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搜索
全科互知
1 主管/主办 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指导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编辑出版 真情杂志社 社长/总编 李基泰 出品人 李基春 编辑中心 主编 祁文军 执行主编 严凯 美术编辑 舒畅 编辑热线 027-50461309 发行主任 付道学 发行热线 027-50461309(传真)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 珞喻路456号二楼 邮政编码 430070 国内刊号 CN42-1622/GO 国际刊号 ISSN 1009-6272 邮发代号 38-359 广告经营许可证 武工商4201004000592 印刷 廊坊市安次区拓兴印刷厂 国内总发行 全国各地邮局(订阅、零售) 国外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定价 20元 本刊同时进行数字发行,作者如无特殊声明,即视作 同意授予我刊及我刊合作网站信息网络传播权;本刊支付 的稿酬已包括此项授权的收入。 本刊所载的所有文章不代表本刊编辑部观点,如有侵 犯他人版权或者其他权利的行为,本刊概不负连带责任。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转载本刊所有文章。 真情 2022年2月 特 别 声 明 文苑雅香 1 论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及现代价值/王民莹 3 仁爱与人性的问题思考/杨嘉蕾 6 庄子养生思想探寻/付锦涛 9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研究 ——以一次班本活动《趣玩纸牌》为例/金彩霞 11 浅谈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孙淑斌 13 幼儿教育导向跟幼儿教育方式的思考/王亚梅 15 教育信息化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践和创新/杨 宁 17 “我”的生活,“我”作主 ——基于陶行知教育理论下的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许佳莹 20 浅谈加强幼儿礼仪教育的策略/钟 艳 23 浅谈如何在中学数学课堂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程志坚 25 阅读与写作结合在初中英语学科教学中的实践探究/李 敏 27 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农村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李晓兰 29 “双减”和“五育融合”大教育环境下关于小学生新的评价 模型 ——“五棱塔”立体成长评价模型/刘 娜 31 关于促进高中生获取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路径探析 /孟建军 33 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的应用研究/王晓东 35 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英语单元主题式学习探索/吴 婷 37 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辛苗苗 39 巧借信息技术 , 打造精彩初中英语阅读课堂/张海霞 41 让数学融入学生生活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朱春艳 43 信息技术视域下的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活动探析/陈东方 45 浅议如何依托高中英语教材开展概要写作的教学与反思 /崔小杰 48 小学中年级学生写作心理障碍成因及策略/康 璐 王 莎 51 班级分组合作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融合教学/李发东 54 试析“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价值 /李彦佑 57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策略管窥/王丽丽 60 初中数学自学能力培养探究 ——论“自学 , 议论 , 引导”的教学方法/吴 芯 63 浅谈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徐景超 65 核心素养下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路径/秦邦政 幼儿教育 教育探索 基础教育
2 68 借助趣味教学法,轻松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暴贺君 70 在高中新诗教学中巧用文本互读 ——以高中语文教材《雨巷》为例/邓琪彦 72 浅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多视角阅读/龙 桃 74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孟德芳 76 初中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彭广梅 78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孙助军 80 信息时代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探析/闫 睿 82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研究 /李新华 史安华 85 短小精悍、微言大义 ——浅谈微课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阮 潇 88 微课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贾洪颖 90 高中化学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蓝海波 92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刘 晶 94 巧用思维导图教学提升初中数学复习课效率/吴贤海 96 浅谈中小学计算机的教学方法/县 湉 98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方式的转变/周秉超 100 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途径探讨/冯文生 103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研究/刘迎得 105 历史课堂如何落实“人文主义”的精神/马小花 108 法治建设视角下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的困境与出路探讨 /万玉侠 110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学校教育促进乡村文化发展研究 /刘宏清 112 基于 PACD 理论探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刘景琳 114 “天人合一”生态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探析/刘文琪 116 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刘 岩 118 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引导能力存在问题及对策/孙 璐 120 新时代大学生道德意志培养路径探析/王正彩 122 后疫情时代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的阅读疗法研究 /张丽丽 124 职业能力培养导向下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龙 倩 126 关于双高计划下互联网 + 高等职业教育在实训教学中的 作用研究/韩雪红 129 文化自信视域下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刘晓庆 132 三驾齐驱炼素养,四维并进育人才 ——新时代中职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途径探析/陆金娇 135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之教学探索/马旭光 138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杨嘉蕾 141 中职学校文秘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究/王 菲 143 美国生计教育思想及其启示/孙文月 146 中职篮球教学问题及技术运用剖析/张 浩 148 中职体育与人文素质融合教育探讨研究/张卫东 150 浅谈遗址类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的开发 ——以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教育课程为例/刘海明 153 现代职业理念在旅游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刘丽颖 156 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高 霞 158 延安精神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究/李青青 160 新时代道德价值辨析的基本原则探究/童子豪 彭艳玲 162 以立德树人为根基的高校“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建构探索 /张 珊 164 弘扬建党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以长征再探建党精神的丰富意涵/邢 倩 167 新时代法治思想对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时雪寅 170 社会工作视角下社区老年志愿服务问题及对策研究/刘淑琴 172 浅析中小城市环卫设施的建立与管理/刘振远 174 河南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路径研究/余 钫 176 浅谈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郎 朗 179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量刑建议问题研究/王 曼 182 行政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制度研究/陈本与 185 司法审判实践中的特殊亲子关系分析报告/陈晓婉 188 行政约谈制度的法律属性探析/郝晓勇 191 夫妻忠诚协议效力问题调查研究/吴逸宇 194 同人作品著作权案例实证分析/李慧玲 197 监所检察运行现状之调查研究/李潇婕 200 青海省乡村依法治理问题分析及解决路径/刘鑫园 203 转换性使用司法适用案例实证分析/孟子琪 206 环境司法专门化 ——以青海省为例/彭肖东 209 “案 - 件比”指标调查研究/王 春 212 互联网医疗患者敏感个人信息保护实证研究/王 越 215 我国行政约谈制度实证研究/魏 东 218 专利蟑螂规制现状调查研究/熊志宁 221 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运行现状之调查研究/徐 畅 224 反垄断执法中相对人参与机制的构建 ——以 A 公司垄断案为视角/薛玉颖 227 行政应急权的法律规制/张月灵 230 绿色发展理念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机制研究/赵忠莹 233 新冠疫情风险防控中临时性限制措施的国际法规制/钟卓飞 236 放弃违约金调整请求权之效力探讨/朱亚平 239 政府对网约车监管问题探究/左晓婷 242 网络直播带货的法律规制研究/王勇丹 245 疫情背景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区矫正现状 ——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为例/杨子坡 杨 瑶 248 蒲地蓝口服液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观察和 护理/闫梦华 陈亚静 250 中小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张海萍 252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探究/何海林 255 亲子关系特殊情形认定民法问题研究/陆小娇 258 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的效果分析 /宋方珏 曹利君 教育管理 管理观察 德育教育 课程教学 语文教育
2022.02 真情 文苑雅香 1 论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及现代价值 王民莹 山东师范大学 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是极为重要的道德原则。而“孝道”主要是在先秦时期由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发扬光大的。 先秦“孝道”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内容主要包括赡养父母、祭祀先祖、移孝于忠等。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应该摒弃孝道思想 中糟粕,充分弘扬其中的精华部分,为建立新的“忠孝观”,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及构建良好的家庭关系发挥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现代价值 中国作为绵延五千多年的文明古国,一直以礼仪之邦闻 名于世。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这片土地上孕育了 无数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影响较大,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先 秦儒家思想。而先秦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孝道观。 它主要是由孔子创立, 经过曾子、 孟子、 荀子等不断发展而来, 已经基本上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先秦儒家孝道观有十分 丰富的内涵,有其精华也有其糟粕,但思想上的精华部分在 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中国人伦关系一直是以氏族或 家庭为单位的血缘关系。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就带有血缘 宗法的因素。但“孝”并不是在人类社会一产生就有的,它 是在社会形态的变革和发展中出现的。而且“孝”最早的含 义并不是今天我们常用的意思,它最开始指的是人们在日常 劳动过程中为寻求祖先庇护祈求生活平安的一种祭祀活动。 后来私有财产的出现, “孝” 才开始逐渐褪去这种蒙昧的意识, 内涵不断丰富,除了代表一种祭祀活动外,还增加了奉养父 母的含义。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宗法制瓦解以及社会 家庭形态的确定,使得赡养父母成为“孝”的核心内容。 在战国时期,孔子作为中国儒家创始人提出“仁之本” 为孝的观点,第一次将孝提到“仁”的层面上。孔子的孝道 思想十分丰富, 主要有 “子女要奉养父母 ; 子承父志 ; 谏亲尊长 ; 慎终追远;先孝后忠;仁爱万物等。”[1] 孔子在原来思想的基 础上不断丰富了孝的内容,实现了孝从宗教到道德的跨越, 完成了孝往家庭伦理的转化。 在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在继承前人思想 的基础上又不断的发展儒家孝道思想,不断扩充其内涵。像 曾子,他对孝道的发展不仅局限于儒家的“仁”,而是将当 时孔子提出的仁、义、礼都融入到了孝道思想中去,进一步 丰富其内涵。到孟子,他进一步扩展“孝”的范围,将孝作 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 的核心,他对孝的理解不仅限于父子之间,而是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亲亲”的原则。孟子还提出了著名的“五不孝”, 认为真正的孝是需要“养、敬、追”三者相结合。提到荀子, 他影响力最大的思想是“性恶论”,但他对于孝道也有自己 的理解。荀子认为孝是由外在力量规范的,是通过君主制定 的礼、义等形成的。同时他坚持大孝就要服从道义,君恩大 于父恩等原则。 通过孔子、曾子、孟子、荀子等几位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对孝道的不断丰富,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已经基本形成完整体 系,使得孝道思想不仅适用于家庭伦理,同时对政治、教育 和社会等的发展也有其价值。 二、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内涵 孝道作为一种道德范畴,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美 德。在古代“孝”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孝主 要就是指侍奉父母,从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照顾好父母; 而广义上的孝不仅指父母,还包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 叔叔、姑姑、舅舅等家里的其他长辈,同时还包括侍奉的君 主。孝不仅仅体现在家庭里面,还体现在按长辈的想法做事, 实现长辈的期许以及报效祖国等内容。先秦儒家关于孝道的 思想十分丰富,从今天看其内容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总结一 下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赡养父母 赡养父母是在家庭中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尚书·酒 诰》载 : 王曰 : 妹土嗣而股肱,纯其艺泰稷,奔走事厥考厥长。 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这句话主要是说,你们 要留在故乡,用自己的手脚和力气,专心致志地种好庄稼努 力劳作,勤勉地侍奉父兄。在农忙过后,可以牵着牛赶着车, 到外地去做些小买卖,用赚的钱来孝敬自己的父母。当然子女 不能仅在物质方面孝敬父母,让父母衣食无忧只是一个方面, 更重要的还得去尊敬父母,在精神层面关心父母。孔子曾经 论述过在精神层面尊敬父母的重要性,他曾说:“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 不敬, 何以别乎?” ( 《论语 · 为 政》)主要就是说如果子女只是单纯的养活父母,而没有在 内心真正的尊敬父母,这和犬马有什么区别呢。孔子还曾说: “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 ” ( 《论语 · 里仁》 ) 对于父母做错了的事情,子女要婉转的提出,如果父母坚决 不听, 那子女就不能再违背父母的意思, 仍要对父母恭敬顺从, 即便心里不舒服,也不能埋怨父母。 (二)祭祀先祖 《诗·周颂·雍》 中提到:相维辟公, 天子穆穆, 于荐广牡, 相予肆祀。假哉皇考,绥予孝子。这是武王祭祀文王时所作。
文苑雅香 >> 2 原来这种活动只适用于天子、诸侯等。因为他们有继承王位 的权利,所以他们可以祭祖。到后来,儒家将其发扬光大, 认为孝包含祭祀祖先一说。晚辈对祖先或去世的长辈进行祭 祀可以表达子孙对祖先及长辈的尊敬和思念。儒家孔子、孟 子等代表人物还提倡长辈去世后为了报答父母之恩需守孝三 年。 并且还规定了守孝三年期间的许多禁忌。 如孟子提出的 “百 日剃发,仕者解仕,士子辍考,在丧不饮酒,不食肉,不处内, 不入公门,不与乐事,不娶妻妾,不燕乐。”[3] 等观点。 (三)移孝作忠 儒家认为,孝顺父母就可以效忠君主,这两者都可称之 为孝。 所以, “孝” 不仅只属于家庭伦理范畴, 也属于政治范畴。 像《孝经》中曾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 身。”[4] 儒家的孝道思想是与忠君相结合的,以至后来直接成 为统治阶级统治社会的工具。在孔子那里,家国是一体的, 孝忠也是一体的,所以家庭关系里的孝道是否实行的得当直 接关系到社会秩序的发展。也正是因为儒家的孝道思想与国 家政治统治有直接关系,所以历代统治者也一直在推崇儒家 孝道, 将孝道放到很高的位置上。 除此之外, 儒家经典著作 《孝 经》也在强调“以孝事君”,认为为君主效力却不忠于君主 不能称之为孝,只有忠于君主才可称为孝。 三、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现代价值 先秦儒家的孝道思想十分丰富,在今天我们应该秉持着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来看待先秦儒家孝道思想, 将其精华的部分发扬光大,在原本基础上赋予其新的内涵, 让孝道思想在今天也可以发挥其价值。 (一)构建新的“忠孝观” 在中国传统的礼文化中, 一直都在强调忠孝思想, 但 “忠” 主要指的是对君主的忠。在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也要提倡 “忠”,但指向对象却不再是君主。对于现代“忠”以及“忠” 的对象,孙中山先生曾做出过论述,他指出:“在国家之内, 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照道理上说,还是要 尽忠,不忠于君,要忠于国,要忠于民,要为四万万人去效 忠。”[5] 所以在新时代,我们仍然需要“效忠”,但是我们忠 于的是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人民。今天的“忠” 表达的是我们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表达的是对自己工作 的尽职与尽责。如果新时代的我们都有这种“忠”,那我们 就可以更早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同时新时代我们也需要“孝”。我们应该在吸收传统 孝道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建立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孝道思想。 比如在原本只强调晚辈对长辈尊敬的同时,重视长辈对晚辈 的关心与尊重,形成平等的、互相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更 加健康的成长。 (二)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评价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高低,首先就得看他是否孝 顺。如果不赡养父母,不孝敬父母,对长辈无情无义,那这 个人的道德修养一定很差;同样,如果一个民族不讲究孝道, 不提倡孝顺长辈,那这个民族整体的道德修养也一定不高, 更称不上是礼仪之邦。孝顺父母、敬爱长辈是人们培养高尚 道德和善德最直接的途径和方法,一个人对仁、义、礼、智、 信等美德的培养都可以通过践行孝道来实现。所以在新时代 我们应该提倡践行孝道,弘扬孝顺父母,尊重老人的美德, 同时摒弃漠视老人,不养父母的现象,为加强社会主义道德 建设而努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抛弃儒家孝道思 想中的糟粕,只着重强调先秦儒家孝道思想中有利于当今社 会、家庭发展的精华,为进一步提高社会道德建设,建设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价值。 (三)构建良好的家庭关系 中国现在的家庭关系主要有父母与子女,兄弟与姐妹以 及夫妻等。只有处理好这几种家庭关系,才可以建立更和谐 的家庭氛围。而先秦儒家孝道思想中的很多观点对于建立和 谐的家庭关系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从新时代的中国来看,由于社会发展过快,导致道德建 设滞后,使得人们不知道如何有效的处理家庭关系,在实际 生活中形成了家庭关系不和谐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家庭关 系问题莫过于子女和父母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父母与子女之 间因为生活年代、教育经历、年龄等的不同,使得思维方式、 生活方式等许多方面的差异,这就导致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经 常出现摩擦与矛盾。其实对于这一问题先秦儒家早就给出了 解决方案。 先秦时期儒家就已经强调, 不仅子女要对父母孝顺, 同时父母对子女还要慈爱。 作为子女应当孝敬父母;作为人父、 人母也对孩子也应该有慈爱之心。先秦儒家孝道思想中的此 观点对于解决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形成良好的家庭关系 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教育意义。 四、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伦理观念也在变化, 但先秦儒家学派留给我们的孝道思想不会过时。首先儒家思 想作为我国影响力较大的学派,它为建立新时代的伦理道德 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因为我们人类是无限发展的,我们 需要通过家庭关系去繁衍后代,所以只要家庭关系存在我们 就需要孝道思想。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挖掘先秦时期儒家学派 的孝道思想,发挥其应有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 罗丽榕 . 论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及当代价值 [J]. 武夷 学院学报,2012(8). [2] 鲁国尧,马智强译注 . 孟子全译 [M]. 南京:江苏古 籍出版社,1998. [3] 王玉德 . 孝:中国家政理念之评议 [M]. 南宁:广西 人民出版社,1997.167. [4] 孙明君 . 孝道浅说 [J]. 道德与文明,2000(2). [5] 孙中山全集,第九卷 [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作者简介:王民莹 (1998—) , 女, 山东济南人, 在读硕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2022.02 真情 文苑雅香 3 仁爱与人性的问题思考 杨嘉蕾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 :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蕴含着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是民族的 “根” 与 “魂” 。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 中华传统文化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些优秀文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核心内容。仁爱思想中蕴含的众多观点对今天价值观的发展与道德理念的 发展有着独特的作用,尤其在人性的思考问题上,也有着和众多哲学家的人性观观念不一致的方面。而对于仁爱思想与今天的 人性观念的充斥,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探究。 关键词:人性;仁爱;人性观 一、儒家仁爱思想历史背景 对于儒家仁爱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先秦时期是重要的发 展阶段。在当时的鲁国,宗室与士族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不断的激化,引起诸侯国内礼乐制度的崩塌,不仅在文化方 面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其内部政治、经济等方面也产生了 极大的破坏。在那时,为了缓解各阶级愈演愈烈的矛盾冲突, 为了解决广大百姓水深火热、民不聊生的生活局面,为了重 新规范礼乐制度形成一种规范的道德准则,以孔子为中心的 儒家学派主张以仁爱为中心,恢复并完善礼乐制度,在诸侯 国内兴起仁爱思潮,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仁”自先秦以来,都被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 即亲与爱的关系,例如“爱人能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 学派则将 “仁” 更为具体的理解为爱人。 仁爱思想的广泛传播, 上至统治者下至普通百姓,逐渐演变成人们的共识以及道德规 范,逐渐成为各个诸侯国内部维系宗法礼乐制度的重要思想。 将仁爱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对人们的行为的规范有着重要的 影响。其爱人、孝悌以及忠恕之道等思想观念在缓和当时各 阶级之间的矛盾,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良好社会风尚 的发展。如果说春秋战国是仁爱兴起发展的重要阶段,那么 在孔孟之后,在之后的各个朝代,例如汉朝、宋明清等各朝 代著名的儒学家们都对仁爱思想进行了补充、深化与发展。 二、儒家仁爱思想内涵 仁爱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在社会,家庭以及自然等方面都有产生着重要的协调作用。 《淮南子·泰族训》中 :“所谓仁者,爱人也”。仁与爱 人密切相连,仁者爱人就是去关心爱护他人,以血缘为起点 去爱人,去维系人们之间友好和谐的关系。 (1)坚持亲亲之仁 仁爱的第一层重要的内涵是亲亲, 即爱自己的亲人。 “孝” 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样,它也是仁爱思想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仁的根本。以血缘为本,重视及爱戴身 边的亲人。 《论语·学而》中有提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梯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 这句话深刻点出了孝悌的重要性, 即是仁的根本。儒家学派认为,孝悌是在家庭生活中成员首先 应该遵守的规范。 在家庭之中, 各个成员都应该充分认识自己, 以长辈,亲人作为自己崇敬的对象,充分地承担起孝敬长辈 的责任,并将这种责任自觉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热爱关 心亲友兄弟姐妹,将孝悌作为行动的出发点及根本。这种亲 亲之仁,对于族系家庭来说,有利于维持家庭的和睦与稳定, 同时也在社会上产生良好的风气,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 (2)坚持仁民之仁 除了爱自己的亲人之外,儒家的仁爱思想也强调他人的 重要性,即在人与人的相处过中,主张爱他人的思想。孔子 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因此每个人都要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的尊严与人格, 要做到推己及人, 即做到 “忠恕之道” 。 所谓的“忠恕”之道,论语中有过这样的解释:“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也就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他人。 做事情想问题时要做到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像对待自己一 样对待他人,学会为他人着想,充分的尊重他人。另外,在 爱他人上,孔子也强调了邻里和睦的重要性,主张要与周围 邻里和睦相处,彼此关心爱护,互帮互助,要时刻保持着对 他人的仁爱之心。爱他人,作为人与人相处的一种行为准则 与规范,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同时,有利于社会 关系的和谐发展。 (3)坚持爱物之仁 除了在家庭上的 “亲亲之仁” 以及社会上的 “仁民之仁” , 仁爱思想在对待自然上,也讲究“爱物之仁”。“物”指的 是自然万物。不论何时,人都是与自然密切相关的,二者具 有同一性。仁爱思想所强调的爱自然,则是人们要以自然为 伴,充分的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儒学中强调不可肆意地对
文苑雅香 >> 4 待自然万物,不可破坏祖先留下的美好家园,要积极给后代 留下良好的生活环境。世间万物有其自己的运行规律,我们 应尊重其规律。要热爱自然,将自然看成人类的伙伴一样, 去尊重爱护它。只有这样,人与自然之间才能实现和谐共处, 人类才能更好的实现协调发展。 儒家的仁爱思想贯穿于个人,社会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其蕴含的思想价值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当代社会来 说,仁爱思想不仅对于和谐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但是,随着时 代的发展,仁爱思想中某些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观念也日益 的显露出来,例如在某些人性方面以及道德伦理方面,仁爱 之中的一些传统的观念不能够给予其很好的诠释,也不再能 够成为人们一些行为的判断标准以及价值准则。 三、人性观的丰富内涵 人性观有着极其丰厚的内涵,不论什么时候,人性观都 是哲学家们及各个学派着力研究的对象,在他们的探究之下, 人性观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并且发展着。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要把握人性观,首先要将人性与动 物性区别开来。只有否定行动,人才实现和显现他的自由, 也就是使人区别于动物的人性。 马克思所分析的现实的人,大体来说是将统一性体现出 来,就是把自己的动物性,最根本的动物性,即为了生存和 繁衍的求生的动物性所体现出来。现实的人的第一需要就是 生存需要。人们不断地在为社会生产与生活而奔波。然而, 人为生存需要所担忧的时候不能挣脱动物性,还是保持着动 物的本能去追求生存。因此,人要成为人,就要从生存需要 中超越出来,就要对生存需要进行扬弃,从生存需要的枷锁 中脱离出来。 在人性的显现问题上,斗争和危险,是人性的唯一显现, 但它却不是把人性表达出来的唯一方式。人性表达的另外一 种方式是劳动,劳动是人性的另外一种显现,也可以将人性 显现出来。劳动创作表现为劳动者的人性。严格地说,动物 不劳动,因为动物不改变它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它按照不能 用在这个世界中它的实在存在的给定条件来解释 “计划” 生活。 劳动是能改造它生存在其中的世界,即让这个世界真正发生 变化的劳动才是真正的劳动,劳动一定是创造性。人性一定 是反对动物性的, 如果人表现出动物性来, 那么他一定不是人。 所以在劳动中,通过劳动人作为动物否定自己,正如在斗争 中或通过斗争人作为动物否定自己,也就是说,否定自己的 动物性,在其基础上,奴隶劳动者能在本质上改造他生活在 其中的自然世界,创造出真正人性的技术世界。技术世界的 前提是人性的凸显,是人性战胜动物性。如果人受到动物性 的规定,那么人的活动一定是动物性的活动,动物性的活动 一定离不开原来的自然世界,人还是局限在自然世界之中。 然而技术世界是跟自然世界相对的,如果只有动物性,那么 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劳动,人们仍然生活在自然世界当中。 那么生存在自然世界当中,就不可能有技术世界。 人性在于你我他,存在于所有人之中,每个人都有创造 人性的责任。人的自由不是这个自由,人的自由一定是强迫 自己去干应该干的事情。世界上永远处在人性和动物性的对 决之中,人性和动物性的对决就永远不会结束。人是人性和 动物性的,是人性和动物性的统一体。人与动物的对决永远 不会结束,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将自己的动物性装进“笼 子”里,不断的否定自己,努力摆脱自己的动物性,只有这样, 人才会变成真正的人。 其次,把握人性,要把握人的本性与人的本质的区别。 人能创造出世界上原本不存在的东西,艺术作品,大自 然自身产生不出来这些东西。人能够不断地改造自然界,在 这个过程中人自我否定所产生的制品就是人性。因此人性是 人创造出来的东西。人在劳动的过程当中,在改造自然的过 程当中,把人性埋葬在了自然当中。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 是人的本质对象化,也就是异化。 人的本质跟人性不是一回事,有着本质的区别。人性是 本来不存在的人创造出来的东西,人的本质就是现存的人所 存在的规定性,它是一个现实性,这就是人的本质。也就是 说, 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是把人的人性, 埋葬在自然当中。 而马克思是把人的这种本质对象化或者异化了,或者叫客观 化了。 人作为人“显现”,是辩证存在的人,也是对给定存在 的否定。而人是一种本质上历史的(过程的)存在,是一个 辩证的存在,在一个过程中存在,这个过程就是历史的,是 一个辩证的否定。否定性是斗争和劳动,就是人的自由,那 么看人的过程就表现为历史。人在作为动物否定自己的同时, 进行斗争和劳动的人本质上是一种历史的存在,也只有人是 一种历史的存在。自然和动物本义上没有历史。因为自然和 动物绝对不是辨证存在,动物的打斗,不是为了承认和荣誉 而斗争,而是为了直接的食物和生存,不是为了生存之外的 东西斗争。因此只有为了生存之外的东西斗争,在这个过程 中才能从动物变成人,才能进行辨证的否定。人自己要时刻 保持自己是人,保持在这种否定之中,不断进行否定的行动, 才能变成真正的人。
2022.02 真情 文苑雅香 5 四、仁爱思想与人性的冲突—仁爱不是人性 在仁爱是不是人性的问题上,很显然,仁爱不是人性。 首先,仁爱思想本身有其自己不符合时代发展的一些观点。 首先,仁爱思想过度的重视人们自己的内在修养,在一定程 度上忽视外部约束力的作用。大部分儒学家们强调性善,强 调良心在个人修身中的重要性。将社会上的众多道德规范建 立在良心、自省、感化的基础上,过度的强调自律而忽视外 界即他律在道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然而仅靠这种“德化”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已经不够了,在道德行为上一些外部 的约束例如法律的约束也是不可或缺的。其次,儒学中的仁 爱是有阶级性的爱人。仁爱思想因受等级关系的制约,在爱 人方面不可避免的带有阶级的色彩。例如在三纲五常,某些 孝悌,义利思想方面等都带有着明显的阶级性,成为当时统 治阶级统治的思想工具。这种带有阶级色彩的仁爱并不是真 正的仁爱。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仁爱是一种强加的措施,它 并不是人们真正从内心出发的行为,不是一种义务,而是人 云亦云以、 随大流的观念, 因此, 这种仁爱并没有上升到人性, 拥有这种思想的人并不是真正的人。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文化多样性日益发展, 在互联网的传播之下以及各种文化的交织冲击之下,人们的 情感价值观方面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社会上,一些道德 问题和伦理问题日益突出,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发展。例如在 利己主义思潮的冲击下,底线伦理面临危机,人情冷漠,人 们过度追求个人利益,置集体利益于不顾,人们羞耻感逐渐 下降, 出现了很多非道德行为与问题, 不断冲击着人们的三观。 人们在伦理道德方面不断的冲破底线,羞耻感及罪恶感淡化, 使得一些“围观犯罪”等社会现象时有发生。施救是一个义 务问题,只有将它看成是人的一种自身的义务,才能从有限 性发展到无限性,这样对别人的爱才是无限的。如果对他人 的爱是有限的,以个人私利为出发点,这不是伦理道德行为, 是非道德的,是动物性的行为。 社会上也经常上出现“多人救一人”的事件,有的人认 为多个人救一个人不值得,有的人则认为是值得提倡的行为。 拥有不提倡多人救一人这种思想的人,没有摆脱拜托掉动物 性,还是以自己的私利为根本,没有上升到人性。同样,“多 人救一人”也是一个义务问题,只有把它当成义务,有这个 觉悟的时候,人就变成了人,才符合一般道德原则,才能真 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另外,要将仁爱以及义务区别开来。成为一个人是你的 义务,义务完全不同于爱人或仁爱。仁爱是指人的自然情感 的流露,还没有超越于最基本的人性的或者动物性的,动物 也知道就他的同伙和孩子,所以仁爱不是真正人性的东西。 当将救人当成自己的一种义务,不救则是见死不救,这才是 真正的人性。因此义务才是人性,仁爱并不是人性。 中国古代哲学,儒学的仁爱不是人性的东西,之所以说 仁爱不可能产生技术的进步。正是因为仁爱不是一种否定行 动,而是一种天生的“仁慈心”的本能流露。它仅仅是本能 的流露,这种情感事实上与使之感到“痛苦”的给定世界的 “不完善”完全相容,他是适合于这个给定世界的。武训要饭, 攒钱办义学。仅仅属于仁爱的逻辑,他还是有旧社会的社会, 是与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相应照。他办义学仅仅出于同情心, 这种同情心是对原来社会的服从。也就是说,不是对原来社 会的反抗,也不是对给定存在的否定。因为只有是对给定存 在的否定,他才不会去办义学。毛泽东批判《武训传》,因 为他仅仅是顺从这个世界,不是对原来世界的反抗。这种顺 从出于的是一种同情心。而不是对给定存在的否定。这种同 情心或者说仁爱之心,不是人性的东西,而是一种动物性。 仁爱不是人性。我们应该努力将动物性打掉,创造人性, 从而创造技术世界。 真正的成为人, 保卫中华民族的道德底线, 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王立超 . 论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J]. 河北 企业 ,2016(11):107-108. [2] 张岱年 . 仁爱学说评析 [J]. 孔子研究 ,1986(2):18. [3] 李兰芬 . 论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修养 [J]. 道德与 文明 ,2009(1). [4] 葛荣晋 . 儒家“仁爱”的现代诊释 [J]. 中共中央党 校学报 ,2009(2). [5] 贺新春 . 社会转型时耻感缺失与重建 [J]. 玉林师范 学院学报 ,2007(2). [6] 梁 徐 宁 . 孝 梯 之 道 与 德 性 修 养 [J]. 东 岳 论 丛 ,2009(9). [7] 李晓愚 . 儒家仁爱思想的当代诠释 [J]. 郑州大学学 报 ,2010(9). [8] 胡 发 贵 . 论“ 仁 爱” 与 慈 善 [J]. 苏 州 大 学 学 报 ,2010(9).
文苑雅香 >> 6 庄子养生思想探寻 付锦涛 安徽大学 哲学系 摘要:庄子养生论是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道者,万物之所由也”的逻辑前提,无论是养形,还是养神,都应该 循道而行,即符合“道”清静无为的特征。在养生原则上,庄子主张“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清必静,无劳汝形”。在养生 目标上,庄子推崇“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的状态,将“道”合一视为为最高境界。 关键词:庄子;生死;养生;形神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在《庄子》一书中, 运用了不少的篇幅来论述关于养生方面的内容。在庄子生活 的社会背景下,战乱不断,“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式,有 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 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庄子·则阳》),君王荒淫无度, 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即使是较为上层的阶级也无法保 证能在乱世中保全自己的生命。于是庄子关注人的生命,肯 定生命的价值,“故贵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托天下;爱以 身于为天下,则可以寄天下。”(《庄子·在宥》)他认为 只有保全自己的身体,才能更好地追求心神的境界,基于此 庄子十分重视保养形体与爱护精神。在庄子的养生论中,无 论是养生的原因,还是养生的原则与目标,都与其“道”“生 天生地”宇宙生成论以及“无为无形”的哲学本体论相关。。 一、何以有生——形变而有生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主要观点,认为“道”是世间万物的 总根源,“且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庄子 ? 渔夫》)庄 子与老子对道的内涵描述十分相似,“夫道有情有信,无为 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 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 六极之下而不为深, 先天地生而不为久, 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 (《庄子·大宗师》)就是说它就在无所不在存在于一切事 物之中,可以悟得,但是不可见;道原本就存在,是宇宙的 派生者, “不生天地, 而天地自生, 斯乃不生之生也。 ” [1]137 “道 不可闻, 闻而非也 ; 道不可见, 见而非也 ; 道不可言, 言而非也。 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有问道而应之者,不知道也; 虽问道者,亦未闻道。道无问,问无应。无问问之,是问穷 也;无应应之,是无内也。”(《庄子·知北游》)道不可 听不可见不可说,不然就不是道了,就连给道强加的这个名 字都是不与其相符的。这是用道作为世间万事万物的总依据, 不管在儒家、墨家还是其他的学派,肯定是要人依照某种章 程或规定朝着最终的目的前进,这样的过程就是个体成长的 必经之路。并且在庄子这里,并不是从道直接生成万物,是 由道生成气,然后由气生成世间万物,气是中间的一个过渡。 [2] 气在《庄子》中提到多次,“察其始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 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笏之间,变而有气。 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 夏四时行也。”(《庄子·至乐》)在这里就可以看出庄子 将气看作是构成万物之形的必须材料, 从道变成气, 气聚成形, 形最终拥有了生命。并且因为通过气的聚散来理解人的生死, 认为这是一种无法去干涉的进行式,“生也死之徒,死也生 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庄子·知北游》)直接的点 出了生死不过就是这样的无需忧患的一回事,生与死必然是 相伴随相循环的 庄子已经看穿了生与死之间的大恐怖,首先是知道死亡 是必须的过程,其次是对于死亡并不感到畏惧,不管是对于 死亡降临到亲人亦或是自己的身上都保持一种淡然的心态。 “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庄子·达生》)不论 是生还是死都是无法选择无法逃避的,并且一生下来就是所 注定的结局,“万物亦然,有待也而死,有待也而生。吾一 受其成形而不化以待尽。”(《庄子·田子方》)生死是相 伴而行的,在《齐物论》中也有提到这一方面的, “方生方死, 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以及“一受其成形, 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 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 不哀邪!”都是在说人一出生,就是在往死的尽头前进,是 很悲观的事情,在一些消极主义者看来这已经是对人生的放 弃了, 结局已注定, 过程不可改变, 主体的努力又有何必要呢? 但是庄子要超脱这种悲观迷茫,不能仅仅被这样的循环所局 限住,要超脱于圆环之上,其实这就是通过某些方法来达到 逍遥的境界了, 这在后面会详细说。 《庄子·大宗师》 说: “死 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知北游》里也说到“人 生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生命是很短暂的, 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生命就会离你远去,既然世间的万物都 在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不断运动着,那人类自然也会生老病死, 能做的就是顺应这个结果,“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 顺也。”(《庄子·养生主》)死既然是很普通的一件事, 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常,自然就不需要畏惧,见到这样的事 情也没必要悲伤。庄子的妻子去世的时候惠子前去吊唁,而 庄子却鼓盆而歌;在《秋水》篇里,河伯说到:“察乎盈虚, 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明乎坦涂,故生而 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得失都不喜怒形于色, 生于世间不会欢喜,要死亡也不会觉得是祸患,由以上就能 够看出庄子对于生死观的豁达见识。 二、何以养形——抱神以静 庄子的养生思想是形神兼具的,不能够遗漏其一或只重
2022.02 真情 文苑雅香 7 其一,不可偏外也不可废内。《达生》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鲁有单豹者……不幸遇饿虎,饿虎杀而食之。有张毅者…… 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豹养其内而虎食其外,毅养其 外而病攻其内。”成玄英写到: “此二子各滞一边,未为折中, 故并不鞭其后也。”[1]349 这就是只关注其一的结果,虽然有一 定的偶然性,但这样的结局也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或者以其 他的方式表现出来。由庄子的生死观,可以得知既然肉体的消 亡是一个必然的结局,不必费尽心思来保养,但是有的人还 是只注重养形, “养形必先之以物, 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 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世之人以为养 形足以存生, 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 则世奚足为哉。 ” ( 《庄子 · 达 生》)吕惠卿对于这段话的解释是这样的:“养形必先之物, 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则凡形不养者以其生生之厚,而 不在于物之不足也;有生必先无离形, 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 则凡生亡者以其动之死地,而不皆在于形之离生也;则达生之 情者,安用夫为形以务乎生之所无以为载!”[3]348 对于保养形 体追求外物,终归是免不了外物有余而形不保,对于如此只 汲汲于养形的人,也只能发出这样的悲叹。。庄子并不否定 养形的作用, 形是一个人的基础, 没有肉体自然不能存于世上, 庄子甚至提出了 “弃世” 的观点 : “夫欲免为形者, 莫如弃世…… 弃世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提倡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修 养自身,但是这里所说的并不是像上面的单豹一样避世隐居, 而是“无过弃却世间分外之事”,意为“弃世非绝世也,弃夫 世俗之见,即上文‘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者。”[4]285 仍然生活 在社会之中, 但是要抛弃掉那些拖累你的事物, 比如功名利禄、 世人评价带来的影响。 就像在 《庄子·刻意》 篇中提到的: “夫 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 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 形不得美服, 目不得好色, 耳不得音声 ; 若不得者, 则大忧以惧, 其为形也,亦愚哉!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 其为形也亦外矣。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 亦疏矣。 人之生也, 与忧俱生, 寿者惛惛, 久忧不死, 何苦也! 其为形也亦远矣。烈士为天下见善矣,未足以活身。”富贵、 美食、名誉等都是人所追求的,想要趋利避害,但是由享受 之物而引起的损害往往被忽视, 并且因为过于追求财货、 地位、 名声,甚至不惜劳累形体、丧失生命,更是不可取的了。 相对于养形,庄子更重视养神,“《养生主篇》,主旨 在说护养生之主—精神,提示养神的方法莫过于顺任自然。 外篇《达生篇》,通篇发挥养神之理。”[5]111《论六家要旨》 里概括“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在宥》篇 中黄帝问广成子,广成子回答说:“无视无听,抱神以静, 形将自正。必清必静,无劳汝形,无摇汝精,无思虑营营, 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 形乃长生。”黄帝与广成子的对话虽然带有一定成分的玄幻 色彩,加上前面所引的两处原文,也足以见察神的重要之处。 《养生主》最后一句:“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这句话不免让人想到了形神二元论,即使肉体消亡了,但是 你的灵魂、精神不灭,可以永世长存,但是这是狭窄的理解。 吕惠卿对此解释说“以火喻生,薪以喻形,达此则知生之所 以为生者,未尝有死。”[6]438 不过是万物都要经历的过程,就 像昼夜交替一样,知此所以得不死之意。“指穷于为薪”指 的是个体生命的结束,“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指得是宇宙 大化的延续,将个体生命(小我)融入整个宇宙(大我)的 过程,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7] 庄 子在书中描写了很多身体具有残缺的人用以表达神的重要性, 比如在《德充符》篇中,断了脚的王骀,兀者申徒嘉以及兀 者叔山无趾,都是打破了形的桎梏,不仅没有影响他们,反 而通过内在德行与精神的完满充备,达到一种境界,与那些 身形完备但是心智残缺的人产生对比。即使是没有像上面的 达到那么高层次的道德的层次,比如“支离疏者,颐隐于脐, 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大宗师》) 但也能在乱世之中保身,也是很难得的了。因此庄子在形神 双养的过程中,通过形体的衬托,更突出了精神的重要性。 顺应自然是养生的又一重要法则,不论是在生死观中还 是在具体的修养中,都有体现。比如庄子提出养形的必要性, 但是没有追求延年益寿长生不死,因此顺应自然生死。“为 善无近名, 为恶无近刑。 ” 甚至于带有一丝儒家的中庸的韵味, 但是更多指的是依道而行,顺应自然。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技艺十分的高超,问为何如此,回答说:“臣之所好者道也, 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 生主》)依靠牛自然的关节缝隙来解牛,才能十九年不换刀, 文惠君由此通晓养生之道,就是如此。老聃去世,秦失前去 吊唁,只号了三声便出来了,问为何这样子吊唁,秦失回答 说老和少都如此悲痛的哭他,是违背自然的,“是遁天倍情, 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 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庄子·养生主》)该来的时候就来,该离去的时候自然 离去,这有什么可悲痛的呢?这其实是生死观的一个表现。 庄子对比了在沼泽里的野鸡和在笼子里养的鸡,刘武解释说: “鸟在泽则适,在樊则拘;人束缚于荣华,必失所养。”[8]30 在笼子里被圈养的野鸡,即使吃饭喝水不必发愁,总归没有 归顺自然生存,是不善的,不自得的。更要尊重万物的本性,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 此马之真性也。”(《庄子·马蹄》)马的本性就应该在旷 野上奔跑,追寻真实的生存状态,但是等到世上出了伯乐, 运用各种方法去驯养它们,成了人们的工具,庄子认为这是 违背其本性的,自然对自身没有什么好处。《庄子·齐物论》 有:“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作为天地万物 其中之一,与其他事物都是平等的存在,并且人的生存是需 要依赖其他事物而存在的,因此人不能与自然对立起来,损 害自然来补充自身之需, 人假如做不到顺应自然, 那么反过来, 万物自然也不会顺应人的本性,对立面逐渐扩大,人最终无 法因人的本性而存在。 三、何为神全——顺物自然 庄子的养生思想追求的小目标是达到“神全”的境界。 达到这一个境界的人“彼将处乎不淫之度,而藏乎无端之纪, 游乎万物之所终始, 一其性, 养其气, 合其德, 以通乎物之所造。
夫若是者, 其天守全, 其神无郤, 物奚自入焉!” ( 《庄子·达 生》)这样的人他的禀性持守保全,他的精神没有亏损,外 物又从什么地方能够侵入呢,达到混合一致的境界,庄子在 之后还举了一个醉酒的人的例子: “夫醉者之坠车, 虽疾不死。 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坠亦不 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是故迕物而不慴。彼得全于 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于天乎?”在其看来就是喝醉酒却迷 迷糊糊像是达到了一种奇异的思想境界中,两者相似,表现 相当, 这样的比喻只在某一方面有相似性, 总的来看并不恰当, 只是简单的用来理解所要表达的东西,而且根本的方法或者 是已经达到的状态皆有不同。 最终的目标就是达到逍遥的境界。按照对《庄子》中逍 遥的解读,是达到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至人、神人、圣人, 是理想的、完美的生活方式,是不同称谓的同一种人,“不 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 至人。 以天为宗, 以德为本, 以道为门, 兆于变化, 谓之圣人。 ” (《庄子·天下》)同时那种达到无所待的境界可逍遥的人, 不同的称谓只是在其精神特性的某个方面的凸显。自我与社 会产生交互碰撞,这个时候选择就很重要,积厚之辩启示我 们看事物角度的差异会导致对关系认识的不同的结果,在不 同的视角下看相同的事情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并且任何事 物与别的事物都是存在一定的联系的,会互相发生作用,并 且在不同的情况下事物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我们在看待事物 的时候,要选择正确的角度和认识。小大之辩是辩那些活在 自己的世界之中,把自己的标准当作唯一的标准,是其所是 的人,庄子要求走出自己的狭小世界,可以接受别人的意见, 因此辩的不是大物与小物的分别,而是对于事物的评判标准, 讨论是不是仅从自己的维度去看待一件事物。超脱了自身的 束缚和外物的框架,在现实社会就达到了某种程度的逍遥。当 然这是从社会生活的层面来解释,当我们被现实世界所捆绑, 想要超脱物质世界时,就要实现精神上的自由,这一终极的 目标是朝着道的方向前进的,路径是养生,若是能达到这样 的目标, “精神” 自然能像大鹏一样畅游于天地之间, 达到 “汝 游心于淡, 合气于漠, 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 ( 《庄子 · 应帝王》 ) 的境界。 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庄子提出了两个方法,就是通过心 斋与坐忘。心斋是什么?《庄子·人间世》记载“仲尼日: 一若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 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也,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这不是祭祀之斋,而是精神上的斋戒,关 键就在于一个“虚”字,摒除杂念、一切外在的忧虑,保持 内心的虚静,并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能够一蹴而 就的。就像你要吃素一样,不再去想吃荤的事情,庄子在《达 生》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工匠雕刻的东西十分像真实 的事物,君王问他的方法,工匠回答“必齐以静心。齐三曰, 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 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斋戒来静心,斋三日就忘记了赏赐 加官,斋五日就不再想别人会不会称赞他,到了第七日甚至 连自己的四肢五官都忘记了,才能一心放在雕刻上,这样精 神如一就不会走神了,这就是心斋的作用。 《庄子·大宗师》云:“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 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忘却自己的肢体,抛却耳目,摆脱 形体和知能的束缚,与大道融通为一,这就叫坐忘,“外能 离析于形体,一一虚假,此解‘墮肢体’也,内则除去心识, 悗然无知,此解‘黜聪明’也”[1]156。首先是忘礼乐,其次是 忘仁义,最后是离形去知。[9]“忘”得对象是自己,要去除耳 目,丢弃心意,连自己的本身都忘掉,这不是一种自我麻痹, 不是都忘完了,“坐忘者,因存想而得,因存想而忘也。”, “心不动故”、“形都泯故”(《天隐子·坐忘》)。坐忘 中体现出了一种超越自我的要求,达到一种完满的境界,将 我作为一个独立精神之存在与束缚中解脱出来,寻求彻底的 自由,解放心灵,做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 ( 《庄子·天下》 ) 。 简单的来看, 心斋与坐忘的要求是一致的, 但是仔细品鉴,却有着不同,心斋要求的是将精神集中,把 所有的思绪都放在要做的事情之上,不被其他的思想所烦扰, 而坐忘做更偏向于高一层次的专注,甚至于连自己的感官都 是额外的东西,会烦扰与大道的相合。 四、结语 综上所述,庄子的养生思想十分深邃,贵在“忘生死而 顺自然”,总的来说需要抓住其“道者,万物之所由也”的 逻辑前提,循道前行,体会其对于生死观的内涵,把握好形 神并重、 内外兼养以及顺其自然的原则, 通过 “心斋” 、 “坐忘” 等具体的方法朝着最终所要达成的与“道”合一的境界前进。 庄子是比较早完整、系统的提出养生思想的先贤,他的思想 都是符合当时社会的要求的,不管是天灾人祸要求保全生命, 还是过度追求富贵享乐要求抽身其中,劝说人们将关注的重 点多放在精神的层面上。转到现如今来看,人们可以借鉴其 中的适合当代社会的思想,不被完全裹挟进快节奏的生活中, 不只关注外在财富的增长和享乐,更多关注精神的富足同时 也看到形体的重要,为生活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郭象注 , 成玄英疏 . 庄子注疏 [M]. 北京 : 中华书 局 ,2011. [2] 罗凤华 .《庄子》生命观研究 [D]. 长沙 : 湖南大 学 ,2015. [3] 吕惠卿 . 庄子义集校 [M]. 北京 : 中华书局 ,2009. [4] 钟泰 . 庄子发微 [M].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5] 陈鼓应 . 庄子今注今译 [M].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2007. [6] 吕惠卿 . 庄子义集校 [M]. 北京 : 中华书局 ,2009. [7] 李存山 . 庄子的薪火之喻与“悬解”[C], 道家文化 研究第六辑 .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 [8] 刘武 . 庄子集解内篇补正 [M]. 北京 : 中华书局 ,1987. [9] 刘玲 . 论庄子养生思想 [J]. 广西 : 广西科技师范学 院学报 , 第 34 卷第 2 期 ,2019(4). 作者简介:付锦涛(1997—),山东青岛人,安徽大学 哲学系中国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哲学。 文苑雅香 >> 8
“教学做合一” 思想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 运用研究 ——以一次班本活动《趣玩纸牌》为例 金彩霞 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第二幼儿园 摘要:通过对“教学做合一”思想和儿童活动理论研究发现“教学做合一”视角下儿童活动即幼儿生活,即教育,陶行知 “教学做合一”思想和提高儿童游戏质量有内在价值的一致性,儿童游戏质量的提升须坚持“教学做合一”这一生活法和教学 法。基于对儿童游戏活动的观察,结合儿童游戏案例从“教学做合一”视角对儿童游戏质量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教学做合一” 的游戏活动中“教”质量、“学”质量、“做”质量有所提升 , 且是最有效之途径。因此,坚持游戏活动中 “教学做合一” 是提升儿童游戏活动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幼儿园教育;班本活动 儿童游戏活动坚持“教学做合一”教学法需要处理好儿 童游戏和教育、幼儿教师和幼儿及儿童游戏和幼儿生活三对 关系。转变对儿童游戏与教育关系的认识,需要重视幼儿园 课程游戏化和游戏化教学。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需 要游戏活动中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幼儿的学习方式引 导幼儿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积极思考、大胆创新 和勇于探索的学习品质。最后,尊重幼儿的生活需要尊重幼 儿学习的主体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使幼儿获得发展。 一、“教学做合一”相关概述 (一)“教学做合一”基本内涵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教学做合 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 “教学做合一” 是以生活为中心。基于对“教学做合一”思想的研究可以概 括为:“教”和“学”以生活中为中心,“教”和“学”的 内容都源自于生活;“做”是“教”和“学”的中心;“教”、 “学”、“做”是一件事情的三个方面,三者是统一的。 (二)儿童活动 儿童活动作为儿童的一种主要的存在方式有其 “自然性” , 游戏的“自然性顺应儿童发展的需要,更多的关注儿童的游 戏体验,儿童游戏的动机和目的是内发的即游戏就是为了游 戏没有任何外在的目的,游戏的目的正是游戏过程。但当儿 童游戏作为 3-6 岁儿童基本的活动方式,游戏成为儿童学习和 幼儿园教育的载体毫无疑问地兼具“教育性”,儿童游戏的 “教育性”强调游戏对儿童的教育价值,关注的是通过改造 游戏的“自然性”实现获提升“教育性”,以期通过“游戏” 这一具体的幼儿喜爱的工具实现对幼儿的操练,从而使儿童 通过“游戏”获得知识技能,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儿童, 关注的核心是游戏促使幼儿获得的发展。 二、“教学做合一”视角下儿童游戏活动的特性 (一)实践性 儿童游戏活动的实践性在内容上表现为联系实际、劳心 上劳力两种形式,在实践主体上则包括教师和幼儿两个部分。 陶行知用“种稻”的教学做合一之事例说明“为种稻而讲解, 讲解也是做;为种稻而看书,看书也是做”。从根本上说“教 学做合一”思想中的“做”就是联系实际的实践。 案例描述一 孩子们对益智区柜子里的许多盒纸牌特别感兴趣。一个 个好奇的拿着纸牌翻看着,七嘴八舌的说着。我问孩子们, 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有的说是老 k 牌、 有的说是扑克牌、 也有的说是纸牌、对,它是叫纸牌,于是开启了一场孩子们 对纸牌的探索之旅。 反思与调整: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正是依托游戏中通过 亲身的感知和体验,通过这一过程,已有经验得到强化的同 时也获得新经验。 教师是儿童游戏实践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在“游戏”中一面教一面学,在观察了解的基础上结合 已有的教学经验和理论,发现教育契机并给与幼儿最科学的 教育和指导,如此教学相长,不断通过教学经验总结和反思 获得新的教育新知。 (二)生活性 对于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提问陶行知如此回复“人不同, 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 只有了解了受教的人在生活中还需要什么,才能够给与恰到 好处的“教”。其中包含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关于教什么, 教的内容来源于实际生活和幼儿的成长中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是关于怎么教,教的法子则依据于幼儿学的法子,学的法 子又取决于所要解决问题的类型。 案例描述二 到了幼儿园,我再次让孩子们说说纸牌的用处,孩子们 有了前期的经验,都滔滔不绝的说着自己的想法,分享着自 己的认识,可神气啦!第一次看孩子们对纸牌讨论的这么起 劲,看来纸牌对我班孩子们的吸引力还真很大哟。 反思与调整:“儿童游戏的内容总是反应儿童的社会现 实生活”,游戏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的载体不仅解决了教什么, 2022.02 真情 幼儿教育 9
封面
共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