 297 保险新政下商业保险的发展 / 沈 朔 298 优化水稻技术 提高种植效益 / 王群立 299 探究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牛瘤胃臌气应用价值 / 鲁 海 300 流动舞台车送戏下乡 / 安旭珍 301 探讨棉花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 冯明磊 302 腹腔注射在病危猪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 郝金伟 303 兽医在动物疾病防治中存在问题与对策初探 / 武德强 赵宪义 304 家禽疫病诊断技术及治疗分析 / 刘淑杰 305 畜牧兽医动物防疫重点及存在问题分析 / 石伟艳 306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探讨 / 谭清宇 307 探究水族服饰在现代社会中的文化调适与价值取向 / 朱世和 308 探究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 / 毛立福 309 浅议预售商品房预告登记的完善 / 徐 焱 311 广东地区房地产上市企业杠杆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 简逸蓉 313 基于因子分析的社区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 ——以合肥市为例实证分析 / 刘雅庆 315 浅析陕西省制造业现状 / 李卓林 317 《液压与气动系统装调与维护》赛项任务书 ——2019 年国赛程序新增要求研究 / 赵 阳 318 基于 SEM 模型的中小型博物馆特色发展问题研究 ——以洛阳市中小型博物馆为例 / 丰亚男 范 璇 郑思源 319 新时代中小企业吸纳就业能力调查研究 ——基于蚌埠市的调查分析 / 李 斌 李蕊枫 王心瑜 321 构建校园内快递“一条龙”服务式平台的研究 ——以蚌埠市大学城为例 / 李琳依 陈凯丽 林永辉 徐明明 丁西雅 322 关于我国猪肉价格波动的网络新闻舆情分析 / 李秋晓 324 浅析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处罚制度 / 刘伟伟 325 全面质量管理在中小型企业中的应用探究 / 林雪松 326 从消费者角度浅析烟草品牌培育 / 刘 鹏 328 融资租赁公司的风险管理 / 王元锋 329 论如何赢得蓝天保卫战 ——以安徽省马鞍山市为例 / 汪寅玺 331 萤火虫算法优化 CNN 在移动端食物识别系统中的应用 / 王永奇 332 “互联网+”背景下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模式研究 ——以石台县雾里青茶为例 / 魏雪莲 334 互联网 + 背景下农产品电商销售模式创新研究 ——以阜阳市为例 / 尹玉玲 335 新媒体助农销售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以蚌埠市为例 / 曾内圣 蔡 薇 齐丽云 337 海归人才知识产权质押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 张宇慧 罗子怡 周佳露 陈婷婷 杨惠芳 338 乡村人际关系影响下甘肃省乡村旅游发展探析 ——以甘肃省天水麦积山景区为例 / 马永丽 刘雪雪 鄂瑞安 339 我国行政法实施路径探究 / 唐声文 341 浅谈地勘事业单位改革 / 林 科 342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梵净山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 / 吴育忠 346 关于做好政治监督工作的思考 / 陈 媛
2020.06 市场与监管 1 绿色经济视角下的财税金融支持 廖雅静 王 田 郭锐 武汉东湖学院 摘要:绿色经济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总体水平,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绿色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符合社会的发展, 同时适应世界经济体系的转型。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正从粗放型转变为绿色发展型,为了提高绿色经济发展的效率,我国政 府需要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并积极鼓励相关的绿色产业依靠金融市场来获得资金,促进绿色经济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本文从支 持绿色经济的财税金融的基本路径入手,探讨了通过财税收金融更好地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绿色经济;财税金融;发展措施 绿色经济主要是开拓一种资源节约型经济形式,绿色经济 市场主要提供低消耗、低污染和高质量的绿色产品。由于传统 的经济模式把环境污染和高能耗作为经济发展的条件,因此为 了生态和谐、节约资源,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实现从传统经 济模式向绿色经济模式的经济转型已刻不容缓。由于绿色经济 模式的环保性和节能性,各国将市场开发的重点放在了绿色经 济的发展上。我国高度重视发展绿色经济,努力发展低碳经济 和循环经济。但实际上,我国在发展绿色经济过程中遇到了很 大的问题,资金不足严重阻碍了绿色经济建设的进程。 1. 财税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1 绿色发展资金来源结构单一,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在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中,其金融投资来源的结构相对简 单,主要是通过政府财政投资。由于我国尚未建立相关的激励 机制和保障措施,导致财政支持方面严重缺乏。另外,近年来, 我国的财政收支仍然存在一定矛盾。在支出相关资金之后,有 必要优先保证其能够实现基本的职能,这样对于绿色经济的资 金投入就没有足够的预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绿色经济的发 展,且绿色经济的发展尚未健全。市场上仍然缺乏融资手段, 这导致了绿色经济市场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就不可能有效地 吸收社会上的闲置资金,也就没有解决绿色经济市场发展中某 些问题的好办法,这是发展绿色经济的严重障碍。环境改善与 资源回收之间仍然存在一定距离,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资金 缺口将越来越大,这些都是非常不利的情况。 1.2 缺乏健全的绿色经济发展金融支持政策体系 由于发展绿色经济的时间并不特别长,其经济体系也尚未 健全,因此对绿色经济信贷项目的适用范围和优惠战略没有明 确的规定,并且有一些商业性的规定。金融在其发展过程中还 没有进行具体的责任规划和市场定位,因此在保护社会和生态 环境的相关战略中没有相应的支持,使金融不能对绿色经济的 发展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为了充分发挥应有的价值,我国的环 境保护,财税务部门通过退还费用或免征增值税为绿色经济提 供相关支持。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财务担保,将产生相对的 发展风险,这将严重影响相关财税金融部门支持绿色经济发展 的热情,将在发展过程中导致一定程度的商业信用缺失。 1.3 缺乏平衡的财政资源分配 由于绿色经济发展的产业集中度较高,商业银行在选择信 贷资金投资对象时也会选择一些大企业或大项目,而一些中小 企业则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缺乏相关的信贷支持,这种现象将导 致信贷集中度过高,一旦选定的信贷对象经营不善或市场环境 发生变化,这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会有着非常大的风险。对于某 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或对企业的创新,信用将缺乏一定的支 持。在这个阶段,我国在投资方面也会选择房地产和电力等一 些垄断性行业,而对一些创新项目或新型企业的支持会相对较 少,这导致了投资的增加。市场产业升级难度大,跟不上时代 的步伐,同时也将对绿色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2. 财税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对策 2.1 加强对绿色经济的财政和金融支持 整合财政和货币政策,增加对绿色经济的支持,合理控制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的财政支出,对绿色产业实施 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绿色经济更好地发展,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在税费综合改革的基础上使用各项资源。面对新的高污染、高 消耗企业,需要征收重税以帮助企业迈向节约型和绿色趋势, 并采取优惠利率来刺激部门发展绿色经济的积极性。另外,绿 色经济产业也离不开各个金融市场的金融支持,因此需要在这 两个方面积极寻求帮助。简而言之,只有合理的财税方法才能 帮助传统经济转型,并朝着绿色经济迈进。 2.2 发挥绿色信贷的作用 所谓绿色信贷,主要是指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对企业实施一 系列信贷控制,避免销售不符合社会环境保护的高消耗、高污 染产品。但是,引入绿色信贷可能会对银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经济利润将减少,如果银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则需要从长远 角度出发,进行自己的转型工作,并使用信贷和其他金融政策 来指导企业用户合理发展绿色经济,建立节约型绿色内部发展 体系,优化企业内部结构,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3 为财税金融政策制定健全的绿色经济 有关部门要从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入手,根据绿色经济建 设的特点制定健全的政策,出台可操作性强的财政金融政策, 解决绿色经济产业融资难问题,以绿色经济激发企业发展绿色 经济的积极性。我国政府在绿色经济发展战略上投入了大量精 力,可以制定出发展绿色经济的最佳战略政策。 3. 结语 绿色经济产业是一种环保节能的产业模式。在现阶段,影 响绿色经济发展的最重要问题是缺乏发展资金。因此,我国需 要尽快解决特殊的财税金融政策问题,以便在资金方面充分支 持绿色经济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柴玲玲 . 绿色经济发展下的财税金融支持分析 [J]. 全 国流通经济,2019(25):162-163. [2] 赵越 . 绿色经济发展下的财税金融支持研究 [J]. 时代 金融,2018(29):30+33. [3]李婷.关于财税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2017(19):281+283. 作者简介:廖雅静(2000.6-),女,汉族,湖北荆州人, 本科,研究方向:税收。
经济管理 >> 2 浅谈小农经济与现代化农业 邱 琳 北京理工大学 摘要: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人文历史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与此同时,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也巩固了自给自足、 精耕细作小农经济的主体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 综合分析有关于小农经济与农业现代化的观点,提出将小农经济融入现代化农业之中,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才是最优选择 的结论。 关键词:小农经济;农业;现代化 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以及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 济逐渐形成并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近些年来,乡村振兴战 略的提出使得人们提高了对农业的注重程度,其中的一条原则 要求就是: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将小农经济的元素注入 农业现代化之中, 既符合我国国情, 又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解决好“三农”问题。 1. 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的单位为家庭而非个人,以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 为基础,通过个人的劳动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消费。 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在历朝历代的政策更迭下不断变化与发 展,但是始终保存着原始的特点。 1.1 小农经济的特征 铁农具与牛耕技术的使用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并且有 了精耕细作的特点。自给自足保证了家庭成员能够其乐融融生 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纷争。但是在自给自足的条件下, 生产技术难以革新,无法跟上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缺点也就 间接导致了小农经济对于天灾人祸的抵挡能力较差,每每遇到 战争、饥荒,一部分小农就会破产流亡。 1.2 小农经济的发展历程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出现,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 进步,井田制被小农经济所取代。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土地 进行了改革,总体来说共经历了三次变革。第一次是 1949-1953 年的土地改革,农民当家做主,由雇佣劳动者变成了自耕小农; 第二次是 1953-1978 年,三大改造使得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渐变为 社会主义公有制,土地资源进一步变为农民集体所有;第三次 是 1978 年的改革开放,农民成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 主义生产者。 如今, 伴随着 “三权分置” 改革, 农村土地的所有权、 承包权、经营权逐渐分离,到了 2017 年,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比 例已经为 36.5%。故而当下小农指的一部分是自己承包土地并且 自己耕作的农民,另一部分是将土地承包给其他农户耕作的农 民。[1] 1.3 小农经济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小农经济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将会长期存在。这 是因为人们对于小农经济的经营模式与思想比较根深蒂固。另 一方面,小农经济也会逐渐呈现不同的内容。随着城市化的发 展以及农村“三权分置”改革,一些拥有土地的农民会将土地 的经营权承包出去,而自己进城务工,还有人会承包土地,扩 大自己的经营规模,进行家庭农场模式的经营。于是,小农经 济会在适应国情与时代特点的基础上分化与发展。[2] 2. 农业现代化道路 目前为止,对于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有许多种不同的观 念。从具体的理念来讲,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种是走欧美 等发达国家的家庭大农场的道路。第二种观念是中国不适合走 大规模经营的道路,而适合小规模家庭农场。第三种观念就是 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既容纳规模经营又不放弃传统小农经济的 组织形态与经营模式。[3] 综合来讲,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模式就 是走一条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舒尔茨曾经提 出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小农经济会持续存在,并且小农需要通 过合作社的方法来达到纵向一体化,最终可以提高农业的生产 效率。[4]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于蔬菜水果鱼蛋肉奶的需求大 幅度提升,故而需要农业生产来满足,具有小农经济特点的家 庭小农场的生产经营模式能够满足这一需求。 3. 促进小农现代化的建议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导下,根据我国国情与历史传统,合 理推进小农与现代化农业的协调发展,既需要有关政策配合, 又需要小农自身素质的提高。 3.1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改革开放后,城市化逐渐发展,农村大量农民涌入城市, 留在第一产业的农民数量也大幅度减少。因此,面对从事第一 产业劳动力减少的局面,就需要适度进行规模经营,利用先进 的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同 时也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更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 3.2 对农业生产进行制度改革 首先应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完善 “三权分置” 改革, 促进土地流转与股份合作。完善农业经营制度改革,着力培育 各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这样不仅有利于集体 经济的发展,还可以逐渐将小农引入现代化农业的道路。 3.3 制定普适性政策 农业生产经营具有不同特点与优势,要以小农的生产经营特 点为基础,制定一系列合理并且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政策。 在当下互联网时代,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并促进农村与城市的一体化进程。同时还要通过创新机构、服务 等满足农民的信贷需求,并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保障。[5] 小农经济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灿烂一笔, 通过合理的制度改革、政策配合进一步提高第一产业的发展水 平,培训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技术型农民与农业支持者。将小 农经济的特点融入现代化农业之中,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 道路才是最优选择。 参考文献: [1] 穆向丽,巩前文 . 小农经济:形成发展与演变 [J]. 农 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1):17-23. [2] 张红宇 . 大国小农:迈向现代化的历史抉择 [J]. 求 索 ,2019,(01):68-75. [3] 隋福民 .“小农经济”对接现代农业是中国农业现代化 道路的基石 [J]. 宁夏党校学报 ,2019,21(01):94-102. [4] 吴晓燕 . 现代小农经济 : 一种新解释 -- 兼评恰亚诺夫 的《农民经济组织》[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6,(02):44-47. [5] 宋允 . 试论小农经济在当今社会存在的合理性 [J]. 开 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01):262-268.
2020.06 市场与监管 3 金融形势与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相关探索 魏宗泽 中国人民银行陇南市中心支行 摘要: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我国经济逐渐繁荣,促使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但现阶段我国开始面临严重的经济金融问题,需要 进一步开展宏观调控,降低金融压力,适应时代发展。本文深入分析宏观经济金融形式,从固定资产投资、通过膨胀压力以及经济 金融宏观调控角度开展分析,探索全新的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金融形式;金融支持;经济发展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带动产业升级转 型, 促使宏观经济金融形式发生明显的变化。 对于金融行业来说, 需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开展优化,积极开发相关的金融产品, 以宏观经济金融形式为基础,做好相应的宏观调控,加强整体 的优化, 深化推进我国经济改革, 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宏观金融经济形式分析 (一)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现阶段,房地产行业的投资逐渐呈现出明显的低迷情况, 其比例不断下降, 投资增长速度回落, 整体的宏观经济并不乐观。 以房地产企业为例, 2016 年我国某地区的投资达到 71802 亿元, 相比于上年增长 28.15%,而 2017 年该地区投资达到 87533.53 亿 元,同比上年增长 16.4%,明显出现下滑情况。从宏观的角度开 展分析,当前的市场调控呈现出放松情况,各方面的投资多以 小心谨慎为主,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将继续呈现出疲软状态。 如下表为该地区房地产企业的投资变化对比,如表 1 所示。 表 1 2016 年 -2017 年某地区房地产投资 房地产投资 投资 ( 亿元 ) 同比增长(%) 2016 年 71802 28.15% 2017 年 87533.53 16.45 (二)通过膨胀的压力逐渐增大 在发展过程中,我国的货币供应数量不断提升,呈现出明 显的增长趋势,以解决现阶段不断增长的外币储备问题,同时 应对现阶段的银行信贷规模不断增大问题。例如,从 2019 年我 国银行人民币贷款数额来看,明显增加,增长率约为 10%,其 中农业贷款、基础设施贷款、个人贷款以及私营企业贷款均呈 现出增长,但贷款项目难以得到秩序保障,由此造成通货膨胀 压力,限制经济的稳定增长 [1]。 (三)难以进行整体的金融宏观调控 受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趋势影响,宏观调控经济金融需要面 对较大的社会压力, 并且其压力表现在多个方面, 如社会压力、 政治压力、经济压力等,对经济的发展产生明显的限制,因此 需要进一步的调控与优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做好各项 政策的引导,以此来促使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创新策略 (一)根据经济政策调整金融策略 在发展过程中,想要保证现阶段金融稳定,应明确其发展 方向,制定完善的发展机制,以相应的经济政策为基础,针对 性开展优化,明确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对金融发展产生良 好的促进作用,以满足发展需求。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出自身 的优势,加强产业分析、货币政策分析,明确该类因素对金融 发展产生的影响,以推动现阶段的经济稳定发展。尽可能促使 现阶段的政策发挥出自身的功能,保证其合理性,可以利用自 身的有效性、 灵活性以及前瞻性促使经济发展, 做好指导工作, 明确当前的经济发展背景,通过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策略应用, 明确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实现整体的防控,促使金融 高效的服务于实体经济,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政策实 现统筹规划,以促使整体的经济繁荣发展 [2]。 (二)利用宏观经济金融形式规避金融风险 在当前的宏观经济背景下,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 盾,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由于该因素的限制,导 致当前的虚拟经济与宏观经济受到影响, 甚至出现不对等情况, 降低消费动力。因此应深入分析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式,明确宏 观经济金融中存在的风险,采取合理的措施应对,尽可能的规 避风险,降低各类因素产生的影响,针对性开展优化,降低风 险产生的影响。例如,积极扩展现阶段的企业融资渠道与融资 范围,优化企业的发展态势,明确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要性,从 不同的角度来控制风险,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中,带动经济 稳定发展。注重金融机构相关的政策优化,完善现阶段的发展 模式,创新现有的理念,打造全新的发展计划,制定符合市场 规律的政策,以促使金融的发展氛围增大,适应新时代发展。 (三)优化金融行业服务能力 对于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来说,应充分发挥出金融支撑的作 用,为经济提供充足的发展动力,以促使经济繁荣。因此应优 化金融行业服务能力,将其服务渗透在各个环节中,推进金融 产品开发,制定完善的经营策略,适应现阶段的发展。优化养 老金融,明确其目的,在原有的模式基础上转型,适应现阶段 的经济结构,探索出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并开发出多种类型的 信贷产品,扩大金融服务,如融入文化教育、医疗等内容,实 现金融转型。加强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优化社会责任,合 理的预防各方面风险,打造全新的发展体系,以不同的形式开 展优化,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现阶段的需求 [3]。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我国经济呈现出全面发展 趋势,但同时各种金融问题也随之出现,因此应加强重视力度, 从多个角度开展创新,完善现阶段的发展模式,优化现有的策略 理念,形成全新的发展体系,并根据宏观经济发展需求开展优化, 实现整体的调整,扩大融资范围,促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利军 . 浅谈开发银行在当前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下的 信贷支持经济发展 [J]. 人力资源管理 ,2018,15(10):12-13. [2] 张力生 . 全面做好基层央行工作 努力促进地方经济 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J]. 金融 经济 ,2019,45(08):182-183. [3] 江其务 .论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与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战 略 [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15(01):15-20.
经济管理 >> 4 金融创新视角下的我国自贸区建设研究 曾 丽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 摘要:为了实现经济全球化,促进贸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各国和地区积极建立了自由贸易区。在此背景下,中国 也在实施最新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战略规划,正在大力建设内陆自由贸易区。本文从金融创新的角度,在分析我国自由贸易协定 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经济特点和自由贸易协定的特点,提出了促进自由贸易协定中金融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金融创新;自贸区;金融问题;政策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 趋势。在当前世界经济结构和贸易格局深刻调整、中国经济增 长率转型升级和结构转型的时期,中国应继续推进全面改革开 放试验,深化国际合作,配置全球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建设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实施这一战略的重要基础。 一、自由贸易区概念 从概念上讲,自由贸易区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跨国自由 贸易区,其中一个城市划定一个区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和 地区签署贸易协定。该协定将相互开放市场,免除全部或部分进 出口关税,并允许免费储存、展览、加工和制造货物,以促进区 域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如北美自由贸易区 (NAFTA) 和中国 - 东 盟自由贸易区 (CAFTA);另一种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建 立并向全世界开放的自由贸易区。主要依据是税收优惠和特殊的 境内关外政策。以自由化和便利化为主要目标的多功能经济区。 二、金融创新视角下的我国自贸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业务创新不足 目前,在我国保税区设立的金融机构在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 得益于 FTA 的制度优势。另一方面,他们经常遇到不符合现行规 定的情况。保税区金融机构如果不能有效突破业务授权,就很难 及时将客户需求转化为金融产品和服务,从而影响创新绩效。 (二)金融创新外部环境缺乏 由于缺乏与金融业务相关的中介服务,金融创新很难获得 外部支持,特别是在咨询、评估、信用报告、技术测试、安全 认证等重要领域。 (三)自贸区业务管理经验缺乏 在保税区实施境内关外政策和商业银行进入保税区意味着 进入一个新的市场。虽然我国的一些商业银行也有一些国际业 务, 但它们的业务规模很小, 在整个业务中所占的比例也很小。 (四)金融机构相对缺少 与其他处于建立自由贸易协定初期阶段的国家一样,中国 的自由贸易协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但也存在金融机构较少、 贸易伙伴缺乏等问题,通过区域市场自筹资金更加困难。整合 海外市场资金是一项新业务,在寻找竞争对手、定价和时机方 面都存在困难。 三、金融创新视角下的我国自贸区建设事物改进策略 (一)依据企业需求变化进行金融创新 随着保税区政策的不断创新,自由贸易协定在连接国内外 市场和对接国际规则方面的独特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企业 定居或通过自由贸易协定。园区内所有的企业都有“走出去” 和“深入参与”。迫切需要国际合作。基于金融政策的开拓性 和实验性,金融机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制度创新、服务 创新和产品创新。 在跨境贸易中, 金融部门需要提供诸如信用证、 保理和金融资产交易等金融服务,以支持证券化。在跨境投融 资方面,金融业要为企业提供自由贸易账户,促进外商投资。 在跨境资本管理中,为了更好地规避外汇资金风险,降低企业 融资成本,地方金融机构和企业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向海外借入 人民币。在资产配置方面,加强与境外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 为本地企业或合格个人提供各种海外投资服务,实现国内外资 产的全面配置。 (二)围绕商贸物流领域进行金融创新 金融机构,特别是地方商业银行,可以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合 作,深入参与采购配送企业的物流业务,对企业的供应链进行干 预,创新物流金融服务平台和产品,为企业提供融资确认。不同 类型的物流金融服务,如仓库,导致了供应链金融和贸易金融的 创新和发展。以产业链为服务对象,核心客户将重点关注行业上 下游客户的融资需求,利用大数据和新的网络技术开发创新的应 收和应付款融资产品,特别是促进融资租赁保理业务创新。 (三)大力引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 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尤其是高端创新人才 . 首 先,要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制定人才引进计划。一方面要掌握 国内人才需求信息,发现人才需求不足;另一方面要掌握国内 外人力资源信息,统筹规划,提高工作效率。二是优化软硬件 条件,在软硬件环境中引进优秀人才,吸引人才聚集,为人才 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第三,加强人才引进,为 国内外人才在中国工作提供公平稳定的环境,根据国际惯例制 定人才引进政策和法规,维护双方的权益。最后,在引进人才 的过程中,要培养国内人才,建立更多的科研机构和孵化器, 汇集相关人员、财力和物力,形成一定规模的人才培养园,充 分发挥群体效应。 (四)依托“一带一路”进行金融创新 支持金融创新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条件。“一带 一路”建设既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又是产业与社会民生互联互 通。要以多种方式提供金融创新支持。一是依托自贸区,推进流 通投资国际化和贸易便利化,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互联 互通。二是为“一带一路倡议”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揽子金融创 新服务。通过创新的金融服务模式和产品,为航空设备、船舶、 工业设备、建筑设备等提供金融租赁服务,向“一带一路倡议” 沿线的国家和地区提供援助。三是通过金融创新,通过融资租赁 等金融服务,加强金融参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重大项目, 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通商畅通提供坚实的财政支持。 四、结论 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也是中 国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大力建设自由贸易区将成为推动 国家金融改革和创新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 梁承寰,贺新然 . 金融创新视角下的河南自贸区建设 问题研究 [J]. 征信,2018,36(10):91-94. [2] 刘佳 .TPP 视阈下中国自贸区金融开放与创新研究 [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3]罗静静.金融生态视角下横琴自贸区金融创新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5):62-63. [4] 张柯 . 我国自贸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模式研究 [J]. 改 革与战略,2017(07):99-101.
2020.06 市场与监管 5 当代国际贸易规则的生态化转向及其应对 策略 杨 丹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备受瞩目的问题。 因为早期的经济发展是通过牺牲生态环境资源来实现的, 地球的生态环境资源已近枯竭,此后环保的生态理念进入了国际贸易,并席卷了全世界。本文从国际贸易规则生态化的角度出发, 探讨了国际贸易规则生态化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国际贸易规则;生态化转向;应对策略 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世界各国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 弊端。由于经济发展与环境息息相关,生态发展的概念在国际 贸易中被提出。它不是以追求贸易市场的利益为最终目标,而 是以绿色生产消费和环境保护为第一要务。在国际贸易规则生 态化的基础上,各国经济也开始向生态经济转型。这一理念带 来的挑战和应对策略是国家政府高度关注的大问题。 1. 当代国际贸易规则的生态化转向理念 国际贸易规则的生态化主要是由一些环保组织和相关环保 企业提出并一步步推动的。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国家政府和 社会人民都是更加注重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经济促进同时附 带的一系列问题。例如,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的生态破坏, 严重的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 高度警惕, 因为他们已经给我们生活的地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一些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国家率先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将 其提上议程,将环境保护意识纳入国际贸易规则,制定出环境 保护目标及对象,来缓解已经很严重的生态问题,促进世界各 国共同保护。 总之, 随着实际运用中环境贸易政策的不断更新, 国际贸易规则的生态绩效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1]。与此同时,以 生态和环境保护为幌子的新型贸易保护主义也在肆意滋长,导 致国际贸易纠纷越来越多, 对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2. 国际贸易规则的生态化转向对各国家的影响 随着当代国际贸易规则的生态化,它给各国带来了机遇和 挑战, 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甚至与某些国家的传统观念背道而驰。 由此可见, 国际贸易规则的生态转型对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影响。 对各国的共同好处和坏处如下。 2.1 贸易规则的人文关怀凸显 当代国际贸易规则的生态化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其中之一就是贸易规则下的人文结合。生态与人的结合主要指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注重社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地综合发展。例如,在国际 贸易规则中制定了环境技术标准等一系列环境保护制度,体现 了国际社会对贸易规则向人文关怀的生态化转变的密切关注。 2.2 各国家涉及领域扩大 新时代的国际贸易规则,其条款和标准涉及边境市场开放 领域,与传统的全球贸易自由化不同,新规则对各国的贸易出 口产生一定的影响。正是由于新的国际贸易规则,国际社会出 现了基于环境生态和人类健康的贸易壁垒,给各国政府带来了 重大挑战。以至于各国家不能仅关注经济利益,必须涉及一些 事物的方方面面。例如,荷兰政府规定,所有的啤酒和饮料都 应该用可回收的容器包装,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又使资源得到 再利用 [2]。这就是新的国际贸易规则下生态转向所造成的绿色 贸易壁垒,它要求国家或企业考虑各个领域。 2.3 各国家冲突加剧 国际贸易规则的生态化导致各国对商品出口设置了绿色壁 垒,这必然导致各国之间的贸易冲突和政府间的竞争。传统的 国际贸易规则下, 通常是由发达国家主导, 再由发展中国家加入, 形成国际社会的多边规则,新的国际贸易规则是相同的,由欧 美发达国家主导。 然而, 欧美发达国家由于技术和经济上的优势, 主动出击,发展中国家被动接受,使得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差距 越来越大,导致国家之间的冲突加剧。 3. 我国对国际贸易规则生态化转向下的应对方法 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对外贸易在世界上遥遥 领先。然而,国际贸易规则的生态转型仍给中国带来了不小的 冲击,使我们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对外贸易环境。因此,我们要 在生态国际贸易的基础上,高瞻远瞩,紧抓生态国际贸易带来 的机遇,积极应对新的挑战,增强我国的外贸实力。以下是我 国应对国际贸易生态化的对策。 3.1 顺应国际生态发展趋势 国际贸易规则生态化已成为全球经济形势发展的趋势。中 国必须顺势而为,跟上国际生态发展潮流。我国必须改变传统 的经济发展模式,坚持将生态与经济有机结合。国家参与制定 相应的生态保护标准,决心为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创造自身 优势,提高国家经济核心竞争力。 3.2 加强技术研究 加强技术研究是突破新规则下贸易壁垒的关键。绿色壁垒 出现后,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贸易,借助绿色壁垒制定苛刻 的环境保护标准, 以达到外国商品无法进入本国的目的。 因此, 中国应加强技术研发,使其产品达到甚至超越当前的要求,突 破绿色壁垒的限制。 3.3 开展循环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粗放型和资源 消耗型。这种大生产、大消费、大排放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 不能满足国际贸易生态转型的需要。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 式不仅导致了现有能源和资源的过度耗损,也使我国的可持续 发展能力不断降低。还使得中国外贸行业部分产业在当代低碳 竞争中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竞争压力。因此,在新的国际规则下, 我们把发展循环经济提上了议程,以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 要求 [3]。使用海外环保标准开展清洁生产和对外贸易的绿色环保 产品,并扩大绿色和低碳产品的出口,不仅使我们能够突破绿色 壁垒限制,也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和提高中国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率。我们只有依据生态工业的发展模式,将生态化理念贯穿到产 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和报废处理等整个生命周期中,才能打造 出具有自主品牌的绿色低碳产品,才能增强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 市场上的生态竞争力,才能不断开拓出口市场的新局面。 4. 结语 当代国际贸易规则的生态化虽然给世界各国的发展带来了一 定的挑战,但从长远看,它给我们的生活和地球带来的是巨大的利 益。它向我们传达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让我们了 解到国际贸易规则生态化的好处, 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张晨曦 . 国际贸易规则视角下低碳经济对我国对外贸 易的影响 [J]. 青春岁月 ,2019,(31):244. [2] 曹姝颖 . 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及中国的对 策 [J]. 新商务周刊 ,2019,(24):19-20. [3] 李杉 . 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新发展趋势和中国外资法 [J]. 新东方 ,2019,(5):56-60.
经济管理 >> 6 证券市场互联网大数据的分类及影响 陈六均 中山证券广州分公司 摘要 :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 更多人愿意将自己的闲置资金投入证券市场, 以期获得收益。 然而,受到互联网大数据的影响,证券市场呈现出非常大的变化,给我国金融行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分 析了证券市场互联网大数据的分类及影响。 关键词:证券市场;互联网;大数据 时至今日,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必不 可少的工具,也给证券市场的发展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如何充 分了解影响证券市场的主要数据信息类型,并明确其所带来的 影响,促进证券市场的优化发展,值得我们深思。 1. 影响证券市场的主要数据信息类型 我们可以将数据划分成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两种。 其中,前者指的是可以通过关系型数据库进行表示与存储的数 据,而后者指的是不能通过数据库二维逻辑进行表示的数据, 主要包括各种图片、音视频、文本以及 HTML 等。互联网大数 据中有非常多的非结构化数据。笔者认为,与证券市场直接相 关的互联网大数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1 论坛数据 金融论坛属于为市场参与者所提供, 具有信息搜索与交流、 观点发表功能的平台。比如,在股票论坛中,人们发表自己的 观点不会受到字数方面的限制,一般结合讨论主题或者公司特 征针对板块加以分类。以此为基础,投资者能够快速获得资本 市场的最新信息,了解目前社会关注范围最广的上市公司,明 确广大投资者对于个股形成的评价及预测,对各自所掌握信息 进行深入交流之后产生全新数据或者信息。 1.2 社交媒体数据 社交媒体属于 Web2.0 时代的产物,主要包括微博、博客以 及 Facebook 等社交软件,所有用户都可在社交软件上针对某个 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相互讨论,继而生成社交媒体数据。 相比之下,社交媒体数据显得更加短小而零散,并未形成系统 分类。然而,社交的用户数量却远远超过金融论坛,人们进行 信息发布也比较方便,所以信息传播具有速度快和时效性强等 特征,更能引发投资者的关注。 1.3 搜索引擎数据 所谓搜索引擎数据,指的是投资者通过搜索引擎在某个时 段针对某些关键词进行搜索的数量。世界上最著名的搜索引擎 为谷歌搜索,而国内数据量最大的则是百度搜索。搜索引擎当 中的数据可以直接反映出用户的实际需求,从而渗透出广大用 户的关注点与意图。针对谷歌或百度搜索指数进行分析,以此 为依据统计关键词的搜索频率,能够有效分析某一公司或者事 件受到投资者群体关注的具体程度。 2. 互联网大数据对于投资者行为的影响 对于证券市场来说,互联网数据会对其形成多方面影响, 而最为直接也是影响范围最广的是投资者行为。有效市场假说 提出:倘若市场强劲且高效,则股票价格能够反映出投资者所 获全部信息, 股票实际价格会依据信息的变化立即调整。 然而, 有效市场假说成立的条件是投资者绝对理性,一切以利润最大 化为核心。 但是, 历史证明理性投资者假说与现实情况并不相符。 互联网大数据对于投资者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投资者情绪 针对投资者情绪加以研究,其主要目的是分析和判断投资 者行为,为相关决策及政策制定形成一定指导作用。 2.1.1 增加影响投资者情绪的信息量 以往,投资者情绪的产生通常是由于传统媒介的作用,投 资者可以利用新闻媒体、股票软件以及上市公司公告等方式获 得资本市场信息,但是这些媒介对于信息的传递速度一致性较 差。这也导致投资者情绪产生具有一定滞后性,对于投资行为 所形成的影响相对较弱。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投资者 信息获取的媒介门类繁多,信息传递速度也呈现出质的飞跃, 媒体间相互影响的效果也逐渐增强,一个新闻事件可以在短时 间之内引发全社会的反应。 加之羊群效应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 投资者的情绪将会被无限放大,对投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也将 更加强烈。 2.1.2 改变投资者情绪量化方式 投资者情绪属于一种很难被量化处理的抽象变量,以往用 于对投资者情绪进行度量的指标主要包括 : ①针对投资者 “心理” 进行直接衡量的情绪指数,比如各种机构所编制的投资者信心 指数、 消费者信心指数等;②以资本市场中的客观数据为基础, 针对投资者情绪进行间接衡量的代理指标,比如换手率、成交 量以及 IPO 首日收益率等。然而,这些传统指标在时间维度上 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同时存在信息损失方面的危险。由于互联 网媒体的发展,使传统方法很难实现对投资者情绪度量的客观 性与准确性。以网络大数据为支撑针对投资者情绪进行研究, 能够有效规避传统方法存在的缺陷,实现对投资行为更加准确 而快速的预测。 2.2 投资者关注 所谓投资者关注,指的是投资者针对与投资标的有关的一 些特定事件曝光所展现的关注行为及关注程度。证券市场中融 合了大量繁杂的信息, 相关研究显示:唯有引发投资者的兴趣, 被投资者所吸收信息才具有产生价值的作用,才能实现在具体 产品价格中的反映。互联网大数据对于投资者关注所形成的影 响主要体现在: 2.2.1 丰富投资者关注信息来源 互联网的出现与高速发展使信息量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 这也导致投资者可以直接进行关注的信息更多,其关注程度有 可能呈现为顺势增加。然而,有限关注理论提出:虽然信息量 大幅增加,但是主体时间和精力没能显著增加,投资者关注便
封面
共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