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搜索
2 经济管理 1 关于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凌玮鸿 2 “十三五”县域经济稳中求进 改革创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冯潇颖 3 基于节约型视角下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研究/高 洋 4 从天生国际化视角认识中小企业出口特有优势/侯星瀚 5 试论数字货币发行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胡 杨 6 数字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逻辑梳理/潘晨露 7 基于公共选择理论我国政府财政决策的思考/曹亚琪 刘冰倩 8 内部控制——企业应对风险的有效武器/曹 毅 9 中概股私有化回归动因及风险分析/常军委 于梦楠 吕 素 10 后疫情时期发挥线上经济新动能的对策研究/陈 光 方 心 11 数字乡村助推农村数字金融的普惠发展 ——以高台县农户问卷调查为例/陈广龙 12 某镇安置房 6# 工程招标控制价编制研究 /陈永国 孙 洁 朱婷婷 13 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傅 琪 14 基于股市向上格局下的羊群效应分析 ——以高送转股票为例/高传君 15 对公共产品供给及财政改革的思考 ——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的研究/耿世豪 单倩倩 武媛媛 16 刍议公路养护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对策/郭春梅 17 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郭津艺 18 西部地区农村合作金融存在现实基础/侯 英 19 新时期加强物流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的有效措施研究/康小妮 20 浅析大数据时代的基层统计工作/刘 芳 21 大数据时代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转型方式研究/刘 新 22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影响的问题探讨/龙书哲 23 浅谈米其林餐厅利润率低于一般快餐的原因/罗梦月 24 电力行业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研究/毛可心 25 新时期企业成本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研究/唐艳春 26 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乡镇统计管理存在的困境与应对/陶晓芝 27 中小茶企成本核算问题研究 ——以鑫源茶厂为例/田微微 王 洋 王格菲 28 小微企业动产融资模式及制度设计初探 ——以 XX 市为例/田跃林 裴俊萍 赵 涛 29 工程项目招投标中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研究/万卫峰 30 基层审计机关如何推进公共投资审计转型发展/王彩绩 31 HC 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探讨/王建权 张艺婷 3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因素对中国 OFDI 的影响/王珊珊 33 基于经济学视角下仓储成本管控模式分析/王 哲 34 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价值探讨 /张 静 莫玉华 侯靖宇 35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风险管理/吴翘楚 36 央企全面风险管理与经济责任审计的整合/伍 婧 37 商品混凝土企业生产成本控制与管理探析/夏传坤 38 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协调分析/谢晶珍 39 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市场竞争力优化与对策分析/谢 淼 40 烟草经济新常态下卷烟品牌营销策略分析/徐 萌 41 建筑工程造价中概预算编制的重要性探析/曾冬美 42 大股东增持动因分析 ——以 W 公司为例/张兰月 43 投机行为与股价崩盘风险/张莹丽 44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股价崩盘风险/周 琪 45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方法研究/周 清 46 经济新常态发展对我国金融经济的影响/倪海燕 48 浅谈大数据分析技术在金融投资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曾 慧 姚晓旭 50 农村老年经济贫困致贫因素分析及其对策/暴彦文 51 新形势下房地产行业的税务工作思路/宁大芮 徐钰婷 53 审计与公共利益的现存关系/任 婧 55 泡泡玛特商业模式分析 ——基于商业模式画布/闫凯琪 刘 捷 57 内控视角下固定资产购置中的成本控制策略分析/姚 磊 58 事业单位内控机制建设与应用/张 桂 59 基层央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压力传导初探 /陈剑华 刘建军 闫胜伦 安晓华 张 蓓 61 世界水产经济现状及中国水产供应链应对策略研究/高 宇 62 关于地摊经济剩余崛起价值的调查/祝 锋 63 浅谈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成本控制/陈红瑛 65 公交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陈 黎 66 国家审计在国企对外贸易实施中的监督作用研究/邓荆楚 67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经济管理方法探讨/高精迪 69 浅谈税务筹划风险及其防范措施/郭妍伶 70 市场营销组合的相关研究/和梅敏 71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研究/胡 淑 73 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下的金融监管挑战/白 燕 74 互联网金融对保险合同制度适用的影响/解 玢 75 浅谈证券公司财富管理业务的转型路径/吴 桐 77 物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与措施研究/江来美 78 X 公司内部审计在公司风险管理中的运用研究/李文豪 79 互联网众筹平台信用风险及其监管研究/李 晓 81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家电业上市公司业绩分析/闵小雅 82 浅议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 ——以 BF 咖啡为例/王玢芬 83 探讨道路运输结构优化对运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王 娟 85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职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吴瑞龙 86 国家审计对精准脱贫政策执行的促进作用研究/余超婧 87 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思考/朱倩男 89 央行数字货币对第三方支付金融生态位的影响/祁筱晶 90 金融素养与金融扶贫的关系研究 ——基于云南涉藏地区农户调查/孙红梅 92 家具 O2O 营销模式对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影响/陈 旭 93 金融危机中利率互换估值与财务管理启示/杨滨如 谢雨杉 94 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会计师事务所视角/艾 青 96 互联网基建扩张对中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胡 露 98 非居民企业间接股权转让应纳税所得探讨/朱 明 101 金融科技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所受影响分析/苗珍珍 102 我国 AH 股价差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魏 静 103 经济发展论/谢绍贵 105 政策性金融对服务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 ——以湛江市农发行为例/林 晖 财务金融 108 浅析高校财务出纳工作在新时期的转变意义/丁瀚睿 109 试论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改革/李月莹 110 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 进 111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以 A 公司为例/钟沁耘 112 商业银行 IPO 审计风险及防范措施/陈 曦 113 关于加强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研究/范继义 114 浅谈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 钦 115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绿色金融政策及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 路径探索/方 芳 116 新形势下农村财务管理的突出问题及完善对策/高永玲 117 试谈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何佳黛 118 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的探讨/胡慧萍 119 军队会计内部控制的问题及策略分析/黄 丹 120 基于乡村振兴探索农商银行服务供给提质增效/兰 鑫 121 税收筹划在产业园区开发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刘 璐 122 会计电算化视域下税务审计现状及解决方法探究/吕 波 123 浅谈新收入准则对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影响 /孟占伟 124 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彭 浩 125 新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路径探讨/齐永花 CONTENTS 目录 2022年1月 全科互知
3 126 电网集体企业后勤保障新模式下财务管控新思路/钱丽娜 127 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控制研究/阮 威 128 股份制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与业务创新/孙艳霞 129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国有银行发展策略 /唐文荣 刘 惠 130 存款保险制度对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的影响分析/王 林 131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由核算型向决策型转变探讨/王 敏 132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研究/闫雪琼 133 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研究/张 璐 134 新金融工具准则对银行会计与金融统计的影响/周慧立 135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困难及对策/邹 淇 136 浅谈中学食堂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郝庆兰 138 法务会计在税务筹划中的应用浅析/赵亚娟 139 浅谈法务会计在查账征收中的反舞弊作用/张 欣 140 人工智能时代企业财务会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李 燕 141 企业财务会计与内部审计的融合性研究/赵 信 142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务渗透与银行对策研究/高 陆 144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与银行应对措施 ——以余额宝为例/李琳伟 145 上市公司财务问题研究 ——以 KM 集团为例/孙 菁 146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 ZN 银行为例/王姝懿 148 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分析/王文肖 149 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金融投资风险及其措施/王 燕 150 基于内部控制角度分析獐子岛财务危机/闫佩佩 152 浅议越南工程项目财务税收管理/李 苗 涂本权 153 新常态下规避企业财务风险若干问题的思考/张卫玲 154 论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应对/张跃林 156 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及对策浅析/左相印 157 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周 容 158 关于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商誉的会计后续计量的 几点思考/苏 擎 161 高等学校财务内部控制问题探究/张 进 162 电力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与工程财务管理分析/潘月珍 163 论企业采购和财务的融合管理/田福鑫 164 基于哈佛分析模型下的江淮汽车财务分析/龚福伟 165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以中国 32 个上市商业银行为例/钟 倩 166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度量/黄 茜 企业文化 167 人事科企业医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探讨/黎柳麟 168 人才盘点在组织与人才发展过程的探索应用/梁钧怡 169 新经济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战略特征/林 娟 170 企业管理中管理经济学的应用探究/林恺东 171 烟草商业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要点分析/莫桂华 172 以网络经济为背景谈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商 倩 173 离退休人员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分析/辛 亮 174 浅谈如何提升国有企业干部队伍执行力/程 杰 175 论如何在企业治安保卫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樊 洁 176 关于劳务派遣中同工同酬问题的思考/范红霞 177 提升小型企业管理水平的几点思考/范路鹏 178 “就业难”与中小微企业“用工难”并存有关情况分析/官 婧 179 人力资源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分析/韩 颖 180 企业员工激励机制与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江春梅 王 琴 施昀昀 王皓婷 181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管理模式分析/靳梓霄 骆朋婷 田仕祥 182 探究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背景下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党建 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刘灌花 183 关于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思考/马苏琳 184 新时期国企干部考核机制的发展趋势与探索/秦 涛 185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组织文化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史俊亮 186 关于弘扬三种精神,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的思考 /史锡洁 187 民营企业员工流动剖析及对策/王萍萍 陈璐爽 188 政府部门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与经济增长/武卫强 189 “双核四讲三突出”支部工作法在后勤服务部门的实践与 启示/许译文 190 事业单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薛 宁 191 新时期党建引领企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及对策探究/占雨帆 192 红色歌曲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张陈忠 193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运用/张 玲 194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周延红 195 基于领导力视角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究/陈筱艺 197 浅谈党的政治建设的三大逻辑/殷丽娟 199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境外用工法律风险与合规管理 /梁恩广 201 探讨关于公司法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葛乐福 202 社会保障视角下的薪酬激励机制/朱丽斌 203 对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探讨/刘春燕 204 发挥国企优势 勇当产改先锋 ——徐矿集团张双楼煤矿稳步推进产改工作出成效/丁志娟 206 大数据背景下的石化企业统计分析工作探究/查文圣 207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研究 ——以 KL 电梯为例/苗佳宁 208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分析 /王单单 210 企业重组改制后存续发展战略研究/吴迎新 211 试论基层事业单位在新常态下如何建设绩效管理体系提高 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张 沛 212 从经济角度论企业管理/黄兴燕 214 信息化视角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要素分析/周光彩 216 工资帽对职业团队运动的影响 ——以 NBA 为例/朱治铭 217 员工流失问题研究 ——以珠海市 X 商标代理有限公司为例/薛 龙 刘春凯 创新创业 219 盲盒行业的市场需求分析研究 探讨新创意形象 IP “I.U.WE”TOO 的可行性报告/ KWAN Carson 220 吉林省创新驱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于萌萌 221 泉州地区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及建议/曾 峰 222 凌源市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的改革创新对策 /韩金玉 223 论互联网时代的保险营销模式/蒋志雄 224 新常态下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困境与策略/李庚达 225 短视频的商业模式及疫情时期的创新升级分析 ——以“快手”为例/李佳桧 226 我国金融科技发展与监管研究/陆龙辉 乌嘉婧 227 基于 EVA 模型的电商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以亚马逊为例/罗杨羚 周 燕 228 后疫情时代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国际化经营策略研究 /齐晗毓 229 “互联网 +”对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模式影响研究/帖 征 230 锦州市金融发展创新路径研究/袁 迪 231 后疫情时代我国实体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策研究 /张丹丹 查晓芳 232 国内外市场结构理论发展浅析/张鹏林 233 企业成本费用优化的创新管理方案研究/邹华丽 234 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方向探讨/白昀禾 236 经济法环境下互联网金融模式风险监管探析/陈若佳 237 新时期学校财务管理创新问题研究/唐学红 238 企业软件项目管理的不足与应对措施/邹 瑞 239 对企业管理中的营销战略管理创新分析/邹卓言 241 新经济时代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几点创新/褚湘鸣 242 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难点与对策研究/周少卿 243 论述新时代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何以实现/施嘉铭 245 “李子柒”品牌中传统文化产品的营销策略分析/魏 莱 246 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综述/吴 磊 247 网红产品跨界营销的问题及策略研究/李天书 刘适语 250 金融支持促进技术创新的区域性差异研究/崔跃洲 251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新媒体运营分析/彭楚怡 252 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亚军 254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吕晓月 256 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及潜力的探索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徐鑫鑫 胡玉璐 姚治林 258 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杨晓梅 全科互知
4 教育研究 259 基于行为金融学对原油宝现象的分析 /邬子淳 林德伟 郭金钢 260 高校网络设计平台的创新思考 ——以百色学院为例/蔡明月 刘 赞 261 从影视作品浅析中西文化差异/陈 钻 262 对于高校班级学生干部管理带动班级管理的思考/焦 丽 263 论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李爱玲 264 交通职校“政产学研”融合发展与创新实践研究/李 菲 265 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培训课程体系构建 /李莎莎 史新宇 戴 晶 266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专业校企合作建设思考/林潮芬 267 关于基础会计技能优先教学法的研究/林少琼 268 基于易班平台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贺新宇 270 新形势下金融监管机制的研究/聂彤彤 271 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风险管理理论比较分析/侯 杨 273 新媒体时代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探究/常 峰 274 论心理学在情绪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姚 嵬 275 大数据背景下应用统计学的发展历程与教育现状/弭 俏 276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浅析/刘建云 277 新形势下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路探讨/陆 乐 278 在一带一路政策带领下德纯文化传媒工作室对留学生提供 服务和保障进行研究/马 爽 279 基于企业行走访结果对微电子学院本科生的毕业去向意愿的 研究与建议/钱俊帆 任堃昊 谭 昕 曹嘉伟 鲍承鸿 280 关于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探讨/熊章艳 281 浅析网络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张陈忠 282 “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阮国琳 284 高校教学楼管理制度对管理方法的影响/王瑞祥 286 基于行为金融学探讨青少年违法犯罪/蔡建阳 287 智能商业背景下《新零售全渠道营销实务》课程设计/冯一娜 288 高职院校教师激励约束机制研究/陈叶香 290 浅析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策略/孙 颖 291 智慧校友管理与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以四川大学电子校友卡系统为例/徐慧媛 罗 佳 293 线上课程教学大数据分析 ——以超星慕课平台为例/徐斯琪 李若冰 295 网红经济影响下青年大学生价值观走向的调查研究/赵安策 信息技术 297 电气工程自动化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研究/王建彬 298 借助大数据为济南市应急物资保障体系赋能/栾晶淇 高 红 299 关于网络安全检测中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分析/吴咏晔 300 测试系统电路板维修探讨/高 旭 301 基于物联网的统计大数据安全采集系统构建探索/周春艳 302 人工智能时代我国政府开放应急管理数据的应用研究/吕廉承 303 三轮全向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与实践/程晓峰 业界交流 305 重庆在加快构建内外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与路径 /彭登苹 306 论激励理论在检测企业管理中的运用研究/冯步安 307 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向项目运维服务延伸拓展研究/孙学文 308 分析化工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及策略方法/吴晓飞 309 大数据在完善济南市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孟祥瑞 高 红 310 LNG 与 CNG 加气站并存发展的分析与展望/张 霞 311 山东省应急物流体系建设优化路径/栾晶淇 高 红 312 绝对工作时间延长的博弈分析 ——雇员是怎样接受了加班/李金蔓 314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服务问题探究/龙运友 315 基层乡村干部的作用发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吴 枫 316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邹 俊 317 于欢案之法理分析 ——以社会学法学为视角/孙志敏 319 基于生态环保的景区现状分析与环境规划/高 路 320 基于矩阵式组织结构的烟草客户经理转型模式的实践路径 分析/刘静波 沈 剑 322 论房企自渠与分销渠道的利弊/贺 威 323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内涵及医院的实施路径/马 双 324 大数据背景下卷烟精准营销工作的开展对策/杨明伟 325 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发展趋势分析/刘 惠 326 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国际比较/刘 见 朱 莉 327 浅谈“厕所革命”与美丽乡村建设/陈 钻 328 关于企业集团内部私有化动因和效果的几点思考/董恩泽 329 顾客参与价值共创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张艳秀 330 中国城市外卖包装垃圾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素分析/黄灿杰 331 应用频振式杀虫灯和 LED 新光源杀虫灯防治果树病虫害技术 /霍淑君 332 防控果树病害的主要施肥灌水关键技术措施/ 孟凡恩 333 采购过程控制在物资库存管理中的重要性/杨钰荣 334 《行政执法中的枢纽——官民关系》/赵晓宇 廉馥烨 刘 畅 335 中小城镇发展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措施对策及建议/袁春晖 336 辽西地区朝阳市农机与农艺深度结合主要方式与途径/张万勇 337 凌源市林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措施对策/张亚男 338 电子烟在白俄罗斯的发展前景分析 ——以悦刻为例/尚文韬 339 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何丽羡 340 人事档案管理及其未来发展/连 静 341 商业外观多重法律保护之内容、期限和地域/郝志雯 342 嘉兴市补充医疗保险——大病无忧保调查研究 /鲍怡迪 钱姚瑶 朱佳仪 梁嘉磊 蒋赓辰 杨惠芳 343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相关问题研究/李胜希 344 基于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策略探析/王 芳 345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内部控制质量提升研究/王洪涛 346 新媒体背景下电视人的媒介素养分析/吴春春 348 人工智能带来的知识产权法律新问题/王 贤 349 《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实施衔接路径探究/吴鹏蔚 350 浅议互联网领域的美国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保护/熊 杰 351 婚姻法关于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分析/周晓玲 352 法务会计中鉴定意见的采信机制研究/柯毅茹 353 公司法中债权人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宁艳玲 354 公证中如何理解适用新物权法司法解释/昝祯媛 355 《电子商务法》对知识产权法的影响/张亚平 356 《物权法》与《婚姻法》在认定婚姻家庭财产中的适用问题 /赵 璐 357 后 TRIPs 时代下中国的立场与选择 ——以《反假冒协定》为考察对象/王 田 359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研究/陈镜雯 360 互联网 + 背景下的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模式探究/关兴洋 362 线上线下消费者行为差异的成因及对策分析/刘 杰 363 互联网公司职业倦怠现象的管理对策分析/马佳妮 364 电视真人秀中的明星形象建构文献综述/邢芷欣 366 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研究/朱梦单 367 加强瓶装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提升行业整体安全水平/孙 刚 368 基金锦标赛效应与橱窗粉饰行为的文献研究/刘 儒 370 浅谈抽逃出资民事法律责任追究难/曾李丽 371 项目管理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的应用研究/冯健一 372 救生消防设备与船舶滞留原因的关系/朱奇男 374 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住宿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刘谢源 周泽炯 375 基于国际经验的社区老年人地域综合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谢静静 王 芳 377 品牌社群体验设计的路径策略研究/王海军 李景磊 380 浅析企业高管声誉与企业并购的关系及对策/庞 稳 刘宝杉 382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建议/叶洁纯 383 浅析《民法典》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风险防范/李 扬 385 浅析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孙海洋 386 浅析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王 萍 387 论新媒体时代短视频新闻的制作与报道/薛冰希 389 自媒体对国际新闻报道的挑战及应对之策/张晓燕 390 长租公寓经营方式选择及整改建议/陈 晨 391 全年一次性奖金税务筹划/王玉娟 395 重庆市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实证分析 /何兴邦 高 婷 396 A 公司充电桩项目质量管理问题分析/汪 澄 397 基于我国疫情期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聚类分析/张 静 全科互知
2022.01 商业2.0 1 关于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凌玮鸿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供电局 摘要:我国电力行业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不断进步的同时,改善我国人们的生活品质。随着中国经济 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企业的作用更显得举足轻重。电力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为企业带来持续经济发展的 固定资产也是电力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固定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电力行业来说,固定资产更是必不可少 的, 而它又有着其独特的资产特点:数量多、 金额大、 种类繁杂、 覆盖面广、 更新迅速, 导致管理难度大, 核算与管理存在一定问题。 关键词: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我 国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近年来,国内政府出台了一 系列的政策加快电力企业改革力度和进程,但电力企业内部的 资产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 资产管理效率偏低, 资产核算不正确, 而且资产管理制度缺失。 1. 推进信息化管理,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电力企业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积极利用现代 化信息技术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对信息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完 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各项功能,系统要包含采购、使用、维护、 处置、报废等环节,各环节保证无缝衔接,固定资产购置完成 之后,将资产的各项信息录入信息系统,按月对新增固定资产 和已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财务部门根据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登 记信息并结合原始凭证进行账务处理并计提折旧。电力企业的 各个部门在调拨和置换固定资产时,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并 履行一定的审批程序,同时要把调拨和置换信息登记系统并及 时进行账务处理,要落实使用人的责任,使用人要对资产信息 的变化进行及时登记并确保资产的完整性。电力企业可以利用 信息系统的共享服务平台,向其他的电力企业共享闲置的固定 资产,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2. 完善制度建设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按 照政府会计制度规定,结合电力企业发展实际情况进行构建。 电力企业应建立本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主要包括总则、 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管理责任等部分。总则即为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概述;资产配置包含资产购置计划的申 报及审批、 资产购置预算的申请及审批、 入 (出) 库管理等内容; 资产使用包含计提折旧、科室调拨、出租出借、资产盘点等内 容;资产处置包含资产调拨、 出售、 置换、 捐赠、 报损、 报废等; 管理责任主要为使用科室、资产管理科室、账务管理科室的责 权划分。 3. 从多方位、多渠道入手,减少电力企业固定资产 闲置 首先, 要制定资产的空闲率, 在对固定资产进行处理之前, 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和审计人员进行评审,并与具体使用、采 购部门充分沟通,充分利用原闲置资产,审核通过以后在对其 进行处理。 对于已经处理的相关固定资产要保持持续全程跟踪, 一旦达不到预期目标或不能使用造成闲置,超过资产闲置率要 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确保企业的资源流向和使用都是合法合规 的,保证国家资产不受侵害。其次,对于已经处于闲置状态的 固定资产要进行专业的技术改造,增加老器械的新功能将其不 能够满足现在生产要求的问题解决掉。加强企业各个部门的协 调和配合,各部门之间要及时或者定期地进行有效沟通,对于 固定资产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对于处于闲置的固定资产进 行进一步的升级改造,在盘活固定资产方面有杰出贡献或者作 出重大努力的人员要给予一定激励政策,对基层员工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进行最大化的调动。 4. 优化完善资产的管理制度,制定相应奖惩机制 近年,电力企业设备逐步多样化,而且资产设备使用部门 比较分散,在电力企业就要制定三证一卡的管理机制。财务部 门有资产管理账务, 资产部门也有相应的资产管理账目和卡片, 而其资产使用部门有资产实物和管理卡片。电力企业根据资产 的类别来实现资产的科学归类,而且还要在电力企业内部落实 资产使用的责任制,由专人去看管这些大型电力设备,制定设 备的使用规章机制,并且还要进行设备技术档案,设备的使用 状况的报告机制。 5. 将风险特征数据化 , 以点带面突破难题 大数据分析技术可将已识别的风险点挖掘其数据特征 , 从 而实现通过非现场数据分析锁定批量风险点。过往固定资产审 计项目中 , 审计人员通过实地查看、对照凭证等方式发现单个固 定资产问题并不困难 , 但对于大型审计对象 , 如何实现全方位、 全覆盖的审计 , 在整体层面对问题金额或数量有准确的统计与定 性 , 是审计面临的难题。如对于大型电力企业 , 审计结论需确定 全国范围内全量数据 , 包括宗数、原值、面积等数据。如果利 用传统的实地查看方式 , 分布在各地理方位 , 通过实地查看状态 来确定全量数据将是难以想像。通过对现场查看已闲置状态设 备在系统中各项数据特征对比分析 , 可以初步确定网点层级的 闲置设备 , 其管理层级和使用机构一般为上级行综合管理部门 , 而正常使用的网点设备 , 其管理层级和使用机构则为本级机构。 因此对于全国网点层级闲置设备 , 通过识别其异常的管理层级和 使用机构的字段数据即可判断为闲置设备。在此基础上利用现 成数据实现闲置设备面积、原值汇总加和。对于分支行设备闲 置的判断 , 对超出面积大的机构可作为重点机构 , 进行有针对性 地核实。将已识别的风险特征数据化 , 从而实现全量分析 , 有效 解决由点至面的审计难题。 6. 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是需要多个部门 紧密联系,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素质,充分运用相关软件,科学 地对电力企业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让 基层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 李开永 . 固定资产折旧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J]. 大观周 刊 ,2013(10):335. [2] 牟雪娜 .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研究 [J]. 中国产 业 ,2010(9):65-66. [3] 何保东 .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J]. 经营管理者 ,2009(5):46-47.
经济管理 >> 2 “十三五” 县域经济稳中求进 改革创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冯潇颖 山西省孝义市统计局 “十三五”时期,是孝义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始终坚持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党的 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戮力攻坚, 顽强拼搏, 战胜了诸多困难和风险, 全市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新动能加快成长,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不断增强,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夯实了基础,为奋力 开启孝义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经济总量稳中有增。2020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12.8 亿元,总量排名位居吕梁市第一,是 2015 年地区生产总值的 1.1 倍。其中,第一产业完成 7.8 亿元;第二产业完成 190.5 亿元; 第三产业完成 114.4 亿元,是 2015 年的 1.2 倍。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十二五”末,孝义市三次产业比例 为 3.3:65.6:31.1,2020 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 2.5:60.9: 36.6,与“十二五”末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0.8 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比重下降 4.7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 5.5 个百分 点。 财政实力稳步增强。五年来,全市财政实力显著增强,民 生保障力度加大,支持经济转型发展作用凸显。全市财政总收 入由 2015 年的 45.7 亿元提高到 2020 年的 54.3 亿元,公共财政 预算收入由 2015 年的 18.2 亿元提高到 2020 年的 27.1 亿元,总 量排名位居吕梁市第一。 二、调结构促转型,工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增强 “十三五”期间,压减焦化产能 451 万吨,淘汰煤炭洗选 产能 7170 万吨、煤电机组 2.4 万千瓦。整合煤矿产能逐步释放, 先进产能占比达到 87.5%。焦化行业在全省率先全面进入大型 现代焦炉时代,产能达到 1696 万吨;氧化铝建成产能达到 760 万吨。2020 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 2.6%,全市 19 个 行业大类中,有 10 个行业增加值实现了正增长,增长面达到 52.6%。煤焦铝三大主导行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为 86.5%,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 2.6 个百分点, 三、投资结构持续优化,项目建设助推转型 “十三五”期间,全市狠抓转型项目投资,加大基础设 施和省市重点工程投资力度,2020 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18.1 亿元,占吕梁市投资比重 20.6%。与“十二五”末相比, 10 亿元以上项目由 10 个增加到 13 个,投资占比从 25.7% 增 长到 50.4%;5-10 亿元项目由 12 个减少到 11 个,投资占比从 12.5% 增长到 16.7%;1-5 亿元由 48 个减少到 37 个,投资占比 从 32.9% 回落到 20.2%;5000 万 -1 亿元项目由 65 个减少到 16 个, 投资占比从 17.2% 回落到 3.6%;5000 万以下项目由 109 个增加 到 112 个,投资占比从 11.7% 回落到 9.1%。投资的增长拉动了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求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四、服务业蓬勃发展,实现百亿元新突破 “十三五”期间,全市服务业发展进程加快,第三产业增 加值从 2015 年的 91.8 亿元增加到 2020 年的 114.4 亿元,其中: 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从 16.2 亿元增加到 17.1 亿元,交通运输、 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从 25.7 亿元增加到 29.9 亿元,住宿和餐饮 业增加值从 4.2 亿元增加到 4.7 亿元,金融业增加值从 11.6 亿元 增加到 16.5 亿元,房地产业增加值从 6.7 亿元增加到 11.1 亿元。 五、破难题优管理,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十三五”期间,孝义市城区规划面积拓展到 62 平方公 里,城镇化率达到 70%。市民服务中心、天福广场、万达广场 等一批地标性项目相继建成。城市道路里程达到 234.2 公里,较 “十二五”末增加 15.1%。城市排水管网达到 395.3 公里,生活 污水收集率达到 95% 以上。成功打造 6 个省级、21 个吕梁市级 美丽宜居示范村。先后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全国 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山西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山 西省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等称号。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社 区服务标准化、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胜溪新村美丽乡村标 准化等通过国家验收,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基 础教育综合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等 12 项国家级试点工作受到国务院及有关部委通报表扬。 六、解民愁化民忧,群众幸福感显著提升 “十三五”期间,财政累计民生支出 128.8 亿元,年均增 长 7.9%。完成 6.6 万户清洁取暖改造,实施 7 镇 43 村采煤沉陷 区综合治理整村搬迁安置,6 个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建成安 置房 3234 套。新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 30 所,中、高考成 绩稳居吕梁第一,清华北大连续五年榜上有名,基础教育迈入 全国第一方阵, 同时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国家卫生城市, 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城乡公共文化体系更加完善, 2020 年全面小康指数位列全国县级第 67 名。 七、纵深推进综合改革,一枚印章管审批得到实现 “十三五”期间,高标准推进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 累计赋权 177 项。纵深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实施 10 项 重大改革、20 项重大事项、5 项重大攻关和 20 项重大项目清单。 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全面完成,1.45 万国企退休人 员实现社会化管理。“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实质性落地。巩 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 股权抵押贷款实现零突破, 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 5 万元以上。成功争取财政部 隐性债务化解试点,获得再融资债券 37 亿元。 整体来看, “十三五” 期间, 面对国内外复杂变化的发展环境, 特别是 2020 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影响,孝义市上下齐心协力, 顶住了各种市场冲击,全市经济稳中有增、稳中向好的基本面 没有改变。2021 年开启了“十四五”新征程,是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之年,我们将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扎 实做好应对措施和解决办法, 抓好 “改革” “创新” “转型” “升 级”“发展”这些关键词,在孝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脚踏实地加油干,为建设现代化新孝义趟出一条新路。 作者简介:冯潇颖(1978.9-),女,籍贯:山西省孝义市, 单位名称:(到省市邮编)山西省孝义市统计局,学历 / 职称: 本科 中级统计师,研究方向:经济统计。
2022.01 商业2.0 3 基于节约型视角下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 研究 高 洋 莒南县园林环卫保障服务中心 摘要:新时期我国进行节约型社会建设时,应当基于节约型视角,对绿色财政税收政策进行不断完善优化,发挥出绿色财政税收政 策的社会价值。本文基于节约型视角,对我国绿色财政税收政策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节约型视角;绿色财政税收;工作分析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为不断提升社会资源 的整体利用水平,应当不断健全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推动我国 节约型社会建设,为社会主义强国建设铺垫基石,不断提升人 民的幸福指数,实现国家的战略发展目标。 一、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剖析 通过对我国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进行分析可知,由于多种 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机制存在不足,如在 绿色财政税收政策落实过程中,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持与保 护,影响到财政税收扶持政策的落实效果。与此同时,在节约 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由于节约资源的具体标准不明、财政税收 政策的奖惩指标不明,给我国绿色财政税收政策落实造成很大 不便 [1]。 二、基于节约型视角下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探讨 (一)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笔者认为,在建构节约型社会时,为实现预期工作目标, 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避免在 实际资源循环利用过程中,由于财政支持力度不足,使得资源 循环体系运行受阻。为此,在节约型视角下,国家相关部门应 当尝试建构专项的财政拨款机制,建构现代化完善的绿色财政 税收划分制度,以确保财政拨款能够落实到位。在今后相关政 策制定过程中,应当将绿色发展的财政税收支持政策作为主要 发展方向, 并不断对其政策进行完善优化, 提高财政扶持力度。 在财政扶持背景下,可持续不断地推动节能型社会建设, 避免出现资金断流问题。与此同时,在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 为保证相关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应当基于各级部门的 工作范畴,对财政扶持政策进行不断细化,使得财政扶持计划 的可操作性得到有效提升, 如相关绿色节能型产品研发的支持, 为企业营造很好的研发环境,持续推动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步 伐。 (二)科学管理生产负责 节约型社会建设过程中,为保证相关产品生产的安全性与 节约性,应当突出政府与企业的监督主体责任,实现对相关产 品产生的全面监督与管理,保证产品绿色节能环保生产制造, 避免对周年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具体工作开展阶段,为使 得产品产生的能耗得到有效控制,应当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对 原材料进行合理加工,提高材料的综合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 的产生,并保证产品生产的质量与安全。鉴于现代工业生产的 特殊性,多数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都将产生一定的废弃物。 为避免废弃物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必须根据废弃物的相 关特性,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尽量对废弃物进行科学有效 的回收利用,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三)提高政府认知 为实现“碳中和”的战略发展目标,我国需要全力建设节 约型社会, 提高社会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 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 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保证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可行 性,应当不断推动绿色税收政策的落实。笔者认为,在相关工 作开展过程中,应当统一政府部门的工作认知,对资源节约利 用起到一定的重视,主动探索相关工作开展路径,保证节约型 社会建设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2]。 在各级政府的认知得到有效统一后,将不断推动财政税收 政策,与其他相关扶持政策的契合,保证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效 性与可行性。为保障绿色财政税收政策落实前,应当对相关的 配套政策与运行体系进行完善优化,以保证后续相关工作开展 的可行性。 鉴于节约型社会建设工作开展的特殊性,为实现预期工作 开展目标,必须坚持政府部门的统一领导,发挥出政府部门的 协调管理作用,实现对我国社会环境、生态保护、资源规划工 作的有效推动,建构可持续绿色发展的社会模式。 (四)引领民众合理消费 民众的消费理念与消费价值观,将直接决定我国节约型社 会建设工作的开展可行性。若民众没有产生勤俭节约的意识形 态,在资源利用时出现浪费挥霍,将对节约型社会的建设造成 巨大阻碍。为此,在我国进行节约型社会建设时,应当不断引 领民众的消费理念与消费价值观,使得民众的节约意识不断强 化,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严以律己、从我做起,保证资源的合理 利用,不浪费社会资源。如国家政府提倡“光盘行动”,引领 民众反对挥霍浪费行为。 (五)完善绿色税收制度 为不断提升我国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应用可行性,应当对 相关政策与制度进行完善优化, 并在实施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时, 制定科学合理的支持政策。在科学严谨的政策制度保护下,发 挥出财政税收政策的社会效力,为我国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提供 助推力。为保证税收扶持工作开展的长效性,应当契合我国的 战略部署规划,制定科学严谨的财政税收政策,保证相关政策 得到及时的更新与完善。 三、结束语 综上,笔者基于节约型社会建设视角,对我国绿色财政税 收政策的完善路径进行分析。通过文中论述可知,新时期社会 发展背景下,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政府部门应 当不断完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与相关法律法规,推动我国节约 型社会的可持续建设。 参考文献: [1] 谭建锦 . 基于节约型视角下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 [J]. 财会学习 ,2021(06):137-138. [2] 季红群 . 基于节约型视角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探讨 [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07):149-150.
经济管理 >> 4 从天生国际化视角认识中小企业出口特有 优势 侯星瀚 兰州财经大学 摘要:根据经典的企业竞争力理论,中小企业相比具有品牌知名度的大企业面临较大资源约束,且在国际竞争中抗风险能力 较弱。但现实中不乏出口活力高且国际化经营绩效好的中小企业,在高技术领域尤其活跃。学界常以“天生国际化”理论来作为认 识中小企业这种经营模式的特有视角。本文从“天生国际化”视角入手,分析该类企业特有的出口动因、发展优势和经营绩效影响 因素,揭示中小企业出口与国际化的特有发展,最后结合中国现状对促进本土中小企业的发展作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天生国际化;中小企业;出口竞争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国际上出现了许多从成立之初或 成立不久(通常 2 -3 年)就开展国际化活动的中小企业,通常 称为天生的国际企业现象,传统的国际化成长渐进理论很难解 释此类现象。盖瑞 ? 奈特把这种企业称为“天生的国际企业”, 并定义为:一个从成立之初就从国际市场的销售中寻求相当部 分收入的企业,这类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特征是从成立伊始 就有很强的国际视野,国际化经营方式区别于现有国际化阶段 的经典理论。 “天生国际化”理论是对中小企业出口竞争优势的一个理 论视角。与规模更大的历史悠久的大牌企业相比,天生国际化 企业的后发竞争优势非常强,其形成与发展体现了一种区别于 传统理论的企业盈利和快速增长模式,对于解读一国出口竞争 力有重要意义。 一、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动因及出口绩效影响因素 1. 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动因 关于天生国际企业的形成动因,大都是企业资源禀赋、外 部市场机遇、技术进步、国际业务经验和人才几个方面,强调 企业拥有更多资源、更密集的信息和联系网络、以及高水平管 理知识等。 从微观视角出发, 企业家的国际视野识别能力、 管理能力、 年龄对于企业的国际化很重要。企业家的网络关系、国际市场 知识同样会显著地影响企业采取国际经营行为的决策,而国外 销售或服务经验是促成企业出口的关键影响因素。中小企业要 成为成功的出口商,所需的资源以无形资源为主,包括结构资 本(技术、组织、关系)和人力资本(企业家、创业团队)等, 而来自企业自身经营能力的约束性微观条件则包括针对特定目 标市场的知识管理和学习过程、核心竞争力的发掘策略、国际 化路线以及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这些因素作用于企业的持续 竞争优势。同时还有来自企业外部环境的因素则包括行业竞争 环境、地理因素、跨国流通网络基础设施水平等。 不同于大企业的国际经营策略,中小企业国际化的一个特 殊性在于目标市场的不同,经济活动中的“新市场”对于中小 企业具有特殊意义,其中典型的就是“小众市场”,开发和深 耕小众市场是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常见动因。天生国际化企业不 是偶然现象,而且天生国际化企业中很重要的一个类型是知识 密集型天生国际化企业,即由于新技术重大突破而诞生的一批 天生国际化企业。 2. 天生国际化企业出口绩效影响因素 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出口绩效与企业知识强度、国际经验、 社交网络、营销能力和企业战略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具有国 际经验的管理团队更倾向于发展国外战略合作伙伴,并且在成 立后更快开展国外销售,这些经营行为是典型的国际化经营的 表现。企业国际化经营历史与知识强度高低和企业的出口收益 增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较早地谋求国际市场经营将带来更 突出的创业行为,并表现为更快的增长优势。企业的社交网络 能力对企业识别和开发国际市场机会非常重要。社交网络是帮 助中小企业更快、更有效地走向国际化的手段,而社交网络能 力是影响企业出口增长和盈利增长的正向调节因素,尤其对于 晚期天生国际化类型的企业而言,社交网络能力可以抵消企业 因为国际市场知识水平不足而对出口绩效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我国中小企业的出口竞争优势及发展 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伴随着中国高技术领域 创新创业进程的推进,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在新兴技术研发与 服务领域非常活跃, 并高度集中于深圳、 上海的高技术产业园区。 其中的领先型企业因为在国际市场上有优良的业绩,出口竞争 力超过经营多年的大企业,成为行业龙头企业,而被冠以“独 角兽”称号。其中代表性企业包括鹏鼎控股(印制电路板市场 占有率全球第一)、长虹华意(冰箱压缩机市场占有率全球第 一)、诚志股份(低端 TN、STN 液晶材料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和比亚迪电池(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发 展潜力巨大,但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所以对于技术密集型 中小企业来说,在“产 - 研 - 销”网络建设上需要技术创新能力 的有效推动。同时在政策扶持方面,我国设立了各类针对中小 企业发展的财政性专项资金和多项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 尤其是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其着眼点在于给予中小企业更加公 平的竞争环境,消除金融支持和社会服务上的隐形壁垒,从社 会文化、劳动力市场和社会网络上给予中小企业系统化和制度 化的支持举措。 对中小企业出口竞争优势的认识与解读是基于动态的企业 实践而逐步发展并完善的。从天生国际化理论视角出发,我们 认识到了中小企业区别于大企业的特殊成因与驱动因素,也构 成了认识中国本土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提高出口竞争优势的关 键。集中于上海与深圳等地的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已经表现出 行业领先者的发展势头成为中国新兴产业领域一支不可忽视的 力量,也将为中小企业出口及国际化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践经 验。 参考文献: [1] 王益锋 .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小微企业发展 [J]. 科技 进步与对策 .2018(4):32-38. [2] 孙连才 . 隐形冠军的标配 : 忍辱负重与厚积薄发 [J].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2019(11):53-57. [3] 唐晓 . 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优势及其来源识别 [D]. 大连 : 大连理工大学 .2016. [4] 张玉明 . 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结构与企业成长 [J]. 经济 与管理评论 .2013(4):77-84.
2022.01 商业2.0 5 试论数字货币发行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 影响及对策 胡 杨 汉口学院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电子商务支付领域的稳步发展,使当今全球实体经济发展呈现出来了虚拟化、电子化、网络化的三大特 点。作为当前网络金融技术的创新产物,数字虚拟货币正在全球金融、投资、交易等各个领域之间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重大变革。数 字化电子货币的正式发行对未来我国货币金融业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通过开展数字电子货币境外发行,可以有效提高国内我国人民 银行境外资金的国际使用管理效率,加强国际金融监管,提高国内人民币国际汇率的稳定性,发挥人民币在当前国际数字货币市场体 系竞争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数字货币;网络技术;银行变革 一、数字货币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 一 ) 对金融业的挑战 1. 对银行业传统的业务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 中央银行中所发行的美国数字法定货币必须是法定数字货 币,具有西方国家数字信用社的担保,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公开 流通和自由兑换,但也必须遵循美国通用银行数字法定货币 _ 去中心化 _ 的发行原则。也就是,传统上的商业投资银行的交 易功能已经逐渐遭到弱化,因为它独特的交易算法让你可以在 移动互联网上自由、方便地直接进行资金交易。其创贷功能受 到严格限制。资金正逐渐通过转化而成为一种数字化和虚拟金 融货币,转移到个人账户。存款吸收能力的下降对商业银行的 商业信用产生了负面影响,传统的现金业务逐渐被取代。 2. 对金融业的积极影响 健全金融制度。它的技术创新性和意义主要在于完善金融数 据、信息和编程代码,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优化排序,才能形 成完整的数据区块,然后把这些块直接放在一起,互相进行连接, 最后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数据块存储形式。因此,通过数学借 贷提高了财政的透明度和可靠性。与此同时,资金也不再仅仅局限 于不同经营层次的商业金融机构,不需要使用第三方。由于货币网 络的完全智能化自动操作,传统虚拟货币以带有密码的数字形式自 动呈现,资金的流动来源与时间流动,使资金的变化一目了然。 ( 二 ) 数字货币的普遍作用 1. 发行数字货币可增加金融渗透率 以移动网络通信技术应用为主要基础的各种数字电子货币 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我国金融机构组织业务结构由移动点对点 向移动点对点的巨大转变。钱包币可以在不同货币区块链之间 自由流通。运用目前现代化的网络通信技术、移动通信终端等 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扩大了网络金融服务的网络覆盖面,而到 了移动端和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又会增加农村基础金 融相对薄弱的人群的金融参与度,使市民和金融之间的距离不 断拉近。推动微型金融发展。 2. 发行数字货币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如果使用分布式计量技术发行数字货币,则会在不同的市 场和不同的基础结构中放弃传统的服务提供者。网络金融在去 中心化环境下,由于与金融环境分离,资金供需完全知情,可 以自行核实信息,自行交易。其结果是,受信任的第三方,如 银行或证券交易所,不会参与筹资,这样可以显著减少花在交 易上的钱和时间。无代理费用及代理费用,顾客可根据需要在 市场上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与此同时,数字虚拟货币的实际 交易成本几乎全部为零, 一瞬间就让人可以轻松完成一笔交易, 极大地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我国数字货币发行的政策建议 ( 一 ) 建立有效的数字货币监管机制 监管机制是不断完善货币制度保障结构,推动传统数字电 子货币的基本策略,在基本融入现行市场经济、法律政策的过 程中,充分几何当前新形势,应对传统数字网络货币金融发行 方式可能面临带来的新环境变化, 进行数字金融监管方式创新。 同时,还要准确统一分析我国金融国情,推动我国数字电子货 币正式融入取代我国现有金融体系,尽量减少各方金融间的摩 擦,规避金融风险。此外,还要加强科学技术专业人才和司法 律师的专业培训,为推动我国发行数字电子货币的持续发展进 步奠定坚实的科学技术、法律和专业人才培养基础,同时采取 强有力的措施保护权利人和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 二 ) 加快建立数字货币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数字货币发行与交易风险较高,消费者利益易受损。中国 数字币对货币稳定和防止金融服务欺诈采取防治措施保护中国 消费者交易信心和合法权利。必须继续加强对金融风险的早期 跟踪监测与有效沟通,提高社会金融服务业和消费者的基本风 险保护责任意识,自觉打击欺诈。追溯到 2013 年,针对当前数 字虚拟货币潜在的重大金融风险,五部委专门联合研究发布了 今年比特币金融避险投资风险预警信息,提醒投资者警惕。今 后在我国数字虚拟货币正式公开发行时,还仍然需要进一步提 高我国消费者对于防范金融风险的安全意识。 ( 三 ) 加强与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匿名性和合法网上交易的准确及时性完全不受任何国家地 域政策限制,因此中国数字虚拟货币网上交易平台可以随时隐 藏任何资金来源,同时为防范洗钱和打击恐怖组织非法融资等 犯罪活动依法提供有效资金流动支持,通过多次网上交易活动 创造有利交易环境,保护货币知识产权、虚拟货币定位等,使 相关金融监管和非法交易资金难以及时追踪。同时,要加强与 相关国际组织的合作,制定必要的监管措施,有效地监督跨境 资本流动,防止金融欺诈、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 三、结语 随着中国全球投资者对全球数字虚拟货币的投资需求越来 越大,中国率先成功推动数字货币市场数字化,成为推动全球 货币体系改革、推动传统银行业水平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 必须不断加快信息系统的融合建设,进一步普及传统数字虚拟 货币基础知识,让传统数字虚拟货币尽快为我国的新型经济社 会发展模式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世泽,庞晓宇 . 我国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对金融业的 影响研究 [J]. 北方金融,2019(12):21-25. [2] 苏海宁 . 数字货币发行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及对 策 [J]. 市场周刊·理论版,2017,0(26):23-24. [3] 宾建成,雷迪凯 . 数字货币发行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 影响及对策 [J]. 湖湘论坛,2017,30(3):98-102.
经济管理 >> 6 数字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 影响逻辑梳理 潘晨露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收到广泛关注,在实际操作中,地方政府债务仍存在财政收入不足、融资渠道窄、 融资成本高等问题。随着数字金融的迅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扩大了金融市场融资规模,提高了资金融通效率,能够更有针 对性面向地方政府进行资金配置。 关键词:数字金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一、数字金融的定义和特点 我国数字金融起源于公益性小额信贷,后来扩展为支付、 信贷等多业务的综合金融服务,业界通常将 2013 年余额宝上线 运营作为我国数字金融发展元年。[1] 狭义的数字金融是指由新 兴互联网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随着数字技术与金融市场参与 主体的联系日益密切,传统金融机构也越发重视高新技术在金 融服务业务中的应用与推广,于是更广义的数字金融泛指将大 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金融产业各阶段的新型金 融服务业态。[2] 数字金融依托大数据、 云计算等技术, 对信息的采集、 处理、 分析能力相比较传统金融模式有飞跃式的进步,因此,能够更 高效地以现有资源精准匹配客户需求,在资金融通的各个环节 降低减少时间成本。同时,大数据的信息全面性能够缓解金融 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协助金融中介完成用户行为画像和预 测风险,提升金融市场的风险控制能力,降低资金流通过程中 的风险溢价,提升金融效率,压缩融资成本。[3] 此外,数字金 融还具有政策性和靶向性的特点,数字金融友好的进入条件和 对空间可得性的低要求使得其具有天然的普惠性和易传播性, 数字金融模式深度渗透金融市场之后,对于政策的相应速度和 传导精确程度都有极大提升,在拓展融资渠道、提升资源配置 效率方面有独特的优越性。[4] 二、地方政府债务来源 2015 年新版《预算法》颁布以前,地方政府债务来源广泛: 最主要的融资来源是商业银行,根据 2013 年审计署发布的《全 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报告,截止 2013 年 6 月底,商业银行 贷款作为地方政府债务的第一大来源,占当年后者总额的一半 上;第二大来源是与承包工程的大型国企合作的 BT 模式融资; 第三大来源是债券发行。有学者研究发现,三种融资渠道中成 本最高的是 BT 模式,其次为商业银行,地方政府债券的成本最 低,但是由于政策性融资渠道不足,以及城镇化建设对资金的 刚性需求, 导致政府融资规模的融资成本出现了局部倒挂现象, 使得地方政府融资成本上升,融资效率下降。[5] 2015 年新《预算法》实施,首次全面开放了地方政府自 发自还型的债券的融资渠道,但也将地方政府债务范围限制在 了该种模式的预算约束之下,并且将此前地方政府主要融资方 式——融资平台举债剔除地方政府债务范围, 被列为企业债务。 大量经由平台融资获得、但仍由地方政府承担偿还责任和担保 责任的债务从此成为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还款单位的模糊增 大了这部分资金的信用风险。此外,新预算法的出台并未能改 变自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政府事权财权不匹配的现状, 地方政府的资金来源仍以转移支付和预算外收入为主,税收自 主权的缺位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政缺口缺乏解决渠道,而随着我 国城市化的进展,地方政府的融资需求仍在扩大,地方政府债 务面临渠道减少缺口增大的难题。[6] 作为一种政府主体在金融资本在市场上的融资行为,地方 政府债务会受到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7] 而商业银行贷款比例 过半的融资结构,进一步加剧了地方政府债务对以银行为主导 的金融体系的依赖性,使得其融资效率不得与当地金融市场的 运行效率挂钩,即使是在新预算法出台后,大量遗留的隐性债 务和转向影子银行的融资仍然是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效率的 阻碍,同时也为债务风险外溢埋下隐患。此外,地方政府主要 投资项目的经营性较差、现金流入递延时间长,增加了地方政 府债务的偿还压力,也使得地方政府债务在金融市场上的竞争 力不强,融资规模受限。[8] 三、影响的传导机制 综合上可知,数字金融能够结合信息科技,拓展了金融覆 盖面,降低投资业务准入门槛,为金融市场吸纳大量资金,扩 大融资规模,为地方政府融资提供来源,解决地方政府资金缺 口的燃眉之急。不仅如此,数字金融的广泛应用,能够提高金 融市场的运行效率, 降低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 优化资源配置, 将地方政府融资从过去高成本高风险的渠道中解放出来,找到 更加合理地债务运营模式。 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状况不甚乐观的当下,数字金融能够 发挥其出色的信息采集、 信息储存、 信息分析和信息共享功能, 全方位多角度为地方政府债务完成建立风险模型,做好风险预 警与管控工作,配合监管部门提升地方政府债务工作各环节的 透明度。 参考文献: [1] 张勋 , 万广华 , 张佳佳 , 等 . 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 包容性增长 [J]. 经济研究 ,2019,54(8):71-86. [2] 郭峰 , 王靖一 , 王芳 , 等 . 测度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 指数编制与空间特征 [J]. 经济学 ( 季刊 ),2020,19(4):1401- 1418. [3] 李 晓 龙 , 冉 光 和 . 数 字 金 融 发 展、 资 本 配 置 效 率 与 产 业 结 构 升 级 [J]. 西 南 民 族 大 学 学 报 (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2021,42(7):152-162. [4] 汪亚楠 , 叶欣 , 许林 . 数字金融能提振实体经济吗 _ 汪亚楠 [J]. 财经科学 ,2020(3):1-13. [5] 蔡书凯 , 倪鹏飞 .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 : 现状与对 策 [J],2014(11):10-15. [6] 陈 念 东 , 曹 海 涛 . 分 税 制 改 革 之 后 政 府 间 财 政 体 制 与 我 国 地 方 债 务 研 究 [J]. 福 建 论 坛 (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2021(6):66-79. [7] 赵文举 , 张曾莲 .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会加剧区域性金 融风险聚集吗 [J]. 当代财经 ,2021(No.439):38-50. [8] 侯世英 , 宋良荣 . 数字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影 响 [J]. 财政研究 ,2020,451(9):52-64. 作者简介:潘晨露 (1998-) , 女, 汉族, 河北邢台人, 单位: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金融专业,研究方向:金融分析。
2022.01 商业2.0 7 基于公共选择理论我国政府财政决策的 思考 曹亚琪 刘冰倩 河北经贸大学 摘要:在公共财政选择决策理论的研究产生以及发展中如何寻找一般性和借鉴性的意义 , 通过对公共财政选择决策理论及其 研究应用范围及理论方法的深入认识 , 分析当代我国间接政府决策行为中公共财政选择决策的基本现状及发展趋势 , 并从中深入找 寻对当代我国公共财政选择决策的理性思考。 关键词:公共选择理论;财政决策;问题;启示借鉴 1. 公共选择理论背景及内涵 将经济交易和政治决策纳入私人利益的单一分析模型是公 共选择的特点。此基础上 , 公共选择采用经济学方法解释政府公 共选择与个人偏好之间的关系 , 并研究选民对公共产品的决策意 愿该如何表达。公共选择理论是这样认为的 , 政治即经济学上的 市场 , 供给者是无偿购买或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公 众。在公共选择理论中 ,_ 经济人 _ 认为政府机构不再是集体的 , 而是由独立的 _ 经济人 _ 组成 , 但个人和组织各有各的利益。因 此 , 他们需要通过公共选择实现利益最大化 , 并通过公共选择整 合和平衡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公共行为选择效率理论的最高研究目标也就是深入分析各 国政府公共行为的实际效率 , 使政府工作最有效 , 但政府的完全 控制也存在一定缺陷 , 其信息不对称、资源配置有效性有限等问 题会导致决策不准确。_ 经济人 _ 的特征和政治市场的特殊性导 致了政府公共政策的偏差。因此 , 公共决策选择经济理论主要是 对我国政府公共决策执行过程的一种经济学理论分析。 2. 对公共选择理论的简单评价 公共产品选择决策理论从消费经济学的多个角度充分解释 了公民个人消费偏好与地方政府公共产品选择之间的相互关系 , 探讨了政府消费者对公共选择产品或其他服务的的表达作出决 策的主观意愿。公共事件选择机制理论认为有助于引导政府官 员找到原因应对政府失灵的对策公共选择理论对历史上传统的 经济政治理论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 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政府失 灵、官僚制等问题 , 为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公共选择理论既具有有一般意义上的普遍适用性 , 也存在 其特殊性 ; 公共选择理论从理论上认为 , 个人是评价、选择和行 动的基本单位 , 社会的存在是个人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个理论分析 了一个特定的结果——一个人在制度结构中的偏好、决定、选 择和行动的结果 ; 打开了经济学方法和理论在研究政治问题中的 局面 , 弥补了中国传统政治学中的不足。 3. 政府决策中存在的问题 政府的决策需要基于科学 , 而不是纯粹的推测。政府财政 决策要作用于社会经济 , 错误的决定会给政府自身及社会带来负 面影响 , 而且其涉及的范围越广影响的程度就越深。因此 , 科学 管理对政府财政决策至关重要 , 决定着政府决策的目标和方向 , 是政府财政管理过程中的基本环节。 在公共选择理论下 , 财政决策的偏好选择机制存在一定的 差异 , 财政权力运行缺乏制约和监督 ;_ 为了改善政治 ,_ 布坎南 说 ,_ 有必要改进或改革规则 , 改善或改革政治游戏的结构。_. 因 此 , 加强制度建设也是公共选择理论的重中之重 ; 政府政策不可 避免地存在失灵、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 我们要对其进行规范。 4. 公共选择理论的对财政决策的启示 4.1 有效约束决策行为 , 建立约束与监督体制 要使政治决策符合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要求 , 就必须建立有 效的决策约束和监督机制 , 否则 , 决策就可能偏离公共利益的轨 道。我国的社会实践也证明 , 仅靠当事人的思想道德约束是难以 形成理想的财务决策和有效的财务运行的。 4.2 促进财政信息透明化、公开化 , 建立有效的财政偏好机制 我们的政府代表着人民的利益 , 财务决策要体现人民的意 志和要求。要做到这一点 , 仅仅依靠良好的愿望和良好的决策质 量是不够的 ; 还必须有一种自下而上及时沟通人们利益诉求的机 制 , 即表明公民偏好的机制。只有充分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 , 让 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了解重大战略决策 , 并充分让他们积极讨论和 共同参与这些重大决策 , 我们的重大决策工作才能为维护人民各 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实际要求更好服务。当前迫切需要解决财 务信息透明度问题 , 尽快建立规范、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发布 制度。在此机制基础上 , 建立健全安全畅通的各级公共财政管理 偏好信息表达管理机制 , 保证公共财政管理决策的客观科学性和 民主性。 4.3 完善升级财政决策程序规则 研究我国政治财务决策程序和管理规则的公共财务选择决 策理论 , 对研究完善当前我国的公共财务行政决策程序和管理规 则体系具有重要的实际参考价值。决策的最终结果主要取决于 经济决策程序和决定规则 , 从而在某种意义上讲来说 , 在经济决 策中 , 程序和决策规则更为重要。在目前我国以往的企业财务规 则决策管理实践中 , 一定相当程度上仍然存在著过着重决策结 果、轻决策程序、重财务人员素质、忽视财务规则发挥作用等 突出问题。要有效改变这种不良现象 , 就必须不断加强对一套科 学的企业财务管理决策程序和管理规则的深入研究。 4.4 体现决策的特殊性 , 合理运用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市场选择经济理论论文中的 _ 特殊利益集团 _ 综合理 论为我们准确分析一些宏观经济社会金融市场现象 , 制定一套相 应的经济金融市场对策方案提供了有益的科学视角。市场经济 是利益分散、决策分散的经济。公共价格选择经济理论如果可 以尽快给出一些令人信服的合理解释 , 这无疑将大大有助于我们 尽快提出和研究制定一些相应的经济对策。 综上所述,在经济决策中,政府依然要重视程序和决策规 则的作用,从而有效避免制定经济对策时的不良影响,推动经 济和社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燕 , 刘书明 . 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及反思 [J]. 中国 集体经济 ,2020(10):70-71. [2]朱家林.公共选择理论下政府决策行为失范的反思[J]. 劳动保障世界 ,2018(11):52. [3] 路冬 . 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策略探 索 [J].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16(03):43-46. 作者简介:曹亚琪(2000-),女,汉族,河北保定人。研 究方向:财政学类。
封面
共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