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搜索
西部散文选刊 俪 人 2018年第7期 总 编 辑:徐曦琳 主 编:刘志成 常务副主编:毕书杰 副 主 编:李小鹏 孙 荣 祁建青 梅雨墨 王万里 王诚林
俪 人 西部散文选刊 主管 主办 编辑 指导 出版 总编辑 社址 邮编 名誉主编 主编 常务副主编 副主编 编辑部主任 编辑部副主任 责任编辑 编辑部电话 投稿信箱 中国西部散文网网址 编辑部地址 邮编 发行 邮发代号 印刷 定价 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青海省诗歌学会 中国西部散文学会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青海大湖出版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徐曦琳 西宁市五四西路1号 810008 2018年7月25日出版 2018年第7期 总第73期 白 才 刘志成 毕书杰 李小鹏 孙 荣 梅雨墨 祁建青 王万里 王诚林 高彩梅 萧 忆 张殷馨 韩 林 ( 0477 ) 8114797 xibusanwenxuankan@163.com http://www.cnxbsww.com/ 内蒙古东胜区鄂托克西街 社会组织孵化园302室 017000 本刊发行部 52-15 鄂尔多斯报业印务有限责任公司 20.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15-1196/GO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4-5213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1500004000268 中国西部散文学会 公 众 微 信 平 台 西部散文选刊 公众微信平台 安雷生散文诗小辑 叩 (外二篇) /15 安雷生 山东散文九家 夏日情怀/5 朱全吉 武关梦/8 秋 窗 泰山顶上观日出/6 雒漓江 风景如画看临淄/115 王纪强 雪域随想/47 徐淑云 西寨, 西寨/9 齐 欣 恩师张志民/14 燕守军 跟着父亲学手艺/13 张洪贵 新立河早市/7 张玉鹏 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山东分会作品小辑 最后的桃花源/134 蒋文学 过麦/34 周武山 朋友圈里的活宝/135 张玉军 布谷鸟的歌唱/36 初守亮 张家胡同酒飘香/20 张瘦石 酒香三题/22 贾玉红 南河北河/23 臧协爱 蝉鸣里的乡音/25 肖凤梅 浮烟山, 我的母亲山/26 高新竹 沂河古韵/28 江肇中 家乡的东湾/30 孙洪升 荷之韵/31 凯 文 母亲的麦子/32 雨 荷 一位诗人隐者的家国情怀/37 殷汝金 奋斗不是穷忙一辈子/39 孙君红 泪眼喜剧/136 郭 强 西红柿和鸡蛋的故事/66 刘志科 游盟旺山有感/46 梦 缘
本刊理事会 主 任: 马永真 原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院长 副主任: 王东伟 内蒙古赤峰市委副书记 安 源 原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政协副主席 郭宝成 原陕西省榆林市人大副主任 聂永胜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工商联主席 武 洲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文联主席 理 事: 杜红兵 内蒙古库布其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毕书杰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享浓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 帅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帅杰网络公司总经理 郝英杰 内蒙古亿昌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宋二怀 内蒙古骆驼酒业集团销售分公司 刘荣刚 新疆新雅葡萄酒业公司副总裁 顾 问: 史小溪 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名誉主席 白 才 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常务副主席 张中飞 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 吴景娅 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 祁建青 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 中国西部散文学会青海省分会主席 尹树义 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呼伦贝尔分会主席 李光彪 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 刘照进 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 牛 放 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 郭文涟 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 孤 岛 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 崔子美 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 张继炼 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 刘 俊 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 李小鹏 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 王诚林 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 安雷生 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 林 非 原中国散文学会会长 王宗仁 原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官布扎布 内蒙古文联主席 尚贵荣 内蒙古文联副主席 王剑冰 著名作家 海 梦 中外散文诗学会主席 徐无鬼 著名学者、 著名散文家 袁 鹰 著名散文家 冯秋子 著名散文家、 中国作协创联部副主任 家乡, 消失了的河与泉/121 丁雨葭 我是故乡的孩子/88 莫 名 艾草飘香/41 朱素荣 如今, 当别人问你年龄的时候/43 王兴忠 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作品大展 生活美若朝阳/12 兰可为 山村的思变/42 冯爱霞 三面观音: 暗夜的微光/44 姜建华 流泪的牛/70 靳相柱 等你我等了那么久/133 江云英 寻访老舍故居/129 李美英 闲聊海上垂钓/49 王连宗 昙花开时一壶好茶/102 牛赞光 我是你的眼/64 江九胜 麦收时节卖冰糕/51 管保清 夏日之旅/130 董显传 女驸马/123 梁爱琴 葫芦/105 木 子 流泪的谎言/122 巩 敏 最美的女孩/52 孙 燕 崂山游记/53 刘文岗 丁香的爱情故事/54 孙秀瑶 穿越雷雨封锁线/55 魏 红 母亲节致我最心爱的女人/56 刘晓燕 缝纫机/62 丁淑梅 永不言愁的婆婆/57 张成莲 青是受伤, 春是成长/59 薛涵之 三月, 玉兰花开/136 赵月虹 那抹流溢在大地之上的光芒/60 马克翠 迎春花语/61 张凯芬 八仙桌晚餐 芳华萋萋/117 汪 轩 崂山道士的哲理/63 刘朝阳
1.山西太原市工作站 站长: 白素青 电话: 13601266281 2.陕西志丹县工作站 站长: 张 琳 电话: 18291189933 3.河北省廊坊市工作站 站长: 王宏刚 电话13932608893 4.湖南平江县工作站 站长: 余旦钦 电话: 13874007852 5.青海格尔木市工作站 站长: 薛心悟 电话: 13897239540 6.江苏苏州市工作站 站长: 韩树俊 电话: 18913155846 7.广东潮州市工作站 站长: 林树顺 电话: 13903090332 8.云南昆明市工作站 站长: 周 佳 电话: 13888192223 《俪人 · 西部散文选刊》 工作站 征订邮购启事 为了扩宽广大读者购买 《西部散文选 刊》 渠道, 编辑部决定开展邮购业务, 全年 或单期均可邮购。请需要购买刊物的读 者直接添加下面微信号(支持微信支付), 标注所需刊物的期数与数量邮寄地址, 我 部收到款项后即将刊物邮寄给您。单期 20元, 5本以上包邮。 邮购方式如下: 收款人姓名: 刘志成 编辑部地址: 内蒙古东胜区鄂托克西 街社会组织孵化园302 电 话: 13384778080 微 信 号: 13384778080 空中观云山/65 尹祚鹏 访济南老舍纪念馆/67 周士元 道不出的深情/69 李尊殿 难忘家乡水/71 亓 慧 作别青春/72 (莱芜) 王海燕 中秋读月/128 胡善华 老乡, 我来看您/73 陈业冰 一生只读闲书/74 曹会双 肖哥/75 万 金 我们的大海/40 刘相龙 黄昏下的炊烟/76 王秀敏 窗外, 有雪/77 李洪敏 小村四季/78 王明伦 孩子, 握紧你的拳头/35 纪彩凤 慕恋大海/80 于相龙 寻找/81 薛 梅 童年的格子窗/125 华 子 走进高密东北乡/82 黄玉凤 心灵的风景/84 徐艺展 路家奶奶/85 杨世美 爱上葡萄酒/86 贾福英 天马星座 春雨润江南 ( 外一篇 ) /126 鹿剑林 家乡/99 祁海民 老龙湾翠竹/131 高丽萍 西部之旅/87 尹学真 家舍三迁/89 赵 笋 倔老爹/91 宫文灵 只要多做那么一点点/93 时梦蔷 难忘儿时/94 王志河 读山/114 王黎浩 长寿花的孤单/48 李彦华 书缘/95 张 青 会唱歌的杨树/119 刘红波 亲爱的宝贝, 我好想你/96 姚辉锋 雨中旖旎水帘峡/97 刘广才 海之魂水之韵/58 (青海) 王海燕 春天, 随我一起游泰山/101 张春美 家乡/103 李 然 母亲的小棉袄/127 郭爱国 擎起一片清远的天空/113 林焕密 故宫游/106 袁邦圣 祖父印象/107 翟明辉 七涧仙谷/108 黄绪进 苦菜花的舞蹈/109 刘艳凤 守静/110 黄翠云 故乡三题/111 陈德军 小城不小/118 毕爱兰 想起当年的学农日/132 王效信
今年的夏天似乎来得早了一些, 还没立夏, 那熊熊燃烧的 火焰便熏蒸烧烤着大地, 仿佛要将大地烤焦, 将空气点燃。 故乡的夏, 是一个亮丽清新, 热情洋溢, 色彩斑斓, 美不胜 收的季节。尤其到了夏夜, 白日里的炎热, 快速的被晚风吹散, 纳凉的人们三五成群, 铺一草席, 安然而卧, 大人手执蒲扇不停 地摇摆, 为围坐在身边的孩子扇来一丝凉意; 顽皮的孩童追逐 着在空中交叉飞行的萤火虫, 累了便倒在草席上歇一会, 像倦 鸟归巢, 难得片刻的安静; 田间里蛙叫虫鸣, 此起彼伏。我喜欢 与大人们一起手执鱼叉, 借着疲惫暗淡的星光, 在村西池塘边 或村北的小河里捕鱼捉虾。虽每每收获甚微或空手而归, 沾一 身泥沙, 但依然乐此不疲; 更喜欢手执火把, 与二哥穿梭在树林 中, 选好最佳位置后, 在树下燃起一堆火, 使劲地晃着周边的大 树, 树上的知了便扑棱棱地掉在火堆旁, 我急忙用火把照着地 面, 拣拾着 “战利品” , 那种喜悦至今没法用语言来形容…… 长大后, 故乡的夏日似乎变得冷静了, 久久凝视着深沉的 夏夜, 思绪涌入心头, 梳洗着过往的岁月, 或失败或成功, 一页 页展现在炎热的夜空。 我认识了一个夏一样的女子, 她有着夏一样的灵魂, 有着 夏一样奔放的情怀。在爱的世界里, 一缕晨曦让我们的爱柔情 似水、 缠缠绵绵; 一场雷雨让我们的爱撕心裂肺、 悲悲戚戚。我 们从大风大雨中走过, 风以我的骨血铸就着雨的灵魂, 雨以她 的深情默许着风的一生一世。 爱, 让我们与风相依, 贴在夏日的胸怀, 燃烧起激情的岁 月; 爱, 让我们与雨同行, 穿过夏日的发梢, 撩拨起美丽的人生。 时时想起前年的那个夏日, 我们 47 人一起去了湖南长 沙。大家戏称在最热的夏日, 去了最热的地方, 感受了最热的 天气。对我来讲又见了最亲热的人。 长沙已经40多天没有下雨了, 那干热的空气, 将我的心燎 烤得烦躁起来。从宿舍走在通向长沙税务干部学院教室的路 上, 烈日如火, 阳光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空气中的最后一丝清凉, 灼烤的大地融化了所有的柔情, 沉闷的天空偶然刮起一阵风却 像火一般炙热, 令人窒息, 此时惟有保持着心态的平静与柔和, 在平静与柔和中寻求心灵的凉爽与超脱。就如一朵出水盛开 的莲花, 脱离了俗气的底子, 略带着淡淡的清香, 在幽静与闲散 中寻求着一份几乎要晕眩的感觉。抬起右手, 想要阻挡阳光的 照射, 可那无孔不入的阳光依然从指隙间悄然泻入, 无力的感 觉顿时传入我的心间。 教室是最凉爽的地方, 每一位教授都会用心地去讲述自己 的知识点, 让我们这些来自日照的学员大开眼界, 也学到了一 些新的知识…… 长沙的辣味跟老家的不一样, 那种辣是辣在心头的爽。厨 师专门为我们这些山东来的学员准备了不辣的菜和带辣的菜, 两种菜系任你挑选。刚开始, 大家还小心的选择自己的微辣菜 系, 后来, 却都全然不顾地吃上了带辣的菜。吃得不过瘾了便去 了夜市街头品尝新的辣味, 那小吃臭豆腐, 看起来黑黑的, 味道 却是名不虚传, 外焦里嫩不说, 咬上一口, 热腾腾的汁水立刻从 豆腐里喷出来, 吃过之后, 就会一直魂牵梦绕, 久久香辣不忘! 课余时间, 我会静下心来写一点感受。一首 《清平乐 · 长沙 税院》 的词, 让我的世界里不再孤单, 让我的心灵不再空寂。 清平乐 · 长沙税院 长沙税院, 红叶三湘苑。爱晚通幽高升亭, 净化心灵智圆。 建校三十年间, 轮培百万新生, 今日求知宝地, 倍感幸福千年。 那首 《同窗行》 的诗, 道出了同学的情谊和不虚此行的心境。 同窗行 千里求知聚湖湘, 悉心相照亮心堂。 朝夕共求拓理念, 知行合一德才旺。 历数前贤名流多, 彪炳青史代代强。 放目山川秀色美, 品味无穷鱼米乡。 香樟树为长沙增添了满目的绿, 绿色丰满着的每一寸土 地, 此时不见了它那焦黄的本色。爱晚亭外的池子里偶尔跃起 一两条金鱼, 在烈日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 本来死水般平静 的水面泛起了微微涟漪。一丝清凉溅入我的脸上, 我的心仿佛 回到了暮雪皑皑的冬季, 回到了朔风呼啸的塞北, 那凉凉的感 觉,我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在长沙夏日的傍晚散步却是一种享受。傍晚, 白天的热气 虽然仍在, 但时时会吹来阵阵凉风, 身上也舒服了很多。在40 度左右的白天里, 水泥路似乎能冒火, 而傍晚燥热已经没有 了。路两旁的香樟树摇动着叶子, 轻轻的好像不忍惊醒那一树 的绿色。人们悠闲地在路上走着, 虽汗流浃背, 但舒心而又 惬意。 于是, 又想起老家的夏天还可以看到雨后美丽的彩虹, 那 对我来说无异于海市蜃楼般诱人。那种触摸不到的美, 令人一 片遐想。在家乡的池塘边, 我们可以看到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 日荷花别样红” ; 也可以享受 “青草池塘独听蛙” 的那份清闲; 可 夏日情怀 文/朱全吉 西部散文选刊 05
以看着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 可以欣赏 “蝶衣晒 粉花枝午, 蛛网添丝屋角晴” ; 更可以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 声一片” …… 来长沙探亲无疑是我的最大收获。当年, 二姨跟随姨父从 山东随军南下, 至今已半个多世纪了。期间, 二姨和姨父曾回 老家两次, 我只记得最后的那次是 1996 年, 而今, 两位老人年 高体弱, 行走不便, 已无力再回老家探望了。我抓住这次长沙 培训学习的时机, 前去探望了三次, 这令二姨和姨父激动得泪 水直流。表姐、 表姐夫以及表弟忙里忙外请我吃饭, 让我体验 到了热情似火的感觉, 如同长沙的夏日…… 去年的夏日, 表弟电话告诉我姨夫已经仙逝, 骨灰也已安 葬。我与表弟在电话两头相对而泣, 悲痛之余, 只有安慰和相 互问候。 在我敏感的思绪里, 悟出的不只是人间的真情和亲情, 更 重要的是人生的哲理, 告诫自己健康是最大的幸福, 无论何时 都要珍爱生命。 今夜, 我把全部的思绪以文字又一次记录在日志当中。我 抚着窗户, 静静地坐在电脑前看着窗外, 夜早已漆黑, 人们也早 已睡去了。我放低音乐声, 让音乐来添充这个难以入睡的夜 晚, 我又一次聆听着! —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旅游车在平坦的公路上向着泰山的方向疾驰而去…… 为了看日出, 我们定好晚上登山。下车后, 夜幕已降临, 我 挎上背包斜背水壶, 跟上年轻人的队伍。精神充沛的从岱宗坊 出发了。夜, 黑沉沉的, 深邃的天际缀满了大大小小的星星, 回 头瞩望泰安城, 万盏灯火与天上的群星相辉映, 使天地间浑然 一体。登山的路畔。店铺摊点, 林林总总, 热热闹闹, 犹如郭沫 若笔下的 《天上的街市》 , 远处, 高处游人手电筒的光, 星星点 点, 疏疏落落, 像一颗颗缀在丝带的夜光杯从遥远的星空垂下 来, 为登山者平添恍若登天的感觉, 而又仿佛置身于孩提时的 梦境。面对高耸如云的泰山, 勇者奋力攀登, 一举到顶, 弱者仰 天长叹, 望峰息步。登泰山对每位游客来说, 确实是一次意志 的考验, 体力的锻炼, 精神的享受。只有勇者才能获得无限的 乐趣, 特别是临近南天门的十八盘一段, 双侧层峦叠嶂, 陡峭险 峻, 盘道犹如一架倒挂的天梯, 令人望而生畏, 心惊胆寒, 石阶 的宽度只有几米, 旁边就是万丈深渊, 偶有失足, 定将粉身碎 骨, 好在两侧长满繁草茂木, 又加上夜深光线灰暗, 模糊了游客 的视野, 使人并不感到害怕。登十八盘是登泰山最艰难的一 段。很多游客面对 “高山入云端” 的十八盘, 偃旗息鼓。这时疲 惫不堪的我渗出了汗珠, 一件背心湿透了, 心脏跳动得发颤, 军 用水壶的泉水全到进肚子里了, 为了不误看日出, 大家彼此鼓 励着, 一鼓作气登上了南天门, 同事们夸奖我勇气不减当年, 我 心里乐滋滋的, 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我们顾不得休息, 穿过天街, 直达日观峰, 此时的日观峰, 已成了人的海洋, 数以千计的人伫立在那里, 目不转睛地凝望 着东方, 生怕错过那辉煌的一刻。山涧云海茫茫, 缥缥缈缈, 过 了五六分钟, 早霞渐渐变深变浓, 在那水天融为一体的苍茫远 方, 一轮红得耀眼的太阳像火球一样冉冉升腾起来, 那旭日喷 薄而出, 蹦出水面, 太美妙壮观了, 人们欢呼雀跃, 一台台照相 机对准太阳升起的方向, 咔嚓!咔嚓地扳动快门, 将 “泰山日 出” 这一壮观景象记录下来。人们企望观日出的愿望得到了满 足。登泰山看日出, 真乃人生一大快事。使我看到了希望, 看 到了光明, 看到了中华民族崛起的潜在伟力。看到了大自然的 博大精深, 面对此景观我浑身增添了无穷的潜能和信心。我站 在日观峰向西望去, 玉皇顶, 青帝宫, 碧霞祠, 神憩宾馆, 山峰树 木, 亭台楼阁等等全都罩上了一层金晃晃的淡淡的红光。还有 乳白色的炊烟和那在山林中飘荡的薄纱似的晨雾, 也都镀上了 金晃晃的颜色, 活像一缕缕色彩鲜艳的绫罗绸缎, 在山林与古 建筑群间飘浮。古老的庙宇与现代化的宾馆都沉浸在袅袅炊 烟和薄薄的晨雾之中了。蒙蒙胧胧。似真似幻, 我觉得仿佛置 身于山中的蓬莱仙阁, 忘记了我眼前的这幅带神奇色彩的画 面, 竟是在泰山极巅。 登泰山途中, 最引人注目的是赤着脚, 穿着短裤的泰山挑 夫, 他们每天挑货不止, 肩挑足有百斤重的货物艰难地攀登, 肩 上隆起的大包磨起了厚茧, 如雨的汗水从黝黑的背上滴落在泰 山的石阶上。他们以挑担为职业, 常年累月, 披星戴月, 我真为 他们这种吃苦耐劳的毅力所感动。啊!挑夫, 泰山的挑夫, 你 是伟大的, 勤劳的。泰山的层层石阶有你的足迹, 泰山的座座 建筑, 饭馆的美味佳肴, 那一样不饱含着你的艰辛, 挑夫是泰山 的脊梁, 世世代代的挑夫为泰山所作的付出是无法估量的。 — —选自 《西部散文选刊》 微信公众平台 泰山顶上观日出 文/雒漓江 西部散文选刊 06
赶早市对于许多勤快人来说, 是个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事 情, 但我虽然不是一个懒惰的人, 过去却没有养成赶早市的习 惯。 自从入夏以来, 听取邻事家的合理化建议, 逛过几次新立 河早市以后, 我对早市有了全新的认识。 新立河早市自有新异之处。与其说是赶新立河早市, 倒不 如说是去逛公园。因为新立河早市就坐落在一个植物公园 中。市中有景, 景中有市, 市在景中。 我在晨练的时间慢慢地跑过去。经过新立河大桥, 站立桥 上, 向远处眺望, 水面微波初皱, 像铺满绿色的锦缎。映在水中 的淡淡的云朵像银鱼在游动, 两岸的群树每天早晨醒来后在争 相对着河面梳妆打扮。 新立河两岸的人行道上, 有许多晨练的人, 他们有的三两 成群, 有的一个人, 或在慢跑, 或在快步走, 有的偶尔驻足, 拿起 手机, 冲着远处的近处的河中的天上的两岸的美景, 咔嚓咔嚓 抢拍着。 实际上, 站在新立河桥头, 如果不知底细的话, 你根本想象 不到, 近处还有一个掩藏在重重花草树木中的早市。 早市周边风景之秀丽可真是名不虚传。下了新立河桥, 就 置身于一个天然公园中。走在新立河西岸的红砖人行道上, 身 边绿树葱葱, 青草茂密, 鲜花连片成野。 这些树身姿不一, 面貌各异。十余棵国槐树高高挺立, 树 皮粗糙, 树冠博大, 枝叶油亮, 让人想到在甜津津香喷喷的槐花 盛开的季节, 四溢的芬芳能引来多少的蜜蜂, 又有多少养蜂人 把自己的根据地临时搬到了这里。国槐树叶子在枝头排列得 像战士一样整齐。有的国槐树枝上还零零星星的挂着一串串 一嘟噜一嘟噜的荚子, 像一串串刚长出不久的嫩芸豆, 那是国 槐花开过以后的印记和结果。但更多的是垂柳, 婀娜多姿, 袅 袅婷婷, 摇摇摆摆, 绿丝绦轻拂水面, 倒映在水中。再往前走, 还有一大片蔚为壮观的火炬树林。这一片火炬树林, 多数擀面 杖那么粗, 密密匝匝, 挨挨挤挤, 层叠错落, 摩肩接踵, 树叶繁 茂, 乍一看叶形特别像臭椿树, 只是在树顶上生长出圆锥形的 鲜红色果穗, 让人一下子想到威武高唱的雄鸡鸡冠。在这些国 槐、 垂柳树、 火炬树林里面, 偶有一些白蜡树、 桃树、 杏树、 桑葚 树、 石榴树、 榆树等, 虽然看似另类数量有限, 却也不卑不亢地 生长着。 和这些树相比, 人们往往更会让五颜六色门类繁多的各种 奇花异草所吸引所留恋。看吧, “百般红紫斗芳菲” 。木槿花是 大度的, 雍容的。蜀葵是得体的, 高傲的。月季花是怒放的, 娇 艳的。紫荆花是华彩的, 清香的。一串红是玲珑的, 别致的。 天天开是小巧的, 精致的。牵牛花是多情的, 超逸的。最引人 夺目的是河边一大片一簇簇盛开着淡雅紫花的千屈菜, 有一两 尺高, 株丛整齐, 清秀甜美, 娇小的花朵聚集相拥, 猛一看像是 一个个大大的花穗, 迎着煦风轻轻摇曳, 神秘优雅, 远看像一片 片多情浪漫飘香醉人的薰衣草。 由于今年雨水充沛, 各种草都在比赛着勃勃生长, “丰草绿 缛而争茂” 。牛筋草名副其实, 细细密密, 蔓延疯长。马唐草不 甘示弱, 正在挥动巧手织绿地毯。艾草蓬蓬松松, 婆婆娑娑, 满 带着一股驱瘟避邪的愣劲儿。稗草似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 土壤, 在傲娇的拔节儿。只有灰灰菜是老实的, 已经过了青春 期的冲动, 正在开着一朵朵的花穗子。 欣赏着两边的水光林景, 继续顺着新立河边的一条一米半 宽的红砖人行道往前走, 两三分钟以后就到了早市。在这儿的 所见所闻会让你感叹这真是一处和谐早市。夏天的早晨, 四点 半左右天空就亮了起来, 五点多钟新立河早市就有鱼贯而来的 人群。早市规模不大, 销售的东西以食物为主, 琳琅满目。生 鲜的食物主要有各类禽蛋, 鲤鱼草鱼鲢鱼等十几种鱼, 花蛤文 蛤蛏子, 对虾、 琵琶虾, 白条鸡, 猪肉排骨, 各种新鲜水灵的带着 泥土气息的时令蔬菜, 苹果桃杏等十几种还留着细细绒毛的瓜 果。带给人们最大便利的恐怕还是那些熟食早点, 既丰富, 又 营养。看吧, 有刚出锅的大馒头、 大包子、 小笼包、 水煎包、 油 条、 粽子、 锅贴、 肉夹馍、 锅饼、 馅饼、 五香饼、 葱花饼、 鸡蛋灌饼, 有豆浆、 豆腐脑、 小米稀饭、 大米稀饭、 八宝粥、 菜粘粥。人们有 的买到了心仪的食物, 带回家去再慢慢品享。有的买了早饭之 后, 就坐在早市摊位的小马扎上, 趁着食物的热乎劲儿, 津津有 味地吃起来, 头上吃得汗津津的, 满口咂摸着, 吃得真带劲儿。 早市上摆了七八十个摊位, 每天早晨有四五百号人来逛早市, 买了菜的高兴, 不买菜的来走一走看一看逛一逛也非常开心。 要说早晨这四五百号人, 能邂逅一些朋友熟人也是再平常不过 的事情。我逛早市少了一些, 仅五六次, 在早市上就碰见过平 时几年不见的七八个朋友。时过境迁, 几年不见, 朋友们都发 生了不一而足的变化, 有的头发变稀变薄, 有的憔悴沧桑了一 些, 有的变得大腹便便, 有的消瘦了许多。但是老朋友老熟人 相见, 寒暄叙旧分外热情。谁说早市仅仅买卖东西呢?这难道 不是一个非常难得非常值得珍惜的小聚的场地吗? 特别让人感到惊奇的是, 在这个市场的西侧, 有一架完完 整整的飞机外壳, 面南背北, 固定在一个两米高的大理石底座 上, 型号滨奥DA40。这款飞机由山东滨奥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生产。多年前, 我曾经参观过这家公司的生产车间。这是 2008年成立的中国第一家最大规模的中外合资通用飞机制造 商。滨奥DA40飞机外部长度8.01米, 高1.97米, 翼展11.94米, 机翼面积可达 13.54 平方米, 最多可容纳 4 人乘坐。这款飞机 具有滑翔性能好、 安全性能高、 重量轻、 使用寿命长、 耗油量低、 起飞距离短、 维护方便、 经济环保等众多特点, 可广泛用于航空 训练、 边防巡逻、 森林防火、 勘察、 救援、 旅游观光、 私人乘驾等 众多领域。现在一时没法考证, 是这个早市建得早, 还是这架 飞机安放在先?但不管谁早谁晚, 在现在和平时期, 一架飞机 新立河早市 文/张玉鹏 西部散文选刊 07
停放在这个早市上, 既有为早市保驾护航之意, 又不乏对早市 祝福腾飞之期许。当然, 不经意间, 也形成了一个新景点。早 晨, 跟着大人来赶早市的孩子们, 一见到这架飞机, 都饶有兴趣 地冲过来, 转上两圈仔细观察一下, 有的还跳起来想去摸一摸, 有的让大人拍照留影, 那高兴劲儿全写在了咧开的嘴角里。 所以说, 赶新立河早市, 赶的不光是物资买卖, 也是一种心 情, 一种文化, 一段历史。在中外历史长河里, 曾经有许多文学 艺术作品的主题与集市息息相关。就说一说比较有代表性的 一幅画、 一首歌、 一篇文章吧。 《清明上河图》 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画的一幅北宋风俗画。 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街 市上, 男女老幼, 士农工商, 三教九流, 熙熙攘攘, 神态各异, 各 类交通工具形形色色, 无所不备, 一片太平盛世的繁华场景。 但同时, 张择端以画曲谏, 在商业繁荣的表面之下, 通过城防、 安全、 交通等许许多多细节隐藏嵌入着忧患危机, 北宋王朝仅 仅存在167年就改朝换代已经验证了其忧患之重危机之深。 《斯卡布罗集市》 是1968年奥斯卡获奖影片 《毕业生》 的主 题曲, 因其旋律优美而成为 20 世纪最著名最成功的民歌之 一。故事背景据说是这样: 无情的战争召唤着年轻的士兵离开 了热恋的故土、 亲人和恋人, 投身到滚滚硝烟中, 然而他牺牲在 战场上, 掩埋在了乱坟枯冢间, 再也回不到朝思暮想的家乡, 于 是, 一声声音符透过斯卡布罗集市的意境, 传递着难以抑制的 相思、 伤心、 悲愤、 祈祷之情。实际上, 斯卡布罗集市现在英国, 每年秋天持续一个半月。多年来, 我听过三人唱版本、 女生独 唱版本、 口哨版本的 《斯卡布罗集市》 。每一次都会为其飘渺悠 扬空灵悱恻的旋律所倾倒。战争总是不期而至, 国泰民安与之 比较是多么的宝贵与幸福。 《市集》 是沈从文先生1925年写的一篇优美文章。在沈从 文先生笔下, 三八市集热闹而骚动, 从声音色彩、 言谈举止等多 侧面多角度展现出的是一幅商品买卖交易的民俗风景画。你 看第四段, “倘若你是由远远的另一处地方听着, 那种喧嚣的起 伏, 你会疑心到是滩水流动的声音了! ” 读着这样的文字, 就明 白徐志摩先生对该文的评价是多么恰如其分— — “这般作品不 是写成的, 是想成的。 ” 时代飞快流动, 环境呈现差异, 条件剧烈变迁。每一个集 市都是个性化的。新立河早市之于周边的居民来说, 具有独特 的新异、 秀丽、 和谐和魅力, 已然成为不可或缺的生活组成部分 和色香味形俱佳的一道美味。生活的美好和幸福感, 可以蕴含 在刻骨铭心惊心动魄里, 更多的浸润在类似赶早市这种平凡简 单的日常生活中。 —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几千年前, 你可能也是一个秦人, 持长矛、 罩铠甲、 随着你 的王辗转在九州大地上, 战车并驱、 战马嘶鸣, 猎猎旌旗, 伐齐、 败韩、 灭燕、 络魏、 六国联军合纵, 金戈铁骑、 阵容浩浩, 终于齐 聚武关了。 如果说函谷关, 是雄关天堑、 武关, 那是边界、 有盟约、 是大 秦国界的标志。这里有王公门客的拱手言别、 有倾世公主的和 亲仪仗。使臣的快马、 说客的脚步、 孔子的游学。听, 那屈原被 流放了、 郑袖还在妖媚、 宣太后芈月的母仪和铁腕……秦门楚 道, 可谓热闹许多。历史, 最终成就了这苦寒之地、 拥有虎狼之 名的大秦。武关, 像一座荣耀的碑, 立在华夏大地上, 那是前秦 的大门。 其实, 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对抗在一部部兵书里, 翻 合着一页又一页, 几多颠沛流离, 未曾改变和释然。离开武关, 函谷关, 北上还有玉门关、 雁门关、 更有山海关……关关险要, 关关千年。人间正烟火, 狼烟却四起……等六国伐齐, 临淄失 守, 始皇无传、 汉中兵起, 秦人、 楚人、 齐人, 匈奴, 继续屯粮吧! 操练, 伐战, 夜晚秉烛, 读 《诗经》 、 《汉书》 、 《列传》 、 《史记》 , 这四 书五经是另一处的炮楼城池, 你要拜周王、 梁王、 文惠王、 秦王 为王……学公孙衍、 薛公田文、 去参拜诸国明相如张仪、 管仲、 晏婴、 伍子胥、 蔺相如。只是少有论道者, 虽然墨子就在函谷关 上。武关, 聚集的全是兵法和谋士, 岁月陈旧得如咸阳宫的宫 殿, 谁还在布阵?谁还在三军听帐, 号令天下?谁还在闻鸡起舞、 卧薪尝胆?楚国的郢都里终传来楚辞的抑扬凄楚…… 九州大统已久, 谁在高楼望远, 酣酒解忧?踏入一个国度半 天, 二千多年后的小女子是一个蒙混进关的人, 在这荒山漫雾 的古战场上, 还能从风中, 从字里长句中倾听到嘶杀和马碲声 声, 别喇号角哞哞直叫, 追赶和逃亡像是一场又一场的宿命抑 或使命, 武门关, 你也在轮回吗?将军也累了, 卒也累了。只有 光阴, 是一面立在城头的破旌旗。只有岁月赢了, 没有谁跟从 上来。从 “一人挡关、 万夫莫入” 的函谷关, 武关, 终沦为沧桑 空池。 弃城, 搭上一辆四轮马车, 出秦入楚、 出楚入齐, 古道悠悠, 不再周游列国了, 列国皆亡, 打道回府, 逃似的回到了两千年 后, 两千多年后, 统称的汉室天下里, 武关, 像一个老迈的小将 军, 把守着史册里一扇绣迹斑斑的小门。 (注脚:武关, 为古之名关, 为关中四塞之一, 名胜古迹有: 武关古城、 秦楚分界墙、 烽火台。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 —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武 关 梦 文/秋窗 西部散文选刊 08
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远离城 镇的西寨联中任教。 西寨,顾名思义,西部的村寨。据说这里当年曾是鲁国 西部边界的一个营寨,后繁衍成村。可靠与否,无人考证, 但它的偏远落后却是有目共睹的。学校不大,从小学一年级 到初中三年级八个教学班,20名教师,其中15名民办教师。 仅有的 5 名公办教师中,一名速师毕业,两名民办转正,一 名接班,我是唯一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中专生。尽管如此, 还是给我安了个小学三年级数学,外带几节副课。 大概山高皇帝远的缘故,报到那天,我一进学校,就被 课间活动的学生包围了,一直跟到办公室,把办公室门口堵 了个水泄不通,并听他们窃窃私语: “嘿,新老师! ” “大学 生,你看,戴着眼镜。嘻嘻! ”校长板着面孔,吆喝牲口似的 大声喝斥半天,他们才讪讪退去。然后吩咐: “快给齐老师拿 盅子来。 ”我吓一跳,心想,还能刚进门就喝酒不成?后来方 知,此地管茶碗叫茶盅,简称盅子,而非我们那里喝酒的酒 盅;管烧水的壶叫吊子;让人喝水则说“喝喝” 。而在我们那 里,只有小孩吃奶才说“喝喝” 。真没想到,两地相距才几十 里,竟有如此多不同。 这里的校舍并不破旧,老师们对我也都很客气,然而不 知怎么回事,我就是打心里觉着别扭。静心思之,首先是这 里没有任何文体设施,哪怕是一副破篮球杆,一个垒砌的乒 乓球台,或一架老掉牙的脚踏琴都没有,更谈不上图书室什 么的了,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其次是中午 十二点四十才放学,吃上午饭要到一点。再就是没有伙房, 吃什么都得自己上街买,交给校工做。而校工是位老实巴交 的回族青年,对做饭显然并不在行,加上学校为了省钱,买 得煤质量很差,烟熏火燎,饭菜口味也就可想而知。还有电 不正常,晚上想看书学习没有电。因为只有我一个人住校, 偌大的校园到处黑古隆咚,就像张着大口的狰狞魔鬼,随时 要把我吞噬,吓得我一到晚上,窝在宿舍不敢出来。而到了 半夜,该睡觉了,电灯却亮了,当地村民把这种送电方式叫 作“照光腚电” (后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善) 。 如果说这一些都能将就,最让人难以容忍的,是这里的 教学质量。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双重薄弱,导致了这里孩 子的学习成绩极为低下。许多该会的东西不会,会的那一部 分又不规范,需要从头手把着手纠正。而纠正一项不正确的 知识,有时比教一项新知识还难。 有一个细节颇能说明问题。我第一次上课点名,当点 到末尾一个叫“莲”的女生时,一连念了三遍,都无人应 答,看座位又一个不少,我非常纳闷。后来才知道,当地 习惯把“莲”读成儿化韵“莲儿” ,包括老师在内,所有 人都这么叫,久而久之,谬误成了正确,而正确则成了 谬误。 还有一件事印象特深。那是我刚到西寨联中不久,学区 领导组织听课。校长可能想借此机会,察看一下我的教学水 平,就报了我。别看我刚师范毕业,上师范之前,却已经有 了几年的从教经验,且自以为教课还不错,也正想露示一 下,所以乐得接受。我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案,对讲好这 西寨, 西寨 文/齐欣
堂课信心百倍。上课铃响后,我尾随鱼贯而入的学生走上讲 台,刚说了声“同学们好” ,孩子们不仅没有回答“老师 好” ,反而都稀里呼噜钻到课桌底下去了。我大惊,不知这是 行的啥礼节。仔细一看,孩子们是在争先恐后拣废纸。原来 老师曾经告诉他们,只要有陌生老师来学校,一定是检查卫 生,要赶紧把丢在地上的废纸拣起来。等把秩序维持好,早 已过去五分钟。不用说,我精心备的课也讲砸了锅,想在领 导和老师面前露一手的计划只好告吹。 晚上,我独自躺在学校后院宿舍的木板床上,看着从窗 户射进来的月光,听着村头池塘的蛙鸣,理想与现实的巨大 落差,使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许多表现一般的同学都分 到了好学校,而连年都是三好学生的我,却分到这么个破地 方,到底怎么回事呢? 二 怀着郁闷,硬着头皮,我开始了办公室、教室、宿舍三 点一线的教学生涯。 尽管对这里的好多地方看不惯,尽管我去意已决,但我 清楚我现在的身份。我是一名人民教师,从事的是“太阳底 下最神圣的事业” ,担负的是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只要在这 里做一天和尚,就要撞一天钟,而且还要撞好,不能有丝毫 懈怠。一是刚正式参加工作,要给大家留一个好的印象;二 是听说每学期末都要统考,按成绩排队,落到后面丢人。新 的课程务必教好,欠缺的知识尽量弥补,遇到错误随时纠 正。至于成绩嘛,能提高多少是多少,真上不去也没办法, 我问心无愧。 想明白了,心里亮堂了,工作起来就有了劲头,也不再 像刚来时苦闷彷徨。也许慢慢适应了的缘故,所有的不顺心 都变得习以为常。而和孩子们打交道多了,也才真正了解他 们:这些孩子除了学习不尽人意外,也有许多可爱的地方。 他们就像路边的小白杨一样朴实,心地像山泉一样清纯: 教室窗台上的花被糟蹋,花叶散落一地。上下两组值日 生为了追究责任,吵得面红耳赤,找老师评理。老师通过调 查,找到罪魁祸首,原来是麻雀作祟,他们胀鼓鼓的小肚皮 才消了气。 有的调皮男生犯了错误,你批评他,批评得吧嗒吧嗒掉 眼泪,扭个脸花就忘了,见了老师仍笑嘻嘻地问: “老师,你 看画本 (连环画)不?我有好画本。 ” 村里百年不遇放一场电影,就像过节。孩子们高兴得欢 呼雀跃,连晚饭都顾不上吃,太阳老高,就搬着小板凳,去 “给老师占地方” 。 老师生了病,正躺在床上休息,忽听门外传来叽叽喳喳 的声音: “你先进” , “你先进” 。屋门一下子被撞开,几个男 生闯进来。有的手里攥着一个鸡蛋,有的捧几个不知从哪里 弄来的核桃,有的端一帽壳红枣,怯生生来到老师床前, 问: “老师好了啵? ”然后胡乱放下东西,一溜烟跑掉。 班主任张老师对我真好。她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在管 理学生方面很有一套。每当我着急发火的时候,她总是老大 姐似的宽慰我,为我介绍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教给我许多 管理学生的方法。 代课老师小云更是没说的。我扔在脸盆的衣服经常不翼 而飞,过两天又悄悄回到床头,不过已经洗得干干净净,叠 得整整齐齐。 老师中我最讨厌大老裴,就是那位速师毕业的公办老 师,好喝酒,一听说有酒场,眼珠子就放光。一把花生米两 张豆腐皮喝一顿,一碗大白菜也喝一顿。每天中午,都是他 撺掇,在学校吃午饭的几位男老师每人凑几毛钱,上街买两 个现成的佳肴,再做两个,办公桌一围,就喝起来。我挂着 学习,不愿意参加,他还不高兴。大概酒精中和了他肚里的 墨水,知识却少得可怜。有一次,他正上着课,跑出来问 我: “齐老师, ‘未必’这个词怎么造句? ”让人既可笑又可 怜,真不知年届半百的他,这些年是怎么混过来的。这样的 老师,不误人子弟才怪。 教课之余,我也偶尔逛逛街。别看西寨偏远,却有上千 户人家,是这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不仅设有管区 机关,而且还有三个人的供销社,两个人的卫生所和一个人 的信用社。可能猜出我是新分来的老师的缘故,供销社两位 在村民面前高傲得像公主的售货员姑娘,都用异样的目光打 量我,里面除了探究,更多的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亲近。 明朗的月夜,我来了兴致,也会独自一人去村南的 大汶河散步。漫步在高高的河堤上,望着浮金跃银滔滔 西流的河水,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大汶河,伴我从 懵懂少年成长到今天的大汶河,给我留下多少美好的记 忆!儿时眼中汶口拦河大坝之上的大汶河,水波潋滟, 横无际涯,俨然一座浩瀚的湖泊;下午放学之后,我和 家住河边的小伙伴去河里逮鱼虾,小伙伴搭眼一看,就 知道水洼有鱼无鱼的本领,让我艳羡得张大嘴巴;高中 时 代 , 无 数 个 午 休 时 间 , 我 们 一 群 风 华 正 茂 的 同 学 结 伴,去河里游泳,体验“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壮 志豪情;而席坐于浓荫蔽日的河畔柳林,听鸣蝉唱晚, 看古渡荡舟,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我喜欢大汶 河如画的风景,更欣赏大汶河不随波逐流的个性。 再转过身来,回望月光笼 罩下的西寨,房舍幢幢 , 灯光点点,就像静静的港湾停泊着一片小船。每只小船 都承载着一个家庭,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离合悲欢。而 生活,又多像眼下这不舍昼夜的河水,起起伏伏,奔腾 不息…… 不知不觉到了期末,一年一度的学区统考就像无法躲避 的瘟神,终于降临。这一年统考特别严格:学生单人单桌, 老师交换监场。考的是学生,更是老师。考前提着一颗心, 对学生千叮咛万嘱咐,不要粗心大意,不要早交卷,要尽最 大努力发挥,做完反复检查;考后忐忑不安,等待统考成绩 下达。公布成绩的时候,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 —我教的 三年级数学,平均成绩只有76分。我沮丧地偷窥校长,奇怪 的是,竟未从校长脸上看出丝毫的不满和愠色,相反却溢满 西部散文选刊 10
得意与喜悦。原来,就是这区区76大分,不仅在全学区20个 平行班中名列第一,而且高出第二名17分之多。我的天空又 一下子变得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接下来迎接我的,是老师 和家长赞赏的目光,还有学校的嘉奖,尽管奖品只是一张带 镜框的奖状。 三 春节之后,初三数学老师有病,我一跨五个年级,改教 初三数学。大汶河畔的岸柳又披上新绿,我也摆脱了初来时 的别扭和压抑,步入轻松愉快的时光。一件件温馨而美好的 往事,让我陶醉,令我难忘。 下午课外活动,小云和张老师组织学生去大汶河春游, 邀我参加。我当时正给学生批改作业,对她们说: “你们先 去,我改完作业,去河边找你们。 ”没想到一忙起来就丢到脑 后,等把作业批改完,也到了下课时间,结果没去成。小云 老师见到我说: “你不知道,那天下午在河里游玩,我往村口 方向看了多少遍。你不去,我觉得一下子没了意思。 ” 六一儿童节,公社教育组组织文艺会演,我的文艺特长 得到发挥。我与另一位热爱文艺的刘老师和大队辅导员一 起,组织排练节目,迎接会演。小云老师只要没课,也来帮 忙。那段时间,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校园里歌声阵阵,锣鼓 喧天,好像过年。我带来的手风琴也派上用场,我除了担任 手风琴伴奏,还表演手风琴独奏《北国之春》 。紧张排练一个 月,功夫不负苦心人,我们的演出在全公社数十个参赛学校 中一炮打响。尤其我编剧的小品 《龟兔赛跑》别具一格,博 得满堂喝彩,名不见经传的西寨联中一下子出了名。当我们 抱着优胜奖匾回到学校时,全校师生夹道迎接,掌声雷动, 俨然将军班师凯旋。然而小气的校长给我们几位老师的奖 励,仅是每人一个一块钱的塑料皮日记本而已,而且没有小 云老师的,理由是她帮助排练纯属自愿,非学校安排。我替 她鸣不平,把奖我的日记本转送她,她不要。我再三声明, 这是我个人的心意,与学校无关,并在本子扉页上题字留 念,她才收下。 晚上,喧闹一天的校园沉寂了。我独自在灯下备课,小 云老师来了,或帮我批改作业,或相对而坐聊天,或我拉手 风琴,她唱歌。或许她知道了我请求调动的事,或许她有一 种本能的预感,知道我不会在这里待长久,一天晚上,我们 正聊着学校和村里发生的事情,她突然叹口气,有些伤感地 说: “人要是没有分别,能永远在一起多好! ”我的心为之一 动:多么重感情的姑娘,多么好的女孩!对于姑娘的心思, 我何尝不明白?尽管我是那么渴望有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 然而我却有我的苦衷。所以我既不能向她示爱,又不忍心明 确拒绝,只能虚与委蛇,好言抚慰。人生的道路非常漫长, 何去何从,只能由生活作出抉择。任何不负责任的表白或者 承诺,不仅是不道德的表现,而且对对方也是一种伤害。我 调大汶口镇中心小学之后,小云姑娘还专门找过我。知道我 爱好文学创作,专门买了一套绿色封面的 《文学描写辞典》 送我。 忙碌中不知季节变换,转眼到了暑假。此时的我,早已 经忘却了要求调动之事,一纸调令却不期而至——调我去家 门口的大汶口镇中心小学任教。我原以为是程镇林姨夫起的 作用,一了解却不是那回事,是“六一”文艺会演显露了我 所谓的文艺才华,调我担任镇中心小学大队辅导员。在别人 看来,这应该是一桩求之不得的美差,然而面对调令,我却 怎么也高兴不不起来。以前想调动调不成,现在调成了,我 又舍不得走了。一年的西寨生活,使我不仅适应了这里的一 切,包括初来时的种种别扭,而且对这里产生了深厚的感 情。我留恋这所学校,留恋这里的老师,留恋这里的孩子, 留恋这里的一切。于是,我又一次做工作,让我继续留在西 寨联中任教。原以为问题不会太大,因为老师们都愿意离家 近,更愿意在相对繁华的城镇工作,而我的舍近求远,无疑 为这些老师调动提供了方便。然而不知怎么回事,都没成 功。可能领导真把我当成了人才,认为我是镇中心小学大队 辅导员的不二人选;也可能领导觉得,这样的调动,于我本 人而言,无论如何也是件好事。 校长和老师们为我调走深感惋惜,全校老师凑钱,置办 宴会,为我送行。这就有了大老裴的用武之地。他不顾天气 炎热,自告奋勇,骑车去十里路外的马庄集买菜,回来后又 亲自掌勺,围着火炉烹炸炒炖,忙个不停,把整个上衣都溻 透了。望着他辛苦忙碌的瘦高背影,我心里突然产生一种深 深的感动,对他的成见早无影无踪,甚至觉得他也是那么可 爱可敬。是的,从他身上,我懂得了怎样看人:人都有缺 点,也都有优点,要学会包容。世界就像百花园,少了哪一 种颜色都不完美。 宴会上,校长历数我来西寨一年的成绩和贡献,说了不 少“条件有限,照顾不周”之类的客气话,并再三要求我留 下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他的态度那么诚恳,话语那么亲切, 感动得我不知说什么好。想到就要与这些好人分别,我的眼 睛湿润了。 当天下午,我离开了西寨联中。日记上记的是:1984年 8月7日。 西寨联中,是我师范毕业的第一站,也是我人生的新起 点。正是在那里,我完成了由民办教师到公办教师的身份转 换,开始了我的公办教师之旅。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西部散文选刊 11
封面
共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