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搜索
全科互知
全科互知
1 本刊同时进行数字发行,作者如无特殊声明,即视作 同意授予我刊及我刊合作网站信息网络传播权;本刊支付 的稿酬已包括此项授权的收入。 本刊所载的所有文章不代表本刊编辑部观点,如有侵 犯他人版权或者其他权利的行为,本刊概不负连带责任。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转载本刊所有文章。 特 别 声 明 文苑雅香 1 同光闽派古琴在当代的发展研究/田阿莲 6 2019 年世界啦啦操锦标赛集体爵士成套动作编排的比较 研究/卜 毅 8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赛前储备期成套动作训练负荷研究 /崔宏阳 10 论述基本步伐训练在提高拉丁舞技术水平中的作用 /刘 部 12 浅谈趣味彩绘与幼儿园文化建设/刘红霞 14 竞技健美操表现力的重要性及提高策略研究/赵文魁 16 天津体育学院舞蹈表演专业实习模式情况调查研究 /邹源鑫 18 让健康陪伴幼儿每一天 ——幼儿园实施健康教育的策略探微/陈士红 20 浅谈在幼儿教育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贺翠云 22 有效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幼儿游戏活动/林成英 24 探索幼儿园双语教学/刘 娟 26 家园合作,构筑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桥头堡/王 娟 28 论音乐教育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许宏艳 30 美育生活化,生活美育化 ——构建幼儿园美育生活化的思考与策略/许 琪 32 生活教育理念融入家园合作的思考与探究/张 露 34 语言教学中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探究/左美程 36 探究在幼儿教育中开展手工教学的有效策略/宫艳群 38 浅谈幼儿足球游戏活动的益处与发展策略/韩 爽 41 新冠疫情下天津体育学院体操专项课线上教学现状及 对策研究/郭 静 43 高职护理专业思政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黄 丹 45 体育教师的职业保障研究/林佳孜 47 学校、社会、家庭良性互动教育机制策略探讨/刘 禹 49 体育角度下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穆薪羽 51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意识现状及对策/张艳霞 53 开展园林植物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吴 倩 幼儿教育 主管/主办 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指导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编辑出版 爱情婚姻家庭杂志社 社长/总编 李基泰 出品人 李基春 编辑中心 主编 祁文军 执行主编 严凯 美术编辑 舒畅 编辑热线 027-50461309 发行主任 付道学 发行热线 027-50461309(传真)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 珞喻路456号二楼 邮政编码 430070 国内刊号 CN42-1042/C 国际刊号 ISSN 1003-0883 邮发代号 38-136 广告经营许可证 武工商4201004000592号 印刷 廊坊市安次区拓兴印刷厂 国内总发行 全国各地邮局(订阅、零售) 国外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定价 20元 2022年 第1期 教育研究 爱情婚姻家庭 教育 科研 全科互知
2 56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究/梁小云 59 谈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新模式/乔裕夫 61 小学体育啦啦操的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宫 凯 63 天津滨海新区初中生课余排球开展现状调查/何子健 65 高中体育教学中啦啦操教学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李祉烨 褚江峰 67 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王 军 69 岗位职业能力引导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 /王丽萍 71 足球青训现状之研究 ——基于太原市足球青训俱乐部调查研究/王志尧 73 在高中英语第二课堂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张婷燕 75 浅谈小学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的策略/李洪福 78 基于“双减”背景的小学家校共育实践/袁素素 81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王丽萍 83 临沂市兰山区农村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与 分析/杨文斐 85 基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 探究/陈 瑛 88 当“攀爬长廊”不再有趣 ——关注核心经验,逆袭运动困境/周素芳 91 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对接性思考 /迪丽达尔·吾甫 93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革新策略/黄 宁 95 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探究 ———以语文课为例/刘依涵 97 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探寻/王福刚 99 小学数学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高风琴 101 智慧课堂背景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开展/陆如飞 103 试析互联网 + 视域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转变 /孙宁华 105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姚文贤 108 新时期多元化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姜汉斌 111 强化建筑工程监理 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付 婷 113 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完善档案管理对策/高 振 115 对药品安全风险行政监管问题的探究/郝正科 117 如何有效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水平/何 峰 119 加强建筑工程监控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户艳芳 121 对城市路灯节能在路灯管理中的应用分析/黄 强 123 建筑检测常见问题及常见建筑检测技术分析/金 勇 125 创新基层群众文化培训 提高基层文化队伍素质/李 萍 127 关于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技术扩散的研究/李光友 高 峰 129 试论建筑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联系研究/刘 猛 131 创新档案管理 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刘 宪 133 破产清算程序中担保物权与税收债权的冲突与解决 /刘北阳 135 试论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有效运用 /刘福娟 137 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研究的轨迹与发展趋势/秦雅坤 139 有效优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分析/王 倩 141 关于土木工程建设中节能环保技术的研究/王海涛 143 浅谈如何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工作/徐 慧 145 女子竞技体操运动员早期专项化训练的研究进展/杨 滨 147 危废管理的难点与对策浅析/杨统法 祝效安 149 谈企业文书档案管理的特点和创新/张慧娟 151 积极老龄化老年大学学员养老现状调查报告 ——以六安市为例/张 静 杨佳琦 许 林 罗 艳 汪 倩 153 对建筑工程中绿色建筑工程管理要点的分析/赵爱平 155 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利工程管理分析/智洪霞 157 农业技术传播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影响/朱 建 159 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祝效安 杨统法 161 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陈 越 164 浅谈企业工会开展文体活动的创新研究/方 飞 167 离婚损害赔偿要件的现实性分析/田 燕 170 影响当代青年人单身的因素及其对策研究/翁倾英 173 浅谈如何优化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发展/岳彦利 176 信息化时代图书馆建设浅析/郐媛媛 180 运城市校园啦啦操推广与发展策略研究/段婷婷 蔺 浩 182 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西省产业结构的影响/宋卓玲 184 隔代抚养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以苏州市 S 社区为例/张 玺 语文教育 课程教学 管理观察 基础教育 全科互知
1 2022.01 爱情婚姻家庭 文苑雅香 同光闽派古琴在当代的发展研究 田阿莲 福州市古琴研究会 摘要:古琴在中国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的成长实在历史上一次次的思想变革后,便会为其注入新的思想与内涵。同光闽 派古琴来源于清末时期“同光派诗人”的代表们在传播宋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同光闽派古琴。在近两百年的探索里,它融合了 佛道儒三家的思想文化,以朱子的“动静观”为心法核心,以实践与感悟去探索“琴道”的奥妙。当代同光闽派古琴的发展, 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它的传承人们,依旧不屑努力的探索着它的复兴与发展道路。 关键词:同光派古琴;同光闽派古琴;同光琴派;福州闽派古琴;何振岱 一、引言 同光派古琴,也称“福州闽派古琴” “同光琴派”或“同 光闽派古琴”,该琴派宗宋遗风,善发理趣,倡导道禅琴启 发人心,在近两百年的探索里,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 文化,以朱子的“动静观”为心法核心,以实践与感悟去探 索“琴道”的奥妙。这一琴派由创始人许赓皞、谢章铤于清 代道光十八年在福州创立梅崖词社起,后由传人何振岱、福 州“八才女”等将其发扬光大;福州鳌峰书院最后一任山长 陈宝琛之古琴传其侄女陈懋恒, 陈懋恒古琴传其儿子赵之云、 赵之华、弟子周鹤林;福州三坊七巷郭家大院郭柏心在清同 治三年 (1864) 著有《琴学尊闻》,古琴传其侄子郭式昌,郭 式昌传其儿子郭曾量,郭曾量传弟子吴飘隐。因以上琴脉关 系皆以福州为主,所以也称“福州琴派”。又因主脉络人物 何振岱、陈宝琛为“同光诗派”巨擘及代表,而二人古琴皆 有传承后人,所以,同光派古琴也称“福州闽派古琴”“同 光琴派”或“同光闽派古琴”。 同光闽派古琴源自于清末时期的 “同光闽派” 诗人陈宝琛、 何振岱等诗人,也是琴人们在诗词当中宣扬宋学之风,同时 也令同光闽派古琴也包含了文人气息。自先秦时期,古琴便 已被赋予“礼器”之称,自老庄思想活跃后,有成为人们修 身养性的“道器”,在千年思想文化变革中,逐渐被赋予新 的寄寓,而同光闽派古琴则是深受宋学思想影响,融合了佛 道儒三家之长, 追求动静结合, 阴阳相易, 以亲身体验参悟 “琴 道”真理。 同光闽派古琴发展至今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伴随着谢章 铤、陈宝琛、何振岱、福州八才女的诗文传承至今。但有关 同光闽派古琴传承的信息,只能在传承人口中、报纸上了解 到其大概情况。同光闽派古琴,自清末兴起,在近代的战火 中逐渐影响力逐渐下降,当代的传承人们的重视虽然为同光 闽派古琴迎来了新的契机,但依其发展现状来看,同光闽派 古琴的发展与传承,依旧是一代代传承人们肩上的重任。同 光闽派古琴必须先适应新时代对音乐的需要,结合自身的特 点,不断优化,形成自己的风格。 二、古代琴乐中的道禅思想 古琴在中国历史上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自宗法制、礼乐 制度以来,古琴就不仅只代表了一种乐器,更是成为了礼器。 《乐记》集中体现了将古琴与儒家的音乐道德观与人心中的 “非中和”相归规范。而在这种儒家音乐道德观的规范之下, 并不能将人心中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使得人们在“礼”的 束缚中达不到随心所欲的效果。春秋战国是一个社会大变革 的时代,各方思想相互争流,在老、庄的道家思想中,乐理 就是对天然本真的诉求,追求“天人”、 “真人”,与道合一, 逍遥自在,不受世俗礼节的过分束缚。这也是在中国思想史 上 , 老子第一次把“道”作为世界万物的本源,提出了以“道” 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这样一来,古琴就不仅是乐器、礼器,也是道器。所谓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器”,古琴乐理在儒道思想的渲染 之下,由文至礼,由礼至音,由心到形,由形到物,形成了 内外呼应,相辅相成,追求“合一”的趋势。这也使得“琴” 与“道”产生了密切的结合,在魏晋南北朝之前,乐理受董 仲舒汉儒思想的影响,出现了“琴禁”这一观念。所谓琴禁, 就是指重视琴 “德” , 强调音乐的道德教化的作用, 也正是因此, 古琴得以成为圣贤修身养性的道器。琴禁观念注重弹奏者与 琴曲,琴曲与听奏者之间的移情感染作用,注重彼此之间形 成共鸣关系,这不仅需要弹奏者拥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听众 也需要有相当的文化底蕴。琴禁观念使得艺人们注重提升自 身的文化水平、文化素养,同时也让古琴与其他乐器之间形 成区别,在古琴之中,逐渐升华出“琴道”观念。这种观念 思想始终是受到儒道思想的束缚,琴人在弹奏琴曲的过程中, 除了对自身情感的抒发,其中所包含的道德观念也对社会稳 定也造成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具有一定社会功能。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原,僧人与士人的交流, 促进了佛教思想与古琴乐理的融合,当世也出现了不少琴僧。 琴僧与士人的频繁交流她们的艺术文化活动逐渐受到社会的 关注,这为琴僧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成长空间,佛教思想也随 之融入古琴乐理当中。到了宋代,在佛教音乐所具有的清净 全科互知
文苑雅香 >> 2 特征之上,形成了清幽淡远的琴乐审美特征,琴乐中传达出 一股禅意。 宋明时期,佛教、道教的发展,儒学思想式微,当时经 济重心南移,商品经济也不断发展,各阶级矛盾激化。为适 应社会需求,满足统治者的需要,思想家们对儒学思想进行 了归纳改革,形成了宋明理学,儒家思想哲学化。宋明理学, 以朱熹、 二程、 王阳明等为代表, 主张” 存天理、 灭人欲” 、 “格 物致知”等思想。这种为维护封建统治而形成的思想,对人们 的思想具有极大的束缚。宋明理学的思想从宋朝到中国近代, 都对中华民族的品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官方哲学的影响 下,以徐上瀛为代表的虞山派代表了封建势力,要求应当在 音乐审美上回归传统,并对传统的古琴艺术审美思想进行了 总结。 如在 《溪山琴况》 一文中, 要求琴乐应立足于 “琴道” 之上, 从而达到佛道儒三家在乐理审美上的融合。而代表了市民阶 级,反抗思想束缚的李贽。李贽通过对道家和禅宗追求的“自 然”、 “本心”理论上进行改造,反对儒家思想对人性的束缚, 反对乐理上“归于正道”的思想,主张维护人的真性情。 一次次思想理论上的碰撞,琴乐融合了三家之美,有儒 家的道德观,有道家的本心、自然,有佛家的清净幽远,建 立了以 _ 琴道 _ 思想为核心的琴乐审美体系,从而凸显了古琴 艺术作为思想性媒介 , 作为个人修身养性以达于大道的方式的 重要意义。 汉代之前,古琴曲调较为简单,以为歌者伴奏为主,例 如《诗经》中《蒹葭》、《子衿》、《关雎》等许多民曲, 皆可以古琴伴奏,因此,古琴曲谱多以诗文进行记载,则逐 渐形成了文字谱(最早的文字谱为南梁《碣石调·幽兰》) 尚未形成专用的古琴曲谱,自唐代曹柔创制了减字谱,古琴 才有了自身的专用记谱方式。减字谱的创造,使得古代许多 名曲被记录下来,传承至今。虽然说有了减字谱,但它也只 是记录了琴曲的弹奏技法,并没有将曲调记录下来,因此, 古琴自古便以口传手受为主要传承方式。因师者个性不同, 所传承下来的曲调也有所差异,再加上中国古代幅员辽阔, 信息交流不便,不同地域间习俗风格独具特色,古琴也因此 在后世发展的过程中因自身的特点形成了不同的古琴派别。 明清时期社会矛盾复杂,产生了虞山派、浙派、闽派、广陵派、 九嶷派等著名琴派,形成了古琴界的“百家争鸣”。 三、同光闽派古琴的传承 (一)同光闽派的由来 本文所论述的,便是由自明清时期传承而来的闽派古琴。 据《史记》记载,闽为南越地带,汉初闽王无渚助高祖刘邦 推翻暴秦,夺取政权,受封为闽王,根据《史记》等史料记 载可知闽为现今福建一带。 福建一带地处沿海,较中原地区较为偏远,不易受中原 战乱影响,社会较为稳定。南北朝时期,八姓入闽,经济重 心逐渐南移,促进了闽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在中国古代 史上,闽地的文化,并不频繁活跃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与 演变过程之中,直到清末,中国“天朝上国”的思想被打破, 福建位于沿海地区,受到政治影响它的地位才受到了重视。 这一时期, 福建地区诞生了许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 例如 : 林则徐、陈宝琛、谢章铤等人。他们不仅是当时政治上风云 一时的人物,在文学、艺术上,也都有极高的造诣。同光闽 派古琴的形成与发展,便是在他们的文化活动中逐渐形成的。 谢章铤,字枚如,福建长乐人,二十二岁向许赓皞学习 古琴。许赓皞,字秋史,福建瓯宁人,于道光十八年发起并 成立梅崖词社,词社有十余人。后谢章铤发起成立聚红榭词 社,聚集了十六位诗词古琴爱好者。词社从发起到结束经历了 二十余年的时间, 在这二十年中, 词社的活动, 多以诗词创作、 弹琴会友为主,留有具有闽地山水人情、风土特色的词集, 如《聚红榭雅集词》、《游石鼓诗录》等。许赓皞、谢章铤 二人,除了有师徒之谊,也是挚交好友,时常抚琴唱和,或 把酒言欢,或诗词对句。光绪十年,谢章铤受陈宝琛的邀请 出任白鹿洞书院山长, 讲授程朱理学。 两年后, 他辞职回福州, 受聘担任福州致用书院山长, 在此期间, 他还培养了众多门生, 如陈书、何振岱等人。此间的门生们,受谢章铤教诲,擅填词、 写诗,谢章铤众多门生中,仅陈宝琛、何振岱有弹奏古琴。 “同光派”来源于道光、咸丰年间,中西思想碰撞,形 成了有程为代表兴起的“同光体”,他们的诗词具有宋学(理 学)格调,认为宋诗最负盛名。当时人们将“同光派”按地 域分为了浙派、赣派、闽派。光绪年间,以陈衍为代表的诗 人们在福州掀起了宋学热潮, 陈衍则打出了 “同光体” 的风格, 在福州获得了学者们极大的响应,但陈衍没有弹古琴,“同 光闽派”殿军人物中仅陈宝琛、何振岱有弹奏古琴,并有古 琴传人。 (二)诗文中的琴理 清朝末年,又是一个大变革的时期,中国遭遇了前所未 有的磨难,这些诗人们在福州区域广开诗社,传播宋学,他 们的诗句里既蕴含着忠君爱国、抵御外来侵略的思想,又有 寄情于诗画,闻道于山水的求真之意。如陈宝琛,身为两代 帝师,在清朝灭亡的时候,他没有选择离开君主,他在诗中 写道:“吾起发籍,傅冲主,不幸遭奇变,宁忍恝然违吾君, 苟全乡里,名遗老自跪耶?”这首诗里表达了陈宝琛不忍为 保全自身而背离君主的情怀。而在溥仪创立伪满洲国的时候, 陈宝琛却拒绝随溥仪投日。他的诗词汇集于《沧趣楼诗文集》 之中。 陈衍的诗词风格,与陈宝琛不同,他主张诗词要侧重于 抒发个人情感,而并不将求有政教之用,他的诗词收录于《石 全科互知
3 2022.01 爱情婚姻家庭 文苑雅香 遗室丛书》当中。他的诗词理论主张“诗言己志”,对同光 派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同光派的诗人们并不仅在诗文创作上推崇宋学,在古琴 乐理上,也具有宋学风采。他们所传颂的古琴曲中,有反应 道修思想的, 如 《静观吟》 , 这首琴曲反应儒家、 道家静心内观、 精滤研修方法的琴曲 ; 也有寄情于山水的琴曲, 如 《平沙落雁》 , 它描绘的是一幅夕阳西下,湖边花鸟啼鸣、渔光渐明的悠闲 自得的场景。 何振岱,字梅生,福建福州人,是“同光派”的殿军人 物之一,他师从谢章铤,他融合了谢章铤理学思想、禅宗临 济妙湛禅师一脉的思想、渗透融合到古琴研修中去,创立了 道禅琴研修体系,晚年开创寿香社,在“觉庐”“宛在堂” 收了数十名弟子,将福州同光闽派古琴发扬光大。其中弟子 “福州八才女”将福州同光闽派古琴艺术传承陈炳铮,成为 了著名的琴学家。古琴对于何振岱而言,并不仅只是乐器, 更是他追求“琴道”的法器。何振岱深受朱子理学思想的影 响,日常生活离不开对“道”的追求,据《何振岱日记》记载, 何振岱的日程安排最常见的事件为:打坐、诵经、抄经、弹琴、 作诗、 练字、 作画。 何振岱打坐时, 运用的是朱子调息法: “鼻 端有白, 我其观之。 随时随处, 容与伊移。 静极而嘘, 如春沼鱼。 动极而合,如百虫蛰。氤氲开阖,其妙无穷……”何振岱认 为,这其中最绝妙的便是“氤氲开阖,其妙无穷”这八个字, 指的是在调息过程中,体内真气弥漫的状态,能起到松经活 络、气血顺畅的作用,达到“守一处和,千二百岁”体魄强壮、 健康长寿的状态。在古琴的弹奏中,这种调息法便如同体内 上下运行的“真气”,以气运指,以指传情,有阴阳相易、 动静相宜的结合,又蕴含了自然和谐之美。如右手指法“抹”, 又称“鸣鹤在阴”;“剔”又称“孤鹜顾群”;“剌”又称“游 鱼摆尾”…… 何振岱晚年在文儒坊宅邸开门授徒, 传习古琴、 诗词创作, 培养出了具有“福州八才女”之称八位的女弟子,她们成立 了“寿香词社”,许多诗句存于《寿香社词钞》当中(原文 于文革时期被销毁)。八才女的诗词各具风格,其中最易见 的便是她们在诗句中表达的对古琴的喜爱,对“琴道”的追 求。如王德愔的《琴寄室诗集》中, 《哭丽清》 “倾心向诗词, 托意寄琴谱。”在《赠健怡》中“云烟变幻孰为真,暇日琴 书且自亲。”这两句一则表达她对诗词创作的喜爱,二则表 达她寄情于琴曲的意境;王德愔德诗词中,除了与诗词古琴 相关,更有许多诗句中表达除了她对“禅”的体悟,如在《寄 儿》 中 “流水随水去, 睹物悟禅机。 ” 在 《瞻仰佛像感作》 中 “仰 瞻宝相有圆光,普照众生托庇长。宿夜未消尘世苦,修持便 觉此身强。”在《礼佛》当中“焚香闭户惟闲坐,清境便从 静处生。”八才女之一王闲在《七十自寿並赠璞庐》一诗中 写道“栽花种竹营小园,琴囊书卷随左右。”在《满庭芳·题 耐轩七妹道妆小影》中写道“诗情禅旨,心境历沧桑。”也 同样表达了对古琴、诗书的喜爱,以及对禅意的感悟。 同光闽派古琴,自清末到民国时期,在诗社的诗词创作 中得到发展,其独具特色,饱含文人气息。但在抗日战争到 建国后,经历了战乱与变革,它的发展速度逐渐缓慢下来, 影响力也大不如往昔,凭借何振岱、“八才女”等人的传承 才没有中断。 四、当代同光闽派古琴的传承 ( 一)新的机遇 清末民国时期,乃是诗人们找一个净室,聚三五好友, 焚香抚琴,吟诗对句,参禅悟道、传情达意之用。如许赓皞、 谢章铤、陈宝琛等人,便是因为在古琴上的惺惺相惜,成为 至交好友。近代同光闽派古琴的发展面临式微的处境,所幸 在何振岱、福州八才女以及其弟子陈炳铮等人的传承之下, 其内部体系仍在不断完善。同光闽派古琴最重要的任务,便 是将其传承与发扬。 近代同光闽派古琴传承人陈炳铮先生,出身于 1928 年, 幼时便喜爱民族音乐。他的古琴、吟诵师承王德愔、薛念娟、 王真等“福州八才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陈炳铮先生致力 于古琴艺术、诗词吟诵的研究与发扬,运用报刊、磁带、广播、 演出的形式推广古琴。 在他的代表作 《陈炳铮先生文集》 、 《吟 赏楼曲谱》 (包含上册 《吟赏楼吟诵谱》 、 下册 《吟赏楼琴瑟谱》 ) 及个人专辑《秋月幽兰》中所记载的琴谱里,有追求精妙演 奏技法的《流水》一曲,有弹唱相和的《古琴吟》一曲,有 佛教禅曲《普庵咒》、《楞严一笑》等禅曲。陈炳铮先生的 许多作品多次获奖, 并流传到日本、 东亚、 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不仅使得同光闽派古琴得到传承,也大大提高了它的知名度, 这也为同光闽派古琴的发展引来了新的机遇。 (二)同光闽派古琴的复兴阶段 现代,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信息高速交流的时代。大 众传媒的创新与发展,为古琴的宣传提供了新的大平台,但同 时也给古琴的传播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此时的同光闽派古琴, 要面临的不仅仅是不同门派之间的市场竞争,更要面临与流 行音乐的竞争。 流行音乐悦耳动听, 稍加练习, 便可朗朗上口, 颇受民众的喜爱。而古琴不同,所谓曲高和寡,有三五年的 练习,都不一定能有所成就。在其练习的过程中,需要克服 的不仅是成长中的枯燥无味,还有长期练习中容易放弃的念 头。 当代同光闽派传承人李皞向陈炳铮先生、吴飘隐先生、 周鹤林先生、陈长林先生学习闽派古琴。2015 年,成立福州 古琴研究会, 组织古琴爱好者一同探索古琴的奥秘。 这一举动, 不仅是为同光闽派古琴的传承提供了一个展现的平台,也给 全科互知
文苑雅香 >> 4 广大古琴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有组织的交流、分享平台。李 皞先生还组织琴友们在大学城、社区、小学成立古琴传习基 地、琴社,例如:福州大学城闽江学院的古琴协会、福州市 古琴研究会、福建师范大学的民乐协会、中医药的学的古琴 协会、鼓楼区的同光琴社、福清岑兜中心小学的古琴培训班, 基本以公益培训的形式,对前来学习的古琴爱好者们进行培 训。除此之外,研究会还经常与电视台、非遗传承项目合作, 开展古琴演奏音乐会,其主要目的便是宣扬古琴文化。 与其他古琴门派的发展相比,同光闽派古琴的知名度与 竞争力都依旧相对较小。一方面,是其发展的规模不大,辐 射的范围较小,主要以福州地区为主,而福州地区的古琴门 派又较为丰富,有浦城派、梅庵派等闽地古琴门派;另一方 面,则是尚未形成系统的传承基地,难以与其他门派进行市 场抗衡。虽然同光闽派古琴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保护和宣传, 但也只是有部分当地的报社会对其活动进行报道,未能得到 多数人的认可与传扬。因此,除了对外的宣传,同光闽派古 琴对内的自我修养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是教学体系的 不断完善,根据传习教材的编辑情况,指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与练习时长,一次来巩固古琴基础学习;另一方面,则是对 古琴心法进行整理。以此虚实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同光闽 派古琴。 ( 三)琴谱的整合与心法的归纳 除了在古琴教学上的付出,李皞先生还组织学生们整理 了何振岱《琴瑟合谱》、 《吟赏楼琴谱》、 《道真琴谱》、 《琴 学尊闻》等琴谱。于此同时,还结合同光闽派古琴的风格、 同光古琴心法, 并将其与琴谱集中整理于为 《同光琴谱》 、 《琴 谷山房琴谱》,主要收集闽派古琴理论、琴谱。其中《同光 琴谱》包括《卷一:同光闽派古琴心法》,《卷二:同光闽 派古琴入门》, 《卷三:同光闽派古琴吟诵与创作》, 《卷四: 同光闽派古琴音乐治疗与养生》 , 《卷五:闽越斫琴法》 , 《附 录一:同光琴派传习纪事(2010-2018)》等等;同时也整理 记录福州同光闽派古琴的历史、 《琴论》 、 《斫琴与髹漆技艺》 、 《古瑟谱》 、 《酉山琴谱》 、 《道真室琴谱》 、 《吟赏楼琴瑟谱》 、 《琴学尊闻》、《乐律金鉴》、《闽韵古曲》、《诗心觉音 2019》。其中《同光琴谱》目前作为该非遗项目的指定行传承 教材,便于学员们学习。心法,就像金庸武侠小说里各路英 雄豪杰在修炼神功是所要掌握的内功心法,若无心法与外功 结合修炼,则必定走火入魔。 同光闽派古琴的心法,便是在修习古琴是所要“修炼” 的 “内功心法” , 主要在琴理、 琴道上传承了朱子的 “理气论” 、 “动静观”,以及“孔门心法”、庄子的“坐忘”和“无我 两忘”的心法,何振岱将古琴和临济禅宗妙湛法师的禅宗心 法也做了结合、 总结, 也融合了李贽、 王阳明心学中琴道思想, 吸收了武夷琴派古琴家悟澄老人的“问道于琴”的思想。 朱熹为宋朝时期的思想家、理学家、闽学派代表人物, 同时,在古琴的学问上也有相当的造诣,其著作《琴律说》, 最早提出“琴律”一词,在理论上明确的把古琴韵律问题纳 入理学律学研究范畴,主要论述了用三分损益法讨论徽、声、 律之间的相应关系;用三分损益法计算并规定七弦散声顺序; 对弦上高、中、低三个音区的掐段率划分和有效音位的统计; 对声音的审美原则立足于弦振动效应;从散音的自然之音和 中徽的关系申论君臣关系这五个方面。朱熹不仅仅是规范讲 述了古琴的理论知识,也规范了琴家们在古琴上的修行之道, 同时也为音律灌输上理学色彩,倡导君子之道,人臣之理。 结合众家所长,融汇贯通,同光闽派古琴的古琴心法, 强调需要通过自身的实践、学习,去体悟“道”的存在,而 不能通过言语、 文字、 逻辑, 从实践中去领悟, 达到 “明心见性, 弹琴喻道”的境界。在《同光闽派古琴入门》一书中的古琴心 法一部分说到: “本心法融合了儒、 释、 道三家的心法, 从 ‘静 虑’ 到 ‘道法自然’ 、 ‘知天道’ 认识世间万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再通过了解圣学 《中庸》 心法、 《坛经》 顿悟心法、 王阳明心学, 通过实修、体悟古琴,达到‘明心性’。”通过如此内外兼修, 心法于弹奏相结合的方法,来体悟其中的“道”。 在教学方法上,演奏技法的教学是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 排列的,因此,教学的曲谱也是根据先易后难的顺序排列, 同时,每学到一个阶段的曲目,便会安排学员对相应的经典 书籍进行阅读, 提高自身对古琴的感悟, 加深学习印象。 例如, 学习入门琴曲《黄莺吟》、《阳关三叠》二曲的同时,则需 要通过阅读《礼记·大学》、《太极图说》来提升自己。在 琴曲琴谱上,也采用了中西结合的方法,大部分古琴曲谱都 是由“减字谱 + 简谱”构成的,还有部分琴曲已经添加了歌 词。 《同光闽派古琴入门》 这本书是同光闽派古琴的教学书籍, 它总共由四个篇章组成。第一篇主要讲古琴的基础理论知识、 斫琴技法以及调音介绍;第二篇主要讲演奏技法,也就是古 琴指法以及指法对应的练习琴曲;第三篇主要讲的就是古琴 心法的学习;第四篇便是琴谱的记录。琴谱部分的琴曲,则 是整合了《与古斋琴谱》、 《酉山琴谱》、 《琴学入门》、 《琴 学尊闻》、《琴瑟合谱》、《道真琴谱》、《吟赏楼琴瑟谱》 等琴谱的琴曲分类融汇而成, 由极具禅意的琴曲如 《释谈章》 、 《那罗法曲》、《祥林黄昏音》等,有遵循道法自然的琴谱 如《石上流泉》、《静观吟》、渔樵问答》等,有适于琴箫、 琴瑟合奏的琴曲如 《凤求凰》 、 《归去来辞》 、 《寒山僧踪》 等。 从 2013 年到现在的 2021 年,同光闽派古琴的传承与传扬 活动每天都在继续。2015 年,闽派古琴(福州)(也称“同 光琴派”、“同光派古琴”、“同光闽派古琴”)被列入福 州市鼓楼区人民政府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8 全科互知
5 2022.01 爱情婚姻家庭 文苑雅香 年,被列入福州市人民政府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 目,受到了福州市人民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但这样的关注或 许远远不够,因为还有很多人在看到古琴的时候,依旧将它 称为“古筝”。 五、总结 古琴在中国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能够使其没有流失在历 史长河中的原因,便是在历史上一次次思想变革中,为古琴 附上了“道”的思想。使它成为文人墨客们的亲密知己,成 为艺人们的友人。无论是闽派还是浙派或是虞山派等其他门 派,它们各自的特色都能够找到相适应的传承市场。而同光 闽派古琴,这个派别出生较晚,由清末年间到现在,也有了 两百多年的历史,它从诗人们的诗里传承下来,又在转乱于 变革中受到了阻碍,虽然气息微弱,但并没有失去传承。在 二十一世纪,古老的诗词体系或许被记录在了课本上得到传 承终究成了经典, 但这门艺术的传承, 如果只被记录在书本上, 便会真正失去属于它的天地。 当代同光闽派古琴的传承,通过传承人们的努力能够扩 大它的知名度和市场,但这些年来,它的传播多少有些零散。 在我看来,目前的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有: 1. 传播基地以大学城为主,大学城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在福州的实践或许就只是学习期间这几年,学到知识后便会 回到生源地,不利于同光闽派古琴的集中发展; 2. 古琴的学习过程较为艰难、 枯燥、 无聊, 容易使人放弃; 同光古琴心法深奥难懂, 非文字可以理解, 需要靠 “口传心授” , 自己结合研修体悟才能悟到心法精髓。 3. 同光闽派古琴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专业的传承基 地体系,容易被老牌的古琴门派排挤; 4. 缺少专心于古琴研究与发展的人才; 5. 盈利回报不高,琴家们难以依靠古琴维持生计; 6. 较为高阶的古琴曲谱难学难懂,不易与现代人的生活 习惯形成交流; 7. 虽然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但对当地人的影响较小。 这原本在福建土生土长的艺术,在当今时代,还没有真正受 到当地人的支持与了解。 笔者有幸随李皞先生学习古琴,随无甚成就,但同光闽 派古琴的情谊,早已根植于心底。在此,衷心希望古琴的艺 术能够久远传承,同光闽派古琴能够风生水起。当代同光闽 派古琴的发展,一则,是需要聚集人才,形成真正的古琴艺 术氛围,只有自己先把氛围营造好,足够优秀,才会拥有自 身独特的魅力;二则是完成与现代音乐的结合,做好古琴移 植工作,让习者对古琴不产生望而生畏、曲高和寡的心理。 同光闽派古琴的教学、理论体系已逐渐完善,但其在传 承的实践过程中依旧有些吃力。经过传承人们这些年的努力, 它已然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但人们对它或许只是一时的 兴趣,或许是同情,也或许只是跟风。虽然现在有福州市古琴 研究会这么一个平台来组织活动,但对参与活动的学习者们, 目前是处于采取一种“散养”的模式,学员们再学完古琴后 并不知道这除了修身养性还有什么别的用处,缺少了一股凝 聚力,使得人才资源没有的到集中的利用。或许,当同光闽 派古琴具有一定知名的时候,不妨可以成立一个严格意义上 的“门派”,一个师门,把古琴人才们集中起来,共同去传承、 探索者其中的奥秘,才能够正真起到“为往圣继绝学”的目 的。而伴随着古琴一路成长而来的心法,是不能弃之不顾的, 没有心法、不遵“琴道”的古琴,就像放置在空气中的美酒, 会逐渐失去它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琴谷子 . 同光琴谱 [M]. 九州文艺出版社,2021.10 [2] 李皞 . 同光琴韵 (第一辑) :弦中觉庐 - 闽派古琴 ( 福 州 ) 传人习奏集 [M]. 辽宁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2020,(02). [3] 杨明玉 , 吴小强 . 传习琴艺·钻研琴学·弘扬中 国古琴文化——访福州闽江学院古琴专家李皞 [J]. 音乐大 观 ,2014,(09):4-7. [4] 李皞 . 闽越古琴传统制作技艺 [J]. 演艺科技 ,2013.07 期 . [5] 卢翠琬 . 何振岱佛学思想探究 [J]. 福建工程学院学 报 ,2018,(02):129-135. [6] 董茹心 . 何振岱研究 [D]. 导师:张煜 . 上海外国语 大学 ,2020. [7] 万海娟 . 同光体闽派后期诗歌研究 [D]. 导师:马卫 中 . 苏州大学 ,2019. [8] 董俊珏 . 论同光体闽派诗人沈瑜庆诗歌的艺术特征 [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5,(04):6-9. [9] 刘建萍 .《诗人何振岱评传》[M]. 福州:海潮摄影艺 术出版社,2004 [10] 陈宝琛著,刘永翔、许全胜校点 .《沧趣楼诗文集 上·下》[M].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9 [11] 何振岱 .《何振岱日记》[M].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6.12 [12] 何振岱《何振岱集》[M].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6 [13] 薛念娟《今如楼诗词》[M]. 福建省文史研究馆, 2014.5 作者简介:田阿莲,女,1999 年 10 月出生,汉族,贵州 省镇远县人,闽江学院历史学专业本科毕业,获得历史学学 士。 系同光琴派传人、 福州市古琴研究会常务理事、 副秘书长, 福州同光觉庐琴社副秘书长。 全科互知
文苑雅香 >> 6 2019 年世界啦啦操锦标赛集体爵士成套 动作编排的比较研究 卜 毅 天津体育学院 摘要:爵士啦啦操是舞蹈啦啦操中极具感染力的一项运动,是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的艺术表达方式。 其内涵丰富与良好的团队意识都让它成为职业竞技场中富有吸引力的艺术表现方式,有着激情与活力。为了提高我国爵士啦啦 操的成套编排水平,丰富编排理念,下面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视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提取 了成套中动作元素、空间元素、音乐元素等方面的情况,对 2019 年世界啦啦操锦标赛集体爵士啦啦操成套动作的编排进行研 究分析。 关键词:爵士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比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 2019 年世界啦啦操锦标赛集体爵士啦啦操获得前 三名的美国、日本、墨西哥成套动作的编排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天津体育学院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并通过学校图 书馆进入 CNKI 系统,以舞蹈啦啦操、啦啦操编排、啦啦操 文化、爵士啦啦操、啦啦操规则为关键词,查阅相关的研究 文献和期刊。 通过对前人的研究, 为文本的写作奠定理论基础, 使本文能够更好的完成。 1.2.2 视频分析法 观看世界啦啦操锦标赛视频,分析啦啦操世锦赛中爵士 前三名成套动作的编排。研究的所得数据(动作编排要素、 空间要素、音乐要素、服饰使用情况)均采用 Excel 表格进行 统计与处理。 1.2.3 专家访谈法 针对集体爵士啦啦操成套编排的相关问题,访问了中国 知名啦啦操教练员、裁判员和专家教授,学习了解成套编排 在比赛中的优势与发展,听取他们对本研究的建议与指导, 根据专家访谈结果确立本研究基本框架。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 Excel 将 2019 年世界啦啦操锦标赛集体爵士啦啦操 前三名美国、 日本、 墨西哥比赛视频中所得出的数据整理收集。 1.2.5 逻辑分析法 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运用类比、归纳、演绎等方法,对 本研究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有关结论并 提出建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集体爵士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的构成要素 爵士啦啦操非常重视主题风格,它把各种风格的爵士舞 和芭蕾舞的延伸与啦啦操中的制动发力结合在一起,做动作 时不仅需要力量、制动速度与发力,还需要在舞蹈动作方面展 示出肢体的延伸拉长, 动作的完整流畅。 难度等级、 舞台效果、 视觉效果、音乐性、创造性以及原创性都是创编成套的关键。 编排成套时要把这些关键点结合在一起,巧妙运用运动员身 体负荷的变化,适当安排成套中难度等级的位置;也要合理 编排队形和过渡动作,这样不仅可以突出层次,还可以提高 舞台效果和视觉冲击;创编动作与音乐风格一致化,也可使 主题鲜明, 观众容易产生共鸣。 在爵士啦啦操里风格非常重要, 但成套中构成要素也不可忽视,正是这些元素的组合,形成 了爵士啦啦操的风格。爵士啦啦操竞赛是通过在比赛中以完 整的成套动作进行表现,裁判员依据规则对参赛队伍成套动 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所以成套动作中编排这一部分是啦 啦操竞赛中取得优秀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2.2 集体爵士啦啦操成套动作要素编排比较分析 爵士啦啦操需要舞蹈动作和音乐风格的一致与结合、身 体形态和肌肉线条的优雅与力度来产生艺术美感,从而达到 活跃现场氛围和感染观众的效果。爵士啦啦操通过新颖多变 的艺术编排,可以直观的表现出成套中的主题及思想精神。 通过专家访谈法与查阅啦啦操规则,可以把成套动作中动作 要素分为:舞蹈动作、难度动作、翻腾动作、托举配合动作、 过渡连接动作与组合动作。 2.2.1 舞蹈动作比较分析 2017 版啦啦操规则将舞蹈动作定义为:成套动作中去除 难度动作、翻腾动作、托举配合动作后,可呈现出成套风格 的动作。爵士啦啦操的舞蹈动作既作为成套编排的基本动作 部分,也可作为主体部分和框架部分。爵士啦啦操不强调身 体的律动也不需要手持器械,它更多强调身体的伸长、延展 及包容性。参赛队伍可以根据自己国家的特色,创编适合自 己队伍独有的舞蹈动作与风格,从而展现出不同的主题。通 过观看视频我们发现每个国家都会将自己国家的特色元素融 入到舞蹈动作中,不仅利于项目的创新,还能增加舞台效果, 与观众产生共鸣。舞蹈风格的差异在表现形式上也都各具特 色,使爵士啦啦操既可以优美高雅,又可以热情奔放。 2.2.2 难度动作比较分析 难度动作在啦啦操竞赛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爵 士啦啦操成套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分析每个队伍的编排 不同,首先就要对每个队伍难度动作的选择进行研究,规则 全科互知
7 2022.01 爱情婚姻家庭 文苑雅香 将舞蹈啦啦操的难度分为:平衡与柔韧类、跳跃类、转体类。 难度总数的均值为 19 个,前三名国家难度总数上差距不 太明显,美国队难度数量最多而且排名第一,难度越多所需 的体力越大,就要更加的强调身体的控制与难度的完成,说 明美国队不管是难度完成的质量还是数量都是较强于其他两 支队伍的;集体完成均值是 5 个,美国队、日本队 4 个,墨西 哥队 6 个,集体完成难度考验着团队的整体性与统一性,需要 每个队员都有相近的能力完成难度;非集体完成均值是 14 个, 非集体完成的难度数量多,意味着在高水平队伍中不仅注重 难度的完成,更注重成套的整体效果,使难度动作作为成套 中提高多样性和变化性的编排出现。虽然共同完成的难度数 量较少, 但通过优秀的编排, 也会使难度以其他目的完美呈现。 2.2.3 翻腾动作比较分析 2017 版啦啦操规则将翻腾定义为:翻腾是由地面开始并 在地面结束的动作,是由个人完成的杂技或体操技巧,未经 他人触碰、协助或支持。翻腾分为:滚翻、软翻、手翻和空翻。 规则中规定,在爵士啦啦操中不能有臀部在头部上方的翻腾 动作,允许前后滚翻和侧翻,但不能连续使用,不可以出现 以任何形式的舒舒诺娃。翻腾落地时,除非手或脚首先落地, 否则不允许膝盖、大腿、背部、面部位置落地。从安全的方 面考虑以及为了把爵士啦啦操和技巧啦啦操区分开,在翻腾 动作中会有一定限制。如表 7 所示,前三名队伍中翻腾类动作 出现较少,美国队有空翻,手翻和滚翻;翻腾总数日本队最 多为 5 次,1 次空翻,2 次软翻和 2 次滚翻;墨西哥队有 2 个 空翻和 2 个手翻。虽然翻腾动作在选择上有所局限,但在动作 的编排上还需全面均衡的发展。 2.2.4 托举配合动作比较分析 2017 版啦啦操规则托举定义:一个人被另一个人或一群 人从地上抬起和下降的动作,需要配合完成;配合动作是指 两个人相互作用的技巧动作。符合主题的托举与配合动作能 增加成套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在成套编排中,属于重要部分。 2.2.5 过渡连接动作比较分析 渡连接动作在成套动作中是承上启下的部分,是由一个 造型、状态、风格、位置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动作,过渡连 接动作可以连接成套中的所有动作元素。在成套编排中过渡 连接动作既能提高成套动作的流畅度,也能增加成套动作的 多样性、复杂性、创新性和空间层次性。如表 9,三个队伍的 过渡连接数量差距并不大,第一名美国队较日本队和墨西哥 队只多 1 个过渡连接动作,但是在成套的完成中过渡连接动作 数量的增多,对运动员体力和竞技能力方面要求也相对要高。 2.2.6 组合动作比较分析 根据专家访谈法与查阅文献资料,总结出组合动作分为 同步动作与非同步动作,在编排中结合成套的主题风格适当 使用这类动作, 可以为成套增加亮点, 使裁判与观众印象深刻。 在成套过程中,所有队员在同一方向、同一空间层次完 成相同的动作。在集体爵士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中,编排者 都会在编排成套时使用同步动作。同步动作的编排对于成套 动作也至关重要。 美国队同步动作节拍占成套节拍的 24%,日本队同步动 作节拍占成套节拍的 14%,墨西哥队同步动作节拍占成套节 拍的 17%。相比较而言,第一名美国队,在编排同步动作设 计上高于其他两队,占成套的 1/4 左右,这样的编排给美国队 成套增加了震撼力和整体效果,而占比不大又不会显得枯燥 乏味。在今后的成套编排中建议保证一定数量的同步动作, 但也要 增加变化,丰富编排成套动作的艺术性,这样不仅能有 效提高成套编排的成绩,还可以提高震撼力与整齐划一的效 果。 2.3 集体爵士啦啦操成套动作空间要素编排比较分析 在爵士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中,空间的运用取决于规则、 主题风格、运动员能力等多种因素。根据专家访谈法得出队 形变化、空间层次变化、运动方向变化组成了爵士啦啦操成 套的空间要素,也是最能展现舞台效果和视觉冲击的方面。 第一名美国队的队形总数虽然较低,但成套节拍也较少,队 形罗列清晰,队形与队形转换之间干净利落,巧妙合理的利 用了空间完成各种不同队形,因此分数并不低。 3. 结论 3.1 通过专家访谈法得出集体爵士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的 构成要素为:动作元素、空间元素、音乐元素与服装元素。 爵士啦啦操也非常重视爵士的风格。 3.2 在动作元素编排上得出:①在爵士啦啦操成套中舞蹈 动作占比较大,大部分优秀的队伍都会重视舞蹈动作的编排, 从而准确的呈现出成套的主题风格。②由于爵士啦啦操的特 性,在难度方面转体与跳跃类占比较重,这样的编排既展示 了运动员的自身能力又可以与舞蹈动作相呼应,但在难度组 合动作上的编排较为单一,大部分都是转体类叠加转体类难 度。③翻腾动作由于有一定的局限性,三个队伍翻腾动作出 现的数量不多均值为 4 个。④在托举配合中有许多趣味创新的 组合与造型,在数量上差距并不显著。⑤过渡连接动作运用 较为均衡,均值为 10 个。⑥在同步动作方面上,既要适当的 编排同步动作又要注重成套整体的多样性。⑦非同步设计动 作数量相差较大,在成套的编排中突出舞台效果的同时也要 注意编排变化。 3.3 在空间元素编排上得出:①队形的编排数量与成套时 间和成套风格有一定关系;成型队形与流动队形的用量相对 来说较平均;而单组队形运用较多均值为 11 个,多组队形运 用较少均值为 8 个。 ②空间层次上 A 空间运用较少均值为 9 个, C 空间运用较多均值为 12 个;多空间层次中地面 - 站立 - 腾空 编排数量相对较少均值只有 3 个。③同时出现多方向的编排可 以增加成套的多元化与视觉效果。 3.4 在音乐元素编排上得出:音乐要结合舞蹈动作从而体 现出清晰的爵士风格,既要与观众传达情感,又要与编排的 动作节奏一致。 3.5 在服装元素编排上得出;在服装上要与音乐、舞蹈动 作相结合,紧跟成套主题,选取干净利落的服饰;在色彩的 搭配上要精简, 也要与风格主题一致, 也可与国家文化相结合, 增加亮点。 全科互知
文苑雅香 >> 8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赛前储备期成套动作 训练负荷研究 崔宏阳 天津体育学院 摘要:本文借助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相关理论 , 以天津体育学院健美操队备战 2019 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的运动员为 调查对象,以运动员在赛前 4 周的成套储备期内的训练负荷特征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观察法、问 卷调查法以及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专家访谈以及对赛前训练成套储备期与运动负荷相关的训练内容、时间、方法及手段 进行整理分析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竞技健美操;赛前储备期;成套动作 1. 前言 赛前训练是指运动员在参加重大比赛前,为创造优异成 绩所做的专门性训练过程,且《运动训练学》中指出,赛前 训练时间最少不低于 4 周,最长不超过 10 周。随着比赛竞争 日渐激烈,各运动项目给予赛前训练阶段高度关注,尤其是 赛前训练负荷及机能状态的生化监控。竞技健美操赛前训练 阶段分体能储备期、技能储备期和成套储备期三个部分。本 文研究的则是成套储备期的运动负荷特征,成套储备期运动 负荷特征也是训练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直接影响后 续的训练和比赛成绩。通过研究在分析赛前成套储备期运动 负荷训练主要内容的同时,归纳总结出赛前成套储备期能力 的训练方法和训练特征有效的提升成套动作完成质量,进而 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与状态,保持最佳状态,取得预 期理想的成绩。同时为该项目赛前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和实 践指导。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赛前储备期整体训练安排 2.1.1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赛前储备期成套动作训练内容安排 根据不同的阶段,不同任务以及运动员不同的机能状况, 在赛前训练的 4 周中, 每一周所安排的训练内容都是不一样的, 前三周以 A、B、C 套和成套段落为主旨在发展体能,最后一 周以优质成套为主强调完成的质量。从以上训练计划安排来 看,在一周的训练内容安排可以看出训练的强度是从低逐渐 到高的,通过系统的训练使运动员的机体生物适应现象逐渐 提高;周六的训练内容安排使运动员承受的负荷到达顶峰, 再通过周日调整休息身体负荷逐渐下降,从而提高运动员的 竞技能力水平以及最终的运动竞赛成绩。每一周的训练内容 安排都根据运动员的状态进行随时调整。 2.1.2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赛前储备期成套动作训练方法与 手段安排 技能训练包含柔韧难度、地面难度、跳跃难度、落撑、 托举配合。体能训练中专项力量、专项耐力、专项柔韧对技 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健美操项目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力 量素质训练手段包含 9 种、柔韧素质手段包含 6 种。健美操运 动员在比赛中所展示的一个完整成套的强度和量度是非常大 的,必须在平时用更高的强度和量度的成套段落组合进行训 练,才能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加顺利完美的展示成套技术 与技能,取得理想的竞赛成绩,完成预期训练目标,因此提 升专项耐力最好的训练手段就是成套组合练习。 对于专项耐力训练中的成套体能练习通常用间歇训练法 和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分为高强性间歇训练法,强化性间 歇训练和发展性间歇训练,本研究主要运用高强性间歇训练, 按划分好的成套段落进行练习,特点是负荷时间 40 秒以内, 负荷强度大心率可达到 190 次 -200 次 / 每分钟,间歇时间极 不充分,作用是提高运动员在成套储备时的专项心肺耐力和 肌肉耐力,让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比赛的强度,为成功的参加 比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做充足的准备;重复训练法分为短时 间持续训练、中时间持续训练、长时间持续训练,本研究主 要运用中时间持续训练法,特点是负荷时间在 30 秒 -2 分钟, 负荷强度较大心率控制在 160 次 -180 次之间,间歇时间相对 充分,心率降至 80 次 -90 次 / 分钟开始下一次训练,主要作 用是提高运动员的技术质量及完成质量。 2.2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赛前储备期成套动作训练负荷的安排 2.2.1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赛前储备期成套动作训练负荷量 的安排 反映负荷量大小的指标一般为次数、 时间、 距离、 重量等, 本研究以练习次数为主。为使运动员既具备充足的体力又不 能太过劳累产生身体的劣变现象,从而在比赛中产生超量恢 复取得比赛优胜,在赛前储备期成套训练阶段 4 周中的安排 从第一周的成套总次数 15 到第二周的成套总次数 23 再到第三 周的成套总次数 31,负荷量是逐渐增加,到第三周达到顶峰, 第四周时到达低负荷量 10。 赛前储备期成套动作的负荷量度从第一周到第三周时成 上升趋势直到最高点,旨在发展运动员的体能,从第四周负 荷量度开始下降至比赛负荷量度,目的是为了提高完成质量, 提高负荷强度。 2.2.2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赛前储备期成套动作训练负荷强 度的安排 负荷强度的高低会影响运动员机体状态,从而影响运动 全科互知
封面
共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