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搜索
全科互知
1 主管/主办 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指导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编辑出版 真情杂志社 社长/总编 李基泰 出品人 李基春 编辑中心 主编 祁文军 执行主编 严凯 美术编辑 舒畅 编辑热线 027-50461309 发行主任 付道学 发行热线 027-50461309(传真)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 珞喻路456号二楼 邮政编码 430070 国内刊号 CN42-1622/GO 国际刊号 ISSN 1009-6272 邮发代号 38-359 广告经营许可证 武工商4201004000592 印刷 廊坊市安次区拓兴印刷厂 国内总发行 全国各地邮局(订阅、零售) 国外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定价 20元 本刊同时进行数字发行,作者如无特殊声明,即视作 同意授予我刊及我刊合作网站信息网络传播权;本刊支付 的稿酬已包括此项授权的收入。 本刊所载的所有文章不代表本刊编辑部观点,如有侵 犯他人版权或者其他权利的行为,本刊概不负连带责任。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转载本刊所有文章。 真情 2021年6月 特 别 声 明 文苑雅香 1 水彩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顾 欣 2 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藏族“原生态”唱法/米玛多吉 3 四时浅忆/齐翊如 4 浅谈书法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石 金 5 抗疫中的小故事/向智祥 陆霄怡 5 我们家的“三重唱”/问志远 6 浅析古诗词歌曲《但愿人长久》的艺术特征及演唱技巧/蒋璐珍 7 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赵慧敏 8 谈新时期如何提升幼儿教育教学质量/单增旺姆 9 幼儿有效开展区角活动思考/傅于丹 10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葛红敏 11 如何培养幼儿园儿童自我服务能力/次 拥 12 疫情背景下幼儿园生命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徐 桢 13 幼儿园科学教育策略研究/张 莹 14 西藏幼儿园安全教育指导策略/朱雪梅 15 绘本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价值及应用/马红梅 16 试论幼儿园学前教育中游戏教学的创新策略/彭利云 17 聚焦幼儿生活的“有序性” ——探索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常规培养/石春梅 18 在种植探究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观察记录能力的研究/温丽红 19 农村幼儿教师提升音乐素养策略 /肖 莉 曾 琪 吴俊丽 李 蕾 吴梦瑶 20 让游戏成为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路径/熊婷婷 21 如何把“玩”融入到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杨 娟 22 探讨幼儿教育中如何实现课程的游戏化及生活化/杨 霞 23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爱劳动的好习惯/叶 丽 24 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张文君 25 探究幼儿园如何利用种植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张玉萌 26 探讨如何在学前教育教学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赵灵仙 27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教学研究/邹晓英 28 谈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问题/任 臻 29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探索/任一民 30 网络技术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艾比拜·艾合买提 31 浅谈牧区小学班主任管理的智慧治班之路/巴 桑 32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和思考/陈小琴 33 在新形势下转化学困生的策略/邓利霞 34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分层教学策略的运用/付 华 35 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耿 瑶 36 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的趣味教学实践探讨/官凌峰 幼儿教育 教育探索 基础教育
2 37 “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和改进 方法/哈力旦·吾甫尔 38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韩 洁 39 初中后进生的转化教育之我见/何国兴 40 新课改视域下小学校长教学管理创新策略研究/何世业 41 山区学校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点滴体会/黄间芬 42 浅谈在高中教学中数学思维创新的培养/黄泽江 43 培智学校小学阶段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蒋泽欢 44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郎 娥 45 “行知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李冬梅 46 差异性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李光龙 47 探究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效率/李 进 48 教学语言和名作欣赏在小学音乐课中的巧妙应用/李淑娟 49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李小娟 50 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研究/桑 果 51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问题/廖小三 52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的创新策略/刘 琛 53 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研究与分析/刘星光 54 小议初中生物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刘秀蓉 55 如何改革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卢保旬 56 浅谈农村小学科学课的几点思考/罗 兵 57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罗雪艺 58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马 悰 59 低年级识字写字趣味教学的有效策略/孟 齐 60 高中英语语篇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莫 倩 61 如何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情感/牟晶晶 62 西藏农牧区小学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尼玛多吉 63 跆拳道教学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影响研究/邱杨根 64 浅析初中班主任组织开展主题班会的方法/冉水英 65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育研究/施艳艳 66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双帅娟 67 探讨初中英语多媒体教学师生互动/宋显美 68 初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孙 梅 69 基于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孙艳红 70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浅谈/谭泳桕 71 试论如何在蒙语授课中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嘎拉嘎 72 新时期家校如何有效合作/王长喜 73 方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思考/王化晶 74 微课为信息技术教学开启自学之门/王 萍 75 刍议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四段七步”教学模式/王 权 76 试论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王润云 77 浅谈任务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王 霞 78 高中生消极完美主义与学业拖延行为的相关关系研究/王 瑶 79 小学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生活化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王兆年 80 小学高年级数学概念教学研究/韦玉萍 81 论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策略/吴玉林 82 浅谈小学生英语写作的有效教学策略/夏祥容 83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情感教育实施策略/颜 宋 84 初中数学教育中分层教学的应用之我见/杨 恒 85 基于情景化的小学美术深度学习探究/杨 柳 86 高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魏兴红 87 高中美术教育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吴小明 88 巧用资源 锦上添花 ——论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杨 萍 89 微探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杨清贵 90 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探讨/尹学军 91 试论小学数学基于新形势下的计算教学/余 春 92 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教学探索/张 东 93 小学英语单词教学尝试/张晓焕 94 浅析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赵春双 95 浅析如何将音乐游戏应用到小学音乐教学中/赵 冬 96 高中数学教学如何适应新高考/周伟萍 97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周应江 98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祝明乾 99 借助微课提升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对策/卓 啦 100 探讨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育与激发/邹 航 101 现代儿童益智玩具互动性特点分析 /张立成 张 晴 孙思辰 仪晓华 102 浅谈中小学研学旅行/付延双 103 培养农村中学生写作兴趣的策略/钟爱萍 105 人本理念融于初中英语教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孙艳红 106 新高考改革下情境教学法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成效 提升研究/何雪梅 107 现代教育装备在小学作业评价中应用的实践研究 ——基于在线教学的小学数学作业评价初探 /张贡献 李晓艳 李红飞 陈阿姣 109 浅谈后进生转化的方法/邹 霞 110 探讨小学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陈春雨 111 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语文低段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陈 娣 112 试论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陈利华 113 探究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陈 琪 114 试论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有效性的提高/陈小娥 115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语感教学研究/韩慧荣 11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作文教学/何 梅 117 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黄弟娥 118 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黄仁义 119 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瞿选彦 120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雷 斌 121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整合式教学”策略浅谈/李 嫡 122 以读导写 以写促读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有效策略的研究/李 娜 123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研究/李 培 124 浅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董晓青 125 初中藏文教学中学生写作策略指导/尼玛央金 126 回归本心,寻味语文/李永福 127 微课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李云霞 128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刘铁存 语文教育
3 12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龙沛雲 130 浅析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鲁彦乡 131 新时代思政理念下小学藏语文教学的策略分析/罗桑卓嘎 132 关于小学藏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解析/罗 英 133 课外阅读与拓展训练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 /马晓华 134 如何找准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切入点/毛志红 135 刍议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彭琴芳 136 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的探索/普 珍 137 现阶段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荣 龙 138 浅谈统编教材中低段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石彩霞 139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唐丽华 140 如何提高小学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唐丽平 141 试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王艺竹 142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的策略分析/王 英 143 新课程改革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研究/文肖兰 144 互动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席国安 145 探究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杨 龑 146 初中语文教育过程中运用陶行知解放思想的研究/姚 苇 147 通过课前预习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叶云苏 148 高中语文课堂实施分层教学的几点思考/于 晴 149 新时代初中语文授课的艺术/曾惠媚 150 探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如何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张邦勇 151 依托群文阅读课程,助推学校内涵发展/张惠贤 152 探讨如何将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进行结合/张慧琴 153 小学语文低年级写字教学优化研究/郑海英 154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郑利国 155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探讨/邹小姗 156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研究/邹 云 15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识字教学/廖治录 158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效果的思考/仓 拉 159 试论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创新策略/陈 勇 160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杜友珠 161 以培养核心素养为中心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郭 艳 162 试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胡 佳 163 情境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胡素英 164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黄金华 165 基于儿童立场的概念教学 ——以“角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黄仁广 166 初中英语课堂情景教学运用/黄印妹 167 初中设计性实验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培育探析/加布赤来 168 初中数学课堂空间改变与合作学习对学习力的提升/贾秋利 169 高中物理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孔维柱 170 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探究/拉巴旦增 171 提升职业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李佳聪 172 浅谈阅读圈活动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李建娟 173 探究初中数学课堂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李松林 174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李小玲 175 探究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李 颖 176 浅谈如何构建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梁玲玲 177 “发生教学法”指导改革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一点愚见 /廖前爱 178 趣味引领小学生英语课堂的益处与实践/刘翠丽 179 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刘金红 180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活跃课堂气氛之我见/刘新巧 181 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 /刘 刈 182 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案例设计研究 ——以《二氧化碳的性质》为例/龙 芳 张新云 183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马晓平 184 实践活动与小学数学课程结合的途径探讨/秦慧素 185 浅谈小学体育课堂中游戏化教学的开展/秦 磊 186 浅谈初中生物课程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洪锦屏 187 浅谈初中地理课程如何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马嘉欣 188 以图形巧记“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聚焦课堂类型、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实践 /沈明金 189 “探”样式 “显”思维 ——小学美术“设计·应用”领域的“三式”学习策略 /石 瑞 190 浅谈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策略/孙冬琳 191 初中数学微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孙秀丽 192 自然笔记课程的育人价值研究/王宏宏 193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王 立 194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旺 加 195 谈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文殿华 196 探讨如何提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安全性/徐 梅 197 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高中体育课堂构建研究/许泓佳 198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杨 芳 199 浅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杨 靖 200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杨俊明 201 论述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杨青峰 202 借助微课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杨 勇 203 浅谈新课程标准实施于初中数学教学/杨站根 204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导入艺术探析/姚 云 205 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探讨/曾晓华 206 探究初中英语基于生本课堂下的教学策略/张 冬 207 农村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张小芬 208 谈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策略/赵青妮 209 深度学习视角下课堂有效教学情境设计的研究/郑丽娟 210 小学英语课堂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之我见/周婷婷 211 刍议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冯 艳 212 简单学具破解安培定则难点/龙桂华 213 “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导学案/王泽芳 214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策略/周晓兰 215 浅析联想在数学解题中的运用/黄星林 课程教学
4 217 “立德树人”理念下技工院校班级管理策略/曹定定 沈泳洁 218 小议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渗透/陈雪丽 219 浅谈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效果的提高/董江凤 220 高校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分析/冯继来 221 高校《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胡雅妮 222 中职美术色彩教学浅究/康树敏 223 “双一流”高校机械类专业建设改革探讨 /李延博 邓嫄媛 张倨裴 周黎明 乔水明 224 数字化校园形势下的校园网络安全初探/刘子晖 225 浅谈课程思政如何进实训课程/马军侠 226 谈中职英语教学中优化评价体系的策略/冉培仙 227 现代信息技术与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 /阮英爽 228 浅谈如何对煤炭相关专业大学生开展职业技能教育 /王江涛 汤 甜 229 浅谈如何对中职学校幼师专业学生开展赏识教育/杨小芳 230 信息技术环境下名师工作室研学活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 研究/宋媛媛 陈飞儿 231 以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推动机械专业课程改革 /唐 茂 232 关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若干思考/王金成 233 高校网球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分析/王利永 234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上教育工作的研究 /王明杰 王建会 孙 璐 杨 勇 王 静 张小磊 235 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 /王 哲 王 琰 236 浅谈高校体育教学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特点及预防/吴京彦 237 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的管理艺术/杨 帅 238 如何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于雅婕 239 基于职业综合素质导向的高职电力类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袁 娟 240 影响外科实习教学质量的问题与改革/袁 渊 241 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大专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张伟男 242 核心力量训练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重要性探析/张燕玲 243 中专美术素描的基础教学研究/钟之音 244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 POA 理论促成环节设计/李 静 245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青年外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模式研究 /王文涛 李广伟 247 基于世赛标准构建中职电气专业实训教学评价研究 /杨录田 高 宇 249 高职生防范信息网络诈骗普法教育与对策/石子强 250 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研究/孙慧金 252 提升高校“团课”实效性的途径探究 ——以《青年团的任务》为例/童子豪 253 公安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对我校文件检验教学工作的思考 /薛敬丹 255 杭州“喜憨儿”问题与对策的研究/张铧尹 256 谈高职班主任工作之“有所为”/张 静 258 职业院校教师国际化能力提升的探索与研究/张忠强 259 高等职业教育舞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考/赵亚楠 261 新时代高职院校如何充分发挥班主任作用/赵 燕 262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问题学生养成教育研究/邵 协 264 从华裔馆看“多元文化”下的华风传承 /柯丽婷 266 俄罗斯艺术学院研究生音乐表演类初探 ——以别尔哥罗德国立艺术与文化学院为例/刘濒文 268 韩语副词格助词‘- ?’和‘-(?)?’的对比研究 /王允晨 270 立德树人理念的中职思想政治教学探析/郭荣现 271 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郭晓彤 272 浅谈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如何有效发挥政工师的作用/李春利 273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李国花 274 将德育教学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李建勇 275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之我见/贡李华 276 如何运用音乐课进行德育教育探究/吕莲娜 277 “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方向跨越的进路研究/吕远征 278 新时期怎样才能做好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王立群 279 探索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郑 静 280 刍议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陈泳西 281 高中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工作的方法分享/赖琳琳 282 国企深化改革中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邢文慧 283 浅谈医院会计成本核算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郭 佳 284 文化馆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深入实践研究/陈文洁 285 试论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策略/谷志民 286 运动干预对强制戒毒人员心理康复效果的研究进展/郭泓志 287 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新时代文化发展/贺 新 288 赣南县城快递配送行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会昌县为例/蒋 玮 289 试论文物保护的现状和具体改进措施/李小凤 290 互联网 + 背景下的计算机维护维修与病毒防治途径探讨 /吕文会 291 论图书管理人员的自我职业素质提升/宋庆华 292 “互联网 +”的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模式分析 /孙莉莉 龚 明 江莉玲 293 大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探讨/王青天 294 疫情下的“心理战” ——基于 3500 名制造业员工身心健康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 /吴冰倩 潘胜男 季心洁 周馨怡 吴彩英 295 医院卫生耗材管理的现状和改进措施/闫建华 296 浅谈新时代离退休管理工作路径/刘 蕾 297 我国社区养老模式现状与展望/张淑真 管理观察 德育教育 教育管理
2021.06 真情 文苑雅香 1 水彩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顾 欣 新疆石河子市 134 团二中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初中美术课对学生绘画创作思想进行指导,水彩画作为初中美术教学的组成部分,通过不同的绘画 方法和颜色,将不同的作品呈现出来。水彩画具有很强的人文教育气息,学习水彩画不但提升了学生的绘画思维,还提升了学生的美 术综合素养。 关键词:水彩画;初中美术;教学 水彩画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意义理 解的水彩画只是通过不同的颜色搭配塑造出不同的造型。随着社 会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不断追求,审美也成为精神生活必 不可缺的, 不论是房屋设计还是桥梁建筑都离不开水彩画的基础, 因此水彩画在现代美术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学生可以通 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将水彩画呈现出来,因此水彩画对学生的发散 性思维的培养也具有只要意义。 一、水彩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掌握绘画技巧 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课业压力比较大,美术课程的设 置让学生培养手、脑的协调能力,初中美术水彩画可以用简单的 工具描绘出美丽的图画,学生可以通过画画的形式将感情予以寄 托,不但释放了天性,在绘画的过程中还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兴 趣。 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感知, 通过画画方式激发学生的潜能, 熟练掌握绘画技巧。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调性 水彩画的绘画需要一定的技巧,通过水彩的颜色加强训练, 积累绘画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彩画的训练经验得到积累, 绘画能力增长,感知事物的能力也得到提升,在绘画和思考中形 成良好的协调性,通过观察、理解,将绘画作品展现出来。同时 还要联系实际生活,在生活中找寻绘画的灵感,在一定程度上培 养了学生的协调和观察能力。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在初中学习阶段,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学生具有 较强的表现欲望,有的学生比较腼腆。学生的能力也不尽相同, 在水彩画的表现过程中, 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形式绘画, 通过色彩、 空间的运用,将水彩画呈现出来,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的思 维方式不同,因此同一个主题下创作的水彩画也不相同,这样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在水彩画学习过程中,通过颜色搭配结合实际生活可以培养 学生的想象能力,从横向、竖向培养学生,让学生通过水彩画展 开想象,构思出一幅幅不同的水彩画,这种学习有利于学生发挥 想象力,提高学习兴趣。 二、水彩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加强水彩画基础教学 初中美术课中,水彩画教学是不容忽视的,学生需要有扎实 的基本功才可以在水彩画的基础上有所造诣。教师在美术课堂上 教授水彩课时,通过灵活的水彩课的特性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从画法到配色以及表现方法都需要教师一一的教授 给学生。水彩画的技巧是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对水彩画有大致的 轮廓,在通过详细的讲解,构思等引导学生学习水彩画。在教学 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色调和绘画方法提出问题, 让学生自行解答, 从而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二)以点带面的教学 初中美术课堂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水彩画的 基础教学往往是静物的临摹,从观察静物开始,将点画成线,由 线及面,分析静物的结构,根据画布分布来绘画。教师可以从比 较简单的线条入手,将将水彩画的概念进行划分,分析作品的重 点形态,引导学生学习水彩画,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通 过欣赏名家的作品,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感悟从而逐渐融入到水彩 画的学习中来,增加立体感,提高学习效率。 (三)多形式教学 多种形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在初中美术水彩画 教学中,良好的教学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不能一味的按照书本上 的内容教学,要通过书本内容拓展到课堂以外的教学。在进行静 物临摹时,教师可以把线条作为切入点,通过素描向水彩过度, 让学生准确把握色彩的运用,理解物与物之间的不同。当学生已 经将基础掌握之后,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想和构图来进行绘画。 每个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思维, 不同的静物在不同学生的笔下展现的方式也不同。 从创作技巧上,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形式通过图片以及短 视频方式让学生理解水彩画的真正意义。还可以通过微课堂的形 式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多种形式的创作中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课外实践 初中美术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水彩画是一个长期 感知和学习的过程,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无法达到教学的目的。可 以通过课外实践的方式进行学习。学校可以组织课外学习活动, 这种活动不仅满足了学生的绘画需求,拓展了学生的眼界,丰富 了水彩画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对水彩画产生兴趣, 通过不断的练习, 水彩画的能力也得到提高,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水彩画的学 习中, 同时开展写生活动, 让学生融入到生活中, 融入到自然中, 找准题材,放飞灵感,也是对自我学习的提升。 (五)鼓励的方式教学 初中美术课水彩画的绘画技巧需要一点一点的磨砺,如何让 学生对美术课充满兴趣, 积极的学习水彩画成为教学关注的重点。 从教学目的出发,教师应该和学生平等交流,以学生为主,教师 为辅,鼓励学生学习水彩画。也可以通过学生评比的方式将优秀 的作品进行展出,让学生有足够的信心学习水彩画,这样才能很 好的作用于教学,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结语 水彩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挖掘学生的 美术潜力,培养学生学习水彩画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是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的问题。加强水彩画基础教学,通过 多方法教学使学生提高绘画水平。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段翔 .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教学生的水彩画 [J]. 读书 文摘 ,2016,(33):165. [2] 葛彩娣 . 水彩画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J]. 美术教育研 究 ,2021,(1):118-119. [3] 蔡欢 . 谈初中美术课水彩画的教学 [J]. 中学课程辅导 (教 学研究),2019,13(25):7. [4] 乌云嘎 . 水彩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J]. 未来 英才 ,2015,(13):92-92. [5] 路孝强 . 初中美术课水彩画技法教学探析 [J]. 都市家教 (下半月),2015,(1):242-242. [6] 潘亚 . 初中美术课水彩画技法的教学之我见 [J]. 都市家 教:上半月 ,2011,(9):219-219.
文苑雅香 >> 2 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藏族 “原生态” 唱法 米玛多吉 西藏昌都市康巴文化艺术团 摘要 : “原生态” 的唱法概念是从自然科学中借用的, 它指的是在自然条件下能够生存的一切, 这个概念在现代生活中变得非常流行。 “原生态”歌曲的风格定位通常应指民间歌曲,“原生态”歌手通俗的来说,也被称为民间歌手。作者为什么在这里强调“原生态” 的民俗本质呢?因为原生态作为有着丰富内涵,表达方式和演唱方式的藏族歌曲,以及丰富的“原生态”民歌和演唱方式。本文就在 多元化背景下,对藏族“原生态”唱法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多元文化;藏族;原生态;唱法分析 在中华 56 个民族当中,藏族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个 青藏高原是人口稠密的地区,人口达数百万。藏族历史悠久,更 不用说悠久的部落时代了,仅从松赞甘波统一的吐蕃部落算起, 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和广阔的地区造就了灿烂的藏 族文化。由于青藏高原的特殊高山地理环境和藏传佛教的影响, 藏族人民的文化艺术与其他民族的文化艺术截然不同,特别是藏 族的原生态唱法上面,显示出更多的特殊性。 一、藏族的“原生态”歌曲 藏族“原始”歌唱方法是藏族人民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 中创造的,是一种“土著”音乐形式,在人民中广泛流传。作为 藏族音乐其他音乐形式的基石,它不仅在生产、劳动、习俗、礼 节、价值传播和历史传承过程中的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在藏族音 乐的表演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藏族“原生态”歌唱法是藏族 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承载着悠久历史时期藏族人民真实的生活条 件记录。 因此, 藏族原生态的唱法、 歌词更加精致, 曲调逐渐完善, 在音乐上的艺术造诣也达到了独树一帜的高度。 二、藏族原生态高腔唱法 藏族歌舞文化与歌曲是是分不开的,或许是由于青藏高原起 伏的雪山和草原影响,或许是由于在寒冷的土地上长大的藏族性 格,简而言之,藏族原生态唱法在当地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强 烈地表现出高音调和响亮的特征,这种声音的特征不仅在人群中 广泛传播,而且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它也被许多高音歌唱家所广 泛使用。这种唱歌方法使一个人的声音如此的富有魅力跟磁性, 这种特殊的唱歌方法可以称为藏族唱歌方法,因为它是整个民族 使用的一种唱歌方法。尽管很少有人研究它,理论知识也不多, 但确实存在着代代相传的一套唱法,这种最独特的方法可以称为 “藏族山歌法”,或是“藏族高腔唱法”。 之所以从藏族唱法中区分出一种高腔唱法,是因为藏区的酒 歌、 劳动号子、 一部分情歌、 风俗歌在旋律上并非以高音来表现, 演唱时也并非以声音的高亢嘹亮取胜,只有山歌,才完全具有裂 空穿云的声线特征,演唱山歌的唱法,是为高腔唱法。区分高音 歌唱法和藏族歌唱法的办法是区别旋律没有高音表现。唱歌时发 出尖锐的声音。只有民歌才具有穿越天空和云层的人声特征,演 唱民歌的演唱方法是高音调的演唱方法。 三、藏族高腔唱法的原生态特征 电视台经常会举办一系列的民歌歌唱大赛,其中就有很多专 门的民歌歌手前来参加比赛,这些歌手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 把藏族的民族高腔唱法挥洒的淋漓尽致,也把藏族“原生态”唱 法这样一个新名词隆重的推到了时代的前沿。 在短短的几年中,已经推广并引入了多种原始的生态艺术形 式。“原生态”这个词源于自然科学。“原生态”大致是指人类 无法控制的自然状态,在艺术类别之前添加“原生态”一词是为 了试图充分反映它从未经历过其他的添加,而是大自然形成的一 种美好事物。每一种成熟的艺术形式都是由几代人的辛勤工作形 成的,它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是现在许多电视台上面举办的 歌唱大赛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原生态”歌唱比赛上看,藏族唱法 就是一种原始的歌唱方法。 无论是“藏族歌唱”还是“原生态”唱法也好,对于那些藏 族歌手来说,他们都是从祖先那里自然而然受到熏陶才学到这种 歌唱方法的,他们还会向下一代传授这种唱歌方法,不断让后台 去传承这种最传统的藏族文化,让藏族原生态唱法在多元文化的 时代背景下不断的发扬光大。 四、藏族原生态高腔唱法特征简析 (一)呼吸 藏族的高音唱法通常会拖着比较长的唱腔,因此歌手需要具 有很强的呼吸控制能力,而且通常腰腹部都非常有力。也许藏族 歌手不需要特别训练他们的腰腹部力量, 与平原地区的人们相比, 他们的生活方式对身体的要求更高。所以,大多数藏族的男人和 女人都比较强壮,能呐喊出非常多的高音唱腔。 (二)松弛 几乎每个藏族原生态唱法歌手在唱歌时,他的脸上都会洋溢 着非常自然的笑容,这种微笑来自他们的内心深处,不是夸张或 虚假的,这意味着当他们唱歌时,身体和心理上都是如此自然而 然的快乐,处于放松状态。 (三)腔体 与专注于向下打开胸腔的美声唱法相比,藏族歌手的胸腔共 鸣用得更少。他们非常重视抬起上口盖去唱歌,任何一首歌似乎 都会经过高抬口盖所修饰,高音非常强大。这种藏族原生态高音 不具有美声唱法的厚度,也不是难以唱上去的,它处于人声的中 高音区范围,非常具有民族文化特色。 五、结束语 总得来说,藏族高亢歌唱是一个民族独特的歌唱方法,它的 特点是声音高,响度大,音质与其他唱歌方法截然不同。关于这 种唱歌,一直有很多感知和知识,而没有太多理性的分析,我们 希望更多的人能学习这种原生态的藏族唱法,这对我国发展多元 文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魏丽莉 . 演唱方法多元化对声乐教学的启示 [J]. 中国音 乐教育 ,2008,(4):34-35. [2] 卢桑雨 . 论歌剧《太阳雪》多元化音乐表现形式及白雪 梅主要唱段的演唱感悟 [D]. 上海 : 上海师范大学 ,2014. [3] 武静 . 浅论藏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特征对比与相互借鉴 [J]. 魅力中国 ,2018,(27):236-237. [4] 康斯韵 . 浅论藏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特征对比与相互借 鉴 [J]. 黄河之声 ,2017,(4):62-63. [5] 冷靖 . 甘孜藏族民族民间唱法与美声唱法共鸣技术的比 较 [J]. 音乐时空 ,2014,(10):89-90,61. [6] 刘晓迪 .浅谈藏族学生美声唱法的教学[J].北方音乐 ,2014, (3):124-124,125. [7] 刘会轻 . 藏族声乐演唱对美声唱法的借鉴研究 [J]. 黄河 之声 ,2016,(17):94.
2021.06 真情 文苑雅香 3 四时浅忆 齐翊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 若忆可追,春华秋实,夏虫冬雪;若无可寻,春夏秋冬。 春华 诗人韦庄曾云:“万物不如酒,四时唯爱春。”我虽不善饮, 却是极爱春。 春天最让人喜的便是花。记忆中的主角多为桃花。 待冬雪渐融,春风入暖,再经几场小雨的磨烦,桃花呵!总 算开了。 村里桃花开了,常常是我第一个发现。家里那些废弃的,或 还未来及想好用处的瓶筒,便也都被我收罗起来。 擦土;从里至外,都需好好擦。洗身;背着父母,用不知什 么用途的洁净刷子使劲刷。 灌水;咬着牙从井里绞半只澄澈的水。 一切安妥了,就剩桃花。 趁着无人知晓桃花开了,慌忙跑出去,折一书包。再快快奔 回来, 取那些好看的、 未多大折损的花条, 插于拾掇好的瓶筒里, 摆满桌子和窗台。 嚯!家成了个小花园。 花可不仅是摆件,也能当做首饰。 我童年时可买不起首饰,不过桃花开了,就不一样了。一到 三月, 家里人都戴着我摘的花, 莫说母亲和妹妹, 就连父亲也戴着。 对于戴花,父亲并不那么悦,却也不反对。他很宠我。 梨花,这个白雪公主。 公主是不能亵渎的,要挨条子。家里就这么一颗宝贝梨树, 春风也就能吹这么几只朵子。一开花,母亲便得极小心,成天守 护她,提防淘气的小孩来折枝。 家贼难防。 家里的梨花总要被我偷偷折几个朵,插在发髻上。一路上的 女孩都是粉色发髻,我独有梨雪,翩翩然。 我一直分不清杏花和桃花。 幼时学到古文里那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常常偷笑,不料自己长大真成了“夫子”(老师)。 老公说桃花和杏花不算五谷,嗯,那就好。 秋实 秋是大饱口福的季节。 我们那里产桃。蜜桃、黄桃居多,秋阳一照,一个个都熟了。 香喷喷的,偷偷把脸蹭在果实上闻那么一下。啧!真香。 童年没什么零食,嘴一直馋着,桃子可太诱人了。 成熟的桃子不等人,须快快摘下来背去集上卖。小户人家可 雇不起人,一家老小齐上阵又未必够用。 怎么办?有主意。 “喂,那个娃,你给我摘一天桃,我给你饭吃,摘的桃子你 想吃就吃,中不中?” “中!” 协议达成,拉着弟弟妹妹,都来给人家摘桃子。等一天忙活, 累,饭却吃不了多少。 肚子里都是桃, 果肉和汁。 猛不防地打一个嗝, 桃肉要往上溢。 “春天还早了, 夏天蚊咬了。 秋天打枣了, 冬天又冷了。” 这是首说为什么学不好的儿歌,每个小孩都这么唱过吧。 枣的确要打。看到鸟蛋大的红枣子,一个个的,结满枝条, 就该打了。等它掉下来都烂了,枣枝又攀折不得,它娇嫩得很。 从寒房(不住人,充当仓库的房子)里拎一根极长的竹竿, 或什么别的棒子, 再把自家娃都喊一起。 大人打枣, 娃娃捡, 热闹! 我家有着好几棵枣树。 看树上枣子半红半青的,便开始盼了。 “妈,啥时候咱家打枣呀?” “早哩!等着!再过几天。” 一日饭时,看到父亲撇下空碗,去寒房里抽了两根极长的黄 色的竿子出来。 都不嬉闹了, 狠劲地刨碗里的饭, 只顾往嘴里倒, 好容易倒完了,手背把嘴一抹。 打枣了,打枣了。 打枣这一天,枣子是可以尽情吃的。枣子也就这几天好吃, 往后皮皱了,就不香了。 红红的皮,硬,小石蛋。一口咬开,看,肉还是浅翠,一点 淡淡的绿。嚼两下,哈,真甜。 长大了,再没吃过这么甜的枣。 夏虫 其实应当是“夏蝉”。然,我们那儿夏天虫极多,却独少蝉。 也许蝉也不少,是我不识。 记忆中的蝉只两种:一种叫,一种不叫。 叫的蝉比不叫的体较小,微带一点绿色,叫起来“嘟溜—— 嘟溜——嘟溜”,挺好听的。我曾让父亲给我捉了只,养在他给 我编的小筐里(拳头大小的小筐),活了好多天。 不叫的蝉,我们都管它叫哑巴。 哑巴不仅不会叫,而且也比其他蝉呆蠢。有时它爬得很低, 根本不须工具, 蹑手蹑脚走近去。 屏息, 抬手, 把手掌窝成个扣子。 嘿!一扣,它就在手里了。 我们那有种草,不知甚么名字,挺好玩。它的叶子极小,且 不平整,像个小碗。捉了哑巴,必要找这种草。撕两只“小碗”, 套哑巴眼睛上。 它什么都看不见, 不动了, 连触须什么都不会摆, 像个小石子。 拇指和中指叩一个环,对准它屁股猛地一弹。呗!肯定很疼。 它会嗡一下扑腾翅膀,一直向前或向上地飞,绝不偏斜转弯。 螳螂,绿袍的吕奉先。 优雅;嫩绿的翅膀, 颜色极美, 脉纹也极美。 若一下子生气了, 高举两对大钳子, 翅膀极度展开, 哈, 真好看。 昆虫翅膀里最好看了。 但光好看可不能叫它吕奉先。它得能打。 的确能打。 找一个洗盆(一种像倒置的圆台的盆),先扔个螳螂。虽到 了新的环境,它一点都不怕。别的昆虫一扔洗盆里,非要使劲四 处跑、爬、蹦,极其害怕慌张。 再找个什么扔进去?什么都行,它什么都不怕。 蟋蟀, 天牛, 蟋蟀这些自是无须说。 就那种极吓人的虫:蜘蛛、 蝎子。螳螂也都不怕,它都能打。 它怕什么? 我曾见一只螳螂给另一只螳螂跳舞,跳了好一阵子呢,可那 只观舞的螳螂居然把它吃了! 后来才知道,雌螳螂会吃掉自己的配偶。打遍天下的雄螳螂, 那绿袍的吕奉先,竟要被雌螳螂吃! 什么道理?英雄难过美人关? 冬雪 冬天什么都玩不了。 虫子都冻着, 枣子桃子也没有, 也无花开。 就剩点雪值得期待, 却又极冷。也就初雪那几天有点玩的兴致。 去年冬天外地过的。 因为疫情, 过年也没能回去, 雪也没见着。 似乎该搜罗记忆为雪写点一小段,但又似无须了。 就这样吧。日后再说。逝者如斯。 作者简介:齐翊如,女,汉族,甘肃庆阳人。西安建筑科技 大学文学院思想政治辅导员,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西北大学工 学博士。
文苑雅香 >> 4 浅谈书法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 石 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 写意画是中国绘画的“脊柱”讲究“意”与“气”的这类艺 术表现形式,不论是写意人物,写意花鸟,还是写意山水画,往 往都是通过“写”这一可操作行为来表达或者表现作画者的情感 或思想。一个“写”字,又让我们不得不提及同样存在于中国艺 术圣殿的另一朵奇葩 ---- 书法。书法、绘画相互影响,相互通融。 黄宾虹先生曾谈到书法对于绘画的重要性说 :“大抵作画如作书, 国画之用笔用墨,皆从书法中来”。 书法较写意画出现的早,正是因为它的成熟和完善,对于写 意画的影响住往很明显,也就是写意画之所以不说“画”,而是 说“写”学习中国写意画,也就得从书法开始,不通书法要义, 必然难从传统绘画中汲取精华。(内容摘要) 一、写意画之“写”就是借书法行笔方法来作画,是 书法之写 书法中的用笔原理有“中锋”偏锋“藏锋”,其中“中锋” 乃为根本方法 , 则书法用笔的灵魂“中锋”是指书画时要把毛笔 的主锋保持字画的当中 , 不同的笔法产生的效果不尽相同,因而 能表现不同的风格如 “中锋” 用笔的艺术效果有折钗股” 屋漏痕、 印印泥”等等。汉书家蔡邕《九势》所讲 :“藏头护尾,力在其中, 下笔用力肌肤之丽”又提到了笔法的“力”的问题, “藏头护尾” 是蓄势的,是静止的力,上乘的山水画,笔笔皆精到各家各派笔 法风格均不相同 . 力透纸背,应用在写意画中也是妙的。书法绘 画对于画者笔底的功夫,毛笔的控制水平要求是一样的。 继李思训之后,吴道子变革了山水画,看来是借鉴于人物画, 实则是借于书法。吴早年学书于“狂草”张旭、贺知章,书法对 他的绘画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他改变了山水画中春蚕吐丝式 的描法,创点、曳、斫、拂的用笔,即以后山水画中的“勾、皴、 擦、染、点”的开端。 中国的书法用笔用之于画,虽很早被提出过,但也没有元代 之后那样兴盛,元画差不多都很讲究书法的笔意,元画家差不多 都兼为书法家。 再看中国传统写意山水画,这其中会有一副名为《秀石疏林 图》的经典画作,是赵孟頫所画,画家在画发题诗中有著名观点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须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 画本来同”结合实际的绘画过程,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尤其 画竹子的时候,竹竿多用隶的笔法,竹叶多用鲁公撤法。往往画 竹节是不够讲究,老师讲到竹节,“节”是竹子的精神特质,对 应着人的气节。竹节多以行草的笔法作,才有清气。这是赵孟对 自己长期艺术实践的重要总结, 强调了 “以书入画” 的审美通感, 由此提倡以写代描。 “叔明辄用古隶法杂入,如金钻镂石,锥画沙,实出自炉冶, 尖而不稚,劲而不极,圆而不成毛团,方而不露主角。”( 清王概 弃《芥子园画传》) 由此可见,元以前的书法成就和影象对于文人 画来说,就成为聊写胸中意气的基本能事和得力助手,也所谓写 意画中之“写”的最具体表征。 二、写意画之“写”,是借以书法的用笔方法来抒发 画者内心情感 笔底的意趣,实则是源于人心中的意趣,古代近代的大画家, 如石涛,八大山人,再如郑板桥等,写字绘画笔意往往无异。 这抒情的功能在书法中显而易见,唐中期杰出的书法大家颜 真卿所书的祭侄文稿,主要内容是追祭从侄季明,“颜真卿联想 到颜氏家族巢倾卵覆,心情极度悲愤,纵笔豪放,迅笔疾书,血 泪与笔墨交融,激情共浩气喷薄。开始时作者尚能驾驭住自己的 感情,写的大小匀称,浓纤得体,至贼臣不救,孤城围逼’再也 抑制不住百感交集的愤激, 像火山进发, 狂涛倾泻, 字形时大时小, 行距忽宽忽窄,用墨或燥或润,笔锋有藏有露,连绵起伏,笔势 飞动,心手两忘,一泻千里…”书法的抒情已经先于绘画的抒情 达到完善的境地, 但当我们看清八大山人的绘画作品时, 一笔一墨, 渴笔与润笔的极致,清直冷峻的画面是作者亡国屈痛,嫉俗蔑世 的激昂情感。 三、写意画之盛,最根本因素之一则是“以书入画” 宣纸的产生和大量使用对于写意画之盛,也产生了很大的影 响,不光用的宣纸多了起来,用宣纸的人也多了。这也是写意画 之所以兴盛的外部因素之一了,而“以书入画”则更为重要。 在上古的时候,“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 略。 无意传其意, 故有书无以现其形, 故有画, 天地圣人之意也。 ” ( 《叙画之源流》 ) 唐张彦远) 书就是画, 画就是书, 形体是一样的, 不仅仅是书法和绘画都使用毛笔这一中国特有的工具。灵活运用 毛笔既是文人书法训练,也是绘画入门的基础。 以书入画的笔法到了明清就有宛若登峰造极之势。黄梨洲, 明末清初的一位大思想家著作家 ( 余姚人,名宗義,字太冲,生 于明代万历三十八年 )。平素不画画,偶然画成幅,仍不脱著作家 的面目。这从他的用笔方法上充分表现了出来。黄梨洲完全以写 字的笔法作画,他勾新树干、树皮、石头的轮廓等几乎都用草书 飞白的笔法,画竹枝,松针和小草等则兼用书和行楷和笔法,有 一些皴法和渲染之处稍稍变换着使用干笔和湿笔,而就整幅画面 来说,用墨大部分是半干半湿的,表现出特别和谐色调,首尾贯 通一气。所谓“以书入画”的道理,从这里看得非常清楚。 我们还不应该仅仅从作者用笔墨的方法上去理解书画同源的 道理。如果光是这样看问题,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我们应 该进一步从作者的思想倾向和学术修养方面,去认识作者在从事 创作的时候和表现在作品中的思想内容。 “书画同源,理一也。若夫笔力只刚柔,用腕之刚柔,用腕 之灵活,体态之变化,格局之安排神采之讲究,衡之书画,固无 异也。因王献之有一笔书,陆探微也创一笔画。写意水画之“写” 与书法之 “写” 是一样的, 落笔, 行笔, 徐急转折都有一定的法则。 黄虹先生每每作画皆是以书法入画,他“每日趁早晨用麻纸练习 笔力,作草以求舒和之致,用之画中。在他的画作之中,我们不 难看出书画融合之妙来。书画同源,书法和绘画在高层次的表达 上是相通的,它们各有特色,彼此相辅相成。 中国画的渊源和发展特征与中国书法是统一的。中国画,尤 其是写意画,作为较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常盛而不衰,恐怕 影响它的最根本因素就是“以书入画”,书法的笔法技巧,书法 的的表达情感的功能,书法特有的发展历程,书法的多样性和丰 富性,以及书法扎根于民族文华脊梁,构架传统与现代的思想、 文化交流的大桥。 这一切给于后起的写意画强有力的推动和支撑, 甚至可以说它是写意画赖以发展的根基。
2021.06 真情 文苑雅香 5 我们家的 “三重唱” 问志远 湖北省钟祥市旧口镇汉江中心小学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 出一首赞歌……”最近几天,吃过晚饭后,我们家就会反复响起 这首歌。你只要静下心来仔细一听,很快就会发现歌声里既有着 老者略显沙哑的声音,也有青年中气十足的声音,还有孩童清脆 悦耳的声音。三种声音混在一起,组成了一首特别的三重唱,这 三重唱的主角嘛,当然是我的爷爷、爸爸和我。 再过几天,就是祖国 70 岁生日了,为了给祖国生日献礼。 我们祖孙三代人都要参加县里组织的歌唱《我和我的祖国》快闪 录制活动。为了唱好这首歌,我们可是下了好大的功夫。反复听 原唱、记歌词、合伴奏,每天晚上我们三个都忙得不亦乐乎。 “不 对不对,这一句不够深情!”“这一句高音没上去。”“这一句 吐词不够清楚。”“表情、表情,想想我们的祖国,要充满自豪 感。”“不行不行,重来!”每次练习,爷爷都俨然是一位严格 的声乐老师。 他总是说: “好好唱, 我们要把最美的歌声献给祖国, 我们要用我们的歌声为祖国点赞。”“对,唱到最美!为祖国点 赞!”爸爸也附和道。虽然反复唱了好多遍,可爷爷和爸爸都好 像永远不知疲倦似的, 每唱一遍都那么认真, 那么深情。 我知道, 爷爷和爸爸在用歌声抒发自己对祖国的爱。 爷爷是一名退休教师,他经常会给我讲起他教学生涯中的 一些趣事。“几间青瓦房里,摆放着几张破破烂烂的书桌,黑板 是用几块木板钉在一起,刷上黑漆制成的,黑板前唯一的教学用 具——一块三角板,不知道经过了多少个老师的手,黄色的漆面 已经斑驳不堪……”这是爷爷刚参加工作进入第一个小学看到的 情景。 “那时候,我们国家还不富裕,只有这样的条件。你再看看 现在你们的学校,高大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漂亮的塑胶 操场, 藏书丰富的图书室……教育设施设备一应俱全, 条件多好。 你要好好读书,要对得起国家对你们的培养。”每一次谈完他的 工作经历,爷爷就总会这样教育我。“对!好好读书!你看现在 条件多好!”有一次,爸爸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我的身后。 爸爸在政府部门工作,以前经常听到他和爷爷聊天,从他们 的谈话中,我知道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的政策越来越好,国家发 放 “医疗补贴、 养老补贴、 教育补贴等, 让农民伯伯真正得到实惠。 未来几年,国家还会投入 4.52 亿元来推动农村各项建设工作,促 进农村的快速发展。每次听到爸爸和爷爷讲起这些,我总会插上 一句:“做咱们国家的农民真幸福!” “当然,国家越来越强大, 政策会越来越好,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呢!不过,话又说回来, 你不也是一名幸福的小学生吗?”爸爸和爷爷一样,总会把话题 扯到我身上。这还用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和谐安定、富强繁荣的 社会主义国家里,我们衣食无忧,每天都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 里, 享受快乐的学习时光。 我当然也是一名幸福的小学生, 不过, 我知道:现在,爷爷和爸爸也一定是幸福的。你听!那一首充满 深情的《我和我的祖国》就是最好的说明。 录制快闪的时间很快就要到了,我们一家三代人在热切地期 盼着,也在刻苦地训练着。我相信,到了那天,我们生活的这座 城市的上空一定会久久地飘荡着那来自于心底的最动人的歌声: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 首赞歌……”仔细一听,那里面有一个特别的“三重唱”。不! 应该是数不清的“多重唱”。 指导老师:丁保国 抗疫中的小故事 向智祥 陆霄怡 钟祥市旧口镇汉江中心小学五二班 2020 年的春节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入侵,让大家宅在家里, 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寒假,我也不例外。宅在家里虽然不能出门, 但是我却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谊。 测体温 “滴滴滴”门口响起了喇叭声,我赶紧打开门,一位戴着口 罩护目镜,身穿白色防护服的阿姨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来到我家门 前,“去和大人说,出来量体温了。”听了村支书的话,我赶紧 进屋喊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妹妹,阿姨在家门口挨个替我们测 好体温,将温度一一登记在册,接着,她转身从医药箱里拿出一 包口罩递给爸爸, 说: “体温都正常, 要是家里有人不舒服或发烧, 要立即联系村干部。在家要勤洗手,不串门,门窗通风,外出一 定要戴好口罩。”爸爸接过口罩,连声说谢谢。村支书见我们家 测完了又领着阿姨向邻居家走去,看着她的背影,我心里暖暖的: 有你们,我们不害怕。 戴口罩 天气真好,我和妈妈刚把洗好的衣服拿出去,正准备晾,不 凑巧,宣传车开来了。车里坐着两人 --- 网格员和志愿者,坐前排 的网格员让司机停下来,他打开车门,从车上下来,向前走了几 步,在离我们大概两米的距离时停下来脚步,“你们怎么没戴口 罩?”“在自己家还戴口罩啊?”妈妈不紧不慢地说,“虽然是 在家里, 但是现在形势严峻, 要有警惕意识, 戴口罩要成为必须, 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他严肃地说。“好,好,好。”妈妈连 声答应,我赶紧从家里拿来两个口罩,让妈妈和我都戴好,网格 员这才满意的上车,车子启动,又到其他地方去巡逻了。“这些 干部真多事!”“妈妈,你看他们也很辛苦,每天起早贪黑,不 论刮风下雨他们也不能闲下来, 是为了严防严控, 不让疫情蔓延, 早日解封啊。”妈妈听了我的话,不好意思地笑了。 志愿者 疫情来了,接到封村命令后,村支书到处找人守卡,村里人 都很积极,爸爸也加入了站岗守卡的工作。站岗守卡的工作看似 轻松,实则很辛苦:爸爸每天天不亮就戴着口罩出门换班,直到 晚上六点多才回到家,一天只有在吃晚饭的时候才能见着爸爸一 面。说不担心爸爸是假的,他午饭吃没吃,路口冷不冷,妈妈总 担心天气太冷把爸爸的关节炎冻发了……但我们知道,疫情就是 命令,坚守就是责任,他为我们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看到村里 微信群里叔叔阿姨对爸爸的赞扬,我很开心,还很自豪。我想长 大了,我也要像爸爸一样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指导老师:胡宏祥
浅析古诗词歌曲 《但愿人长久》 的 艺术特征及演唱技巧 蒋璐珍 商丘工学院 摘要:近现代以来, 中国古诗词歌曲的创作以及演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但愿人长久》 便是古诗词歌曲中的代表名曲之一,作曲技法娴熟,旋律优美。本文对《但愿人长久》的诗词大意、意境以及歌曲旋律的创作特点进 行深刻的分析,对歌曲的演唱风格、演唱者气息及音色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直观明了地表达了笔者对整首作品的理解。 关键词:诗歌;歌曲意境;创作特点;演唱风格 歌曲《但愿人长久》的词是由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豪放派的 代表人物苏轼所撰写,由著名的作曲家梁弘志先生作曲,意境优 美的诗词与悠扬婉转的谱曲完美结合,使整首作品更加富有中国 传统音乐的特色, 也造就了这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但愿人长久》 是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里程碑式作品,无论在词、曲、及演 唱方面都具有非常深厚的研究价值。 以下是对歌曲 《但愿人长久》 诗词及作曲等方面的具体分析。 一、《但愿人长久》的创作特点 (一)《但愿人长久》的创作背景及歌曲意境 《但愿人长久》这首词诞生在 1076 年的中秋 ( 农历八月 十五 ) 之夜,苏轼与弟弟苏辙(子由)已经相隔四年未曾见面, 两人不仅在政治上意见相投,互相支持,更有深深的手足之情。 而在当时苏轼仕途不顺,又与弟弟苏辙久久未曾相见,迷茫苦闷 之际,在中秋合家团圆之夜,苏轼喝了一夜的酒,趁着酒兴,挥 笔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不朽名句。虽然苏轼官场失意,仕途不 顺, 但是他不话凄凉, 不说失意, 用满满的期望与祝福贯穿全文, 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地生活着。 其中流传千古的名句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更是将苏轼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虽然大家远隔 千里,但是照耀我们的还是同一个月亮。全文字里行间不仅表现 了苏轼乐观明朗的生活态度,更是借景生情,借月说事,与中秋 佳节的背景非常吻合,可谓是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 (二)歌曲旋律的创作特点 梁弘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曲作家,他的作品曲调优美,文辞 悠扬婉约, 充满韵味和意境, 他也被认为是叙述情感的音乐大师。 在他的歌曲创作中,歌词和音乐的配合可谓达到了其他创作人难 以企及的地位,他所诠释出来的人生、爱情和友情,给人一种特 别温柔、沧桑、真诚之感。 “由梁弘志先生谱曲的《但愿人长久》 旋律优美动听,甜美动人,意境更是令人回味悠长,如痴如醉”。 全曲是一首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歌曲旋律优美、柔情似水,旋 律悠长且富有韵味。 从谱曲方面来说,整部作品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琅琅上口之 感。 梁弘志先生在创作此曲时充分理解这首词的意境和创作背景, 整个作品曲调悠扬,意境优美深远,在歌曲旋律中梁先生在每句尾 音的结束处理上都做了延长、持续和渐弱。在这首歌曲中,旋律的 特点与歌词的意境、律动感完美契合,展现了中国语言的魅力。梁 先生在谱曲时不断运用连线和延长的方法,即使只用了比较简单的 节奏型,也让整个乐曲富有韵味。在诗词中的一些重点的字词,他 也做了特别的处理。 “明月几时有” 中的 “有” 字是首句中的重点字, 用反问的方式引出下文,表现出作者豪放的风格,而曲作者在此处 将此音回归主音,并采取延长的手法表现出来,可以看出曲作者想 要着重强调此处的意图。同时在整首歌曲当中,每个乐句的重音 上都做了适当的延长,使整首歌曲更加富有韵味和生气。 二、《但愿人长久》的演唱技巧 一直以来在众多的声乐作品中,最难把握和演唱的并不是那 些繁琐复杂的歌剧,而是这些精致简洁的艺术歌曲。因为一般来 说,这类的歌曲大多数歌词都简洁明了,简短精美,所以演唱者 很难把握其中的意境和深层的含义,但是这类的歌曲对于歌唱者 的音乐修养和专业技能都有很高的要求,演唱者在演唱的同时对 自身的专业水平也是一种提高。 笔者认为, 只有做到以下几方面, 才能更好的诠释整首歌曲、更加准确的表达歌曲的情感。 (一)咬字归韵 在歌曲的咬字归韵上,首先,在演唱之前演唱者可以先大声 朗读歌词, 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正确的发音咬字, 对我们理解歌词、 歌曲的意境以及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有很大的帮助。这首作品 的速度不是很欢快,所以要求演唱者把歌词中的每一个字都交代 清楚,每个字头发音要清晰而且准确,以此保证每个字都正确发 音。比如在歌词中, “我欲乘风归去”的“去”字就要特别注意, 如果咬字不准, 就没有歌曲本身应有的意境了。 演唱时字韵要圆, 这样在听觉上显得歌唱者声音更加圆润优美。字尾收韵,给听众 一种歌曲饱满、连贯的感觉,也有更加特别的音效和感受。 (二)气息和音色的处理 在这首作品中,对歌唱者的气息和音色的要求也特别严格。 气息是歌唱者演唱的基本要求,只有能收放自如的控制好气息, 才能更好地控制唱歌时的音量,从而更加成功的塑造属于自己的 独特的音色。演唱者也要很好的把握全诗中的中心思想——“思 念”,整首歌曲描绘的是在中秋团圆之夜,作者思念亲人,只能 把满腔的话语和思念化作祝福送给远在他乡的游子们,所以,在 歌曲演唱时要用淡淡的柔情、 空灵甜美的歌声来传达作者的思念。 演唱前应该仔细分析曲谱,在歌唱时应积极主动地应和伴奏,以 达到作品悠长深远的意境。 在演唱歌曲时还要注意歌唱者音色的问题,应婉转柔和、略 带悠长的韵味。如果歌唱者声音过于沙哑,则会破坏作词者满怀 祝福的诗意;如果声音过于明亮,也会破坏整首诗词的意境。但 是并不是说要音量弱下来,而是说要是能在气息的支撑下,略微 做一些强弱上的改变,会更能体现出歌曲的意境。在“年”字这 里,曲作者做了渐弱处理,歌唱者也要注意在表达歌曲的时候要 适当在气息的支撑基础上减弱音量,对声音做渐弱处理,才能让 歌曲的整体感觉更加美好。另外歌曲的很多地方都需要歌唱者做 更加深入的技巧理解和分析, 比如说歌曲中间还有很多的延长音, 或者歌曲在进入高潮之前的部分,这些都需要歌唱者在气息上做 好更加充分的支持和准备;另外一方面,歌曲当中运用了很多连 线, 演唱时也要注意合理换气的问题, 只有合理的换气才能更好、 更稳地推动歌曲的发展。 (三)情感处理 《但愿人长久》整首歌曲主要表达的是对亲人朋友爱人的思 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轻柔的曲风、悠扬婉转的曲调让整首作品 的旋律更加优美,因此要求演唱者要根据作品节奏的变化和歌词 的含义对歌曲速度、 音色、 歌曲演唱的力度的把握也要更加的准确。 演唱 A 段时要抓住歌词的意境,第一句“明月几时有”要用 轻柔的音量演唱,“把酒问青天”较前一句要稍强一些。“起舞弄 清影”适当加强一些音量,在后面一句“何似在人间”再减慢渐弱 下来,这样前后形成一个对比,也为下一段情绪的起伏做好铺垫。 演唱 B 段时歌曲的节奏较之前稍快,演唱时要保持速度的稳 文苑雅香 >> 6
封面
共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