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搜索
湖北省优秀期刊 / 湖北高中课改指导刊 / 中国知网上榜刊物 思 辨 阅 读 名 师 在 线 创 意 写 作 备 战 高 考 微 信 扫 码 “天地杯” 中 国 中 学 生 作 文 大 赛 中 小 学 生 作 文 大 赛 参 赛 作 品 选 登 专 版 欢 迎 加 入 “ 中 国 青 少 年 写 作 营 ” 让作文的 一切奥秘 清晰可见 2 0 2 1 年 第 1 9 期 7 出版 月 高 中 全 学 段 适 用 佳作展台 / 赵兴云 人有不为也 而后可以有为 ——观《觉醒年代》有感 考场报告 的鲜明旗帜 高擎 立 德树 人 / 唐惠忠 ——2021 年高考全国卷 4 道作文题评析 “ ” 全科互知
《高中生学习》特约指导老师 湖北省黄石市第二中学 周学君 贵州省遵义市第一高级中学 张宗明 湖北省枝江市第一中学 万安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 杨胜利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 张德平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 刘秋月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 焦文林 湖北省团风中学 熊雷 陕 西 省 商 洛 市 商 南 县高级中学 韩延明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 区教培中心 吴东生 江苏省常熟市高新区 常熟国际学校 唐惠忠 湖北省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 徐建华 湖北省襄阳市田家炳中学 王义芝 湖北省京山市第一中学 王轲 湖北省京山市第一中学 陈兵 湖北省武汉市第四中学 邓永祥 湖北省崇阳县第一中学 廖鹏 (排名不分先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王耿 湖北省黄石市第三中学 涂荣 海南省儋州市第二中学 董新明 湖北省公安县第一中学 祝中清 海南省华中师范大学 琼中附属中学 李国贵 湖北省黄石市第一中学 纪娅妮 湖北省宜昌市长江中学 丁小发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 黄文坚
1 青春,充满着力量;青春,充满着希望。青春的 你们,欣逢百年未遇的变革时代,应争做志存高远、 全面发展、勇于创新的时代新人。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志不 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向如同定盘星、指南针,关 系着大家人生之路的奋斗方向。你们正值青春年少, 作为新时代高中生,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更应确立高 远的志向,做矢志不渝的奋斗者。 站在山脚,看到的是花草树木;站在山顶,领略 的是海阔天空。 青年学生立志, 当有大格局、 大胸怀。 以天下为己任, 担起时代重任, 这是历史赋予的使命。 你们应将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自己的人生同民 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 信心,努力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你们要胸怀祖国、面向未来,做脚踏实地的追梦者。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新时代 高中生更应勤学向上,夯实基础,练就一身真本领。 高中三年是人生宝贵的黄金时期,是汲取知识、快速 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三年,你们要丰富学识、增长见 识,吃苦磨炼、增长才干,挖掘个人潜力,提高内在 素质, 锤炼过硬本领, 使自己的思维视野、 思想观念、 认知水平跟上时代发展,不断在学习、实践中充实自 我,完善自我,做梦想的实践者。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国无德 不兴,人无德不立。新时代高中生当正心明志,修身 立德,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第一步台阶。 修身立德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一言一 行、一举一动当中。言必信,行必果。人要诚实守信, 言行一致,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友善待 人,锤炼品德修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君 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人只有 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反思自己,才能不断提升自我, 实现人生价值,成就一番事业。 成大事者, 有德行, 有才学, 还要有健康的体魄。 因此,你们要多学习健康知识,科学锻炼身体,培养 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健全 人格。 此外, 还要增强个人心理素质, 养成独立自信、 坚强自律、宽容乐观的心理品质,正确对待困难和挫 折,保持心理健康。 新时代,新使命。同学们在培养兴趣、展示个性 的同时,还应勇于创新,敢攀高峰。创新是一个民族 进步的不竭动力。在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时代,同 学们应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大胆探索,培养自主意 识、独立人格和批判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在学习中 不断为自己定下目标,让自己不断前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担当。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需要同学们接续奋斗,我 衷心希望大家用脚步去丈量理想,用肩膀去承担责 任,用智慧去创造未来,让美丽青春焕发出更加绚 丽的光彩! (责编 / 严芳) 校长来了 卷首语 拼搏奋进 振翮远翔 ——写给新时代高中生 周学君 / 湖北省优秀教师,黄石市第二中学校长。 名 | 师 | 介 | 绍
2 投稿邮箱 gzsyy2006@163.com CONTENTS 目录 探寻阅读规律 创新写作技巧 提升思维品质 落实核心素养 贴近备考实际 祝 《高中生学习》 越办越好! ——顾之川 25 立德树人重思辨 开放多元巧勾连 ——2021年全国新高考 Ⅰ 卷语文试题综合评析 / 张德平 27 2021 年全国新高考 Ⅰ卷作文材料评析 / 吴东生 29 2021 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解析及下水示范 / 董新明 32 2021 年高考天津卷作文命题解析及下水示范 / 徐建华 > 下水作文 35 执体育之燧石 点理想之灯火 / 廖 鹏 36 锻炼可健体 思辨以养德 / 涂 荣 37 明强弱之理 树凌云之志 / 纪娅妮 38 红船彰初心 奋斗固伟业 / 刘秋月 > 党史学习 39 学习党史守初心 汲取力量担使命 / 邓永祥 新阅读 > 文本解读 42 看似寻常味无穷 ——《哦,香雪》中叹词、语气词的妙用 / 祝中清 卷首语·校长来了 1 拼搏奋进 振翮远翔 ——写给新时代高中生 / 周学君 新高考 > 考场报告 4 高擎 “立德树人 ” 的鲜明旗帜 ——2021年高考全国卷 4 道作文题评析 / 唐惠忠 10 须教自我胸中出 切忌随人脚后行 ——2021 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命题立意解析 / 张宗明 12 强化时代感 突出思辨性 ——2021 年高考全国乙卷作文试题评析与导写 / 焦文林 15 2021 年高考全国乙卷作文试题解析及佳作展示 / 韩延明 19 引导价值观 激励新青年 ——2021 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分析及下水 示范 / 熊雷 21 2021 年全国新高考 Ⅰ 卷作文导引及下水示范 / 万安 23 2021 年全国新高考Ⅰ卷写作构思角度导写 / 杨胜利
3 > 国学微课 45 国学经典与立人教育 ——谈圣人的境界 / 王耿 新写作 > 一题三写 49 材料作文“种子精神”写作指导及佳作展示 / 李国贵 >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 / 获奖作文 53 记忆里的诗篇 / 王宇坤 > 佳作展台 55 笑傲文坛写大侠 快意人生走江湖 / 王义芝 57 在文秋故居等你 / 张焱 58 人有不为也 而后可以有为 ——观《觉醒年代》有感 / 赵兴云 60 吾往矣 / 高诗雅 > 社团联展 / 早早文学社 62 传承中华文化的薪火 / 谢思洋 63 当归 / 刘胜男 64 藏在江南油墨中的文化 / 陈 薇 CONTENTS 目录 本刊所付作者的稿酬,已包括纸介质及数字形态出版的 《高中生学习》的稿酬。 因各种原因,我社未能联系到的作者的稿酬查询及其他 有关稿酬的未明事宜,请与本刊联系。 本刊部分图片、 文字为读者推荐, 因故未能联系原作者的, 希望原作者见刊后及时与本刊联系,以便补寄样刊与稿酬。 本刊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审查刊登广告,请针对广告内容 慎重选择。如有超过广告内容的后续行为,与本刊无关。特 此声明。 2021 年 7 月 第 19 期 (总第 535 期) 指导单位 湖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 主管单位 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 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出版单位 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 肖昌斌 总经理 周发秋 副总经理 袁遵敬 编辑出版 《高中生学习》编辑部 主 编 杨 民 编辑部主任 刘金华 责任编辑 胡 璐 贺 丽 严 芳 特约编辑 王先海 美术编辑 童 黎 封面作者 徐浩楠 编辑电话 027-87158902 营销热线 027-87153502 电子邮箱 gzsyy2006@163.com 地 址 武汉市洪山区桂元路 67 号 邮政编码 430070 发行单位 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发行范围 公开 邮发代号 38-243 广告经营许可证 鄂广登准字(2019) 420000001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42-1784/G4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4-4772 出版日期 2021 年 7 月 1 日 印刷单位 武汉市新华印刷有限责任公司 定 价 8.00 元 指 导 单 位 主 管 单 位 主 办 单 位 出 版 单 位 董 事 长 总 经 理 副 总 经 理 编 辑 出 版 社 长 主 编 编辑部主任 责 任 编 辑 特 约 编 辑 美 术 编 辑 编辑部电话 电 子 邮 箱 地 址 邮 政 编 码 发 行 单 位 发 行 范 围 邮 发 代 号 湖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 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肖昌斌 周发秋 叶凌凯 高中生学习杂志社 周发秋(兼) 杨 民 刘金华 胡 璐 贺 丽 严 芳 王先海 童 黎 027-87158902 gzsyy2006@163.com 武汉市洪山区桂元路 67 号 430070 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 38-243
4 投稿邮箱 gzsyy2006@163.com 高擎“立德树人”的鲜明旗帜 ——2021 年高考全国卷 4 道作文题评析 ★ 唐惠忠(江苏省常熟市高新区常熟国际学校) 紧扣时代主题,激励奋发有为 ——全国甲卷作文题评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 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 们过的节日如“五四” “七一” “八一” “十一”, 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 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 《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 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 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 焦裕禄、 钱学森、 黄大年, 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 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 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 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 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试题特点 全 国 甲 卷( 适 用 地 区: 西 藏、 贵 州、 广 西、 四川、云南)试题材料将青年的成长与未来发展 置于当代中国特定的环境中,展现出当代青年的 成长受到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浸润和 滋养,青年的未来也必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新征程这一事实,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革命 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我们”之间的密切 联系。引导考生深刻领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 考场报告 新高考
5 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联的历史规律,自 觉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融会 在一起。进而思考自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历史进程中能够做什么,怎样才能有所作为, 如何完成新一代青年传承红色文化、赓续革命精 神血脉、肩负时代重任、续写时代新篇章的历史 使命。材料以第一人称“我们”,将考生带入共 同参与、共同记忆的情境中,有效地将红色文化 传承的重大问题,自然地转化为考生必然要思考 的成长与发展问题,使其能够有感可发、有感而 发,从而实现“立德树人”在写作能力考查中的 有机融入。 审题立意 一、主题内涵解读 本题要求“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 篇文章”,关键词之一的“可为”,容易让人想 到 “大有可为” ——其意思是 “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能大大地发挥作用”;另一个关键词“有为”, 含义是“有作为”,比如我们常说“大有作为”。 如果深入思考的话,“可为”其实是对背景、意 愿的判断, “有为” 则是对过程、 结果的评判; “可 为”包含客观与主观两个层面——它不仅仅对接 外在环境、 条件, 还指向我们的内部认识, “有为” 则包含原因、事实等诸多因素。对二者关系的解 读可以是: 1.“可为”与“有为”,哲理上是“可能性” 与 “现实性” 的关系, 让 “可能性” 变成 “现实性” , 决定因素在这个“为”字。 2. 只有投身大有可为的时代,将自我融合进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让自己的人生真正有 为,而时代的可为必然由每一个华夏儿女的有为 构成(“有为”反过来促进“可为”)。 这就是本题写作的内在逻辑。把内在逻辑框 架搭出来,文章主题的生成就不是什么难事。 二、材料与主题的关系 这道题的材料具有综述性质,时间跨度百余 年,自“五四”开始,各个标志性节日均有涉及, 材料起到引出主题并适度明确作文范围的作用, 对考生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范围包括: 1. 从历史层面看,“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 程”与“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 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启示我 们:怀“可为”之志,方得“有为”之实。这方 面,材料中列出的“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我 们学习的榜样……”,都堪为表率。另外,材料 第一句讲党的百年历程,结构上可视为材料总起 句,写作上提醒我们要站在百年党史的角度来思 考“可为与有为”。 2. 从现实层面看,因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 所以“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阳 光”是个比喻,指理想信念、内心信仰)。我们 坚信自己所处的时代“大有可为”,而自己的人 生也必将“大有作为”。 3. 从自我层面看,“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这一句启示我们: “中 华民族”走上“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身处 一个 “可为” 的时代, 理应自觉将个人奋斗的目标、 美好的生涯规划融入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只要尽 我之力续写历史则必能“有为”。 三、作文立意示例 1.“ 可 为 与 有 为” 实 际 是 敬 业 观 的 代 名 词。 其中“可为”是敬业的前提,“有为”是敬业的 收获,我们应努力以敬业之态,创造敬业之果。 2.“可为”是行动前或奋斗中的认知与信念, 是坚定行动的内驱力, 是最终 “有为” 的必备条件; 而“有为”是行动的成果、奋斗的结晶,是对“可 为”正确性的验证标准。 3.“百年历程”昭示前路“可为”、青年“有 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为当 代青年的“可为与有为”注入了无穷动力。 4. 今天的我们,客观环境与外部条件明显优 于革命年代,因此更应砥砺前行、奋发有为。 考场报告 新高考
6 投稿邮箱 gzsyy2006@163.com 古今融通,激发理想追求的时代精神 ——全国乙卷作文题评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 涉及基础、 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 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 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 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 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 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 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试题特点 中华文化贯通古今,既承载历史、传承历史, 又连接现实、服务现实、开拓未来。我们要加强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 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 会相协调,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 发展,激活其生命力,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今年全国乙卷(适用地区:河南、安徽、江西、 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 江、青海、甘肃)作文主题“‘弓’‘矢’‘的’ 的智慧启示”通过材料的选取以及试题的设计, 很好地践行了这一精神。 审题立意 一、材料涉及面广 作文材料是一段议论性的话:首句是观点, 其后是引用与举例,接着是对引语的解释,或者 说得出了结论。材料涉及多个概念,核心概念是 “对理想的追求”,其他概念有青年追求理想的 “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还有“加 强修养”“端正思想”“确定的目标”和“付诸 行动”。此次作文的文题材料概念较多,概括关 系复杂,有些考生可能会于材料中随便择取一个 概念就去行文。如见“义”想到见义勇为、舍生 取义、义薄云天、行侠仗义等,或想到见利忘义、 哥们义气等,满篇都是一个“义”字,但是这样 作文很可能偏离题意要求。 二、供料逻辑梳理 命题材料中,“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 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 一句,提示了写作方向。所举例子“汉代扬雄就 曾以射箭为喻……”是对上一句的阐释。审题时, 应注意把其中各个比喻, 与上句中的 “基础、 方法、 路径、 目标及其关系” 联系起来, 明确 “修身以为弓” 可理解为追求理想的“基础”,“矫思以为矢” 可理解为追求理想的“路径”,“立义以为的” 可理解为追求理想的 “目标” , “奠而后发” ( “奠” 有确定、规定、建立等含义,强调的是实践,“奠 而后发” 指付诸行动) 可理解为追求理想的 “方法” 。 值得关注的是“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 那么,什么是“义”呢?材料没有直接揭示。考 生可以根据“义”的词义去理解。如“义”有“公 正合宜的道理”“正义”“合乎正义或公益的” 等义项,这些义项都指向价值观。毫无疑问,凡 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都是合乎 “义” 的。 三、任务驱动要求 本题有着明确、具体的驱动要求,那就是“能 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 身发展的思考”,以中学生生涯规划为背景,默 认考生对自身发展有过思考。换句话说,任务中 的“当代青年”,要求对文章的思考和立意必须 站在特定的时代节点,从青年的角度升华自己的 思想认识;任务中的“自身发展”,引导考生将 自己的理想追求与自身实际、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对实现理想过程中的基础、目标、实践等进行有 目的、有层次的思考。 四、作文立意示例 一般应紧扣 “追求理想与自身发展” , 锁定志、 行、德多个方面中的某一点落笔行文。比如: 1. 理想高远,以“义”为重; 考场报告 新高考
封面
共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