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搜索
2021年第7期 总第19期 主管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 销售与市场杂志社 社长/总编 张 煜 副总编 黄瑞华 傅冰 副社长 张树军 丁晓峰 执行总编 尚 文 执行副总编 曹 飞 采编中心 王芳东 陈 思 陈 伟 蒋冬梅 王 俊 付道学 黎玲斯 王 欢 杨 萍 新媒体中心主任 魏林甫 办公室主任 王 辉 发行中心 李艳艳 美术编辑 何银师 文字校对 万立军 论文查稿电话 0371-55198016 027-50461309 邮箱 shangye_66@163.com shangye234@163.com 社址 郑州市金水东路39号河南出版产业园C1三楼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1-1406/F 国际标准刊号 ISSN1005-3530 邮发代号 36-609 广告发布登记号 金市监广发登字【2019】012号 定价 RMB20元 印刷 廊坊市瀚源印刷有限公司 商业 2.0 1、本刊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2、稿件凡经刊登,即视作作者同意授权本刊使用其作品,其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版信息网络传播、无线增值业务权,且本刊 有权或授权第三方再使用,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 3、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括上述各种使用方式的费用。 版权声明
2 经济管理 1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问题分析及发展方向研究/曹仁涛 2 区域经济一体化文献综述 ——以欧盟为例/程 龙 顾 叶 韩 伟 3 浅谈上市公司股份无偿划转的税务处理/丛 林 4 AK 化工企业筹资风险防范措施/段丽妮 姜翠杰 阚龙营 5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问题探究/范广智 6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资产评估业的机遇与对策/冯志豪 7 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有效创新措施/高冠男 8 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与分析/耿 岩 9 高铁开通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的影响 /顾 叶 韩 伟 程 龙 10 平衡积分卡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胡郭浩 11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相关问题探讨 ——以武汉图书馆为例/胡 凯 12 产品盈利能力分析在快消品行业的应用技巧/菅利清 13 软饮品市场新形态及发展预测/李宇容 14 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维护价值研究/利佳璇 15 公允价值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与反思/刘 飞 16 浅析企业如何有效规避资金风险问题/刘衡江 17 浅谈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刘 栓 18 COVID-19 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研究综述/吕 飞 19 浅谈中国出口信贷业务的发展/乔 楠 20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升级路径探析/施天宇 21 国内苹果价格波动因素分析/孙义钦 22 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方法探究/王 觉 23 浅谈第三方造价咨询单位在投资项目前期的作用/王 林 24 新时期企业大数据财务预警可视化实现的路径/王 伟 25 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王奕翔 26 浅谈农作物深加工对农业经济的价值及可行性对策/王 臻 27 中国性别收入差异分析/徐淑颖 28 现行金融环境下房地产融资现状及融资方式/徐旭纯 29 发展绿色经济的路径与思考/袁剑平 30 绿色金融产业政策和市场体系的优化调整/张晨阳 31 企业经济管理的风险控制对策/张 鹏 32 行为金融学视角下的中国股市低价股溢价之谜/赵 冰 33 养元饮品高派现股利政策动因分析/赵语嫣 34 基于疫情背景的地摊经济模式发展思考 /郑诗怡 李佳佳 欧娅雯 王 蕾 邓子仪 35 对当前世界经贸格局及发展趋势的探讨/李澄清 36 金融控股集团治理机制设计分析/陈海涛 38 中国经济“双循环”背景下的金融战略转型研究/王文乐 40 精细化管理在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王 逊 42 基于区块链的中小型商家融资服务项目可行性分析 /薛 冰 丁首辰 44 收入准则在监理企业的应用思考/张文钊 46 我国医疗保险基金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张誉子 48 中韩化妆品双边贸易问题的分析/刘 俊 50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的市场营销方法探讨/柯 佳 51 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不平衡原因分析 /韩 伟 程 龙 顾 叶 52 以习近平产业经济理论指导推动区域产业链发展/陈天标 53 区块链技术在我国绿色金融中的应用研究/陈天琪 54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及在岸离岸人民币定价研究/陈新群 56 “地摊经济”对嘉兴地区经济影响的调查与研究 /丁胜利 李锦凤 李 巧 赵永青 黄嘉祎 黄 强 57 基于全球化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和路径分析/何景亚 58 农产品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探讨与建议/槐文勇 60 探析我国房地产信托资产证券化风险对策/李文静 61 浅谈新时代我国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的风险及其防范策略 /凌建军 62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的多尺度探究/刘 航 64 探析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殊性及其监管策略/刘凯丽 65 教育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研究/刘梦洁 66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特征研究/吕添仪 68 智慧城市建设和区域产业经济的结合发展分析/罗丽斯 69 证券投资基金热销对市场的影响/米 莉 70 互联网 + 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潘晓艳 72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绩效的实证研究/邱智平 喻 佑 73 疫情冲击下的世界经济与中国策略分析/屈小琪 74 制药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研究/涂汝凌 76 金融投资的操作风险管理/王玉军 黄 恒 77 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及其市场影响/许福兵 78 基于业财一体化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应用研究/杨 照 80 集团企业经营管理中内部控制的建议/于志军 81 浅谈传媒上市公司现象级综艺产品“乘风破浪”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视角/余卓然 82 多元化股权投资与公司债券融资成本的关系探析 /袁铭润 徐 芬 84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农业投资战略分析 /李 鳌 梁丹妮 86 减税降费在降低宏观税负方面的政策效果分析 ——于 ARMA 模型/孙紫彦 87 驾驶室本体成本核算模型/王亚莉 89 房地产业上市公司资产结构、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关系的实证 研究/蔡韬玉 91 基于数据挖掘的人口及经济发展水平与空气环境质量关联评价 /吴明灿 杨 成 徐梦婷 卢春宇 92 大数据分析在反假货币工作中的应用/陈 红 周正生 93 智能建筑经济风险控制评价研究/赵彦茹 94 中国通货膨胀与货币和财政政策关系/查 林 96 批发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分析/王德明 98 非国有资本超额委派董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中国联通两次混改为例/谢平元 100 业财融合 精细管理 挖掘项目部经营潜力/曲焕坤 101 基于百度指数“债务”关键词舆情数据量化交易策略探析 /张 冉 105 中小企业 CEO 权力特征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戈 咏 马 凤 108 怡亚通供应链金融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杭奕彤 109 L 医药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研究及管理办法/王晓婧 111 北京、上海、新加坡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综合环境比较 /王兰凤 114 后扶贫时代民族地区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长效机制探究 /蔡思翔 财务金融 116 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税务筹划的思考/侯艳玲 117 大数据时代的商业银行金融营销转型研究/余杰逊 刘 刚 118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对支付结算风险的应对研究/毕 婵 119 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探析/陈华承 120 创新财务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竞争力/陈娇娇 121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的研究/陈 荣 122 全球金融风暴下银行业应对新的信贷风险对策/董春慧 123 基于新旧收入会计准则对比分析/杨 帆 124 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探讨/冯正亚 125 论业财融合视角下财务管理优化提升/龚雅昕 126 预算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研究/黄 诚 127 会计政策选择与国企腐败/姜园园 128 关于充分发挥企业财务监督职能的思考/荆丽瑶 129 事业单位会计对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控制研究/郎言辉 130 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研究/李 帅 131 PPP 项目在垃圾焚烧发电中的应用及其会计核算和税收管理 /李晓露 CONTENTS 目录 2021年7月
3 132 互联网游戏类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 ——以 A 股为例/励惜翔 133 基于管理会计视角的财务大数据框架构建研究 /刘 芳 李翎洁 李圆蕊 134 国企深化改革背景下财务管理转型探究/刘伟钧 135 基于万科财务报表的投资及发展建议研究/刘 蔚 136 新会计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对比/罗锦娇 137 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企业内控体系构建分析/罗展前 138 基于税收公平原则视角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探讨/马 慧 139 新时期如何加强农商银行的党风廉政建设/满 毅 140 军队财务监管体系构建及完善措施分析/任艳强 141 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苏 丽 142 浅谈大数据时代给国有企业审计和会计带来的影响/王焕玲 143 浅析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问题/王佳乐 144 供应链管理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分析/王 琼 145 数字化时代下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王星元 146 良好纳税信用助力企业发展/王羽佳 147 大数据与云计算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应用/鲜小可 148 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业财融合问题探析/邢池羽 149 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改革与创新的思考/徐荷心 150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思考/徐叶楠 151 论股权激励中的财务处理/杨明涵 152 大数据时代税务会计工作挑战与对策分析/杨 煜 153 完善我国税收征管机制的可行路径探索/易 汐 154 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张 超 155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赵 静 156 浅谈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完善方法/赵鹭鸣 157 论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发展/赵向红 158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小微企业发展的助力研究/朱 婧 159 全军财务工作大清查对部队财务内控制度建设产生的影响 分析/朱治坤 160 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研究/梁春丽 161 “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银行服务体系思考/徐昭宇 162 浅析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甄国熙 魏 龙 韩元杰 齐天硕 163 浅析 PPP 模式下项目公司的具体会计核算/魏官文 165 探究区块链在财务系统中的运用/叶 楠 黄蔓玲 戚博淅 167 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范控制对策探讨/林小宜 168 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会工作职能转变研究/屈一珊 169 财务管理环境变化对现代财务管理的影响/王何香 171 加强公立医院内部审计风险防范的几点思考/王 力 172 疫情背景下减税降费政策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王天喜 173 新税法下企业会计的税务筹划问题分析/鄢 琴 175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内部控制完善策略研究 ——以 MT 商业银行为例/张琬茹 汪逸凡 176 大数据背景下的银行经济预测和金融统计/赵 宁 177 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郑 悦 179 有关国企混改之中的财务管理难处分析/郭文强 181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胡苗苗 18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吕 飞 184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储蓄业务的影响研究 ——基于 6 家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李文涛 185 财政政策、金融服务与产业结构升级/李翔宇 186 政府补贴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以比亚迪为例/徐贤贤 刘桂春 188 一带一路视角下东盟各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影响因素研究 /张宇曦 191 建筑工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建设探讨/夏梦君 邹爽珺 192 基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措施探讨/黄宏文 企业文化 194 新时代如何提高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安琳琳 195 例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代月姣 196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康义航 197 企业文化环境对企业管理的作用/李晓南 198 岗位评价技术在国企薪酬管理中的运用/李 艺 199 民营企业数字化营销人才研究/刘博宇 何 琳 郭伟霜 200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浅析/路宏广 201 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考核体系构建探讨/孟凡良 202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问题的思考/孙 岩 203 浅谈信息技术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影响/唐 明 204 关于激励机制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探讨/王文欣 205 加强国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思考/韦 勇 206 有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措施分析/张春华 207 解析信息化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张 黎 赵 婧 208 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探讨/赵 利 209 探究国有企业基层党建政工工作的提升策略/郑斌华 210 新形势下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实践探讨/朱 彦 211 开展党委联系专家 营造礼敬人才氛围/王鹏飞 212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转型研究 /余榕蓉 刘万霆 王 娟 杨 安 214 如何发挥党建工作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中的引领功能/李红坡 215 重庆民族地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以黔江区为例/万聪颖 218 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加强行业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王安艳 219 浅析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四化”方面的表现及解决对策 /丁意菲 220 “互联网 +”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马俊艳 221 国企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田克敏 222 关于“互联网 + 中小型企业”发展战略与管理问题研究 /徐 钱 224 浅析新时代背景下勘察设计企业的企业文化管理创新 /云 军 赖琼琴 225 浅谈员工关系管理/张婷婷 226 新形势下对群众文化的思考研究/陶 睿 228 企业人才招聘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于洁静 230 国铁集团合资铁路公司人才队伍建设思考 ——以某合资铁路公司为例/胡 超 232 “互联网 +”——化工企业的转型之路/王琴琴 朱永君 创新创业 233 浅谈土地整理融资新模式——土地整理基金/嵇龙凤 23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共享农业新型模式的研究 ——以广西百色凌云县山茶油产业为例/梁 晨 235 石油企业创新业财融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分析/梁 琪 236 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营销管理创新研究/刘 崴 237 浅析新三农时代农村电商的发展 ——以江西省乐安县为例/卢丽媛 238 浅析网络营销广告易被关注和点击的创意方法 /马文涛 鲁 琴 239 自媒体时代下知识产品传播的利弊及对策分析/孙海玮 240 浅析跨境电商的优势/谭力超 孙世芳 241 普惠金融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唐恒雨 242 前海自贸区下的跨境电商发展研究/王 禾 243 基于“互联网 +”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王华荣 杨凌燕 朱灵芝 244 网红经济营销的经济逻辑/吴天易 245 创新创业教育与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的融合研究/张 宏 246 “双循环”格局下企业并购与创新绩效研究 ——来自长江经济带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季 博 248 探析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与金融创新/杜 璐 249 河南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人才需求分析/雷启英 250 中国导航电子地图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刘 辰 252 试析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殊性及其监管策略/刘红宇 253 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与监管对策研究/刘静文 254 试析金融创新背景下金融工程学科发展/陆倩颖 256 浅谈新经济环境下工业企业管理思考/赵志华 257 金融创新环境下企业风险管理探析/蔡宏亮 259 关于在线知识付费行为的研究综述/袁天豫 仝浩莹 262 技术创新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绩效的影响研究/王 珊 264 基于跨区域统一管理模式的项目采购管理创新方法 /李 檬 高伍晴 265 基于新能源经济背景下对清凉雨伞专利的改造与升级 ——以“清凉一夏”为例 /陶 佳 钟婷婷 吴振新 汪菲菲 邵梦培
4 教育研究 268 财务机器人在高校会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孙瑜苒 269 中学校园食堂食品安全监管研究 ——以马鞍山市为例/陈婧妍 朱雅妮 黄怡芸 陈宏伟 270 浅谈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程佳熙 王 静 271 《楚门的世界》有感:走出舒适圈,掌握人生舞台/池佳静 272 财务数字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会计职业能力培养措施 /董雪梅 273 网络环境下我国高职高专会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 蕾 274 清谈情境教学模式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银行存款清查的教学/何素华 275 供应链信息共享国内研究进展浅析/孔孟蕾 276 译介学视角下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究 ——以聊城段为例/李海龙 孙丽秀 277 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以《MS Office 应用》课程为例/李培丰 278 高职教育管理中激励理论的运用探讨/刘 向 施建明 279 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语文教学职业化的改革探究 /罗 璇 申 燕 280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职教数学课堂的教学研究/毛 丹 281 职业精神融入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思路分析 /米 萍 282 新时期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钱丽莉 283 浅谈高校会计专业财务机器人课程建设研究/孙瑜苒 284 会计课程的非会计专业教学建设研究/汤 玲 285 由古诗授课引发的对弱基础生课堂学习的思考/王杨傲雪 286 浅议技工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吴天琦 287 党建工作在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中的实践/徐 超 288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杨智平 289 《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解读/曾 敏 290 高校财务智能报销系统的现状、问题及建议/赵芷馨 291 浅议技工院校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条件体系的改进/周子森 292 大学生公寓网格化管理工作研究/宗 成 孙宏岩 293 宏微相对性原理/黄 宇 299 社交媒体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杨德章 300 核心素养下小高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在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张津津 301 空中乘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探析/王海鸥 303 闯关式 APP 在空乘英语教学的多模态应用/刘奕麟 信息技术 305 同期线损异常数据治理对策/班振宇 306 防雷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方志杰 李延涛 王金荣 307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高立峰 308 基于大数据技术网络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的研究/雷学智 309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化长输管道/万立鑫 310 大数据系统中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姚鲜红 311 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及改进方式/周胜臣 312 电力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运用分析/祝晓竹 313 关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探索/房 佳 314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发展方向研究/李梦晴 姜 坤 315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刘海波 黄金玲 316 浅谈广播电视卫星地球站音视频监测系统原理与应用 /解林娜 318 我国重载汽车新型制动辅助系统投融资模式分析 ——基于重载汽车液力缓速器项目的调查分析/罗洪波 320 冷却吸收塔过滤模组施工控制/赵长胜 业界交流 321 船舶的焊接缺陷分析及质量控制/曹兴海 322 浅论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陈 婷 323 PTA 行业的供需情况与未来发展/陈 鑫 324 数字时代广告营销人员能力研究/戴宇迪 何 琳 李如宇 325 新建建筑物防雷工程检测及常见问题/方志杰 李延涛 326 大数据时代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探讨/高习智 327 节能减排与企业绩效的文献综述/耿玖思 328 星级酒店垃圾分类及处理现状调研 ——以宿州市为例/管怀祺 329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风险分析与管控措施研究/黄仁国 330 对新冠疫情期间“共享员工”模式的思考/季 节 331 我国医药零售连锁经营管理模式发展趋势/劳庆生 332 卡脖子技术对相关企业的影响分析/李博文 孙秋柏 333 林业育苗和移栽配套技术/李秀菊 延 冰 334 山东方言在旅游文化形象构建中的应用研究/刘 辉 335 大数据对企业生产运营管理的影响分析/刘 鹏 336 “卡脖子”技术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吕荣健 孙秋柏 337 拉萨贡嘎机场在高高原环境下的管制负荷研究/马 舰 338 成品油销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沈 冰 339 做好建筑资源再利用,增添新基建环保内涵/苏 北 340 浅析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文化因素/孙志红 341 精益管理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王 芳 342 浅析低山丘陵地区现行水土保持工程的主要项目设想与技术 措施/王 宁 庞 洪 343 鸡肠毒综合症的病因及防治措施/王晓娟 344 辽西北低山丘陵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克服措施/王 毅 345 辽西地区鸡肠毒综合症的病因分析与综合防治关键技术 /许洪英 王树国 346 辽西北低山丘陵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克服措施 /苑小奎 崔 洋 347 杏产业化在建平的发展现状剖析与解决策略/张春华 孙 颖 348 民商法保护对网络交易安全的影响研究/张 舵 349 浅析 COE 在企业中的战略设计与实践/张 峰 350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圆铃枣优质丰产主要管理技术/张宏欣 351 蓝海御华酒店产品组合营销问题探析/赵亚洁 352 煤电企业合同风险防范与控制/朱 华 353 风力发电项目主要环境问题及解决思路研究/邹 朋 354 网络购物侵权事件的法律关系厘定与困境 ——以海峡两岸比较法视野/杜明慧 王振华 蔡雅丽 356 数字政府建设中行政伦理失范问题研究/金 悦 腰 飘 358 浅谈贝叶斯法则与风险管理方法/陈昱存 359 民法典离婚家务劳动经济补偿制度完善的人权内涵/李源源 361 环境保护税对纺织行业节能减排的影响分析 ——基于山东省数据/殷 昊 刘桂春 363 文旅融合背景下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研究/刘嘉月 365 某品牌鸡蛋客户分类浅析/张 蕾 梅恩杰 闻杨娟 陈祎杰 366 旅游礼仪在旅游服务中的重要性研究/王凤娟 368 辽西地区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主要治理体系与设计/王 毅 369 有机草莓生产生理病害的发生及其防治技术/张宏欣 370 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市场开发阶段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分析 /樊育红 371 将遗弃罪引入医疗卫生事业中的相关思考 ——基于弱势群体案例的启示/何勋涛 372 会计师事务所诚信问题研究/李诗辰 374 农业技术传播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毛 祯 375 瑞幸咖啡造假案及其商业模式/谈成霞 376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治理方式研究/姚 晓 378 基于清华山维开发的应用探讨/于 洋 379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农合机构转换经营 机制的若干思考/曾志润 380 绿色发展理念与实现方式/戴佳慧 382 广东省老年人力资源再就业现状 ——基于 Nvivo11 的质性研究 /黄绮云 宋一晓 曹丹丹 袁若伶 洪显兴 387 我中国消费者化妆品消费及行业现状分析 /胡若柯 王璎熳 李方轲 佟欣媛 388 安卓游戏对当今社会的推动与作用/刘思记 389 自动驾驶知识图谱分析及其对智能人才培训开发的启示 /向家民 杨 安 杨刘一 393 农业机械维修存在的问题及保养措施/莫 仁 394 破茧成蝶,译国译民的 18 年发展之路 /林佳铮 袁 洋 侯蔚淙 王艺扬 朱禹彤 398 关于两线融合营销模式的文献综述/邱 琳 郑王依 封 2:吕小霞:中国 LED 行业杰出女性领导者
2021.07 商业2.0 1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问题分析及发展方向 研究 曹仁涛 西南财经大学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证券投资基金作为比股票投资风险低,债券投资收益高的一种集合投资产品,已经成为越 来越多投资者选择的投资工具。而且,现阶段我国基金数量和基金类型的剧增,基金投资已经是普罗大众进行理财的重要方式,越 来越多额理财课程选择基金投资作为教学重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基金投资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在对相关基金投资的问题进行分析 之后,对于证券基金投资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证券投资基金;问题分析;对策策略 中国证券市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现在是亚洲有活力的证 券市场,基金投资作为近年来热门的投资类型,是发行单位集 中投资者的基金,由基金管理人进行托管,将资金运用于股票 债券等金融理财工具投资,最终使投资者获得分红利益或资金 受损的一种理财方式。 由于基金具有专业管理, 集中募资等优势, 基金的风险低于股票投资,利润回报高于债券投资。随着基金 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求金融从业者认 识这些问题,从而进行分析和解决。 1. 证券基金投资出现的问题 1.1 管理机制上的缺陷 证券市场上存在的单向机制限制了基金灵活的操作手段 [1]。在 中国证券市场上是没有卖空机制的,也就是说,证券投资基金只能 做多不能做空。这极大限制了证券投资基金操作的空间,虽然在一 定程度上保护了投资者的利润,但是也限制了基金下跌时基金管理 人只能无能为力。没有卖空机制,对于认为证券定价过高的投资者 来说, 他们等于没有发言权。 对于这种类型的投资者要么袖手旁观, 要么就是被时下的盈利说服加入到追涨的行列中,当基金的价值开 始下降,这部分投资者就只能心有不甘的看着自己的资金价值慢慢 下跌。所以说,证券市场长期的单向机制不利于我国高效的证券市 场的建立,只能培育不平衡不成熟的基金管理模式。 1.2 基金运作上的缺陷 基金净值不是评价基金管理水平的唯一标准 [2]。在我国证 券市场中对于基金进行评估的一个主要办法就是单纯以基金收 益作为基金评估的标准,因此目前证券市场上每股净值高的基 金市价一定比其他基金要高。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比收益更重 要的因素是风险,在现有的基金市场中,由于投资者的盲目有 时会造成基金净值的一时上涨,但是基金的价值体现在长期投 资上, 也就是说, 基金管理人和投资者有时缺乏明确的投资方向, 单纯依靠收益作为评价标准是十分危险的。举例来说,在疫情 期间, 由于人们基本活动在家, 导致生活日用品的消耗量剧增, 同时由于过年期间,人们少不了的酒肉吃喝,所以在过年疫情 期间,白酒基金疯狂上涨,这就导致很多投资者认为白酒行业 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纷纷进行基金的买入,让很多在年前就买 入白酒基金的投资者获得相当高的盈利。但是在过年之后,疫 情基本得到控制,白酒的销量降低,年前买入基金的投资者纷 纷撤资,这使在过年期间买入白酒基金的消费者白白损失了投 资基金的资金。很明显这样的基金投资方式是不健康的,所以 在基金的运作上要更多的考虑投资策略的长期性。 2. 证券基金投资问题的解决策略 2.1 内部环境治理 在通过研究和分析中国与国外基金投资现状差距的基础上, 发现国外基金的管理运营者,掌握着成熟的风险管理技术,所 以在进行中国内部基金投资问题的解决时,首先就是要建立健 全中国基金风险管理系统 [3]。 在这个风险管理系统建立的基础上, 基金管理公司首先要进行自我内部环境治理,如果一个基金管理 公司没有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能够对风险进行制度上的把控,那 么这个基金管理公司取得的成绩就是空中楼阁,立而不稳。 举例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新能 源汽车和无人驾驶技术也在蓬勃发展,甚至在国外已经有了相 对成熟能够上路的技术,那么基金管理公司可以选择对新能源 汽车公司进行投资,比如说特斯拉。但是在投资之前,公司内 部通过对于特斯拉技术的相关研究,需要对特斯拉的投资进行 风险评估, 然后进行管理, 在资金损失率到达多少时进行撤资, 在资金回报率到达多少时进行风险重估,下一步是撤资还是加 投。在这样的公司管理制度下,进行投资。现在特斯拉已经由 于刹车问题被推上全国舆论的风控浪尖了,如果资金管理公司 没有在一开始进行撤资,现在一定赔得血本无归。 2.2 建立规范化的投资行为标准 规范化的投资行为标准是基金管理公司必须要进行的一项 制度上的改革,它能影响到基金管理公司目标的制定和评估风 险活动以及监督活动的正常实施。基金管理公司应该根据自身 的实际情况,结合企业文化建立规范化的投资行为标准,保证 公司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提高,促使员工在追求目 标的工作过程中,既能实现个人价值又能通过集体行为提高公 司效益。在这个行为标准中应该包括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公司 结构以及监督委员会的职能全能划分。 2.3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风险评估机制可以说是一个资金管理公司最重要的组成部 分,它包括了公司对投资具体前景的详细分析,对投资回报率 的有效预估,最重要的是对投资风险的有效确认。很多时候, 投资的风险越高它的回报率就越大,这就导致很多基金管理公 司只顾眼前收益,忽视客观风险,一旦买进,就是血本无归。 但是基金并不是高风险投资就不能买进,它需要公司对投资的 方向进行有效评估。风险评估团队的建立既要有金融行业的资 深专业人士,也要有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员。 3. 结语 目前的证券基金投资市场中乱象丛生,加上社会中不断传 输“以钱生钱”的焦虑观念,导致基金市场中出现很多问题, 这就要求金融从业者,特别是基金管理公司,一定要进行规范 化的投资管理,科学的风险评估,这样才能保证在市场竞争中 发现机会,帮助投资者实现盈利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强 , 熊艺蔓 , 朱仕帅 . 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分析 及对策研究 [J]. 现代营销 ( 信息版 ), 2020(4):30-31. [2] 董云开 . 基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监管问题的思考研究 [J]. 大众投资指南 ,2019,No.323(3):27-27. [3] 谢冰冰 . 我国股票市场稳定性与证券投资基金的关联 性研究 [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9,35(3):89-92.
经济管理 >> 2 区域经济一体化文献综述 ——以欧盟为例 程 龙 顾 叶 韩 伟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 1945 年之后,地理临近国家或地区为了实现经济快速发展,通过让渡一定的国家主权,加强国家、 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入区域组织的成员国在一定程度上会取消限制商品、劳动力、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发挥统一大市场 的优势。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内涵不断丰富,这表明在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创建更具自由的市场流通 体系对提升经济发展效率至关重要。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政策 1. 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源于经济一体化,无论是大范围内 的区域,还是一国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成为区域内国 家或者主体提升经济发展效率、增强整体话语权的重要手段。 欧洲一体化发展已愈 60 多年,不仅为稳固欧洲的国际地位提供 了有力支撑,还促进欧洲经济发展。 1.1 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因素研究 关于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因素研究有很多,且多集 中于外部因素,Trachtenberg (2003) 认为,美国因素在欧洲一体 化进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Shambaugh (2005) 也阐明了外部因 素对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动必不可少。此外,英国对于一 体化态度的转变也是欧洲一体化水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洪 邮生,2001)。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东欧国家在推进 欧洲经济一体化中意义重大,孔田平(2010)和朱晓中(2009) 从欧洲一体化的历史背景入手,得出东欧国家和西欧国家具有 共性的信仰和统一思想是中东欧国家回归欧洲的原因。崔宏伟 (2002)从宏观经济角度出发,认为中东欧的回归是基于现代 化发展和安全战略选择。 1.2 欧洲经济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 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区域内经济差距是否起缩小,以 及是否提升区域的整体实力是研究的重点。一些学者认为欧洲 经济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首先,欧洲经济一 体化缩小了区域内国家的收入差距,曼昆(1992)通过模型和 实证分析得出欧洲共同体成员之间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趋同现 象,并且年均趋同度大约为 4% 左右。Sala-i-Martin(1994) 立足 于前人研究,对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增长趋同加以研究,认 为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以 2% 的速度趋同且较为明显。其次,有 关中东欧国家进入欧盟后,区域内经济发展差异程度较高成为 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阻碍,Lejour (2001) 阐述了中东欧国家加 入欧盟也促进了欧盟老成员国小幅的福利增加,因为欧盟东扩 所带来的投资量和生产职业化度的提高将会给欧盟带来更多就 业空间、资本的流动、技术溢出等方方面面较高的中长期收益 (Kok,2003),但 Baldwin & Francois (1997) 表示了中东欧国家 加入欧盟对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担忧。 也有不少学者持有与上述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欧洲经济 一体化导致了富裕和贫困的极端化发展,一些本身贫困的区域 在一体化进程中失去自身的比较优势,相反,富裕的地区却获 得更高的收益。Lopez-Bazo (1999) 通过对欧盟南北两个地区的产 业结构和劳动生产率进行对比发现,欧盟南北地区间无论产业 结构还是劳动率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一体化进程加深, 有可能将继续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同时,针对中东欧国家 加入欧洲一体化的阵营,Reuss(2002) 揭示了欧盟扩张是个不公 平的双赢游戏,也就是不同国家所获得的收益差距较大。 1.3 欧洲经济一体化与欧洲区域政策 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区域政策是推动其较快 发展的推力,欧洲一体化的区域导向型政策主要包括促进农业 地区经济发展、改造产业衰退区域发展以及促进落后区域经济 发展等,欧洲一体化的区域政策和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是同步 推进的。欧盟制定了许多区域性政策,比如发展基金、欧洲社 会保障基金和保证基金。Meliciani & Peracchi (2001) 通过调研发 现,一个区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与该区域所实施的经济政策有 很大关系,De la Fuente(2002) 等人以西班牙为研究对象,结果发 现欧盟设置的援助基金对贫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效应。此 外,Baumont & Le Gallo (2003) 通过对具体地区经济增长过程进 行分析得出,欧洲地区的经济增长过程与区域政策十分相关。 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不仅要关注一体化进程背景 和发展,还要关注一体化进程中的政策手段。区域经济一体化 的发展离不开区域政策的推动,那么衡量区域政策有效性,以 及研究政策实施的因素就成为区域一体化实践者所必需考虑的 问题。 2. 总结 近期,RCEP 的签署标志着东亚和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的进一步推进,那么,如何更好的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欧洲 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是最好的教程。当前,有关欧洲区域经济 一体化的研究主要包括一体化背景、影响因素和效果的研究, 同时也有对欧洲区域一体化的区域政策进行评估,虽然结果存 在差异,但表明一体化推进的政策是学者所关注的内容,也是 未来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参考文献: [1]Kline,P.,Moretti,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nd the big push: 100 years of evidence from the 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14, 129:275-331. [2] 崔宏伟 , 姚勤华 . 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进程 : 战略选 择与政策调整 [J]. 东欧中亚研究 ,2002(02):71-78. [3] 陈可达 , 杜德斌 , 张战仁 . 欧盟一体化与经济增长趋 同性研究 [J]. 经济地理 ,2011,31(04):548-554. [4] 王锐 .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演进、走向与启示—— 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博弈 [J]. 国际经贸探 索 ,2012,28(08):91-101.
2021.07 商业2.0 3 浅谈上市公司股份无偿划转的税务处理 丛 林 中电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实务中, 不少企业之间存在无偿划转上市公司股份的情况, 尤其是国有企业中常会出现。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来探讨不同企 业之间无偿划转上市公司股份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适用的税 务政策与对应的税务处理。 1. 案例介绍 A 集团与 B 集团为国资委下属两家中央企业。2020 年 1 月, A 集团将持有的 5000 万股 C 上市公司股票通过非交易过户无偿 划转给 B 集团,过户登记确认书不体现计税价格,划转日收盘 价为 10 元 / 股。2020 年 5 月,B 集团通过二级市场处置 1000 万股 C 上市公司股票,卖出价格为 12 元 / 股。已知 A 集团买 入 C 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为 5 元 / 股。 2. 案例分析 2.1 增值税计税依据 根据《关于明确无偿转让股票等增值税政策的公告》(财 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 2020 年第 40 号),纳税人无偿转让股票时, 转出方以该股票的买入价为卖出价,按照“金融商品转让”计 算缴纳增值税;在转入方将上述股票再转让时,以原转出方的 卖出价为买入价,按照“金融商品转让”计算缴纳增值税。 2.2 增值税税务处理 A 集团作为无偿划转的划出方,以 5 元 / 股 *5000 万股作 为买入价和卖出价申报增值税,即无需实际缴纳增值税。 B 集团作为无偿划转的划入方,划入 C 公司股票时不用缴 纳增值税, 卖出 C 公司股票时以 12 元 / 股 *1000 万股作为卖出价, 以 5 元 / 股 *1000 万股作为买入价申报缴纳增值税。 2.3 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 2.3.1 不适用企业所得税特殊性税务处理政策 A、 B 集团虽同为国资委下属公司, 但国资委并非居民企业, A、B 集团不能被认定为受同一居民企业 100% 直接控制的双方, 即案例所述业务无法适用《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 重组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109 号) 中关于无偿划转免交企业所得税的特殊性税务处理政策。 2.3.2 划出方视同销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 条规定: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 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 利润分配等用途的, 应当视同销售货物、 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 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 通知》(国税函〔2008〕828 号)第二条规定,企业将资产移送 他人的,因资产所有权属已发生改变而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 应按规定视同销售确定收入: (一) 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 (二) 用于交际应酬 ; (三) 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 ; (四) 用于股息分配 ; (五)用于对外捐赠;(六)其他改变资产所有权属的用途。 (3)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公告》 (国 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6 年第 80 号)进一步明确,企业发生上述 通知(国税函〔2008〕828 号)第二条中规定情形的,除另有规 定外,应按照被移送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收入。 在案例所述业务中,上市公司股份所有权属已发生改变而 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A 集团应将划出的 C 上市公司股份做视 同销售处理,将股份过户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计税依据,扣除 账面成本后缴纳企业所得税。 2.4 划入方接受捐赠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企业 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 为收入总额。 其中包括:…(八)接受捐赠收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 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所称企业取得收入的非货币形式, 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存货、不准 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劳务以及有关权益等。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 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 ( 八 ) 项所称接受捐赠收入,是 指企业接受的来自其他企业、组织或者个人无偿给予的货币性 资产、非货币性资产。 (4)《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 规定, 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所称企业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 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 (5)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关于执行〈企业会 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三)》的通知中明确: 按照税法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应将按税法规定确定的 入账价值确认为捐赠收入,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 企业所得税。企业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收入金额较大,并 入一个纳税年度缴税确有困难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 可以在不超过 5 年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在案例所述业务中,上市公司股份以无偿划转形式过户给 B 集团,符合上述条例中所称的接受捐赠收入。股份过户登记 确认书中未体现划转股份的计税价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B 集团应将划入的 C 上市公司股份做接受捐赠处理,将股份过户当日的公允价值作 为计税依据缴纳企业所得税,并不应将 A 集团账面成本进行税 前扣除。 2.5 企业所得税税务处理 股份无偿划出时,A 集团应按视同销售缴纳企业所得 税,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A 集团应纳税所得额 =(10-5) *5000=25000 万元。 股份无偿划入时,B 集团应按捐赠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 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B 集团应纳税所得额 =10*5000=50000 万 元。 后 期 卖 出 1000 万 股, 对 应 应 纳 税 所 得 额 =(12-10) *1000=2000 万元。 3. 结语 目前,企业间无偿划转股票的增值税政策较容易被划转双 方接受,而企业所得税政策的理解运用可能会产生分歧,尤其 是无偿划转的划出方。实务中企业如遇到上述无偿划转业务, 建议先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确认相应的税务处理,再缴纳对应 税款。 作者简介 : 丛林 (1989.2-) , 女, 汉族, 籍贯 : 河北省沧州市, 当前职务 : 财务经理, 当前职称 : 中级会计师, 学历 :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会计。
经济管理 >> 4 AK 化工企业筹资风险防范措施 段丽妮 姜翠杰 阚龙营 沈阳化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财务风险,但是许多企业只注重了快速发展,风险意识不足,缺乏系统的风险评 价机制,很容易会导致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降低,对企业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本文选取 AK 化工企业为例,针对其存在 的筹资风险,提出防范措施,希望能够对同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关键词:筹资风险;AK 化工企业;防范措施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对资金的依赖,因此,企业的融资问题对 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AK 化工企业是一家专注于环氧乙烷、 乙烯衍生精细化工高端新材料研发与生产销售的化工企业。由于 其多年来只关注于企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其存在较多的财务风险。 通过财务报表的分析可以看出其盈利能力不足,存货管理能力不 足,筹资方式比较单一,负债结构不合理,应收账款管理薄弱等 财务风险。这些财务风险很不利于 AK 化工企业的长期发展。 1. 企业筹资可能存在的风险 1.1 管理层决策的不恰当 AK 化工企业管理层在进行筹资决策时,由于错误估计了 项目所需要的资金导致企业投入的资金不能及时产生生产效益, 不能给企业带来生产能力,同时企业也无法收回资金来偿还借 款,导致企业需要承担较大的财务风险。 1.2 负债规模逐渐增大 负债规模是指企业负债总额的大小或者负债在资金总额中 所占比重的高低。AK 化工企业的负债总额呈增长趋势,由于化 工行业的不景气,企业的负债也在逐渐增多。负债的增多会产 生更多的利息费用。负债越多,表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高, 导致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增大,那么财务风险也就随之变大。 1.3 筹资方式单一 企业的资金筹集主要包括外部筹资和内部筹资。AK 化工 企业筹资活动的资金流入基本上都是外部筹资,主要依赖于借 款,而且近三年没有进行过别的外部融资方式和内部融资。所 以说 AK 化工企业的筹资方式较为单一。大型企业的生存发展 对资金的需求是较为重要的,因此多样的筹资方式会对企业的 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4 对企业资金现状缺乏了解 企业在筹资决策前,需要对资金的预算和管控有足够的了 解。否则将会导致企业管理层不能全面清晰的得到企业资金的 需求量,从而不能制定合理的筹资决策。AK 化工企业在生产过 程中,急需的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而且负债偿还期限不合理。 导致整体的资金使用成本增加,资金利用率降低。 2. 企业筹资风险防范措施 2.1 完善决策技术 当前化工行业面对的经营形式相对来说较为复杂,企业的 盈利能力都不是很理想,只有不断减少成本,降低企业生产过 程中的各种损耗,才能更好的实现企业的盈利目标。首先,针 对于原材料的管理,企业一定要做好规划,做好现场管理,减 少各种漏洞的出现。提高原材料的回收利用率。同时不断强化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对风险防范的意识能力。 2.2 适当增加长期借款 AK 化工企业整体的偿债能力风险还是比较低的,这也说 明了 AK 化工企业的货币资金也比较充足, 偿债能力也比较强, 但是 AK 化工企业的流动负债占了负债总额的 78%,而且在 2019 年度也没有长期借款,在企业的债务构成中,如果流动负 债的的比重较大,就会使得企业在借款到期的时候存在一定的 还款压力,也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所以 AK 化工企业可以 资金的适当的增加长期借款,这样也能够减少短期负债的资金 投入,提高企业长期负债的占比,也能够发挥企业财务杠杆的 作用,从而提高企业的收益。 2.3 选择多种筹资方式 通过分析 AK 化工企业现金流量表可以知道,企业的筹资 活动现金流入全部通过借款的方式,而且在近三年当中都没有 发行债券来进行筹资,这就说明 AK 化工企业在筹集资金这方 面形式较为单一,AK 化工企业属于大型化工企业,资金的需求 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为了满足企业日常经营 活动对于资金的需求,更大的拓展企业的规模,AK 化工企业要 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方式进行筹资,除了传统的通过债务进行筹 资以外,还可以通过发行股票以及融资租赁等方式来进行资金 的筹集,在筹集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筹资的风险,制定的筹资方 案也要和企业的发展相匹配,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也能 够减轻企业财务风险。 2.4 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 AK 化工企业应该确定自己本身的一个最优资本结构,在 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一般来说,最优资本结构 是指企业的资本成本最低,而且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利益相关 者积极性的资本结构。AK 化工企业目前属于成熟阶段,市场相 对来说比较稳定,销售量虽然有所下降,但基本保持稳定,经 营风险较低。AK 化工企业近三年经营状况良好,可以适当提高 负债比例,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的总和资本成本,达到提高企业 价值的目标。 2.5 建立筹资风险预测体系 AK 化工企业应该建立筹资决策风险体系,对企业筹资决 策过程中存在或将会产生的问题进行监测,以定量的方式预测 筹资风险的临界点,及时对筹资决策过程中产生的和企业发展 目标不同的情况进行预警, 利用财务杠杆来调节企业负债比率, 运用总资本比较的方法来选择企业的融资方式,分析企业财务 状况,保证筹资决策方案在企业的可承受范围内。 3. 结束语 成功的筹资决策要能够体现充分利用财务杠杆作用,在保 证资金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将企业的资本结构调整到 最优,以此来实现企业财富最大化。只有对企业发展状况有足 够的了解,才能够制定详细的计划,以及设立严密的风险应对 措施,从而做出最优的筹资决策方案。 参考文献: [1] 张昕婷 . 煤化工企业筹资管理及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 [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28(01):190-191. [2]焦海华.探讨企业筹资决策潜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J]. 时代金融 ,2015,(06):132-133. [3] 姜燕 .A 化工公司筹资风险管理研究 [C]. 吉林财经大 学 ,2019. [4] 甘桂梅 . 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探讨 [J]. 现 代营销 ( 下旬刊 ),2020,(06):226-227. [5] 姜国安 . 中小企业筹资风险分析及防范策略探讨 [J]. 今日财富 ( 中国知识产权 ),2021,(04):50-51. [6] 马丽亚 . 企业财务风险相关因素及其防范研究 [J]. 现 代营销 ( 经营版 ),2021,(02):184-185.
2021.07 商业2.0 5 作者简介: 段丽妮(1979-),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沈阳化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讲师, 博士, 研究方向:信息管理、 企业管理、 大数据应用等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姜翠杰(1997-),男,汉族,河南开封人,单位:沈阳化 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会计学专业。 阚龙营(1998-),女,汉族,河南南阳人,单位:沈阳化 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问题探究 范广智 中共辽阳市委党校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充分运用数字经济的优势,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社会 的发展。虽然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优势明显,但也存在各种局限不足。本文通过简要分析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初步探究了加强我国数字经济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数字经济;问题;路径 1. 数字经济的相关概念 数字经济诞生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与经济学密切相 关,通过识别、选择、过滤、存储及使用大数据,对资源进行 优化配置,服务于当下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数字经济可以提高 经济发展的效率,有效避免资源的消耗浪费,减少生态恶化和 环境污染,助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信息化是数字经济的 支撑, 现代信息网络是数字经济的主要载体, 数字经济是技术、 产业、生产与消费高度融合的经济形态。 2.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 发展的重要动能之一, 发展方式已发生改变, 发展理念正在更新, 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能更好助力解决我国当前发展所面临的 诸多问题。总的来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 基础理论研究亟需加强。对于数字经济的内涵、概念厘 清以及分类界定,国内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目前的有关研究 多侧重在对比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现状,对于运用数字经济进行 治理创新的相关研究很少,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已然对现有的 经济理论提出了要求,亟需大量理论对数字经济进行系统化研 究支撑。 2. 治理体系改革明显滞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 的发展也需要生产关系作出对应的改变,而数字经济的迅速发 展也对生产关系提出了要求,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水平也应该作 出相应调整。而目前数字经济的发展速度已大大超过制度规范 的水平, 传统治理体系的改革明显滞后, 社会信用体系尚未确立, 个人用户隐私数据的保护与数据的共享开放冲突严重。 3. 产品服务不够标准规范。较之传统经济,数字经济要求 其产品和服务的标准、规范具有更高的及时性和前瞻性。更新 换代迅速的数字经济新技术具有信息不对称的特征,容易出现 对人身安全不利的情况,比如智能设备异质化、结构扁平化和 设备接入的海量化,车联网中的汽车极易受到远程攻击。作为 新兴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也容易冲击传 统的文化、认知及社会伦理,比如在大数据产业中,即便事先 对数据交易进行脱敏处理,但通过技术性的信息挖掘,个人隐 私信息就可以被暴露。 4. 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不利。就信息与数据流的连接程度而 言,发达国家是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九倍。欧盟与北美之间的连 接程度在全世界大洲之间是最密切的,欧美之间已是彼此最大 的数字贸易伙伴,参照两者之间的政治利益关系,他们极可能 在数字经济领域再次联手,在北约的基础上构建新的“数字北 约”,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 是很不利的 [1]。2016 年,以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公司为代表 的的美国互联网协会曾致信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建议美欧之 间协商共建跨大西洋数字一体化市场,意在进一步谋划网络领 域国际治理体系的话语权。 3. 新时代加强我国数字经济建设的路径 1. 加强理论研究。要对数字经济的基本内涵理念、分类进 行确定厘清,要在数字经济的统计口径、规模测度等方面达成 共识,并将研究理论深入应用于宏观经济、公司经营、相关产 业的规制等领域, 在不断的实践检验中丰富拓展数字经济理论, 更好地为数字经济政策的制定、企业的经营决策以及个体消费 者的选择形成理论支撑。 2. 强化帮管结合。新时代数字经济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海量 数据正好成为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产权制度的重要保障。中国 要不断抢抓机遇,加快建设征信机构,完善征信数据库,加速 形成失信惩戒机制, 建立健全系统完备的信用法律体系。 同时, 加快立法进程,科学制定相关法律,明晰数据产权,建立健全 数据保护的制度体系。在加力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强化 规制,促进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 增强自身实力。抓紧制定数字经济相关产品与服务的标 准规范,充分共享相关数据资源,有效避免发展过程中的资源 浪费。要谋求掌握在数字经济规范标准制定中的国际话语权和 主导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采取‘非对称’战略, 更好发挥自己的优势”,中国应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追求非 对称发展,不断增强“内功”,苦练“杀手锏”,进一步强化 关键核心领域的研发和技术攻关,加速数字经济产业建链延链 强链,大力发展车联网、智能芯片、机器人等新兴科技产业。 4. 致力合作共赢。虽然欧美之间合作程度很高,有可能构 建跨大西洋数字一体化市场,形成数字同盟,但事实上欧美双 方的竞争也十分激烈。欧盟的数据保护政策、单一市场战略以 及英国脱欧等难题一直是双方之间难以解决的 [2]。中国应抢抓 机遇, 分别加强中欧、 中美之间战略对接, 充分利用 “一带一路” 辐射发展效应,重点强化与美国、欧盟、英国、日本等经济体 之间的合作。 参考文献: [1] 张亮亮,刘小凤,陈志 .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思 考 [J]. 现代管理科学 ,2018(5):88-90. [2] 张新红 . 数字经济与中国发展 [J]. 电子政务,2016 (11):2-11.
经济管理 >> 6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资产评估业的 机遇与对策 冯志豪 重庆理工大学经济金融学院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各行各业均受到了重大影响,资产评估业也不例外。 本文重点分析我国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后,资产评估业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问题挑战,以及对资产评估业应当如何把握机遇、 拓宽服务领域提出合理建议措施。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新兴业务需求;生态资源性资产评估;建议措施 一、引言 目前,我国处于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阶 段的关键过程,随着能源短缺、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环境生态问题 日益突出,由生态环境的破坏或环境污染的影响对国民经济造成 的损失巨大。本文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出发,重点围 绕在该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 分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给资产评估行业带来的新兴市场和业务机 遇,以及资产评估行业面对机遇自身的不足,并提出帮助资产评 估行业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构建市场体系的建议措施。 二、生态文明建设为资产评估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一)自然资源价值评估的业务需求 健全国家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 节,2018 年 3 月,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 决定, 批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土地、 矿产、 湖泊、 河流、湿地、森林、草原、海洋一概由自然资源部管理。这是 一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变革,也给资产评估 业带来了全新的业务挑战和发展机遇。 (二)生态环境评估的业务需求 建立并完善生态补偿和损害赔偿机制,是生态文明制度建 设的重要内容。当前,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相关效益无法在保护 者与受益者、破坏者与受害者之间合理分配,受益者能够获取 远超其付出成本的生态经济效益,而保护者却得不到相应的经 济激励,破坏者破坏生态的违规成本太低甚至无需承担责任, 但受害者却难以得到应有的经济补偿。 (三)碳资产评估的业务需求 中国在《巴黎协定》中承诺在 2030 年左右达到二氧化碳排 放峰值目标,习近平也强调: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加大控制温室 气体排放力度, 争取到 2020 年实现碳强度降低 40%-45% 的目标。 2017 年 6 月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时,中国政府则 展现大国担当,表示将继续认真履行承诺,与各国携手向实现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扎实迈进。由此可见我国对于减 排的决心之坚定。 (四)乡村自然景观评估的业务需求 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是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的需要。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在乡村经济发展基础上建设 和谐宜居美丽乡村, 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 建立 “生 态经济 + 乡村旅游经济”模式,走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路径成为 各乡村未来发展的新出口。 三、面对新的市场需求资产评估业仍存在的不足 随着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措施的逐 步推进,我国资产评估业在生态资源领域的业务市场会越来越 大,相关业务需求也将不断增长。但目前我国资产评估业在生 态资源性资产评估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一)现有的评估理论和应用技术难以满足实践诉求 资产评估业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才出现的行业,具有起步晚 , 发展时间短等等特点,而生态资源性评估业务又是近年来的新 兴业务,这导致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滞后,相关资产评价 理论零散分布、没有形成完整的生态环境资源评估定价体系, 核心理论相对缺位、理论实践有所脱节。 (二)现行的资产评估管理制度限制新业务的拓展 我国生态资源性资产评估管理体制处于不成熟阶段,相应 的管理体制架构尚未理顺,管理职责分工不合理。一方面,我 国资产评估管理制度产生于维护国有资产权益、加强国有资产 管理的需要,并没有考虑生态资源性资产评估特点和发展阶段 性特点,忽略了其专业管理特性,不完全适合于生态文明建设 新时代下的自然资源管理与产权管理制度,。 (三)缺乏从事生态资源性资产评估的评估专业人员 生态资源性资产评估是一种复合型的评估,根据评估对象 和目的不同,相关专业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基础的评估理论和实 践经验, 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生态资源专业知识和相关方针政策。 四、推动资产评估业适应生态文明建设新需求的建 议措施 (一)加强生态资源性资产评估方面的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 评估理论是评估实践的先导,是评估行业良性发展的基础 和前提。当前,生态资源性资产评估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缺失已 经成为阻碍资产评估业开拓新市场的重要因素。理论研究包括 价值理论、相关资产定价理论、行业发展规划等,应用技术包 括资产核查技术、资产评估方法、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与 评估的结合等。 (二)重视生态资源性资产评估管理体制的构建与完善 应当推动建设以政府有关资源部门为主导的、行政监督管 理下行业自律管理的生态资源性资产评估管理模式。政府部门 应与行业协会分清职责 , 明确角色定位。政府主管部门的主要职 责是对行业进行宏观管理和为行业服务,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工 作以帮助行业开拓市场 , 但不宜参与具体管理事务。行业协会则 应当完善自律管理体系,加快设立各级生态资源性评估管理专 业委员会 , 尽快发挥行业自律管理的作用 , 有利于推进评估理论 及技术规范的研究 , 提高执业质量。 (三)加快生态资源性资产评估的人才队伍建设 政府和协会要重点培养能够适应当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 势、有能力执行生态资源性资产评估业务、具有良好职业素质 的评估从业人员。一方面,协会和机构要注重对内部现有专业 人才的培养,通过定期培训、参加各种形式的评估理论和实践 经验交流会,保证这些“业务核心骨干”能够及时更新相关业 务知识,准确把握政策方针。另一方面,要将生态资源性资产 评估的基础知识和理念融入到学历教育体系中去,考虑在本科 院校、硕士专业院校中加入相关的培养课程,充分利用高校的 教育资源,促使高校资产专业后备人才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与 评估行业需求相结合。 五、结束语 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大幕已正式拉开,评估行业在其中 承担着社会赋予的重大责任和使命。虽然在其中会面临许多困 难和挑战,但这也是一种宝贵的机遇,是我国资产评估业深入 介入绿色领域的绝佳契机。生态资源性资产价值评估,已然成 为了我国资产评估行业成长的新蓝海,我国将迎来来资产评估 业的大发展时代。
封面
共406